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形意拳溯源
南宋爱国名将岳飞在朱仙镇大破金兵,金兀术被 打败北逃,岳飞也正欲乘胜直捣黄龙府救回徽、钦二 帝以雪国耻,此时金兀术派人找曾被俘后被赵构任为 宰相的秦桧。秦桧也说服宋皇赵构与金讲和,赵构怕 岳飞打到黄龙府,真要救回徽、钦二帝自己皇位不 保,于是在1411年就用12道金牌将北进的岳飞调回 杭州,并派秦桧(奸相)与金国谈和。金国的谈和条 件,“要讲和必杀岳飞”,赵构与秦桧以“莫须有” 的罪名,将岳飞与儿子岳云、女婿张宪人狱一年多后 在风波亭杀害。20年后,赵构、秦桧相继死去,宋孝 宗继位,查出秦桧叛徒、奸细的行径,将其掘墓扬 尸,也为岳飞、岳云、张宪三人平反,并追封岳飞为武穆。
岳飞在狱中一年多的时间里,自认为无罪,虽然 枪、剑都被没收,但每天仍以拳徒手习武,练习体会 枪的路子,从而悟出了不拿大枪而又近似枪术的武功
……岳飞将此拳术写成书,后来知其不会被释放, 便托其狱卒将书带走留给后人。因狱卒怕奸相秦桧追 杀,远逃至终南山,并将遗书送给终南山道观的道 人。因岳飞所练为六合枪法,其拳法也取名六合拳。 终南道人久练有健身强体甚至返老还童之功效,且具 战无不胜之功用。
明末有绿林强盗经常人农庄抢劫,姬隆风(姬际 可,山西蒲城人)不敌,全家邂难于终南山,时得道 人孙齐云先师薪传拳术,并赠以岳飞的武穆拳谱。姬 公习后武功大进,回蒲城大败强盗,诛杀盗首,得武 林人士敬仰。姬公传曹继武和马学礼及子姬寿,马学 礼传河南一支,曹继武传山西祁县戴龙邦、戴陵邦兄 弟,戴氏兄弟复传戴文英、戴文雄(二闾)兄弟及河 北深县李洛能。戴龙邦传于山西祁县的称为六合拳或 心意六合拳,用的也是侧身弓箭步,但在技法上都强 调了意识、呼吸、劲力和动作的内外相合。以丹田为 本,以意领气,手脚相合,攻防一体。动作从自然轻 松人手,由慢而快,逐步练出内外合一的内劲来。这 种内劲发自丹田,运至周身,具有实效的爆发劲。从 这些技法要领来看,戴龙邦由重视动作和招法的传统 拳术中已转向对内意、内劲、神和气的运用。这一较 大的转折,是戴龙邦先生的伟大贡献。
李洛能学自山西戴龙邦,传入河北,改名形意 拳,他就是此拳发扬光大的鼻祖。他不仅充实改进了 用似斧、似电(似闪),似箭、似炮、似弹之形,反 映劈、钻、崩、炮、横这五拳之意和生、克制化之理的五行拳;又把十大形、七小形的外形内意,象形取 意更趋精炼的十二形,这就是形意拳命名的根据。他 改掉了侧身弓箭步,代之以两腿弯曲,前三后七,或 前四后六的夹剪劲的鸡腿和进身与后退的槐虫步,身 体似正非正,似斜非斜,具有鸡腿、龙身、熊膀、虎 抱头的“四象”外形和内意,并将此三体式作为母 式。
李洛能前辈深人精微,穷其奥秘,在技法上达到 “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的造诣,能不 见、不闻、不意而发,步法出神入化,被武林称为 “神拳李洛能”。老先生除了使这一拳种的外形内意以 至技术理论更加精湛外,还能破除保守,广开艺门,乃至门下名家辈出,传播广泛,现以遍及海内外。他 的弟子宋世荣、车毅斋被后人称作“山西派”;而郭 云深、刘奇兰则成为河北一支的一代宗师。后来文安 的董海川(在肃王府当差)与郭云深比武,及与刘奇 兰探技,得肃王赏识,在肃王的倡议主持下三人结为 金兰。后来凡是习八卦掌的都会形意拳,练形意拳的 人都懂八卦掌,形意、八卦冶为一炉,彼此相辅,相 得益彰,无须再分界域。后人讲形意、太极、八卦为 一家,三种拳都为内家拳,是一个拳理,并且相通。
