第一节武氏太极拳拳式名称顺序
第一式
预备式
第十五式
抱虎推山
第二式
起势
第十六式
斜懒扎衣
第三式
左懒扎衣
第十七式
斜单鞭
第四式
右懒扎衣
第十八式
上势
第五式
单鞭
第十九式
肘底看捶
第六式
提手上势
第二十式
左倒辇猴
第七式
白鹤亮翅
第二十一式
右倒辇猴
第八式
搂膝拗步
第二十二式
左倒辇猴
第九式
手挥琵琶
第二十三式
右倒辇猴
第十式
搂膝拗步
第二十四式
提手上势
第十一式
-p -Lzrt
于拜比芭
第二十五式
白鹤亮翅
第十二式
迎面掌
第二十六式
搂膝拗步
第十三式
上步搬拦捶
第二十七式
手撞琵琶
第十四式
如封似闭
第二十八式
按势
第二十九式
青龙出水
第五十三式
上步右懒扎衣
第三十式
翻身三甬背
第五十四式
单鞭
第三十一式
右懒扎衣
第五十五式
右玉女穿梭
第三十二式
单鞭
第五十六式
左玉女穿梭
第三十三式
云手
第五十七式
右玉女穿梭
第三十四式
单鞭
第五十八式
左玉女穿梭
第三十五式
上势
第五十九式
右懒扎衣
第二十六式
高探马
第六十式
单鞭
第三十七式
右起脚
第六十一式
云手
第三十八式
左起脚
第六十一式
单鞭
第三十九式
转身蹬脚
第六十三式
下势
第四十式
践步裁捶
第六十四式
左更鸡独立
第四十一式
翻身二起脚
第六十五式
右更鸡独立
第四十二式
披身伏虎
第六十六式
左倒辇猴
第四十三式
左踢脚
第六十七式
右倒辇猴
第四十阳K
转身右蹬脚
第六十八式
左倒辇猴
第四十五式
上步搬拦捶
第六十九式
右倒辇猴
第四十六式
如封似闭
第七十式
提手上势
第四十七式
抱虎推山
第七十一式
白鹤亮翅
第四十八式
斜懒扎衣
第七十二式
搂膝拗步
第四十九式
斜单鞭
第七十三式
手挥琵琶
第五十式
左野马分鬃
第七十四式
按势
第五十一式
右野马分鬃
第七十五式
青龙出水
第五十二式
左野马分鬃
第七十六式
翻身三甬背
第七十七式 第七十八式 第七十九式 第八十式第八十一式 第八十二式 第八十三式 第八十四式 第八十五式 第八十六式右懒扎衣单鞭云手 单鞭上势 高探马 穿心掌 转身十字摆莲 践步指胎撞 右懒扎衣第八十七式 第八十八式 第八十九式 第九十式 第九十一式 第九十二式 第九十三式 第九十四式 第九十五式 第九十六式单鞭下势震脚上步七星 退步跨虎 转身双摆莲 海底捞月 弯弓射虎 双撞捶 左懒扎衣 收势
第七十七式 第七十八式 第七十九式 第八十式
第八十一式 第八十二式 第八十三式 第八十四式 第八十五式 第八十六式
右懒扎衣
单鞭
云手 单鞭
上势 高探马 穿心掌 转身十字摆莲 践步指胎撞 右懒扎衣
第八十七式 第八十八式 第八十九式 第九十式 第九十一式 第九十二式 第九十三式 第九十四式 第九十五式 第九十六式
单鞭
下势
震脚上步七星 退步跨虎 转身双摆莲 海底捞月 弯弓射虎 双撞捶 左懒扎衣 收势
第二节
第一式预备式
身体自然直立;两足平行成并立步,两足间距离不超过自 身一横拳之长度;两臂自然下垂于身体两侧,掌心向内,五指 分开而舒展;两眼平视前方。(图46)
要求:提顶,直颈,含胸,拔背,直腰,松胯,实腹,敛臀,松 肩,沉肘,裹胎,护盹。
第二式起势
自上式右足以足跟为轴,足掌向外碾转近45度踏实;两 臂缓慢向前提起,两掌心相对,高与肩平,宽略小于肩宽。然
后两臂缓慢下落至两胯前侧,同时两膝屈曲下蹲,下蹲之高度 即为全套路中主要拳式之高度;此式进行中,两眼均为平视前 方。(图 47—50)
要求:两臂上提要有损劲,两臂下落要自然松沉。
浏览56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