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少林寺简介

嵩山少林寺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座落在河南省眘封县城西北十三公里, 嵩山西段的五乳峰下和少室山北麓之间,少林溪从中流过,群山环抱,峦峄重叠,奇石点 缀,松柏茂密,百鸟莺歌,风景秀丽,幽静诱人.少林寺不仅是我国的禅宗祖庭,而且也是 少林武术的发源地,驰名中外,引人向往南北朝时期,北魏太和十九年,安顿天竺僧人跋陀来中国传教,魏孝文帝为他在嵩山修 建了寺院,因寺处少室山和茂密丛林之中,故称少林寺.跋陀在此广收门徒,盛传小乘,逐浙 兴旺,亦称首任方丈,他的髙足弟子僧稠禅师、慧光等都佛武兼通,修成正果。公元527年, 释迦牟尼的第二十八代弟子菩提达摩经金陵到洛阳,来到嵩山,在五乳峰上的浊洞中面壁九 年,广传禅法,亦称大乘.于公元536年西行.他曾传嗣给慧可,_从此禅宗得以在少林寺盛 行,信徒数千,达摩称禅宗初祖,少林寺称禅宗祖鹰隋文帝杨坚兴佛,十分重视少林寺的修建,并癟田,百顷,供寺僧生活养息唐初,寺 僧因武勇助唐有功,得到李世民重赏,賜田四十亩封昙赛为大将军,允许寺院常备五百僧 兵,寺容发展盛旺,博得“天下第一名刹• 驰名中外.宋代寺院和武术继得发展,偺达二千,明代,是少林武术发展的极盛时期,僧增数千,英杰层层,、功勋如山,称为“少林 春秋时期” •到清代逐渐衰落•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军阐石友三火烧少林寺,大火 漫燃四十余天,主要殿宇(如戴经阁、天王康,大雄宝殿、钟鼓楼等)被焚,许多珍贵文物 和拳谱均燃尽为灰解放后人民政府十分关心少林寺的整修和少祙武术的发展,先后投资近千万元复修,天 王殿、大雄宝殿和举谱堂等已按原貌建成,初梅庵也已修复开放1928年又投资七百 万元另建了大型新颖的“少林寺武术馆”,并于当年fl月26日正式开业•接收外国留学生和聘 集全国武林髙手,来厅交流武技,再现当年武威寺内现存殿宇大约三万多平方米•藏经阁、钟鼓楼门前旗杆和二祖庵等也将陆续动工, 在不远的将来,“天下第一名刹•的嵩山少林寺即可恢复全貌,甚则更加壮观,它将以禅更 静,以武更雄的奇姿,为振兴中华民族和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及增强中国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友 谊做出更大的贡献.(参看少林寺全暈平面图)

_、山门

山门是少林寺的大门,建于清代雍正十三年(公元丨735年),门额悬挂的“少林寺

图片1

是清圣祖玄烨亲笔写的。门阶下,神道两旁盘卧着一对石狮。门前东西两侧立有明代嘉 靖年间建造的石碑坊,雕有二龙戏珠、丹凤朝阳和狮子滚绣球等图案,工艺髙超,栩栩如 生。石坊上还刻有额文和联语,东坊的额文是“祖源谛本••联语是:“地在天中四海名山 为第一心传言外十方法教是初元” •西坊的额文是:•嵩山禅林”。联语是:**双双玉井 碧澄冷漫千秋月;六六玄峰翠耸光连万壑云”。门内正中盘坐一蹲弥来佛塑像.笑廉乐极, 诱额欣欢.

二、天王殿

进了山门,走尽通道,登上台阶,便是天王殿,宽三间,深二间,内塑四大天王像•原 来外塑有金像,1928年被军阀石友三火焚,于1985年修复.

三、大雄宝殿

位于天王殿后,深四间,阔五间,是少林寺的主殿.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奉整重 修,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有登封县令重修,殿内原有康熙皇帝御写的“宝树芳莲”的 匾额,大雄宝殿和殿外的秦槐、汉柏等宝贵文觀,都在1928年被石友三火焚•解放后,人民 政府于1931年又筹资修复•殿外现存一盘明嘉靖四十三年(公元1564年)造的大石磨,直径 II9厘米,上扇厚33厘米,下扇厚25厘米•还有一口明方历四年(公元1576年)造的大铁锅, 高91厘米,口径165厘米,厚3厘米,重一千三百斤.西院有宋代修建的释迦塔和弥勒塔各 一座.