现在各地所练形意拳虽同出一源,但因个人师承 和才智、理解的不同,也就有了很大的差别。尚云祥 自幼慧颖强识,勤奋过人,得师中华武士会的创始人 单刀李存义先生的倾囊传授,其后复得“半步崩拳打 遍天下”的郭云深老先生的厚爱,亲传衣钵,深得形意真谛,继承老先生的“半步崩拳”、“丹田气打”、 “抖大杆子”三大绝技,并对所学有所改变,艺尤精 进乃至艺冠群英,自成一拳系——尚派形意拳。
第二章
形意拳基础
一、三体式和鹰捉的练习
形意拳的练习者一般都先站(三体式)桩,然后 练五行拳(劈、钻、崩、炮、横),再练十二形套路 拳及长短器械。尚派形意拳又单独多了一下鹰捉,作 为五行拳之母拳,并有其独特的练法。站桩说法很 多,有站了半辈子没站明白的;有练了二十多年形意 拳的朋友,伸手(和人动手)还挨打,摸手还挨摔。 其原因有几种:(1)本人不吃功夫,不务实,三天 打鱼,两天晒网;(2)老师保守,轻易不教,或怕 学生闯祸;(3)所谓的老师也不会什么真功夫,没 有真传,讲不清拳理,结果误人子弟。
凡是要练武的没有笨人,但怎样才能学好形意拳 呢?如何能把所学的形意拳功、法运用到实战中去? 首先要找个好老师,或者是个明白人,弄懂人体几何 学、人体力学关系好人体的机械运动原理。要科学地
去练,不要迷信任何人,或什么家传等,有很多老武 术家自己不错,可后代或学生一个都没练出来,原因 是自己傻练出了点功夫,但讲不出来,讲不明白(或 者自己先天条件好,而后人不具备好的条件)。
站桩有许多种,几乎每一种粧功都有益于养生, 也都能强壮身体,但不是站什么桩都能应用于技击当 中去。形意拳常练的桩功有三体式、马步粧、浑元桩 (浑元桩有卧、坐、站、动、走几种练法,特别适于 养生)等。站浑元粧时也必须要明白动功的练法,因 其实战性很强。因地区、派别的不同,三体式的站法 也有所不同,但总的可以分为三种站法:技击桩、养 生桩、功夫粧。有很多人站的是养生桩,一次就站近 半小时,这种练法锻炼身体可以,但不适于技击。因 为很多人都是利用业余时间练习传统武术(没有哪个 专业队来专学传统武术的),几乎都是每天早晨一个 多小时,晚上如果有时间再练一个多小时,加在一起 每天最多三个小时左右。站桩早晚占去了一半时间, 研究拆手技击就没有多少时间了。只站养生桩,不懂 技击桩法,也练不出实战实用的功夫来。形意拳的鼻 祖李洛能讲:“万法皆出于三体式”,“桩功是个宝, 得它才能好。”三体式和鹰捉,一个是母式,一个是 母拳。会不会用,怎样才能用好,是否能学以致用, 是实战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形意拳先贤和高手们 发人几如草芥,威力惊人。他们的威力之根在脚,发 于腿(趟踢劲和挺劲),主宰在腰,三体式桩功正是 它威力的基础。郭云深前辈三体式一站,令五位壮汉
各持一根腊木杆一齐用力顶其腹,郭前辈丹田一省 气,将五人摔出丈外。
尚云祥先生教站三体式时要求:拔背、沉肩、坠 肘、并膝(夹剪)、提肛、裹胯,做到“三圆”、“三 扣”、“三顶”即可(不用做到顶、扣、抱、圆、敏、 垂、曲、挺)。“三圆”:手心圆(掌心回收的横撑力 大),手背圆(力贯于指),虎口圆(使手掌控制面大 而有力);“三扣”:齿叩(有勇在骨,切齿则发), 手扣(可使劲达于手,气贯梢节),脚扣(劲达下肢, 气贯脚趾,增强桩基之力);“三顶”:头顶(有冲天 之雄,加之气沉丹田,身躯之伸拔使“三关”易通), 舌顶(舌顶上腭,津液增多以润咽喉,顺气养身), 手顶(手指有如木棍或似铁棒之硬,练就金刚指之 功,练就推山之力)。
