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 一词源出《周易?系辞》:“易有太极, 是生两仪,”即阴阳,含有至高、至极、惟一、绝对 之意。太极之理即阴阳相互对立、相互统一、相互 转化之理,太极拳以此解析拳理,故名。
关于太极拳的起源众说不一,有人说是宋代张 三丰所创,有人认为是梁时韩拱月、程灵洗所创, 也有的说是唐朝许宣平或李道子所传,但目前均未 见到确切的史料记载。据武术史学家唐豪、顾留馨 等人考证,这些说法都是没有依据的传说。
太极拳最早传习于河南省温县陈家沟,为陈王 廷所创。陈文武兼备,谙熟黄老之学,他在练武实 践中结合古代导引吐纳术和古典哲学著作《易经》 中的阴阳学说及中医经络理论,综合明代各家拳法, 特别是戚继光的32式长拳,博采众家之长,创编了
太极拳、器械及对练套路。后人以陈姓冠名此拳, 称“陈式太极拳”,至今已流传了三百多年。在其流 传过程中又派生出多种流派,其中杨式、孙式、吴 式、武式等太极拳派都是在陈式太极拳的基础上发 展起来的,均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第二节 太极拳的流派及特点
浏览50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