四、 紧那罗殿

位于大雄宝殿的东侧,内祀有蓬头浓眉、嫌背赤足的紧那罗王塑像,手持烧火梅,两脚 踏两峰,雄壮威严,形像逼真

五、 六祖殿

位于大雄宝殿的西侧,内祀有达摩、慧可、僧灿、道信、弘忍和慧能塑像,此殿被焚于 1928年,人民政府于1982年重新修复,新供的六祖玉石像,洁白透银,雪亮耀目.

六、 钟鼓楼

钟楼位于紧那罗殿南,建于元代,寓十丈,悬有大钟,重11000斤,粗四人围,声闻三十 里,造型美观大方,钟上铸有*■金章宗泰”和"四年三月重金万董千斤铸造”字样,民国十七年石 友三焚楼,钟落律坏,残钟仍存原楼基处,楼前竖有膚太宗李世民亲自草签的文帝御书碑和 乾隆诗碑。鼓楼位于六祖殿南,建于元代大徳年间,与钟楼相对,方三间,高三层,面向东,民国十七年被焚,

第一章槪 论

七、 法堂

法堂又名藏阁,位子大雄宝殿后正中,是高僧讲经说法的场所,原殿宽五间,深四间, 内祀有沄摩,释迦牟尼等塑像,清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奉整在此藏存经卷,所以又称藏: 经阁。1928年,被石友火焚,除很多经书被焚外,历代武僧传抄的拳谱、武僧谱和征战薄 等宝贵资料都燃尽为灰,

八、 方丈室

位于法堂后上方,是寺院的主房,是方丈理事的指挥所,也是方丈的住房,宽五间,深 三间,面积约二百五十多平方米。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九月2十日,皇帝游中岳庙 时,路过少林寺,夜宿方丈室,后称之“行方丈室内祀有达磨铜像,佛像两边挂有联语,“松室夜灯禅影静”,“沙庭春雨道心^ 空”。室外走廊东侧悬一个铁钟,重六百斤,门前盘卧两只瓷彩色雄

九、 立雪亭

立雪亭也叫达摩亭,位于方丈室后两丈高之台阶上,建于清代,深阔各三间,殿内神軍 中祀有达摩、慧可、弘忍塑像,相传是慧可曾在亭前待跪向达摩求法,雪深过膝,断臂佛 前,感动达摩,才传法给他,故称立雪亭.现存有清乾隆皇帝御写的•雷(P心珠"類鼷,亊 前有千枝柏两株,枝条屈屈,弯垂遮亭.别有景观

十、千佛殿

位于达摩亭后,也叫毗卢阁,建于明万历十六年(公无1588年),以贮藏经,阔七间, 深三间,高二十余米,是寺内最大的佛殿,*中神罩中栴有铜铸的莲花座毗卢佛像,殿内还 有玉雕的南无阿弥陀佛像一尊,达摩脱纱像一尊,*内四壁绘有五百罗汉朝毗卢壁画》面积 约三百平方米,艺术卓绝,造形颇奇,独具一格.殿内碎地上留有四十八个洼坑,是历代武 僧演练少林功夫的足迹。殿中后壁下是一通排兵器架,嫌列着武僧们使用的十八般兵器•

十 一、白衣殿(拳谱殿)

位于千佛殿的左侧,又名拳谱殿,建于清代,内祀白衣大士铜像,廉内南北两壁绘有少 林拳戈演技图谱,生动逼真的刻画了武僧演练六合拳、六合枪、枪对刀、擒拿、散手等少林 正宗功夫的绝招妙势.殿内后壁上还绘有唐初十三和尚救秦王李世民和蓬头裸背、脚踏双 峰、手持烧火棍、迎战红巾军的神奇雄姿.东北和西南壁角分别绘有文珠和普贤两位菩萨,

神罩南北壁绘有降龙和伏虎的壁面a

十二、捶谱堂

捶谱堂位于天王殿南侧,官道碑林的西侧,是一九八四年省古建队建造的,堂中院阁宽 阔,中矗石山,花草点缀,分外诱人,堂门题有联语:“效劳社稷永葆中华男儿志,除暴安 良传续炎黄子孙风,”堂院四廊一周共二十四间,总面积八百多平方米,按照少林拳谱的内 容塑造了二百一十八尊武僧演练小洪拳、大洪拳,通會拳.罗汉拳.六合拳、八段锦和十八 般兵器对练等武功形姿的塑像,还有十三和尚手持棍棒,痛击郑王世充及月空和尚率僧勇战 倭寇的雄姿.尊尊塑像,虎威龙腾,雄骁多姿,使人眼花瞭乱,栩栩如生.