如果学会技击桩的站法,每次能站3~5分钟,再 练定步鹰捉、进步鹰捉。
练定步鹰捉单操时,出拳要有捧劲,要扔出抖擞 劲;在出另一拳时,前拳不要往回撤,必须等到两拳 重叠时,同时翻为阴掌(掌心向下)螺旋拧裹地急速 打出和撤回,前掌高度由齐于眉到平于胸有了落差, 也就形成了像波浪一样向前涌进(翻浪劲),这时身 体不要长个,后脚蹬地把劲反到前手上,蹬地的瞬间 也就出现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图2-1,图2- 2,图2-3,图2-4)。定步鹰捉每次从50余次开始练 直到能打到200次以上,功夫就大成了,伸手迈步基 本就可以放人于丈外。
再练进步鹰捉时要注意鸡形腿的功夫,迈步的幅 度尽量要大一些,速度要练快一点,前脚要有踢趟 劲,前膝要有顶劲,但要注意不能形成前弓步,拧腰 顺胯的瞬间后腿的劲全反到前手上,争取练到“急如 风、快似箭,打倒还嫌慢”的境界。
“鹰捉四平,足下存身”,上身不可前俯后仰,不 可左右歪斜,要重心平稳。上肢“三催”劲要顺,气 贯到手。要学会“两腿相夹,磨胫而行”的鸡行步,
要有“龙身三折”的腰胯之顺、整、合劲,练出熊的 “垂膀力大”的功力特点,使上肢“三催”劲整力大; 要学会虎的扑食之勇和“虎未扑食头先抱”蓄力待发 的技巧。形意拳讲究“肘不离肋,手不离心,出洞人 洞紧随身”,出手既“顾”又“打”,无懈可击。“脚 打踩意不落空,消息全凭后脚蹬,与人斗勇无须备, 去意好似卷地风”,在练鹰捉或是与人交手时,迈步 踢打的劲和落地生根的踩劲必须要练明白,前脚的踩 劲到位,一拧腰顺跨,后脚的蹬劲就会将对方挺起, 如果速度特快如同卷地风一样,就会产生摧枯拉朽的 威力。
鹰捉连续练法:先左式鹰捉(同图2-1、图2-2、 图2-3、图2-4),通过图2-5,接右式鹰捉(图2-6),再左式鹰捉(图2-7、图2-8),如此连续不断。转身 练习图2-9至图2-15,收势(图2-16、图2-17)。
养生粧:适用于中老年养生祛病锻炼身体,可以 行走大小周天,时间长了,可以延年益寿,根基也可 以稳健,但出功夫慢,不是技击之用。
功夫粧:前三后七或前二后八,腿上出功夫。久 站这种桩可使脚的根基稳(但前腿的顶力较差),重 心不在当中,发力时挺劲相对较弱。另外,重心太靠 后,前腿被挂就会失去重心站不稳,加之启动较慢, 对技击实用性不强。
技击桩:头顶(百会穴)与前脚尖、后脚跟三点 形成近似于等腰三角形(稳),拧腰顺胯,前膝顶住 45。~50°之内的角。身体不要有起伏,前手肘部下沉, 肘和肩呈现挺劲的两个受力点,前手指高与肩平,小 臂与胸平,这也是人体的最佳发力状态。这种桩法不 丢一点力,起动又快,还不输摔跤的绊子。后手应在 下丹田左右一拳的位置,手指略局一'些。后膝要内 扣,有夹剪劲(像剪子的两个刃口,不要太松,剪东 西才好使),在顺成一字胯时,后手也就按在胯外, 正好可接对方踢来之边腿(起到护胯的作用),前手 打对方上肢任何部位,都可以将对方击倒。这种技击 桩的站法,科学地体现了人体几何学、人体力学及人 体机械运动的原理。在站技击桩时,不要傻站,要一 边站桩,站两、三分钟就打几下拳(鹰捉、劈拳都可 以),然后再换到另一边站,再站个两三分钟也打几 下或几十下,再换到另外一边站,这样是又出功夫, 又站明白了三体式。因为打拳到不动就应该是标准的 三体式(李洛能曾说过步步都是三体式)。踩劲必须 要练明白,前脚的趟踩劲到位,一拧腰顺胯,后脚的 蹬劲就会将对方挺起,如果上步速度特快,如同卷地 风一样,就会产生摧枯拉朽的威力,伸手迈步间,即 可将对方打得离地飘起(就是人们常说的将人打飞)。
