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掌汇宗


一、八卦掌创始人董海川先师逸事|八卦掌汇宗





八卦掌创始人董海川,人称董公,原名海,字汇川,后更为海川。 河北省文安县城外二十五里的朱家务村人。公生于清嘉庆二年十月十三日 (1797年),卒于清光绪八年十二月十五日(1882年),享年八十有五。



葬于北京东直门外东北五里沟小牛房村旁,榛椒村东北红桥大道旁。诸弟 子及传人先后立碑四座,记载先生生平事迹。1982年5月移葬于北京西山 万安公墓。



董公自幼酷爱武艺、嗜技如命,精通多种拳械,性情豪爽,任侠尚义。 壮年时浪游江湖。据传,在江皖间(一说于安徽九华山)遇异人,授以“转 掌”,并谓董公日:“吾道以转掌为体,以拳械为用,学而时习之,参悟 之,攻造其极,可以无敌于天下,可以独善其身矣!”董公于是笃志受业、 研求实践有年,尽其道而艺业大成。继后、精化、总结、提炼发展,首创 八卦柔身连环掌,简称八卦掌或八卦转掌,传流于世。



董公所传的八卦掌,乃据先、后天(伏羲八卦、文王八卦)之理,创 拳法八掌对应八卦,又进而推演为八八六十四掌之数,生克制化、变之无 穷。在器械方面,有刀、枪、剑和奇形兵器等。董公最擅长子午阴阳鸡爪锐、 链子锤。



董公出入京师时,隐身肃王府,匿迹销声,不愿公开会武身份,只做 侍茶倒水的偏役太监,府中人都不知董公精于技击,更不知其为当代之大 侠也。一日,王爷宴客,邀请的王公、贝勒、亲友甚多。宴毕,王爷要显 示自己府里护院武装实力,谓府上有武师沙回回夫妇武艺高强,愿为大家 表演助兴,凑个热闹。众客皆赞成,于是王爷命沙回回组织献艺。当时沙 回回安排自己许多徒弟先练,继后沙回回夫妇上场,他们夫妇二人武艺高 强,越练越狂,围观者越来越多,拥挤得水泄不通,观者甚为赞赏。此时 王爷命董公倒茶,但因茶饮在后院,相隔数层殿房,而客众拥挤,无法通 过。一时情急,董公便一手提壶,一手托盘,飞身越殿,直奔后殿。回来时, 手提满壶开水,从殿上飘然而下,就像无事人一般。王爷看见,惊愣久之, 便问董公:“你也会练呀? ”董公说:“我只知道一星半点。”当时沙回 回亦见到董公越殿飘然而下的艺能,甚为惊异。肃王对董公说:“那你就



练练,让大家看看。”于是董公便练起八卦转掌,其行走如龙,转势若猴, 翻身似鹰,矫柔灵捷,活泼异常,变化万千,后来练到离地一二尺时,做 了 “八步腾空”的绝艺,大家齐声喝彩,声震屋宇。都说:“这位的功夫 真是了不起!真奇技也!”






王爷看后,甚为嘉许,心想我府中竟有这样的奇艺能手,于是命董海 川替代沙回回为护院总管,而令沙另操他业。沙回回眼看好差重任被董公 夺去,敢怒而不敢言,忿恨在心,便不动声色,假意求拜董公为师。董公 辞之,但沙回回再三恳求,董公无奈,只得收沙为门徒。沙回回习艺数年, 夫妇二人心怀叵测,总想谋害老师;以解心头之恨,董公亦早看出沙夫妇 二人心存不良,没有真心教授。有一天,董公在房静坐,垂目养神,这时 沙二人分别潜于董公住房两侧的两个窗下,用舌润破窗纸,各用火药短枪, 对准董公,心想你武艺再高,亦无法避开火器枪击。二人约好,同时前后 发动射击,枪声响处,以为得逞,董公必死无疑了。但在短火枪响时,董 师不见了,沙夫妇俩惊慌万状,亡命逃窜,董公并不追拿,任其遁去。王 爷闻讯问董公:“怎么响枪?”董公回说:“沙回回夫妇二人行凶要杀我, 未逞,现已逃走。”沙回回逃到边外,杀人放火,不干正事。后来又来北京, 在天桥卖艺。当时董公弟子尹福、马维祺得知,约了程廷华、刘凤春到天