十三、塔林

塔林位于寺西约300米的山脚下,是少林寺历代和尚的坟墓,共有古塔250多座目前 我国最大的塔群,亦称塔林.塔林中现存有唐贞元七年(公元791年)至清代嘉庆八年(公 元1803年)间各代砖、石墓塔,一般为一至七级,髙度在米以下,大都有雕刻和題记。其 .工艺精细美观,具有很髙的艺术和历史研究价值. ‘

公元1935年,少林寺第二十九世住持贞绪大和尚得知一连匪兵在塔林破坏墓塔,飞步 赶到,义正严词的训斥了匪连长,哪知匪首老羞成怒,命令十几个兵卒进攻绪公,他出招破 之,匪兵又增加一位,绪仍胜之,连长急了,命令全连齐攻贞绪,绪公仅施一个扫趟腿,匪 兵个个倒地,哭喙残叫,连长才收了兵,赞扬说少林功夫真不虚传” •这就是绪公塔林 胜连兵的轶事.

十四、初租庵

初祖庵位于少林寺西北约二公里处的五乳峰下,群峦环抱,风景秀丽,现仅存一座大 歡,建于宋代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深阔各三间,整个殿房有八角石柱十六根,殿内有四 *石柱,均是梢致的浮雕,有握杆执鞭的武士,翻滚的游龙,潇洒的舞凤,飙然的飞云和庞 大的盘龙等;另有八裉石柱上雕有莲,菊.巷草、飞天、坐佛、孔雀穿花、群鹤闹莲、凤戏 社丹等图案.神台须弥座和殿墙的石护脚上雕刻有卷草.猛麻.縝麟及山水人物等,形象生 动,栩栩如生,工艺跋翠,诱人观赏.

殿南东南角有一珠“六祖手植柏”,相传是六祖慧能禅师于唐朝初年,.从广州回来带的 劫树,栽于此处,以表示对达摩的尊敬和怀念•这棵千年古柏,现在仍然生肌蓬勃,枝叶茂密.

人民政府于1986年已整修了主殿和配殿,新造了围墙,已完全恢复到当年那种“五乳峰 下殿宇辉,金碧灿烂映山水,禅圣面壁九春秋,众考因果彩垒垒"的盛景。

初祖庵,现在成了尼姑庵,这里住着少林寺第三十三代僧尼永珍、永梅等7位年轻的八十年代尼姑.她们都掺禅善武。

十五、达摩洞

据《少林寺志》和《登封县志》记载:公元527年,印度僧达摩来中国,经金陵到洛阳 来嵩山,在五乳峰下的一个浊洞里面壁九年,众僧们为纪念他,把此洞叫达摩洞。

达摩洞深七尺、阔四尺半,内有石雕的达摩像,据传洞内有达摩面壁的影石,在战乱年 代被盗劫走,现在寺内的达摩面壁影石是根据原真品复制的.

十六少林寺武术馆

少林寺武术馆,坐落在五乳峰下少林寺东侧的少林河北岸,总面积达4470多平方米,内 有演武厅,练功房、擂台、教练办公楼,外宾住宿楼、餐厅、展览馆等。外形古雅,内设新 颖,是目前远东最大的武术馆,主要用于武术交流并接待外国来少林寺求艺的学者和适量有 基础的国内武士的进修它必将为弘扬少林武术、振兴中华,作出更大贡献,

第二节少林拳的起源

少林拳由少林寺,少林功夫世有稀,拳源戈力众價创,历代武杰扶功奇,

少林拳术是我国最早的武术流派之一,始于北魏,距今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它出自 少林寺,史据确凿,拳技卓绝,世上稀有,以武勇闻名天下,海内外皆知,特别是种种神奇 的传闻和武林雄杰人物,更引人向往.