技击桩站明白,鹰捉功夫又练出来了,就要在技 击手法上多研究研究,研究出手要有螺旋、拧裹劲, 两条胳膊像是两条蛇一样,在遇到对方打来的手 (拳)或胳膊,要像蛇绕缠树,或是蟒蛇绞杀猎物一
样,先将对方的劲化开,再用拧、旋转的直劲击打对 方,也就是形意拳第三层化劲的练法(明劲、暗劲、 化劲)。另外还要学会用丹田之气的抖擞劲来催动你 的手臂去放人击打,这就是“以心行意,以意行气, 以气催力”内三合的整劲。如果没有丹田之气,不会 丹田的抖动行气,那就不是内家拳,其腰、腿、胳膊 之动和外家拳没有区别。学会听劲,懂得变劲——什 么时候变,怎么变。现在很多人,练鹰捉(劈拳)打 出的都是推劲或者是锉劲,这种练法如果是原动力 大、身材魁梧的人练还可以;但身弱体小的人就一辈 子也练不出来放人或赢人的绝技。所以有很多练锉劲 的人练了二三十年也没多大出息,和人动手还挨打; 有的甚至灰心,不想再练形意拳了。
听劲、变劲主要是常和老师、师兄弟在一起摸 手、喂招、实战中练出来。打拳时要懂得放松,在放 松中练出抖擞劲。打拳要有捧劲,劲要扔透,但绝不 是犟劲。和对方过招时,对方力大自己捧不住了,胳 膊螺旋一转,对方的劲就被化开(就像人踩在圆管 上,圆管一动人就跟着前倾或后仰),再上一步或变 一招就把对方赢了。
鹰捉在技击中进可以打,退可以打,拗步、斜 着、转圈都可以打,单手.双手、高低位置全可以 打,变劲、换位,打法就更多了。鹰捉有定步、进 步、退步、拗步、摇转、磨盘、转身(回身)等多种 身法的练习。其中有很多一招制敌休克的打法。鹰捉 转身的练法应该是鹰在运动中的转身技法(劈拳转身 是扣步转体出钻拳,属于拨架防守的姿态),转身鹰 捉是后手拨化,前手顺势买下或拨打下对方来拳,直 摸对方的后腰,并上步后手直打对方前胸(有个合 劲),将对方击倒。也可用头、肩靠打对方前胸将对 方击出丈外,或用摆头的动作将对方摔倒(此手法在 摔跤中叫抹腰蹩)。尚派形意拳讲究不招不架就是一 下,对方只要一伸手,我买下或拨化开其来拳,伸手 迈步间就可赢对方。许多前辈,尤其张定一、辛健 侯、赵克礼、靳云亭老前辈更讲沾上倒、碰上飞,伸 手迈步就打人。如果做不到这点,可能就是练得不 精,功夫没到,或者没练明白。
鹰捉从伸手到回来,应该有拨化、翻打、惊炸 (换劲)、捋带、勾挂、撩挑六种劲一下体现出来,这 也是形意拳第三层化劲的练法。学习者如果真的肯下 工夫,老师可以从明劲、暗劲、化劲一起教,再讲明 白哪个位置是人体的薄弱环节,哪个要害位置架不住 打,比如:人的膻中、鸠尾穴(心口窝)、人脖子处 的颈动脉、人的心脏、两个肾脏;再加上打人发力时 怎样换劲,将力直透对方身体,等等,就能达到出神 入化的境地。
二、劈拳
五行以金为头,五行拳以劈居首。劈拳之形似 斧,以小臂发劲,其劲整而宏大,人所难御。劈拳用 前臂中节发劲,所以有“劈拳肘打”之说。
现在有许多人将练的鹰捉说成是劈拳,这是没有
道理的。尚云祥先生终生只练形意拳,对拳理追求深 远,练拳有理有据,故认为劈拳是用拳劈而非用掌, 同时尚派形意拳另有一趟鹰捉,也是作为形意人门的 筑基功夫。
