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文】 黄帝说:自古以来认为人的生命活动与
自然界的变化是息息相通的,这是生命的根本。再进一 步说,生命的根本在于阴阳。在天地之间,四时之内, 无论是人的九窍、五脏,还是十二节,都是和自然之气 相通的。阴阳化生五行之气,阴阳与天地人相关。如果
I
经常违反阴阳变化规律,那么邪气就会伤害人体,因此 说阴阳是寿命的根本。
【《黄帝内经》原文】 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
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 故圣人传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失之则内闭九窍,外 壅肌肉,卫气散解,此谓自伤,气之削也。
【释文】 由于人的生气与天相通,所以苍天之气
清净,人的意志就平和。顺应了这个道理,能使人体阳 气固密,即使有贼风邪气,也不能侵害人体。所以善于 养生的人,能够专一精神,运行阳气,而通阴阳的变 化。如果不是这样,就会内使九窍不通,外使肌肉壅 塞,阳气耗散,这就叫做自己造成的伤害,而使阳气受 到削弱。
【《黄帝内经》原文】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
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日故阳因而上卫外 者也。
【释文】 人体有阳气,像天上有太阳一样。太阳
不能正常运行,万物就不能生存;人体的阳气不能正常 运行,就会缩短寿命而不能生长壮大。所以说天的运行 不息,是借太阳的光明,人体的健康无病,是赖轻清上
浮的阳气保卫。
【讲解】 “生气通天”,生气系指人的生命活动。天
是指大自然,“生气通天”系指人的生命活动要与大自然 的运化相统一,同时也是指人身中的元气与宇宙里的太和 之气相通。宇宙中的元气在运化的过程中,天阳下降,地 气升腾,阴升阳降,阴阳交感而孕化了人的生命。人由一 团元气判化,恰如自然界一样,清阳上升,浊阴下降,形 成了特有的通道,即为任脉与督脉。任脉与督脉继续分 化,一生二,二生三,分化成十二正经。人体通过经络为 P
通道,穴位为窗口与宇宙的太和之气相通,似是水流,经 _ 井、荥、输、经、合,像泉水从井出来,流出去,经气愈 P
来愈壮大,最后汇合到五脏六腑的大海里,使人的元气与 _
宇宙的太和之气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_
【《黄帝内经》原文】 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 _
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P 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 P
离决,精气乃绝。 _
【释文】 大凡阴阳的关键,在于阳气固密于外,^ 阴气才能固守于内。如果阴阳偏胜,失去平衡协调,就 好像一年之中,只有春天而没有秋天,只有冬天而没有 夏天一样。因此,使阴阳调和是最好的养生方法。如果 阳气过于亢盛,不能固密,那阴气就要亏耗而衰竭;阴 气平和,阳气固密,精神就会旺盛;如果阴阳分离而不 相交,那精气也就随之而竭尽了。古人在观察与体悟人 与自然的属性中,认识到了万物生长靠太阳之理,提出 了阳气对生命的至关重要的论点,认识到阳气卫外固密 的功能是维持人体阴阳平和,“阴平阳秘”的关键。
【讲解】 “天行健”:人来自于宇宙,有着与宇宙一
样的共同属性。宇宙天体的运转,无不震动着人的生命。 宇宙有宇宙的运转规律,人作为小宇宙,也有小宇宙的运 转规律,二者的联系对于我们生命的意义是深刻的。
《周易》是古人描述宇宙万物生“化”的规律与过程, 并且用卦象64种及其组成共384爻来表示。人追求如何 长生,自然深入探求永恒的宇宙运转之理。“易”解为简 易,变易、不易。《周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 …息。”说的是天是宇宙当中最大的阳,并以乾卦来定天的 性质,或者说天取象于乾,乾为天。天对万物来说,有天 H 地然后有万物,对卦象来说先是乾卦,然后产生其他诸
g 卦。分析乾卦,即可知道,从初九潜龙到九五飞龙在天,
_ 乾卦之六爻用龙来喻示,可以像潜龙一样积聚力量而不
B 发,可以像飞龙在天一样升腾奔发而势不可挡。乾卦之六 _ 交变化,是因时而成,随时而顺,时当潜则潜,当飞则
B 飞,各得其所,合乎规律。故孔子赞乾之伟大曰:“在哉 _ 乾乎,则健中正,纯粹精力”。
浏览2,81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