少林拳史起北魏,地出'少林寺,众所周知.但拳技源于何人,说法不一:有说是达摩, 有说是宋太祖,还有说是紧那罗,均不妥也.为了全面继承祖先的这一宝贵文化遗产,发扬 .国粹,振兴中华,对少林拳技的源源应作考究,宜利精研,

一、少林寺的开创者

根据《登封县志》记载.少林寺建于魏孝文帝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位于河南省 登封县城西北二十五里的五乳峰下,少室山北麓。创始人是跋陀(又名佛陀),公元464年, 印度沙门和尚跋陀经西域来到中国,魏孝文帝为他建立此寺,按《憊光传》云:“往佛 陀禅师所授三日归”,又言“会佛陀任少林寺主,勒那初译《十地》,至今合翮”,事在别

传。他的髙足弟子有慧光,僧稠等。

据此,嵩山少林寺的开创_是跋陀禅师,少林寺的第一代住持(方丈)也是跋陀。魏孝 明帝孝昌三年(公元527年)^印度僧达摩经金陵到洛阳,来少林寺,居五乳峰下的浊洞,面 壁九年,后离少林寺,圆寂于熊耳山。达摩是中国禅宗的开创者,在佛教界很有影响,故称禅.宗初祖。

二、 少林寺最早的武僧

据《登封县志》记载:公元464年,印度沙门和尚跋陀(又名佛陀),经西域来到中国, 落足传教,文帝为他在嵩山修建少林寺,佛陀在此广收门徒,传播禅法,颇受僧众尊敬.

图片2

据《慧光传》记栽:“佛陀一日在洛市见沙门慧光,年方十二,在天街井栏上反蹀铕反 踢毽子一连五百。佛陀奇之,遂欢度为僧,又令弟子道房度得僧稠.光、__稠均不世出之人物 也.光以学显,稠以禅著。……住佛陀禅师所授三日归.会佛陀任少林^主,勒那初释《十 地》,今至合翻,事在别传”。据此,可证佛陀是少林寺的开创者,是少林寺第一代方丈, 慧光能在险处反踢毽子一连五百,可测也会练武也。

据《太平广记》九十《纪闻》记载:僧 稠能跃首至梁,引重千钧,拳捷骁武,动骇 物听.《髙僧传》曰:僧稠姓孙氏,系出昌命黎。性度纯懿,一览佛经,涣然神解。尝往 嵩岳寺,寺僧百……指怀州西王屋山,闻 a两虎交斗,咆声震岩,乃以赐杖中解,各散圣.而去.据《朝野金载》记载.•北齐稠禅师,邺足人也,幼落发为沙弥也,时辈甚众,毎休 象暇,常以角力腾、趋为戏,变当众亮技;横 塌壁行,自西至东风数百步,又跃首至于梁 数四,乃引重千钧,其拳捷骁武劲。……禅 师后证果,居于林虑山。入山数十里,精庐 殿堂,穷极壮大,诸僧而禅者数千人……。 据此可证,僧稠禅师是一位德髙望重,佛武 皆通的高僧,徒众颇多,数达千人。据上述 可证,北齐稠禅师,是少林寺最早的一个武 功超群的武僧•他不仅拳捷骁武,擅长气 功,轻功,能横塌墙行,跃首至梁,而且还 精练兵器;能持杖解虎,又善于研练健体延寿之术;常以角力腾趋为戏•更精通佛理,八方 讲经说法,德髙望重,徒众多至数千人计。稠禅师当任方丈,通佛善咸,自然要对弟子们传 佛授武,使众僧佛武双全,不仅利于传教,而且也有利于守院自卫,昌盛寺院•诸据可证* 稠禅师对少林武术的产生与发展.都是起着重要作用的。

三、 达摩与少林拳的关系

据《少林寺志》记载:达摩于公元527年秋在广州登陆,住光孝寺,后到嵩山定居在五乳峰下半山腰的一个山洞里面壁静坐,时长九年……在魏天平三年(公元536年)圆寂,葬于 熊耳山,立塔于定林寺。(今河南省陕县李村乡陆沟村的田野里)

图片3

《中国武术史》才编写的《景德传灯录》却说:达 摩在后魏孝明帝太和十年十一月二十 日届居洛阳,其后即寓止于嵩山少林 寺,面壁而坐,终日默然。到太和十 九年丙辰十月五日,乃端居而逝。这 样,他在少林寺的时间恰好是九年,

成了后人传说附会的依据。其实《景 德传灯录》这段记载是经不起推敲 的。首先太和是北魏孝文帝拓跋的年 号,并非孝明帝拓跋诩的年号。其 次,据《太平寰宇记》载,嵩山少室 的少林寺是拓跋宏在迁都洛阳的同一 年即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为来 自天竺佛陀建寺。达摩是在太和十 年(公元4祕年)来洛阳的,这时还 未建寺,达摩怎能寓止于少林寺呢?

