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式太极拳体用图解


二、第5式单鞭|杨式太极拳体用图解





单鞭的动作造型可以讲是传统杨式太极拳套路中极具代表性的动作之一。此 动作由于双臂前后分展,犹如一条舒卷自如的长鞭所以得名。 ,



单鞭动作的全过程要体会动作开与合的有机配合,即开中有合,合中寓开, 开合相济的原理。当然此原理不仅对此势如此,式式都要求注意。太极拳理论中 提到身法“外三合”之说,即“肩与胯合”、“手与脚合”、“肘与膝合”,在此势 动作中表现最明显。手、臂,与腿、脚,均含有上下垂直相对之意。所谓“相 合”,不应片面、教条理解为动作外形必须绝对垂直相对。而是在运动中注重动 作的衔接,身体各部位关节的相对协调、和顺,强调了杨式太极拳动作“立身中 正安舒”,“沉稳气势浑厚”的整体性和完整性。



单鞭动作充分体现出採、洌、肘、靠四种手法和劲力连贯而成的动作特点。 向左转腰时,双掌的劲力体现及动作意识为左採、右捌;向右转体时,右臂外 旋,右手的动作过程要以右肘关节为力点,体现出肘打的意念。而左手的动作则 是向下採按的动作意识和下棚劲的体现。身体向左转,成左弓步时,先以左肩臂 为靠劲,继而左臂弧形前展,左掌再向前云掌推按。正如拳谚所云“採在十指, 洌在两肱,肘在屈使,靠在肩胸,进在云手”,柔中寓刚,人所难防。



单鞭拳势的动作过程并不复杂,但运动时要圆润流畅,不得有断续停顿之 势。身体的左右转动,要注意强调腰髋的转动必须协调一致。左转体弓步时,松 腰、沉髋,以腰髋的转动带动左臂向上、向前的大弧形运动轨迹。但运动时左掌 指不可超过上眉,动作要一气呵成。定势时,左臂与右臂的夹角应在135度为



宜。左掌与左腿的弓步方向一致,左掌指与鼻相平齐,掌心侧向前,虎口撑圆, 意贯左臂外侧。右勾手的动作方向为右后45度。右勾背略高于肩,但右腕关节 不可死折、力达勾背。此时立身中正,含胸舒背,肩要松沉,肘要下垂。双臂的 动作外形要圆活、饱满,沉稳中要寓有轻灵之意□舒展中含有紧凑之感。要体会 拳谚所云:“以心行气,务沉着,乃能收敛入骨,所谓命意源头在腰隙也。”



技击含义■.单鞭的用法较多,我们可以理解为对方从左后上打来,我即转身 用左採手化、解;由侧方打来即用右洌手格挡。如离身较近,即用肘打;用勾手勾 挂对方进攻\用勾背进击对方下颌和胸部,以左云掌进击对方脸面。(图20、 21、 22、 23)






第6式提手



提手的动作过程,强调了以腰髋的左右转动,使得身体沿纵轴方向而动,并 且带动双臂的动作同时进行。身体向左转的拧腰,右脚内扣的合髋,这一看似不 协调的动作过程,却为下一动作的完成孕育着极大的力量。右脚跟的提起,不仅 是为了增加转体时的灵活,同时也是加强双臂的劲力。右前脚掌的踏地,不能是 虚点,而要有力度,要有支撑感,借以保持身体重心的稳固。虚领顶劲,尾闾中 正的要领是身体纵轴转动的基础。松肩沉肘,含胸拔背使得双臂的平展,具有向 下的沉劲和向后的引化劲。引出对方的虚处,破解对方的劲源。身体向右的回 转,右脚跟的着地,右虚步的形成,前三、后七的身体重心的分配,避免了身体 前俯、突臀的现象的产生。腰髋的松沉,加重了动作底盘的实力,同时进行的双 掌从耳侧向前的合掌而产生的提拔劲,也由此而生。此劲乃是传统杨式太极拳术 中沾劲的表现。其目的在于提拔对方之根基,破坏对方的劲数,使其重心偏斜、 倾倒。用腰腿的力量沾提,绝不是单纯的用掌提,提劲时,双脚的动作要扎实, 虚领顶劲,气贴脊背,才能得机得势而动。



提手动作的定势,要注意到动作的上下相随;内外相合,身体关节的相呼 应,即肩与髋关节的相对;右肘与右膝关节的相对,右掌指与鼻尖的相对;左掌 指与右肘关节的相对,双臂与双腿的相对。只有掌握和了解这些相关的知识,提 手动作才能达到完整一气的境界。



技击含义:提手的动作技击含义有二点:



(1)对方用双手合按我双臂时,我即用动作1的手法将对方来力化解,使其 足跟拔起失去重心,趁对方回收之时,我顺势进击。(图24)






(2)对方右拳进击,以左手分其右手,反手捋其腕或前臂,右掌附其臂膀, 微向下松沉,趁对方回抽之时,由下向上以提劲将对方破解。(图25)





浏览2,717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