费參歌诀
劈拳似斧性属金, 生钻克崩妙绝伦,体为皮毛鼻通肺, 小臂发劲劲乃神。
练法
1.以左三体式(鹰捉)开势(图2-18、图2- 19),左手变拳回拉立拳于心口前,右手变拳,拳心向上横于下丹田处。左脚同时撤回靠于右脚里踝成鸡 形腿,左脚快速趟出踩落。左拳也急速向前上方外旋 钻出(横劲),小指翻天与眉同高,松肩坠射(图2- 20)。右脚提起靠于左脚里踝(磨腔),向前趟出踩 落,左脚跟进半步落地(成右三体式桩步)。右拳由 丹田处上提,从心口沿左小臂向前与左拳相叠时两拳 同时螺旋右拳往前劈出,左拳急速回拽停于丹田左肋脚同时回收靠左脚里踝再趟出踩落。右拳向上前方外 旋钻出,小指翻天高与眉齐(图2-22),松肩坠肘。 左脚趟步向前踩落,右脚跟半步成左三体式。左拳起 于心口,向上前方急速劈出;右拳急速拽回,要有 勾、捋劲(图2-23),也就是前手打人后手使劲。如 此继续练下去(交替地练)。
2.劈拳的回身式。左劈拳后向右半转身。左脚往 里扣,与右脚成八字。左劈拳收回于下丹田处,两拳 心同时向上为阳拳。原地右转身,右脚再提起回收, 再上步趟出。右拳也再劈出,直至练到左三体式时 (图2-24),再两拳向外向上划弧至与眉齐高时(图 2-25),向下收至胸前,拳心向下按落。左半转身成 正身面对前方,右脚上半步与左脚齐,直膝立正收式 (图 2-26)。
拳经上说:“起为钻,亦可为横(横即是拔化的 抖擞劲),落为翻。起亦打,落亦打。起落如水之翻 浪,方是真起落也。”翻浪劲贯穿形意拳的始终。劈 拳的一钻一劈自然少不了翻浪劲。师祖尚云祥曾言: “不懂起落,就是傻练。” 一语道破天机。所以翻浪劲 是形意拳的根本,劈拳劲路也含有翻浪劲的成分。
劈掌此劲起于腰,顺于背,通过沉肩坠肘,顺胯 抖腰而传于肘前小臂。胯略一坐,小臂将此劲顺势发
出。从外表看,只是小臂经前划一弧,却不知这一弧 却藏有劈山断石的万钧之力。
劈拳练法虽然简单,但是非常实用,只要一伸 手、一迈步,不管对方怎么打来,你只需一钻亦横 (化劲)一劈,就可以结束战斗。如你主动进攻,钻 拳直击对方头部、下颌,若对方不闪,你直打;若 闪,你再上一步,另一拳正打对方前胸或两边锁骨, 可将对方劈倒,也可将对方击退数步。如对方格架你 前一拳,那你前手一沉,勾带回拽对方之手(回手如 勾杆),同时另一手一劈就可胜对方。不论你是防守 反击,还是主动进攻,使用劈拳都要近身而发、沾衣 纵力。先师讲:“打人如接吻,打法定要先上身,手 到脚到,打人如蒿草。”
三、钻拳
五行拳排在第二位的应该是钻拳。一般形意拳爱 好者都喜欢按劈、崩、钻、炮、横的顺序练,唯有尚 派形意的练法是按五行相生,即金生水、水生木、木 生火、火生土、土生金的顺序来练。这种练法比较合 理,更有益于养生长寿。
五行拳练法差异比较大的就是钻拳,因派别较 多,传授亦有别,大概能有十多种练法。有一步一 钻,有一'步两钻,有一裹一钻,有一压一钻等,每种 练法都有益于健康,拳术在发展过程中,个人根据自 己的领悟而有所创新是正常现象,尚派形意的钻拳就有自己的独特拳理解释和技法。
站举歌诀
钻拳似电性属水,生崩克炮若闪电, 在体为骨耳通肾,搂臂抖腕腰劲催。