再说太和十九年少林寺新建成时,已 是《景德传灯录》所谓的达摩端居而 逝的时候,面壁九年更无所说起 了,

据《少林棍法阐宗》记载:“元至正年间,红巾军作难,偶有奋神挥棍而出,跨立于嵩 山御寨之上,退了红巾军,一僧谓众曰:若知退红巾军者即观音大士化身紧那罗是也”

种说法虽然荒谬,但却影示了紧那罗棍术武技之髙超,寺僧从此尊为紧那罗玉,武林界尊为 那那爷是也。在这十六世纪末叶,还未说达摩与少林武术的任何关系. ^

《中国武术史》云:李靖所序的所谓《易筋经》、《洗髓经》,得皮、得肉、得骨、 得髓,皆由《景德传灯录》脱胎而来,后人逐步牵强附会达摩为少林初祖,不少武术专著# 附会其说,以讹传讹。1915年尊我斋主人著的《少林拳术秘诀》,1917年朱鸿寿著的《拳法I 精义》,1犯1年出版的《少林拳法图说》,1919年郭浠汾著的《中国体育史》,1924年孙禄 堂著的《太极拳》以及1926年出版的《汤显祖达摩拳诀》等书,均附会达摩创少林拳之说, 使此说弥漫于各武术专著” ^

据很多文献史料记载,可以考证,达摩比佛陀晚到少林寺三十多年,所以他不是少林寺 的开创者,也谈不上是少林寺的初祖,他不会武术,更不是^林拳的创始人•但也不否认达 摩在中国佛教史上和在少林寺开创禅学的地位,他的禅学和空无观点,很深地印在少林寺 僧人的脑核中.达摩是继佛陀之后来少林寺开创禅学的鼻祖.

四、少林拳与少林功夫的创始者

少林拳术的真正开创者不是达摩,究竟是谁呢?考中国之武术之起源早在周、秦、汉朝 和三国、两晋时期,武术就对保卫社稷而显有征象,如秦末以树枝为武械的陈胜义军,痛击 了秦朝统治者,汉代项羽的鞭战,三国赵云的单枪破曹兵,关云长的大刀过五关,斩六将, 吕布的孤戟战三雄,刘备的双剑等都称雄于世,流传至今。会武者八方皆有。自然有很多僧 人在出家前就有很髙的武艺:如:慧光年方十二,就能反踢毽子一连五百,何况不会武功? 特别是僧稠能以杖散虎,首至梁、塌墙横行,可见他的武功和轻功功夫之髙超.

少林寺是我国佛教禅士的祖庭,众僧每日坐禅掺悟,日久必致气血不和,精神疲倦,尤 其影响消化系统,使众僧食欲减退,渐日瘦弱,直接影响众僧坐禅和传教。寺院又位处深山 茂林之中,当时人烟稀少,猛兽成群,出没无常,直接威胁着众僧的生命。少林寺自北魏创 建到隋、唐、宋、元、明,清,曾几度兴衰,火焚三次,常遭盗劫,这是因为当朝兴佛,赐 封良田百顷,再加香火佛财兴旺,自然就成了历代起义军和盗匪进功的对象.

上述诸因,不仅影响寺僧从禅和传教,而且还严重的威胁着他们的生命和寺院的存亡。这 就迫使寺主和众僧不得不寻求健体壮身之法,苦练武术功夫,以利健体和卫护寺院.为昌盛 佛法,就必须以兴武为治寺之本。

少林寺于公元495年创建后,第一个武功超群的武僧就是僧稠,由于文帝倡佛,僧人当 然也以掺禅为主,练武者亦有,但人数不会太多,又深知习武健身自卫之重要,渴求习武, 因僧众年令,体质之别,个人爱好之异,又陌生武术,这就要从头学起,会武的僧师只能先 教给众徒一些简单易学的健身动作,宜达到舒筋活血,增加食欲,振奋精神等健体之目的,

曰久天长,逐渐形成了套路,如罗汉十八势、八段锦、十八手,柔拳、长寿拳等都是少林寺 僧最早演练的套路,即为少林拳.此外僧人手中之便的杖,拐,铲,棍,也列为活动肢体健身 之范,渐日形成套路,亦称兵器,拳并械,统称少林武术。

唐髙祖武德四年t公元621年),秦王李世民与郑帝王世充交战,在关键时刻,少林寺 以昙宗、志操、惠扬等为首的十三僧,出征伏讨,击溃郑军,活捉了王仁则,押送唐营,助 了秦王一臂之力,李世民隆重嘉奖,封昙宗和尚为大将军,随奖十三僧,又賜田四十顷,准 于少林寺备僧兵.从此,少林寺就以武扬名,威震四方,少林寺的地位也显然提髙,寺院逐日 '兴旺,僧达二千.