桥逮捕,群雄把沙回回困住,去请老师。于是董公乘大鞍车,垂帘来到天 桥现场,掀帘下车后。对沙厉声喝道:“孽畜!还不住手! ”沙回回一见, 立即跪下,口称老师。众人将沙回回捆绑后送到刑部;后来沙回回被正法 于宣武门外菜市口。



董公对待门徒,态度很严肃。凡拜师者,就教左转右旋地练基本功, 练了很长时间,才有人问:“老师,咱们练的什么啊? ”董公才告诉说:“是 八卦。”但究竟是《周易》之卦呢,还是勾挂之挂,董师不爱深说,学生 也都不敢多问,学的人都弄不清楚,众徒见老师,如鼠见猫,除练功外, 也不敢寻根追源。



然而,董师对门人虽很严肃,但有时也说说笑笑。某天晚上,董师高 兴地说:“今天和你们解闷儿捉迷藏,将灯熄灭,在此室内,你们找我, 能摸到我的,回头另外说(传授)一手。”众徒皆说:“好。”于是将灯 熄灭了,大家在满屋里找呀,摸呀,闹了半个多时辰;你抓我,我扯你, 谁也没碰着老师。将灯点着看时,董师不见了,往上一看,只见董师用两 个手指捏住房椽,身体悬在房椽上,引得大伙儿哈哈大笑,学生们也深知 董师的功夫了得。从此有不少徒弟跟董师学习轻身术的功夫。



恭亲王府有个太监叶齐三,人称齐三老爷,亦善练武,功夫究竟有多大, 谁也弄不清楚。他和董公彼此闻名,未曾见过面。有一天,二人相见,齐 三说:“董海川你的功夫究竟有多大,妙在哪里? ”董公说:“我也不知道。” 齐三说“这么着,我出个主意,你盘腿坐在这方凳上,在你头上方一尺高处, 用绳吊系一块砖,绳上拴一支火香,在火香烧断绳子时,砖掉下来砸不着你, 算你功夫到家。”董公说:“好。”于是盘膝坐在凳子上。继而香火烧断 绳子,砖块砸在凳子上,董公已经站在齐三的背后了。齐三伸出大拇指, 对董公说:“你算真可以!”



有一天夜里,有人敲董公窗户,董公出屋后,看见一个黑影越房而过, 便即追去。该人直奔永定门城墙上去,董亦追上。继而又向西顺城墙绕去, 董公随后尾追,两人相距总是那么远近。该人到了德胜门,站住说:“我 是铁拐道人郭济元。”董公肃敬,并恳请盘桓几天再走。郭说:“南京的 使命停办,我走了,再见吧! ”便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光绪三年,大雨连绵不晴,跳蚤特多,弟子们去董师处学艺。到时, 叙话毕,董从桌子缝中扯出一根头发丝,头发上拴了一串细小东西,大伙



儿近看,原来是一串跳蚤,大家惊叹称奇。都说老师如此高龄,尚有如此 锐利的目力,真是难得。众人想那时晚间黑暗,没有电灯,他是怎么捉的? 又是怎么拴的?可以想见,董公技艺微及毫发,真乃妙中奇矣。



光绪六年夏,连日大雨,董公闭目跌坐于炕上,和炕贴近的空斗墙因 年久失修,积水浸透根部,突然倾塌,当时有徒弟在旁侍候,墙倒时大惊 呼叫,再看董师时,突然不见,回身望去,董公仍闭目安然坐于他处椅上, 身上没有一点灰尘。



一年深秋,京城天气较凉,中午休息,董公在炕上睡觉,没有盖被。 一侍侧徒弟见此,恐老师着凉,便欲拿被服轻轻盖于老师身上,不想被子 盖到炕上时,唯见空炕被服,不见老师,弟子大惊,回身环视,见老师端 坐在靠窗的椅子上。慢吞吞地对他道:“为什么不讲一声,使我吃了一惊。” 董公的功力真到了 “一羽不能加”的境界。