左三体式鹰捉开式(图2-27、图2-28、图2-29、 图2-30),然后左手外旋成掌心向上,右手变拳(阳 拳)。腰向左转,左脚撤回停于右踝内侧成鸡形腿。 同时,左手向右里侧弧形钩挂,变勾搂手,停于左胸前。右脚蹬地,左脚趟进。左勾搂手变立掌,从外向 前向里拨开对方(抖劲)立掌,指尖高不过眉,停于 前方(鼻尖、食指尖、脚尖相对)。左脚蹬地,右脚 趟进,左脚再跟半步成三体式桩。同时,右拳贴身由 心口处向前上方斜钻出,经由左立掌虎口处;左立掌 急速撤回,变阳拳收拽回左腰间(图2-31、图2-32、 图2-33、图2-34);右拳变掌,掌刀切打,往回钩挂 撤回至胸前。同时,右脚也撤至左脚里踝处成鸡形腿,再向前趟出。右掌再划弧向前上方抖出(整个动 作是闪电手,抖包裹劲)。左脚也上步。左拳再由下 向前上方经由右立掌虎口处钻出,右掌再急速撤回变 拳(图2-35、图2-36、图2-37)。如此接连练下去。 左钻拳打完后回扣左脚,两脚成内八字,再转身上右 脚。同时,右拳由下变立掌向上方抖出(图2-38), 再打出左钻拳(图2-39)变左三体式,收式(图2- 40、图 2-41)。
拳经云:“钻拳似电属水”,尚派形意认为, “似电”是指自然界的闪电,是闪电之形,还要有如 电的速度。若讲速度,形意拳练时不如外家拳如流星 般的一味求快。翻子拳、通背拳、劈挂拳、螳螂拳都 是以快见长,但形意钻拳即要与之争速度,同时也要 在技巧上求变化,达到电闪雷鸣带下雨的效果。
五行拳练习主要求气顺,求劲力合练,是无坚不 摧的整劲。形意拳用时也要快速,“起如箭,快似 风,追风赶月不放松;起如风,快似箭,打倒还嫌 慢”。但这时求快,不光是钻拳求快,劈、崩、炮、 横无不求快,所以钻拳似电只讲“快”则不完全对, 还应有“似闪电之形”。闪电过后即听雷鸣,可见下 雨,也就是前手下滑,虎口含住对方手腕,抖搂出对 方膀臂,直打对方脸面,使对方流泪;手重可使对方 流鼻血。
为体现闪电之形,尚派的钻拳在第一手打出之前,多了一个前手往回钩挂,这一挂是“捋、刁” 劲。跟着这手,再向外向前往里搂打,这一搂打是 “抖包裹劲”。挂、搂连环就成了“似闪电之形”。这 一招尚派门中叫它闪电手。所以钻拳的精华是在这 “闪电手”、“抖包裹劲”上,而不是后手的钻发之 拳。
功用
说闪电手、抖包裹劲是钻拳独特之处,恰恰合了 拳经的本意,经云:“内通于肾,外窍与耳,在体为 骨。”那么钻拳练肾应该是其要义所在。尚派形意强 调以腰发力,钻拳的闪电手、抖包裹劲正是靠腰的回 环(折合)抖转来发力的。手上画一个圈,腰部也同 时折合,拧抖使腰部得到充分的运动。再加上后手钻 拳发出时逼腰发劲,就能使腰部强壮,肾水充足,对 养生保健、益寿延年有极大的好处。特别是肾强可改 变人体的性功能,对一些老年性功能衰退的人有一定 的治疗作用,久练钻拳强过吃补肾的营养液。
用法
抖包裹劲是形意拳中一项较重要较典型的发劲方 法,其劲横由外向里,先外摆再里合,抖拨发劲,如 包裹物体一样。拳经曰:“如包裹不露。”里裹时沉 肩坐胯意在虎口,是亦顾亦打的技法。形意拳纵向发 力多,横向发力少,包裹劲就是这少有的横向发力之
钻拳后手钻出之拳要以逼腰的劲力发出,即要有 钻打又有前顶之意,万式有一顶。形意拳的顶劲不可
忘,这一拳钻出“如水上翻,力自丹田而发”,那么 这一拳就不是靠手臂劲而是全身的整劲发出,单靠手 臂劲则成了拳击中的上勾拳。钻拳发出要突然猛烈, 尤其i巧妙。实战中钻拳往往为刺面掌,突发快收, 探敌虚实,攻击要快,慑敌心神,而且往往一钻即 崩,木由水生。钻拳经常以敌双目、鼻、咽喉等处为 目标,常以出其不意而建功。与崩拳、炮拳相比,钻 拳更重视一个“巧”字,久练钻拳能去僵拙为灵巧, 使人体运动更协调灵敏,这才是钻拳似水的根本含 义。钻、崩、炮是形意拳攻击最为常用的手法,钻拳 地位可想而知。