少林寺饱尝了以武兴寺的甜头,增倍重视,倡导众僧习武。众僧在原练的套路基础上, '加以摸索,推敲,改进,又提倡互学,博采各地武林髙手之精华,取长补短,刻苦演练,坚 持不懈,终于演练成具有朴实无华,刚健有力,招势敏捷,变化无穷,富有实战性,宜于健 身自卫特色的武术功法〔亦称少林功夫.

第三节少林拳术的沿革

少林武术从北齐起源到现在,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兴旺于唐,宋.金、元,极盛于明.衰落于清.解放后再度兴起,新英辈出,势超前史.自唐以后,少林寺成了全国武杰的向往圣地,也是中国武术一个重要的集散地。

据《少林寺志》记载:“五代十国时.少林寺高僧福居曾遨十八家武术师到少林寺演练 三年.各取所长,汇集成少林幸谱^ ”

《少林拳谱手抄本》记载:宋代方丈大和尚福居,德髙望重,佛武医文皆通,名扬天 涯海角,为增众僧武功,共遨十八家髙手,汇集少室,一则授艺于僧,二则各演其技,择优 互学,取长补短.历代祖师传曰宋太祖也曾来寺,还调遗诸州名将轮驻少林寺,一来授艺于 僧,二来取僧之长,如名将,髙怀德、髙怀亮等都几次掺武少室.” <北拳汇编》云“少林派 亦称外家,赵匡胤为开山祖师也I .《纪效新书》曰:“宋太祖有三十二势长拳,又有六步拳、猴拳、囲拳名势。”

据上述文载和有关资料考证,宋代是少林武术发展的兴旺时期,举术增加至一百七十余 套:如以太祖的长拳、韩通的通臂、郑恩的之缠封,温元三短拳、马箱之短打、孙垣之猴 拳、刘兴之勾楼探手、谭方之滚贯耳、燕青之粘拿跌法、林冲之鸳鸯脚、孟苏之七势连拳、 崔连之窝里炮垂、杨滚之辋掳、王郎之螳螂、髙怀德之摔掠、赵匡胤之十六长拳等,都在 此时传入少林。同时十八般武艺也频传少林,如杨家枪、罗家枪、梅花枪、燕青刀、春秋刀、 猿猴棒,龙泉剑、八仙剑、九节鞭、钗、钩、戟、镲,斧、箭、镰、锎、朔,圈、锤、铲、匕首等一百三十余套。

据《少林寺志》和有关资料记载:觉远和尚为提髙武技,不远千里,四方访师求艺,曾 到兰州拜会李叟,李叟向觉远荐拜武林髙手白玉峰,又领其子,四人返洛阳,后同回少林 寺,四人在沙门朝夕相处,亲如手足,叟和白玉峰在寺向觉远和众僧传授拳械、擒拿、气 功,剑术等武技,十年后叟离寺.令其子皈依沙门,师賜法名澄慧,白王峰也剃度为僧,法 名秋月。觉远和尚虚心向叟,白二师求教,刻苦演练,终获奇功.他把罗汉十八手发展到七十 余手,又复立习武戒约十条,以严武规。后人称他为少林拳的中兴之祖。秋月禅师(原名白 玉峰,山西太原人),揸长搏击和剑术,皈依少林后融合旧术.把罗汉十八手创增到—百七 十三手,又编著了《五拳精要》,禅阐了龙拳.虎拳、蛇拳、豹拳、鹤拳的练法和用法,训 僧众演练,为少林武术的发展起了推动的作用.

