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在七十余年的武术生涯中,经过对太极拳理论与实践的 研究总结,深感各家太极拳都独具特点和优点,例如陈式的缠 丝、杨氏的舒展大方、郝式的如踩薄冰之功、吴式的引进落空、 孙式的开合等,以及许多我父尚未体会到的奥妙。应用到技击推 手当中,各有专门功夫,但都必须进行精细的研练,方能体会到 其中的奥妙,因此有花费时间长,见效年代久的不足。
这套静功缠丝太极拳不属于某一门派,它是我父在多年研练 陈式、杨氏、郝式、吴式、孙式等太极拳和太极球的基础上,结 合早年练的八盘掌、游身八卦掌、迷魂掌和形意拳的体会,在实 践中创编出来的。
静功缠丝太极拳具有静功和缠丝相结合的特点。静功,即静 站放松(做到全身肌肉无余紧张),大脑入静促使大脑皮层机能 得到恢复和休息,使皮层内的兴奋与抑制过程由不平衡趋向平 衡,如果人的机体气血运化失去平衡就会产生疾病走向衰亡。静 功即是无极、无圈,无圈是上乘练法。大脑入静,姿势正确,动 作熟练以后,即可做到“静中有动,动中有静,有动似无动,无 动似有动,似有意,似无意”,才能达到“拳无拳,意无意,无 意之中是真意”的境界。这是达到祛病延年,强身健体和提高技 击价值的关键。
缠丝即要求全身和四肢密切配合,做到无有不缠。缠丝为螺 旋式运动,它在全身运动中做到大圈、中圈、小圈,以至无圈的 缠丝。四肢包括上、下、左、右、顺、逆、内、外的缠丝.各种 缠丝能运用于无形之中,方为上乘C
初学静功缠丝太极拳者,首先要把静功和缠丝动作弄清楚, 为此,就要注意各种手型和步型。手型(1):掌心要空五指松 弛,腕关节要舒直,小指根、腕、肱要平(成直线)才能放松; 手型(2):半握拳,大指,食指相对,拳心要空,小指根腕肱要 平(成直线),这样才能发挥整体力量;手型(3):手背要平、 中指根关节、腕关节、肘关节要舒直而平,五指松弛,肌肉才能 放松。
步型有弓步、马步、丁步、仆步、进步、退步等步法,要注 意两脚的距离、位置和脚起落的方法,两腿要左重则右虚,右重 则左虚。其根在于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 而腰,在两腿重心移换和转体时,要注意脚尖是外撇还是内扣, 脚跟是内转还是外转,这些做正确后,下肢就能稳定,下肢稳定 是整个动作姿势正确、变转园活的基础。当然刚学时姿势可以放 高一点,上肢动作主要是搞清两手臂的起止点,动作的路线和动 作的含意。如由左手在上的“抱球”向右方做“撵球”时,左脚 向前方迈出成左弓步,同时右手与右脚同时向前,而后右脚尖略 外展,上体右转至右斜前方,两臂随体徐徐右摆伸直;左手心向 下,右手心向上,两手指前与肩同宽,左脚后撤一步,脚尖着 地。这个动作的含意是两臂向前松展,高于肩平,头正身直,目 正视。整个一套静功缠丝太极拳要求头颈正直,松腰松胯。
初学静功缠丝太极拳时,为能熟悉动作,可以把动作做得比 正常速度稍慢一些,可以先学下肢的步型、步法、转换,再学上 肢的动作。有时把连贯的动作暂时分解开来学,以求初练时,动
-181 .
作概念清楚,基本姿势正确。
有了上面的基础,就要向动作的柔缓、园活、连贯方面努力 了。所谓柔缓,就是要求作动作时,身体放松,速度放慢,动作 均匀,好象电影中的慢动作那样,轻松柔和。两手“运动如缠 丝”,重心转换要明显;起脚要轻,落脚要稳。进步时,体重要 完全落实在前脚上,后脚脚跟先离地轻轻提起,迈出后,脚跟先 着地,随着沉腰弓腿逐渐过渡到全脚掌踏实;退步时,体重也要 完全落在后脚上,另外一只脚脚跟先离地轻轻提起,向后退步脚 尖先着地,随身体重心后移过渡到全脚踏实,这样使两脚的动作 又稳又轻,脚的起落好象滚动一样,也就是所谓的“迈步如猫 行”;园活,就是要求动作走弧线,不能直来直往,每个动作之 间的衔接紧凑园活;连贯,一是要求每一个动作以腰为轴,上下 连贯,手脚相随,而不是手动脚不动或脚动手不动;二是要求整 个一套拳的所有动作互相衔接,连绵不断,好似形云流手一样。 在练动作的柔缓、园活、连贯时,还要注意眼随主要手动或看前 方,呼吸随其自然。
最后就要注意意识、动作、呼吸的紧密配合了。静功缠丝太 极拳特有的保健医疗作用与此有很大关系。
意识和动作的结合,就是在做动作时,排除一切杂念,精神 始终集中在动作上。如“起势”两臂放松伸直下垂,然后向左右 斜前上方缓缓提起,日常做这动作,思想不需要特别集中,而静 功缠丝太极拳的“起势”,开始要求慢慢地向左右斜前上方提起, 同时两臂内旋,小指侧朝斜上方,手心向后,手与胯平;然后两 臂继续上抬与肩平,同时臂外旋,手心向下;而后两臂继续内旋 向斜前方徐徐抬起,臂微屈成弧形,手指相对,手心同前,小指 与头平。要求:头正身直,目正视,两臂放松,沉肩坠肘。完成 整个动作时,都需要全神贯注。
动作和呼吸的配合,就是在自然呼吸的基础上,逐步做到随 着两臂动作的起落、开合、屈伸而配合于较为均匀而深长的腹式 呼吸。一般原则是按动作的结构,鼻吸口呼,起吸落呼,开吸合 呼,使呼吸与人体胸腔、腹腔的开合自然结合起来,促使横膈的 起优加大。为使呼吸均匀,还要注意口要自然微张或合闭,舌尖 顶住上领,这不但有利于呼吸均匀,还可促使唾液分泌,帮助消 化。
在练习动作与呼吸的配合时,如果感到憋气,就要以自然呼 吸调节,一定循序渐进,不可憋气强求配合。患高血压的人尤其 要注意这一点C
此外,在开始学静功缠丝太极拳时很容易出现上下肢配合不 协调,僵化生硬的毛病。这主要是由于还没有掌握静功缠丝太极 拳的运动规律,完成动作时思想上过于紧张和可能有憋气所造成 的。所以,在练拳的整个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动作放松,气往下 沉,不要憋气。
初学时如出现遗忘或学了后边忘了前头的现象时,不要着 急,这是自然的过程。只要我们勤学多练,边学边练,持之以 恒,就能逐步达到动作自如,精益求精的过程。也可以按静功缠 丝太极拳动作的分组来学习,一组动作基本上掌握了,再学习下 一组动作。
最后,说一下静功缠丝太极拳的运动量问题,一般来说,动 作姿势低、速度慢,运动量就大,反之则小。如果感到静功缠丝 太极拳量小,可根据自己的体力情况练习静功缠丝太极拳108 式。
浏览44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