四、崩拳
说到形意拳的技击法,就不能不提到崩拳,武林 中人都知道崩拳厉害,认为崩拳是形意的看家拳是有 道理的。如果明白拳法理论,练法正确,发力顺达, 崩拳确实能练出一击必杀的威力。
形意门中擅长崩拳的高手很多,最著名的先有郭 云深半步崩拳打遍天下,威震武林;后有尚云祥以崩 拳之技横扫武林,从无败绩。所以习练形意拳的人无 不苦练崩拳。
炼法
崩拳以左三体式站立开式(图2-42、图2-43、 图2-44),先是左、右小臂向外拧转变拳,双拳拳心 向上,左小臂平与心口齐(图2-45),右拳急速由后 向前,经左手肘窝上部往前,到双拳叠一起时拧腰发
力。左脚向前趟出(欲将前面所有阻挡之物踢飞之 力、之意念)踏落(图2-46),再接左式崩拳(图2- 47)。双臂螺旋,右拳向前崩出,将劲力放透,左手 在前其形就像弩一样,而急欲崩出的右拳犹如弩上之 箭。前手似弩,后手弩上之箭一发,定将猎物穿透。
过去因为没有电,也不知电钻钻物之效果,现在科学 地讲,崩拳之实用更像电钻钻门板一样,粘上、旋转、发力,打透对方。左拳用力回收至腰间。右脚跟 上置于左脚后,成小三体式,右膝紧抵前左膝窝。再 上步还是如此,只是变换拳头。一直是左脚在前,右 脚跟步;或者右脚在前,左脚跟步,两边都应该练熟。
要领
崩拳的发力是腰催肩、肩催肘、肘催手的三催 劲,是典型的根节发力。足蹬地面获得一个沿跟、腿 而上的反作用力,该力传导到腰时拧腰,使这股力量 得到一个平面旋转的加速作用(这是人体的机械运动 原理),等于是用拧腰的力把肩送出去,再用这股力 推动肘部前移,把力放出。右拳打出的同时左拳用力 后收,一放一收,左右开成一对力偶,加大了拧腰的 力量,使劲力更加完整。这就是形意拳常说的:“前 手打人,后手使劲。”学者初练时有些别扭,但是练 顺了就威力无穷。只要你肯练个两三年,一定能有极 大的效果。崩拳迅猛刚实劲力沛莫能御,其一击必杀 的奥妙便在于此。现在练形意拳的人都在练崩拳,但 很多人打出的都是劈劲,一拳一拳都像砸东西似的, 另外劲力很短,也没有穿透劲。
功用
久练崩拳对肝脏及眼睛都有好处。
用法
我所练的崩拳是一只胳膊螺旋劲由外向里旋转地 击打,如遇对方格架,正好被旋转化开;如对方后撤 一步(退到你打击范围外)再出拳打你,你的拳由里 向外再拧裹,刚好拨化开对方来拳,同时你的另一拳又由外向里旋转,如同手电钻一样将对方穿透。这样 两只手臂、拳头一直都在旋转、拧裹地打出,才是真 正打人的崩拳 击必杀。
拳经云:“崩拳之形似箭属木”,“内通于肝, 外窍于目,在体为筋”。其形似箭,说明拳是直出直 人,道即近,手又快,而且在“脚踏中门抢低位,就 是神仙也难防”下,它的进步不仅径捷而且力猛,再 加上“沾衣纵力”,不论是近击重创,还是远打轻放, 用崩拳都非常方便。
五、炮拳
炮拳刚猛激烈,气势逼人,拳经云:“炮拳之形 似炮属火”,内通于心,外达于舌,在体为血脉,居 五形拳之四,其行进路线为锯齿形,曲线前进。
传统气功中潜志以求的“心肾相交”、“水火既 济”,都为练心火与肾水起保健作用,炮拳正是大可 利用的动作之一。
尚派形意的炮拳,虽步走曲进,但每步仍具前趟 后蹬之劲;上拳既有拧、滚、拨、化之劲,中拳则有 拧、裹、蓄力、抖腰而发的特点,所以说别具风格, 与众不同。
地拳歌诀
炮拳似炮性属火,生横克劈拗步活,体为血脉心主舌,扞转火机物必落。
浏览1,74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