总之,宋代是少林武术的发展兴旺时期,福居倡导武法,汇集八方英杰,广泛交流武 技,使众僧颇有启发,演练的拳械套路多达三百七十余种,录编成谱,永放莹光•

据《少林寺志》记载:元初,福裕和尚受元世祖之命,前往少林寺任方丈死后封为晋 国公.他在和林、长安、燕蓟、太原、洛阳建立了五座少林寺,为嵩山少林寺的友寺,并派 任髙僧和武僧驻使,对少林武术的传播和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元末明初,至正年间著名的 棍术大师程冲斗先后在少林寺学习棍术十载,以后将所学的精华整理编写成《少林棍法阐 宗》,载述了小夜叉”,“大夜叉",阴手棍",“破棍”等,是一部继承和研究少林 棍法的专著.

据《少林寺白衣殿后墙上壁画》和《少林棍法阐宗》记载:元至正年间,红巾军作难,

偶有一僧,蓬头裸背,手持火烧棍,腾干嵩峰和御寨峰端,大呵:“吾紧那罗王也”,红巾 万卒退止.此论虽说荒谬,但在明的僧众心目中印象极深,都说:“紧那罗棍术绝超, 有万夫不挡之勇,为少林棍术之祖”,据考证:“紧那罗却有此人(河南偃师人,俗名那罗),而把他拟讹成乐神和什么观世音菩萨的化身,能腾云踏峰,挥椹呵退红巾军之言亦荒谬之。

'据《少林寺志》记载:“元至正年间(公元1379年)日僧那元和尚长期居少林寺,他精 通汉文,擅长书法,初任书记,后任首座山,并得到少林武僧之传授,1347年囲国,将少林 武木带到日本,广为传播,深受日本人民的尊敬,称之国魂”。

在邵元之前,大智和尚于元泰年间(公元1312年)由日本来少林寺,苦行修练十三年之 久,学到少林拳和少林棍,1324年回国,广收门徒,传授武技。使中国少林武技传入日本, 广撒火种,武花盛开。

元代少林寺方丈福裕和尚,统一五派,总归曹洞,元仁宗皇庆元年(公元1312年)被 皇帝封为大司徒,圆寂后又追封为晋国公。福裕和尚不仅髙策治院,而且广交社际,倡导 武术,使少林武术开始向国外广泛传播,为普及少林武术和增进中外友谊,作出卓越的贡 献.

《正气堂录》记载:明大将军俞大献到少林寺,当他看到众僧演练的武术已失古真诀 时,当众明告,众僧皆曰:“原授指教”。俞曰:“此必积之岁月而后得也”.众僧当即推 荐年少勇伟的宗挚和普从二僧,随俞南征,一边杀敌,一边学武,三年后亦得卓功,二僧不 仅学到高超的剑术,而且还习得惊人的轻功,搏击等绝技,然后谢俞返寺,技授众僧.从此 俞大献将军的武技精华就传入了少林寺,流传至今》

《中国武术史》记载:明代的少林寺僧普遍习武,正德年间(公元1506—1521年), 少林寺已“以搏名天下”(见曹庆仁的《宁波府志•艺术》).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 年).少林武僧参加了江南御倭之战“骁勇雄杰”,数年屡立战功(见《夏松倭变记》卷 下)。明人王士性在《嵩游记》中说:“寺僧四百余,武技俱绝”,演出时拳棍搏击如 飞明天启五年(公元1625年)河南巡抚大官程绍来少室检阅寺僧练武,观后大为赞颂,曾 作《少林观武》诗曰: 暫惣提提试武馉,金戈铁棒技层剛锒醢有降魔乃,习慣轻携搏皮能定乱策勛直证果,保帮猜世即传灯:中天緩急无劳虑,忠义毗卢演大乘.

据很多历史资料记载:明代少林寺僧习武人数最多,撞长棍棒、搏击、气功.剑术等, 憎兵常备不懈,随时准备应招出征,如月空.小山、边澄、智甫、智善、自然、月忠,玉 田、古峰,了心、彻堂,周友、周参、洪纪、洪信、普从、普便、宗袋、宗擎、三奇、参 公、万俺、便公、东明、广按、竺芳,天员.一峰、真元,天池,天真等都多次应旨赴边,痛击倭寇,屡立战功,表现了少林寺僧武艺高强,英勇杀敌的爱国主义精神。

明朝从洪武到崇祯的二百六十多年间,武僧多至万余,其中应诏为将者和武林髙手达百 余人,编写武著四卷册,创增套路十三套,为发展少林武术和提高武技.起到了巨大的作 用,是武僧数巨之峰,武技卓绝之冠。总之,明代是少林武术发展的极盛时期,又称少林武 术的“春秋时期”。

