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式太极拳图说-译注卷首


二十四、穷理尽性以至于命。|陈式太极拳图说-译注卷首





⑷所以谓之理者,物之理 也;所以谓之性者,天之性也;所以谓之命者,处理性者也;所以 处理性者也,非道而何?是知道口⑹为天地之本,天地为万物之 本。



翻译:



《易经?说卦》中说,通过探讨事物所蕴涵的原理,穷尽天赋之 性来认识宇宙的本质规律,从而达到知道自己命运的目的。这里所 谓的“理”,就是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所谓的“性”就是天之性; 所谓的“命”,就是对待事物之理和天性的承受,而真正能够对事 物之理和上天赋予之性融会贯通的除了产生天地万物的“道”没有 别物。所以说“道”是天地的根本,而天地又是万物的根本。



口助“三才”,古时以天、地、人为三才。《易经》中以三才配六爻之位,其中上 面两爻为天,下面两爻为地,中间两爻为人。



“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出自《易经?说卦》,原文为“昔者,圣人之作《易》 也,穷理尽性而至于命。”命,指命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从前圣人之所以造作《易 经》,是打算通过它来探索宇宙万物的本质性法则。



口时“道”,即产生万物的本源,也指事物的内在本质和事物运行的规律。






以天地观万物,则万物为物;以道观天地,则天地亦为物。道 之道尽之于天矣,天之道尽之于地矣,天地之道尽之于物矣,天地 万物之道尽之于人矣。人能知天地万物之道,所以尽于人者,然后



能尽民也。



翻译:



从天地的角度来看万物的话,那么万物都是具体的事物;从 “道”的角度来看的话,那么天地也是具体的事物了。由此可见, “道”的本质只有天才能真正代表了,“天”之道只有地才能真正代 表了,天地之道只有世间的万物才能真正代表,天地万物之道只有 作为万物之灵的人才能真正代表。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人能够知道 天地万物的本质规律,所以说人才能真正代表天地万物之道。但 是,只有真正的实践了人之为人道理的人才能够代表百姓,作百姓 之主。



天之能尽物,则谓之昊天。人之能尽民,则谓之圣人。谓昊天 能异乎万物,则非所以谓之昊天也。谓圣人能异乎万民,则非所以 谓之圣人也。万民与万物同,则圣人固不异乎,昊天者矣。然则圣 人与昊天为一道,则万民与万物亦可以为一道也。一世之万民,与 一世之万物,既可以为一道,则万世万民与万世万物亦可以为一道 也,明矣。



翻译:



天如果能够真正代表万物则被称为“昊天”,也就是广大的天。 人只有真正为民着想,真正代表民意的才能叫做圣人。如果说昊天 可以与万物不同的话,那就不是所谓的“昊天” 了。如果说圣人可 以与万民不同的话,那就不叫圣人。万民与万物一样,圣人也不能 例外,这样就会象昊天一样广大。然而,既然圣人可以与昊天一样 广大,那么,万民与万物也可以一样。一世的万民与一世的万物既 然可以一样,那么,万世的万民与万世的万物也可以一样,这种道 理是很明白的了。



//-



若昊天以春夏秋冬四时授人,圣人以《易》、《书》、《诗》、《春 秋》诸经法天,天人之事当如何哉?仁配天地谓之人,唯仁者真可 谓之人矣。“气者,神之宅也;体者,气之宅也。”口⑹“天六地 四”(⑹)。天以气为质,而以神为神;地以质为质,而以气为神。唯 人兼乎万物,而为万物之灵。如禽兽之能以其类,而各得其一,无 所不能者人也。推之他事,亦莫不然。唯人得天地日月交之用,他 类则不能也。人之生,真可谓之贵矣。天地与其贵而不自贵,是悖 天地之理,不祥(1国莫大焉。(来注U⑼)



翻译:



如果昊天以春、夏、秋、冬四时赋予人类,而圣人用《易经》、 《尚书》、《诗经》、《春秋》等经典来总结天地的自然规律的话,那 么关于天和人的事又该会是什么样的呢?如果能够用仁德来匹配天 地的才叫做真正的人的话,那只有仁德的君子才可以叫做真正的人 To所谓的“气”,是精神依附之所。所谓的“体、又是“气”的 依附之所。一般认为“天六地四”。天是以气作为载体,以神作为 神;地则是以具体的物质为载体,而以气作为神。只有人兼具万物 的所有禀赋,成为万物之灵。比如说,禽兽的才能只是局限于它们 各自所属于的类,只能得到一种,人却是无所不能的。我们再来看



M “气者,神之宅也;体者,气之宅也”,意思是说“气”是精神依附之所, “体”是“气”的依附之所。这句话出自邵雍《皇极经世?观物外篇》:“五十分之则为 十,若参天两之则为六,两地又两之则为四,此天地分太极之数也。气者,神之宅也。 体者,气之宅也。”



口劭“天六地四”,出自邵雍《皇极经世?观物外篇》:“五十分之则为十,若参天 两之则为六,两地又两之则为四,此天地分太极之数也……天六地四。”这句话是根据 《易经》中“参天两地”的说法来划分“十”,简单来说是把“十”平分五份,则每份为 其中天占三份,为六;地占两份,为四。这是天地平分太极之数。因此说“天六地 四”。



口画“祥”,底本作“详”,据《易经来注图解》改。



口砌援引自《易经来注图解》第568 ~ 569页,作者在引用之时中间有删改。



别的事,也都是这样。只有人得到天地日月的精华,其他的物类却 不能够这样。人作为人,真可以说是最高贵的了。天地赋予了人以 这种高贵,但是如果人却自己不珍惜天赋自己的这种高贵的话,那 是违背天理的行为,也是最大的不幸了。



引述:



“三才”,古时以天、地、人为三才。《易经》中以三才配六爻 之位,其中上面两爻为天,下面两爻为地,中间两爻为人。并且, 天是纯阳的,地是纯阴的,而人具天地二气之中和,所以图上显示 为半阴半阳。



通过对天地人以及人与万物的论述,可以看出人是万物之灵, 上天赋予了人以至高无上的尊严和高贵,但是如果人不珍惜天赋的 这种权利的话,则是违背天理的行为。





浏览662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