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劲系阴掌或阴拳相对像搓玉米棒一样前后交叉相搓,是两 臂相合相生的劲,在敌臂翻滚之际,趁势发之,它又和截劲相 似,轻轻搓摸试探虚实和对方功夫深浅。产生的劲多居虚劲,是 推手中不可少的一种劲,是虚中含实,实而不发。
是短劲,拳打寸劲,指的就是此劲,代有突发性,它和长劲 相反,此劲发劲速而促,在发落点对的时机瞬间而发,一发必 成。发此劲,身法正,步法要稳,腰脊劲发之又须虚领顶劲,含 胸拔背,沉肩坠肘,气沉丹田、意、气、力相合,发出整劲,方 能有效。
30 .抖擞劲
此劲和寸劲、弹劲相似,发劲时有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快而促, 将化即发,像弓拉满箭即发,如吴式传统拳:“两腕前搬”就是此 劲,发此劲,必须腰腿稳定,身法中正,松肩垂肘,提顶,含胸 拔背,气沉丹田,意气集中两腕,整体劲,两腕一抖而出。
31 .拦劲
此劲属化劲,是横劲,破直劲上下左右均可使用,用法简 便,效果显著,是化中有打,其中含有拿法,用此劲须注意敌劲 变化,顺势而变,敌退我进,敌进我捋,或借势变搠、而发之, 要用腰腿劲,不要单凭手和臂拦截。变劲要快,身法要轻灵圆 活,随势而发。
32 .穿劲
此劲属于进攻劲,有穿撷、穿靠二种,穿捌劲从下向前向 上发劲之谓,穿靠劲从前向左或向右发劲,谓之穿靠劲。从里向 外向上穿出并代螺旋劲,快而锐,在得机得势瞬间发出,效果颇 佳。用此劲,腰腿劲,不能只凭手臂,发劲时,下身要稳,肩、 胯、臂要合,提顶立腰身法正。
33 .拨劲
乃横化之劲,化中代打,顺着来,横着破,拨后借力而发 之。在太极推手中常见此劲,如用得恰当,效果很大,它亦是多 变之劲,可变捋劲,又可借力反击。用此劲,应松腰落胯步法 稳,虚领顶劲身法灵活,沉肩坠肘意气领,变劲快,发劲整,威 力非凡。
34 .探劲
探劲是从内向外向前探出。此劲发出其快无比,威力甚大, 很能伤人,一般情况禁用。如吴式拳中的高探马、杨式拳中的白 蛇吐信等,用此劲应步法稳,悬顶立腰,含胸拔背,脊背后倚, 意领神随,气贯指尖。平时习练,应点到为止,切勿伤人。
35 .撅劲
此劲一般禁用,是直撅断臂之含意(指肘关节),用于反关 节时为多,或叫直后为杠杆,顺势而发之。是两臂相合之劲,用 之时应步法稳定,松腰落胯,沉肩垂肘,含胸拔背,虚领顶劲,
意气随。注意敌臂不直不能用,反之易被人借。
36 .缠丝劲
此劲分缠丝、抽丝。缠丝,像缠线球似从小缠,越缠越大, 有缠绕之形。抽丝从内往外抽越抽越空,也是缠绕劲C与螺旋劲 相似,很像步枪子弹出膛的(来复线)的旋转而出。此劲在陈式 太极拳中居多而明显,其他太极拳亦有其劲,但多为暗劲不明 显,用此劲既能化又能发,用法多样,可解拿法,有被人拿不 住,拿人化不开顺势而发之功效c此劲很厉害,用此劲必须手眼 身法步紧密配合,特别是腰腿劲更主要,虚领顶劲,气沉丹田, 含胸拔背,沉肩坠肘,松腰落胯,裆撑圆。用之恰当,效果很 好。
总之,太极拳劲法繁多,如:折叠劲、凌空劲、分劲、擦皮 劲等,不一一赘述。
(三)太极推手教学基本方法
L定步推手
(1)单搭手
甲乙二人对面站立,甲乙互出 右脚,成右虚步。互出右手,手背 相贴均含搠劲。(图1)
浏览1,17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