清庭为了巩固政权,忧虑汉人反清复明,曾多次降旨禁止民间教习拳棒,还责地方官对其违者要逮捕査办,从此寺僧和民间武兵都不敢公开习武,只有在夜间偷练武功。据少林寺 83岁的健在方丈德禅大和尚说:“清代自顺治开始,就禁止寺僧习武,致使不少武僧高手离 开寺院,流落四方传授武艺。”道光八年(公元1828年),清庭官员麟庆代替巡抚祭祀中岳 时来少林寺宿,要求观看“少林校拳”。当他询问寺僧练拳情况时,众僧"讳言不解”,然 后他对众僧说:“少林拳勇自昔有闻,只在谨守清规,保护名山,正不必打谜语”。方丈见 他没有恶意,才敢选出有功夫的武僧在紧那罗殿前表演六合拳、技击等,他观后大为赞赏 说:“熊经鸟伸,果然骄捷”。据健在的几位老僧说:“白衣殿南墙上演练六合拳中项戴佛 珠的就是湛举,他身后的是湛洛、前下方的是湛举的两个弟子:寂聚和寂袍由于清庭严禁教武练武,所以寺僧们不敢在公开场合习武,只有夜深人静时在殿内闭门 练功,现留迹在寺内千佛殿砖地上的四十八个脚凹,就是众僧演练心意把和千斤脚的足迹和见 证,清统治者禁止习武,不仅没有灭绝少林武功,反而把少林功夫的火种推向了大江南北, 长城内外,天涯海角.武僧虽仅夜练,但却功夫高超,如同替的飞火鞭,真乐的火花杖和护 身拐,如有的单刀,如殿的铁沙掌、海法的宣华斧、海润的旋风鞭,海梁,湛举的六合掌, 湛化的三节棍,湛可的金刚拳等,都功超前僧,威震武坛。

清历任主持大和尚大都佛武精通,倡导文书录集和复抄历代秘本,如《少林拳谱》木刻 本、《飞火鞭谱》,《少林’武艺谱》、《少林铁沙掌》、《海法宣华斧诀》、《旋风鞭》、 《六合拳谱》、《三节棍谱》.《少林金疮宝囊》、《少林武僧集录》、《少林寺征战谱》 等,都在满清期间完餐.

民国年间,寺僧逐渐减少,多则三百,少则百余,当政虽未禁武,但也无济于助,而在 寺余僧和民间武士却满腹宏志,依然苦行习武,争获绝技,待机报晓国家.如飞毛腿贞俊, 金罗汉妙兴> 鸳鸯脚德根、飞檐走壁的许世友(将军>,铁沙掌钱钩(将军),发气断链的 李根生、铁身靠贞绪等老前辈,都武功卓著,威霣四方,增辉少林,为发扬国粹,振兴中华,作出了可贵的贡献.不幸的是1928年,军阀石友,火焚少林寺,大火漫燃四十余天,主要殿宇被毁,更可 惜的是《少林拳谱》和手抄本《少林举法宗谱》四十八卷、《少林寺征战谱》,《少林武僧 集录》,《少林寺医秘集锦》等十余部武技医伤宝贵资料同藏经阁并燃为灰。僧众四散,寺容 破烂不勘,从此闻名中外的天下第一名刹.武术圣地少林寺一落千丈,渺渺残存.正如当时

一位远方来寺求艺的学者留诗云:

兴兴千里来学艺,古刹四处烟云老,人说少林武艺佳,为何不当暴军抵?都说功夫由少林,望处仅几老僅迟•殿宇残柱陪天坐,一烀瓦砾缀焦土,满腹宏志成泡影,扫兴而归长叹气。全国解放后,在人民政府的关怀下,不仅少林寺内得到新的修整、重建、扩建,还在附 近新建了演武厅等一些新型建筑,以迎接海内外武林志士,少林归宗朝圣及广大旅游爱好者 习武、观光、游览,为了弘扬少林武功,少林寺僧在继承少林武术历史遗产的基础上又力图 有新的发展,并于1988年成立了少林寺武僧团•此团已于1989年先后到郑州、海口等市表 演,1990年又有新加坡和美国的武术团体遨请出访•少林武术在国泰民安的盛世下,得到了 前所未有的发展,少林寺 佛武古刹又增新辉

浏览5,355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