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师祖、李先生画龙点睛,一语道破了学练尚氏形意拳的方法与原则;一针见血地 指明了其关键在于“悟性”、“窍真”。悟性对于练内家拳特别是练形意拳者来说,尤为 重要。悟性的概念既抽象又具体,它泛指人们对事物本质的一种能动的理解,是运用自 身的聪明、智慧反观诸己,解放自身认识的能力。对练形意拳而言,它是对此拳的实质 及内涵的深刻认识和理解;是运用自己的灵性,自己的文化知识,自己的才智反观与检 验自己对此拳的认识程度,对其拳经拳谱及内涵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对已理解、掌握的 东西安在身上的程度;弄清怎样练是对的,怎样练是错的之一种能力。具体而论,其 一,悟性就是充分利用和发挥大脑的功用,反复琢磨。许多练形意的人,每日闻鸡起 舞,反反复复,一遍又一遍地练动作,练套路,认为练的次数多、时间长就会“动作纯 熟功夫好” 了。其实不然,只能说这是一种动作的重复,不见得技艺高。形意拳要求的 是举手投足,动必有由,练每一个动作都要明白为什么这样练,自己练得怎样,要有对 练每个动作的收获与体会。其二,悟性要有专一性。练形意,就要围绕形意拳的理论、 技法来专心地悟。尚老先生和李先生的习武生涯中,用绝大部分精力专攻形意,达到了 惟一惟精。我们练着形意,见异思迁,一会儿看少林拳好,就去练少林,一会儿看长拳 好就去练长拳等等,虽然各拳种之间有共同科目和拳理相通之处,可是都有自己的风格 特点及技法要诣,一个人很难练什么像什么,精通武术百家。何况各拳种之间的技术排
他性很强,涉猎多了反而成了四不像、杂耍。其三,要循科学道理而悟。武术与医学、 营养学、药物学等,都是为人的生命活动、人的健康、人的延寿及自卫服务的,特别是 形意拳,它不单纯是一种肢体的运动,而是以人为本,全身心的运动,而且涉及的知识 面广泛,我们想练好它,还需多读些人体生理学、经络学、中医学、力学及唯物论、辩 证法等,这样不但可以用科学的眼光剔除拳经拳谱中存在的糟粕,还可以充分认识与理 解形意拳的实质,运用到练拳的实践中去。其四,要充分调动自身潜在的智慧而悟。人 人都有智慧,但在开发上是有差别的。有人很聪明,灵性很高,老师教一遍,很快就能 记住,对拳经拳谱及歌诀也可以倒背如流。其实,这不等于有智慧。智慧是超常的感悟 和理解,是对事物的本质与深邃的内涵悟而有化。甚至听老师讲一个动作的拳谱和窍 要,就能对其他动作有所感悟,可以举一反三,画猫知虎。其联想之妙,思维之敏,洞 察力之深,难以言喻,这就是形意名家巨擘成功之奥妙与捷径。
所谓窍真,尚氏形意认为:“道真窍不真、费尽心机枉劳神。祖师传下真命诀,知 窍即成真”。实质上,功夫是功夫,技艺是技艺,功夫大不等于技艺高,功夫和技艺是 两码事。准确地说,“功夫靠自己,技艺靠师父”,得不到真正的窍要,再努力,悟性 再高,也只能达到“沾身纵力”的中乘水平,难臻上乘。古往今来,多少武林中人毕终 生精力未得真谛而憾离人世,又有多少人练了一辈子武术,也没有弄懂个中三味,其原 因是受历史的局限与师父秘而不传之故。何为窍?即练功找劲做动作的关键要领与方 法。何为真?弄清并练出攻防含义,掌握技击、搏斗、攻防技法,能在实战中应用,即 为真;掌握了形意拳之六合,即为真;弄懂弄通拳理的实质,会练内功、内力,并将其 安在身上,即为真。否则,就是失真。国家体委对武术所下的定义是:“武术以踢打摔 拿、攻防格斗动作,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的规律所编成的徒手、器械套路, 增强体质,培养意志,训练格斗技能的民族形式的体育运动。”明确地指出了武术的实 质、真意。形意拳是武术,而且是传统武术。它的攻防、技击的含义是突出的。它的每 一个动作,每一个技法都是针对“敌人”的。“练拳时,眼前无人似有人;眼前有人似 无人”。这不但是形意拳的灵魂,也是所有传统拳术的灵魂。所谓精练,是指练形意拳 只具备了聪明智慧还不够,还要去反复练,反复实践。俗话说,只说不练是嘴把势。没 有具体的实践,悟出的东西安不到身上,练出的东西也不会像。尚氏形意要求每练一个 动作,都要准确;都要体现五脏六腑、经络、穴位、精气神、丹田、头、腹、肩、肘、 手、腰、膝、足、指、趾等四肢百骸的功能与技法,求真务实,练入精微。
浏览32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