一次,董师去边外给王府办事,路遇一群土匪截住去路,叫他站住。 董公将鸡爪子午阴阳锐拿在手中,说:“你们这些无赖要干什么? ”土匪说: “要钱,也要你的脑袋。”董说:“你们快滚,别找没趣。”两个匪徒喝道: “你竟敢口出狂言,宰了你!”说着二人持刀照董公劈来,董公用子午阴 阳鸡爪锐一挂一还,二人立即死于非命。群匪看见不禁大怒,发声大喊, 一拥而上,将董公围在核心,各种兵器齐向董公攻击,围斗甚烈。董公心想, 此类恶贼,夺财杀命,罪不容诛,必须铲除。于是用穿花打柳锐法,上下 翻飞,左右飘拂,立即毙贼十余人。余贼惊惧乱窜逃脱,董公腾步追杀, 又毙十余人,剩下的头目匪徒,亦相继铲除,一网打尽,为地方除去了大害。



1928年,我和梁师振蒲先生去天津,在东马路国术馆内,梁师告诉大家, 他亲眼见到的事:在梁师的师兄弟中有一个是打弹子的好手,打小燕子百 发百中。一天董师坐在坑上道:“你的弹子打得不错,别看你打小燕子百 发百中,但是打人却打不着。”徒弟说:“老师,我打小燕子弹弹不空呀。” 董师说:“你们不信,冲我打来。”徒弟说:“我哪敢打老师呀。”董师说:“没 关系,你就打来,叫你们看看!”弟子说:“那我试试,”于是,拉弓拽弹, 冲董师头部打一弹;董师并不慌忙,顺弹子用二指捏住,立即顺手一甩, 回掷在打弹子者的头上,顿时头上被砸了一个大疙瘩,引得大家哄堂大笑。



董公游历多,见识广,且记忆力极好。弟子们叩头拜师,只要说出家 乡住址,他就能说出你家乡的特点及情况。当年梁振蒲先生入门时,董公 问到他家乡的地址,梁先生回答:“冀县郝家冢。”董公就能说出,村里 有个大场头,村前有小庙,小庙建在场顶上;还有什么街里哪有井等,说 得清清楚楚。同时还指出村里有个秦凤仪先生,是练弹腿的,他的镖掌不错, 可惜是死步眼等等。说起其他弟子家乡也是如此熟悉,可见董公的观察力 强、记忆力也是超人的。



董公之功力,可谓通化而臻“绝”境,神出鬼没,神妙变化,人莫测 其深也。正如孙禄堂(福全)先生在《拳意述真》书中所言:“拳术之道, 练要合道,是将真意化到至虚至无之境。不动之时,内中寂然空虚,无一 动其心;至于忽然有不测之事,虽不见不闻而能觉而避之。中庸云:至诚 之道,可以前知;能到至诚之道者,仅八卦掌中之董海川先生,形意拳中 之李洛能先生,太极拳中之杨露蝉先生、武禹襄先生四人而已。此四位皆 有不见不闻之知觉。”此种卓见,非虚言也。



肃王爱董公之术,授以七品衔位。在京及河北等闻董公之名而羡其术, 拜师而习其技者,不下千百人。弟子后辈中,名家、好手辈出,继承发扬, 至广至大,而今欣欣向荣,传流海内外,此皆八卦掌首传人董海川先生伟 功也。



八卦掌第二代弟子中,其名较著而见之于董公墓碑之背阴面有五十六 人:尹福、马维祺、史计栋、程廷华、宋长荣、孙天幸、刘登科、焦毓隆、 谷毓山、马存志、张钧、秦玉宽、刘殿甲、吕成德、安份、夏明德、耿永山、 魏吉祥、锡章、王孝盛、王怀清、沈长寿、王德义、宋紫云、宋永祥、李 万有、樊志涌、宋隆福、王永泰、彭连贵、傅振海、王鸿宾、谷步云、陈 春林、王廷秸、双福、李长盛、徐兆祥、刘宝珍、梁振蒲、张英山、郭玉 亭、赵云祥、张金魁、焦春芳、刘凤春、司元功、张铎、清山、何五、何六、 郭通海、徐鹤年、冯广廉、李寿年、陈泮。其声名较著而未列于碑者:全 凯庭(开山门人)、阮真谷、梁世珍、张怀山、钟香林、吴茂亭、李存义、 张兆东、司根条、李永贵、刘德宽、梁乐等。



八卦掌第三代传人中较知名者:尹玉章、程海亭、李文彪、郭古民、 李少庵、韩六、黄柏年、司鸿波、杨俊军、居庆元、孙禄堂、马贵、张玉奎、 文玉、刘印章、王志、刘金印、张逸民、姜容樵等等,人才众多,限于篇幅, 不能一一枚举。






浏览1,347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