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剑丛稿


十三、六五台山的僧兵与武艺|说剑丛稿





五台山是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相传文殊菩萨曾现示于五 台山清凉寺,魏晋以来,这里便成了文殊菩萨的专设道场,也成 为中外朝圣者络绎不绝的佛教圣地.五台山宝刹林立,名僧辈出, 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



在古代,特别是宋代,五台山曾经以僧兵驰名,其影响远在 少林寺以上.正因为有真实可信的历史背景,所以在宋元明小说 杂剧中出现了鲁智深、扬五郎在五台山出家和五台山头陀兵的故 事。明代以后,五台僧人的武事活动逐渐归于沉寂,代之而起的 才是少林寺武名独享天下的局面。



五台山的习武活动始于何时,目前还不大清楚。从地理上看, 五台山在山西代州的五台县境内,这里自古就是与北方少数民族 相邻的边地,战争频仍,民风尚武.五台山绵亘数百里,山势峻 峭,气候高寒,寺院凭险而建,易守难攻.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强 劲好勇的民风,加上为了抗御战乱和侵扰,寺院需要拥有一定的 武装力量,这在古代并不少见。这些都应该是形成五台僧人武艺 传统的重要原因.当北宋末年,在抗击金人的侵略战争中,五台 山的僧官和僧众曾经同仇敌代,共赴国难,涌现出一批英雄人物。



据《三朝北盟会编》卷48载:



“先是统制武汉英将京军三千人救太原,以兵少,…汉英 至五台山见庞信正,说僧正聚集本山僧行在代州,欲劫金人 之军.未出五台工界,遇金人,战不胜,汉英走入平定军瑞 珈寨,寨中推槽木下,打死汉英,遂不得入」 同书卷51又载:



“初,太原城中有将官场可发者,面有六字,号为杨麻胡, 擦城出,欲招集人解围.到孟县,约有众千余,忽逻得三人, 乃繁峙县东诸豪杰,不肯顺番,差往探太原事者。可发遂随 此三人至五台山北繁峙县东天延村招军马,四十余日,得二 万余人。以五台山僧吕善诺、杜太师为先锋将,到繁峙县东 十里铁家玲,遇金人,大战至晚,众皆散去.可发即上五台 山,副僧正真希投拜,可发弃五台山却入孟县,有众二千。遇 粘军大军至,可发自知其不可敌,乃倚壁而立,以枪自刺其 腹而死



这两段史料所讲述的史事,都发生在宣和七年十二月到靖康 元年八月的太原围城战役期间。当时,金军围攻太原八个多月,城 中军民苦守不下,饿死者十之八九,终于在九月初失守。上引材 料反映的正是五台山武僧积极参加太原保卫战的史实。宋将武汉 英请求五台山庞僧正率本山僧众往代州攻劫金军,以牵掣围攻太 原的金军,说明五台山早就拥有一支僧兵,足以出击代州金兵。庞 僧正随即率僧兵出征,虽然战而不胜.但他们勇赴国难的精神是 极可贵的.杨可发是太原守将之一,他出城募军得二万余人,以 五台僧吕善诺、杜太师二人为先锋将,可见所募义军中必有五台 僧徒,而吕、杜二僧应是五台武僧中的杰出人物,反映了五台山 武备人材之盛。义军与金人大战后陷于溃散,杨可发随即上了五 台山,副僧正真希向析可发表示投拜。不难看出,此时的五台山 乃是三晋抗金军民一个可以凭险据守的退保之地,副僧正真希同 可能已经为国捐躯的庞僧正一样,也是一位有正义感的僧官。



时间稍后些,五台山出现了另一位彪炳青史的抗金英雄真宝 和尚。《宋史》卷455《忠义十》有他的传,我们不妨全录如下:



“僧真宝,代州人,为五台山僧正。学佛,能外死?生。靖 康之扰,与其徒习武事于山中。钦宗召对便殿,眷叁隆界。真 宝还山,益聚兵助讨.州不守,敌众大至,昼初拒之,力不



敌,寺舍尽焚。首下令生致真宝,至则抗辞无挠,敌异之,不 忍杀也,使郡守刻狗诱?劝百方,终不顾,且口:'吾法中有口 四之罪,吾既许宋皇帝以死,岂当妄言也?'怡然受我。北人 闻见者叹异焉



靖康元年九月太原失守,第二年四月汴梁陷落,徽钦二帝被 金人俘获北行。据此推算,钦宗召见真宝应是太原失守不久后金 人再度大举南侵的时候。此时河东大部已为金人所有,五台山却 还在凭险固守,僧正真宝”与其徒习武事于山中”,证明五台山聚 积了相当的力量,积极备战。这引起钦宗的重视,于是有召对便 殿之事。一直坚持抗金的五台僧兵,经钦宗召见真宝后,“益聚兵 助讨”,即主动出击金军,但终究敌不住女真劲旅的攻略,寺舍遭 焚,真宝本人被俘,义不降敌,壮烈殉国.这是五台山自唐宋以 来所经历的一场浩劫,直到金代中后期,清凉寺尚未恢复昔日的 辉煌出真宝的“口四”之说,表现了佛徒特有的名节观,一直为 后世所传颂,为佛门争得无上荣耀



僧正是宋代僧官制度的僧职之一.宋在中央和地方的僧务衙 署里都设有僧正一职,在佛刹集中的名山也设有僧正,管理一山 的教团僧众。五台山的僧正是宋代设置最早的名山僧正。@太平兴 国四年(979)北宋克北汉,五台僧净业于太原行宫谒太宗,被太 宗任为五台山十寺僧正.自净业开始,直到靖康丧乱,五台山的 僧正一直由朝廷直接任命,元祐年间借正省奇业绩卓著,朝廷两 次嘉奖,敕书均出自翰林学士苏轼之手,反映了宋朝对五台山的 特别重视,恐怕这也是五台僧官和普通僧众勇赴国难的一个原 因夕





浏览662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