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是武术器械项目中短兵之一。在我国古代兵器中, 剑被称为“百兵之君”。剑有单剑、双剑之分。常见的传统 剑术,名目繁多,形式各异,伢以剑术的体势而言,不外如 下几种类型;有的快速勇猛,势若一泻千里> 有的徐疾相 间,姿态潇洒奔放;有的皤绕翻腾,肖似游龙飞凤;有的柔 和缓慢,动作端庄稳健。太极剑则属于剑法清澈,动作柔 缓,节凑平和,柔和舒展的剑术风格。
它的特点之一,在动作上没有明显的忽快忽慢现象,以 及快速的转折窜跳动作,讲究柔缓自然,式式以自然用力为 主,不枸不倕,不用拙力a在劲力上,要求刚而不强,柔而 不弱,以柔为主,柔和舒展。所以练完之后,不但不发生气 喘现象,而且给人周身舒松、偷快之感。
特点之二,不论动作虚实变化,过渡转换,要求紧密衔 接,动静相间,没有明显的间歇状态,浪练起来,式式连 结,节节贯串,上下相随,前后连贯,好象行云流水,绵绵 不断。为此,对不同性别.年龄、身体强弱者均可以参加编 习。
特点之三,剑法清楚,动作整洁,姿势开阔,大方美 观。在练习中,不论剑法的前后变化,开合屈伸,讲究似断 劲不断,若停意不停,内外相顾,攻防相兼,缠绵协调,气势 饱满。对锻练意志,调节呼吸,促进血液循环,都有很好地保健意义和作用。
练习时对身体部位和剑法的要求
身体部位
头部:头颈要自然竖直,不可前俯后仰,左傾右歪现 象,颈肌放松,下頦微收,有“顶头悬”之意;面部表情要 自然,不要皱眉怒目I舌舔上顎,口自然含闭I头部应随着 方向的转换与躯干的旋转协W—致I呼吸任其自然。
上肢:身躯要端正安舒,不要左右摇摆,挺腹偻腰,胸 背肌肉应随着两肩的伸展动作尽量的舒展开,做到畅胸舒 背I尾闾松垂,避免臀部外凸,以维持躯干的正直I肩臂要 顋随松沉,不论动作的屈伸开合,左右转換,都要以腰为辅 心密切配合,协调一致,以保证动作完整圆活,避免造成呆 板生硬现象。
下肢:下肢是上肢的基础,它关系着周身稳定,以及姿 势的正确与否。
腿部动作,首先要求胯、膝关节放松。两瞄中心移动, 应注意虚实分明,实腿为主,虚瞄为副,但虚腿也要有一定 的支撑作用&力求作到虚实相济,相辅相成。切忌双重或双 轻,双重则滞,转换动作就不灵活,往往出现抱泥带水现 象*双轻则浮,脚底轻猷无根,容易造成站立不稳,东倒西 歪。所以进退步子,脚的移动,要轻起轻落,先虚后实,才 能体现出轻灵稳沉。更要注意步子的大小、宽窄、做到步位 逋当,椹度准确,不要过或不及,下肢稳当踏实,才能保证 上肢动作的运用自如,避免摇晃不稳和出现一些错误形态。
精神:精神要集中,要求在练习中思想上要排除一切外 来干扰和杂念。情绪饱满,神态自然,把注意力赏注到毎个 动作的细节上去。眼神随着动作的变化而转换视线,以意识 引导动作来进行活动。意识集中,不是情绪紧张,而是要与 剑的动作张驰一致,彼此呼应,意领神随,神到剑至,精神 提得起,举动自然轻灵。不然意东视西,心神必散,则剑亦 必成为“无的之矢动作则形成涣散破碎。
剑法
剑术套珞是以攻防剑法组成的练习形式,经久锒练,不 但对增强人体素质有着积极作用,同时对掌捏剑术攻防技术 技巧的应用有着重荽的意义。
太极剑每个剑法的构成,一招一式,都不是平涣的直出 直人,或平来平往,而是通过不同的弧形线路的迂回运行过 程,而且往往是反复的环绕过程,最后才完成一个剑法的姿 势动作,也就是定式动作。如“天马行空"中的虚步点剑, 是先在上格,下截等过渡剑法之后,而转换到虚步点剑的定 式剑法。再如“风卷荷叶”中的左弓步刺,是先通过斜带、 m剑的防守方法基础上,鬅势进为弓步刺的进攻剑法,如此 等等a这些过程动作,寓童至深,为此荽求我们在练习中要 细心雕琢,不可草率马虎,紊乱无章。这种迂回的环绕线 路,在技术上说,包含着声东击西,避实就虚,或者先化后 发,鬅势制人。是防中寓攻,攻防兼备的重要技术要领。我 们通过练习,不但在攻防技术上提髙转化多变的战略技巧, 和灵活运用剑法招数的战术作用,同时对锻综和提髙a体机 能的灵活性和反应能力,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这也体现了 太极剑深奥独到、耐人寻味独具一格的剑路特点。
除了上述运剑线路应确切掌握正确方法之外,也要根据 剑的实用法則,细心每个定式剑法的准确性。对剑势该髙的 要高,高到什么程度;该低的要低,低到什么标准,要目的 明确,含义淸楚,如同"有的放矢”,不可含乎不淸。具体 来说,劈剑要像个劈的样子,点剑要像个点的样子,对发力 的要求,欲攻的部位,力点的中心,既要切合实际,又要掌 握分寸,做到形象逼真,剑势分明,不可盲目乱划,或似是 而非,模棱两可。之外,还要注意剑与剑指的配合,剑与 身、步的配合,剑与精神的配合,都要密切联系,彼此呼 应,协调一致,完整一体。通过经久练习,自能达到用剑之 妙,尽剑之长,至于剑法的致用效能。
浏览1,62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