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式太极拳入门与提高


一、 24式太极拳的特点|24式太极拳入门与提高





1. 演练风格特点



基本上保留了杨式大架(杨澄甫拳套)的特点。



在1962年出版的《太极拳运动》一书中,编者在前言中明确提 到:“我们依据杨澄甫的太极拳套路,编了简化太极拳。”杨澄甫晚 年定架的太极拳,通常被称做杨式大架太极拳,其主要特点前面已







&24 式太极拳入门与提高经做了介绍,可以说这也就是24式太极拳的风格特点D



&24 式太极拳入门与提高



2. 套路编排特点



内容上,24式太极拳的全部动作选自传统杨式太极拳,但是, 减少了重复动作,避免了传统套路中半数以上为重复动作的现象, 全套24个动作,约为传统套路的1/4?1/3,练习时间为4~ 6分 钟,适于在早操、工间操活动中开展。编排上,突破了传统套路的 模式,按照动作结构由简而繁、由易到难的原则,开始安排直进动 作,其次安排后退和侧行动作,最后穿插蹬脚、下势、独立和复杂转 折动作,体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动作安排上,重点 动作增加了左右势对称练习,避免了传统套路中只有左下势、右揽 雀尾的偏重现象,使学练者便于得到更加全面、均衡的锻炼效果。



1.2.3 24式太极拳与传统太极拳的不同点



1. 编排不同



传统套路(以杨澄甫所定套路为对象)多是由难到易的编排套 路,开始动作多是“揽雀尾”,其中包括太极拳八法中的四法,其动 作的结构、劲力较为复杂,24式太极拳是以野马分鬃开始,相对比 较容易做;与24式太极拳相比,传统套路动作多,段落多,重复动 作多,这反映出传统套路在编排上突出常用技击动作,反复安排, 从难入手,运动量大,重在练功的思想。从技击角度和运动量方面 看有值得借鉴之处。



2. 在做法上、拳势上有异



以杨澄甫套路和拳势与24式太极拳套路和拳势相比,在定型 拳势上和做法上都有不同,如24式太极拳在做连续的进步时,多 有后坐翘脚,再前进。传统杨式大架太极拳没有明显“后坐翘脚”, 有人讲“翘起脚尖慢思量”,反对这种练法,其实,24式太极拳之所 以如此,主要是为了初学者和集体练习起来更容易,具体不同点,



我们在动作详讲中有具体说明,这里不一一讲解 1.2.4 24式太极拳的健身作用



“详推用意终何在?延年益寿不老春”,这句话突出强调了太 极拳的健身功能,大量的事实和科学实验充分证明,太极拳是一项 对身心十分有益的健身活动D



.太极拳的健身作用主要决定于它独特的技术要求和特有的运 动形式。太极拳是通过心理活动引起生理变化的,由此身心并修 达到健身作用。



1. 心静用意,强心健脑



太极拳首重心静用意,即要求练拳过程中心理活动平衡,用意 识支配动作,使人的思想活动集.中在练拳上,排除杂念,免受不良 思绪干扰,从而使神经系统受自我意识控制,伴随着肌肉收与舒有 节律的交替运动,增强大脑神经活动的均衡性和灵活性,提高神经 传导速度及正确性,达到改善大脑功能,调节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 活动,最终对于神经衰弱、失眠、头晕、过度疲劳等疾病有显著的健 脑祛病作用。



2. 松沉自然,活血健身



太极拳要求全身放松,包括肌肉关节,这样使人体的血管阻力 减少,从而加速血液循环,减轻心脏负担,特别是胸廓的放松扩展。 使心肌外围压力减小,其容积增大,收缩差增大,排血量增多,组织 器官得到的养分增多,无疑有利于养生健身。



3. 气行深长,调气益肺



太极拳呼吸采用腹式深呼吸,有时配合拳势呼吸,要求气下 沉,做到深、长、勻、缓等,保持腹实胸宽状态,横膈参与运动,横膈 下降,胸腔扩大,肺摄氧量增多,据测膈肌每下降lcm可增加气量 300ml,提高肺脏的通气和换气功能,能对心肺产生良好的保健作







24式太极拳入门与提高用,同时对五脏六腑也有良好的按摩保健作用。



24







































4. 腰为原动,固肾增寿



太极拳有“腰为主宰”、“丹田内转”、“两肾抽提”等技术要求, 实为充分练习腰腹部的运动。在腰两侧有肾脏,肾被称为先天之 本,对其练习能有效地促进肾脏功能,增精延年。对腹部的运动, 有人称内动,对肝脏、胃肠的作用,能提高胃肠的蠕动和消化吸收 能力,改善体内代谢循环,增进食欲,提高健康水平。



5. 气敛入骨,壮骨生髓 .



太极拳要求“气敛人骨”,实质是要求在意识指挥下,全身松



沉,恰似“气”入骨中,特别是下肢,要在气行中达到沉稳轻灵。两 腿及全身骨骼在正常的重力下,将有助于骨细胞的生长及骨髓中 造血功能的提高。太极拳动作缓慢,凡出腿迈脚总要求一腿完全 支持体重,即所谓虚实分清,这样下肢骨骼相对受力时间较长,加 上有关“三合”的技术要求,使骨骼正常受力,从而达到壮骨生髓, 再加上太极拳在弧形旋转运动中肌肉对骨骼的作用,大大促进了 对骨骼系统的锻炼作用,延缓腿部衰老,永葆青春。





浏览1,931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