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式太极拳入门与提高


一、024式太极拳入门与提高24式太极拳动作分解洋讲|24式太极拳入门与提高





0



24







































4.1 颚备势



拳名释义:练拳前的起始姿势。传统太极拳谱中,没有单列 预备势,以后有的人称“无极势”或“太极势”,由原国家体委 颁布的《24式太极拳》版本,均没有两脚并立的预备式,但是, 在实际的练习和表演中,以及有的教学书如《太极拳入门》,都 习惯从两脚并立开始练习,这和人们的练习习惯、比赛表演的要 求有关,我们认为这样做较为规整,拳论说:“无极形者,即寻 常不动之立正姿势也。”暗合“太极者无极而生”之理,表明太 极拳中静为无极,动为太极。也暗合传统哲理,故增加此势。






图4 - 1预备式 -并步站立



图4-2起势 -左脚开步



并步站立:身体自然直立,两脚跟并拢,两脚尖也向前自然 并拢,两腿自然伸直;两臂自然下垂,两掌成自然状态,掌心向
内,轻贴大腿两侧腿中线;实腹、宽胸、阔背;脖颈后突,头顶 虚领,下颏微收,口闭齿扣,舌抵上腭,精神集中,表情放松; 目视前方(见图4-1)。



【外形要求】保持正确的身型技术要求,做到头顶虚领,项 部松竖,肩松肘垂,腕臌,手指微屈,掌心含空,手掌轻撑,胸 含背拔,腰松臀敛等。此要求贯穿始终,以后不赘述。要求百会 穴与会阴穴及两脚涌泉穴连线中点成一直线,两耳垂、两肩峰、 两胯根、两脚底构成的截面平行,称为“四平一竖”,即拳中要 求的“中正安舒”。



【内意活动】思想活动平缓,注意力集中在拳上,排除其他 杂念。可以默想动作外形要求,或者想丹田部位,达到心静。待 心静后,意想从百会穴到脚底涌泉穴及至两手指尖即“四梢”, 似有一股暖流贯注之感,引导全身做到体松。根据学练者不同情 况也可以选择其他内意活动,不需强求。



【呼吸配合】采用腹式深呼吸,调整呼吸做到细、深、匀、 缓。在练习中大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不同呼吸方式,一般宜 从自然呼吸到腹式深呼吸,从只注意呼气不管吸气,到完全的拳 势呼吸。其中,可以采用顺、逆两种呼吸法,这些都以自然舒适 为标准,不要过分强求。



【技击作用】“拳艺以沉着为本”,此为意在调整身心状态, 养成良好心理素质,以静御动,待机而动。



【教学要点】此势看似平淡无奇,实则包括了诸多太极拳要 求,并将贯穿全套路始终,应引起重视。建议教学时应先做一些 太极粧功练习,如“意功”、“气功”。



4.2起势



式太极拳动作分解详讲W拳名释义:由身体未动到身体开始动的第一个动作,称为起






式太极拳动作分解详讲



W



£24 式太极拳入门与提高88势。本势代表由静到动的开始,象征由无极到太极,暗合天地由 无极开始。在拳术上代表“以静御动”,“拳艺以沉着为本”,传 统套路又称“太极势”、“开门势”、“初势”,表示动即为太极, 分出阴阳,露出虚实。有拳打“开关起势”之说,以开始动作判 别流派。在太极拳中,往往以第一个动作的速度、高低来决定整 个套路的练习速度(分快、慢架),架势(大、中、小三种架势) 的大小,因此起势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动作。



£24 式太极拳入门与提高



8



8



(1)左脚开步:身体自然直立,重心微右移,左脚向左侧横 移一步,两脚间距离与肩同宽,脚尖向前,两脚平行;两臂自然 下垂,两手保持基本掌型;目视前方,面部表情自然。此势即为 传统杨式太极拳的预备势,24式太极拳称起势(见图4-2)。



【外形要求】定势,保持预备势基本要求。两腋下能容约一 立拳,两掌不紧贴大腿两侧(微微离开);头颈正直,下颏微向 后收,胸肌放松,不可故意挺胸收腹,两肩井穴与两脚的涌泉穴 上下相对,姿势力求自然,精神集中。动势,提左脚时高不过右 踝骨,落脚时由前脚掌轻轻过渡到全脚掌,重心落于两腿之间, 要做到点起点落,轻起轻落,落地生根。头顶没有明显起伏。



【内意活动】意想从头顶百会穴到胸部膻中穴(两乳连线中 点)之“气”,经丹田沿身体中轴线向下行,至胯间则向右脚底 下沉,似有磁力相吸,全身肌肉关节依次放松,体重全部落到右 脚上。同时左胯根微内缩上提,左膝松力,用腰带动大腿,大腿 带小腿,小腿带脚,依次上提;然后再反序,左胯微舒伸,左腿 用脚带小腿,小腿带大腿,落地。体现“节节贯串”,此时两脚 与地面似有磁力相吸,又如树根植入大地般牢固,重心落于两脚 之间。



【呼吸配合】先配合呼吸使内“气”下沉脚底,当提左脚时 吸气,落脚时呼气。





浏览330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