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氏形意拳


一、宋氏形意拳的起源|宋氏形意拳





形意拳曾名心意拳,亦称心意六合拳,她是我国四大名拳之 力〉一,据考证,距今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



形意拳源于山西永济县尊村,为该村“神枪”姬龙峰所 创。过去对形意拳的创始人说法不一,有的说是印度高僧达摩 所创;也有的说岳飞是创始人,这种种说法流传已久,但均为 民间流传之手抄本所写,而从未听说有可靠的史料记载印证。 近几十年来,不少人追踪探讨,对拳源考证做了很大的努力, 最终由宋氏形意拳第二代传人、宋铁麟的弟子、现任山东省心 (形)意拳研究会主席孙福元,于1982年春完成了形意拳源之 考察研究。孙福元不辞劳苦,进行了周密细致的调查研究,数 次到山西永济县尊村,深入村民家中座谈了解。他讲明情况, 说清道理,在村领导的密切配合下,村民终于将隐藏已久的珍 贵家谱贡献出来,允予查阅,从而得到了渴望已久的第一手可 靠史料。从家谱中查得有关姬龙峰的身世记载。此记载与《六 合拳序》所载“以枪立拳”,以及《拳论质疑》所言:“姬先公 精于枪法,人皆以为神……于是将枪法为拳法”而创心意拳的 早期记载相同。据此谱中“神枪”二字之述,当为确凿之依据。



据先父宋铁麟口述与所传手抄本《六合拳谱》上记载的师




宋氏形意拳 O 承关系是一致的,形(心)意拳的创始者,在明末清初之时, 有蒲东诸冯(今山西省永济县尊村)人,姬公、讳际可,字隆 风,“隆凤”二字与上述考证“龙峰”有所不同,推测是传抄 时谐音所致。姬公龙峰善于武术,访名师于终南山,得到岳武 穆拳谱,朝夕苦练,刻苦钻研,融会其精微奥妙,居然成了当 时的武术名家。姬公精于枪法,在姬氏家谱注有“技勇绝伦、 老年破流寇于村西,手歼渠魁,人号'神枪'”,至今人以夫子 事之。后传曹继武先生于秋浦,时人莫不知其勇,先生习武十 有二年,技勇方成,于康熙癸酉武科试联捷三元,供职陕西靖 远总镇大都督,先生致仕归籍后,别无所好,惟将平生武艺授 人,榛(指李榛)游至池州,先生以此拳授余,学之十易寒 暑,先生曰:子勇成矣!命以回晋,至洛阳遇学礼马公,谈论 甚洽,嘱余为序。时在乾隆15年(1750年)岁次庚午荷月书 于河南洛阳,李榛(也有写作’政’或’贞’)。李榛先生传授 戴龙邦(亦有写作龙榜,祁县人),继传戴文雄(亦有写作勋, 乳名二驴亦有写二闾,善于武术,人们都称戴二驴先生龙 邦先生传李能然(字飞羽,河北省深县人,当地都称李老能先 生)。






李能然随戴龙邦学习形意拳,技成后定居太谷授艺。大弟 子为太谷车毅斋,二弟子即是1865年由直隶大兴县(今北京) 随父迁至太谷定居的宋世荣先生(当时宋为17岁)。李能然至 老年返乡授艺,晋、冀弟子共十余人,其中最得李师偏爱者即 为宋世荣。宋世荣少时聪明好学,博览群书,并能通晓其义, 他还喜昆曲,擅围棋,又好拳术技击,曾习过多种拳术。宋世 荣入形意拳门后,勤学苦练,从不间断,从李师习拳十载,艺 臻炉火纯青。“所学五行拳及十二形无不各尽其妙……”1923 年,形意名家孙福全在其所著《拳意述真》中对宋之技艺做了 令人神往的写真。宋世荣之弟宋世德与兄先后拜师于李能然门 下,世人称二宋。他自幼与其兄随父宋永禄经商于太谷,学修 钟表手艺,共研“内功”、“洗髓”二经,深研苦练,领悟拳 理,意会其形,琢磨其妙,相互切磋,练就一身精艺,武功上 乘。成年后,性格孤僻,少言寡语,爱好读诗,在武术上狠下 功夫,练功时找僻静之地,不让外人观看,技艺达到出神入化 之境界。在四十余岁时,只身一人,手持二十余斤的铁铲杖, 弃家外出,杳无音信,十余年长途跋涉,云游四方,过着亦僧 亦道之生活。他曾东至高丽(今朝鲜),西至俄罗斯,做了不 少扶弱济贫、除暴安良之事,足迹所届,豪杰景从。晚年回到 太谷后,独自一人住在城内普慈寺中大佛殿东侧配殿内,终年 涅槃于此。他一生只将技艺传给子、侄,未收门徒。





浏览354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