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缠丝劲在健身方面的作用
—个人每天二十四小时每分每秒气血都在周流循环,如果血液 有停滞现象,人就会生病。气血在人体走的不是直线,随筋脉走的是 曲线。练陈式太极拳的缠丝劲就是引导内气在体内循经络沿曲线旋 转,它能引导气血周流,促进气血循环,加速人体的新陈代谢,从而 达到避免或减少疾病,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这也正是水流不腐,户 枢不蠹的意思。
缠捋螺旋运动还有助于肠胃有序的蠕动,改善肠胃的血液循 环,消化酶分泌增多,使食物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进行更顺利。所 以有助于消化不良,胃肠神经官能症及溃疡等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另一方面,健身法以缠绕螺旋的运动方式,产生合理的生理负 荷,使骨骼、关节、肌肉得到系统全面的锻炼。使骨密质增厚,骨径变 粗,骨面肌附着处突起明显,骨小梁的排列更加整齐有规律。由于骨 的新陈代谢加强,从而在形态结构上产生良好效果。随着形态结构 的变化,骨变得更加强壮和坚固,在抗折、抗弯、抗压和抗扭转方面 的性能都有了提高。
通过太极拳放松性的缠绕螺旋运动,可使肌腱和韧带增粗,在 骨附着处直径增大,胶原蛋白含量增加,单位体积内细胞核数目增 多,关节软骨增厚,加上肌肉力量的增强,这就加大了关节的稳固 性,加大了关节囊周围肌腱、韧带和肌肉的延展性,从而使关节活动 幅度加大,柔韧性较好。
螺旋式的缠绕螺旋运动,通过反复拧转绞动,使全身各部肌纤 维都参加活动,使J5JI纤维拉长到一般运动难以达到的长度。锻炼日 久,肌纤维中线粒体数目增多,体积增大,肌肉中脂肪减少,结缔组 织增多,毛细血管及参与活动的肌纤维数量都增加。因而经常练陈 式太极拳的人皮肤会逐渐变得细腻光泽,肌肉弹性好,健美有力。过 瘦、过胖的人练习陈式太极拳都有明显的矫正效果。
2. 缠丝劲在技击自卫方面的作用
著名太极拳理论家陈鑫言论:“浑身俱是缠劲,随动而发,皆发 于内,入于骨缝,外达于肌肤,是一股劲,非有几股劲,即气之发于心 者,得其中正,则为中气,养之即为浩然之气。”
“胳膊劲由心发,行于肩,过肘,至指,此时顺缠法。由骨至肌肤, 由肩至指,出劲也。由指至肩倒(逆)缠法,所谓入劲者,引之而来,使 敌近于我也。”
由以上两段拳论教导,我认为太极拳通过刻苦认真练习,得到
中气阶段,养为浩然之气,内气充盈饱满,在太极圆转规律的前提 下,任何外来侵力均难以侵入。如果没有旋转,力与力相碰,就会产 生“顶抗”现象,正如现今比赛场上常出现的“顶牛”状况。为了解决 这个问题,就必须运用太极拳的螺旋缠丝劲。因为螺旋的曲率半径 是变化的;任何外力压在螺旋体上,都能很自然地将压力因旋转落 空而被化去。
陈式太极拳螺旋缠丝的运动方式,也是力学的向心力.、离心力 的具体运用。陈式太极拳的螺旋缠丝劲,在内气充盈的基础上,结合 技击用法明三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受到外来侵力的冲撞时,用不失 搠劲的“旋贯力”将力点化解,若其余力未尽,再加力相助,使其扑空 栽倒。若对方感到力点被化,随即抽回时,就要马上转劲跟上加力, 打其回劲,使对方跌出。这就是引进落空合击出之法。另一种是进击 时的旋转“穿透力”。就是借机发人时,将周身之力集中一点,快速旋 转加力,如子弹离开枪膛的来福线,有穿透之威力。其三就是“化解 力”。在被人擒拿控制时《;顺其劲别螺旋缠绕,避实就虚,无孔不入, 将对方劲力化解,并能顺劲制于人。
一般人误认为太极拳轻柔缓慢,不能打人。其实不能打人是因 为功夫不纯,没有练勤缠丝劲。
浏览45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