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拳术的真正开创者不是达摩,究竟是谁呢?考中国之武术之起源早在周、秦、汉朝 和三国、两晋时期,武术就对保卫社稷而显有征象,如秦末以树枝为武械的陈胜义军,痛击 了秦朝统治者,汉代项羽的鞭战,三国赵云的单枪破曹兵,关云长的大刀过五关,斩六将, 吕布的孤戟战三雄,刘备的双剑等都称雄于世,流传至今。会武者八方皆有。自然有很多僧 人在出家前就有很髙的武艺:如:慧光年方十二,就能反踢毽子一连五百,何况不会武功? 特别是僧稠能以杖散虎,首至梁、塌墙横行,可见他的武功和轻功功夫之髙超.
少林寺是我国佛教禅士的祖庭,众僧每日坐禅掺悟,日久必致气血不和,精神疲倦,尤 其影响消化系统,使众僧食欲减退,渐日瘦弱,直接影响众僧坐禅和传教。寺院又位处深山 茂林之中,当时人烟稀少,猛兽成群,出没无常,直接威胁着众僧的生命。少林寺自北魏创 建到隋、唐、宋、元、明,清,曾几度兴衰,火焚三次,常遭盗劫,这是因为当朝兴佛,赐 封良田百顷,再加香火佛财兴旺,自然就成了历代起义军和盗匪进功的对象.
上述诸因,不仅影响寺僧从禅和传教,而且还严重的威胁着他们的生命和寺院的存亡。这 就迫使寺主和众僧不得不寻求健体壮身之法,苦练武术功夫,以利健体和卫护寺院.为昌盛 佛法,就必须以兴武为治寺之本。
少林寺于公元495年创建后,第一个武功超群的武僧就是僧稠,由于文帝倡佛,僧人当 然也以掺禅为主,练武者亦有,但人数不会太多,又深知习武健身自卫之重要,渴求习武, 因僧众年令,体质之别,个人爱好之异,又陌生武术,这就要从头学起,会武的僧师只能先 教给众徒一些简单易学的健身动作,宜达到舒筋活血,增加食欲,振奋精神等健体之目的,
曰久天长,逐渐形成了套路,如罗汉十八势、八段锦、十八手,柔拳、长寿拳等都是少林寺 僧最早演练的套路,即为少林拳.此外僧人手中之便的杖,拐,铲,棍,也列为活动肢体健身 之范,渐日形成套路,亦称兵器,拳并械,统称少林武术。
唐髙祖武德四年t公元621年),秦王李世民与郑帝王世充交战,在关键时刻,少林寺 以昙宗、志操、惠扬等为首的十三僧,出征伏讨,击溃郑军,活捉了王仁则,押送唐营,助 了秦王一臂之力,李世民隆重嘉奖,封昙宗和尚为大将军,随奖十三僧,又賜田四十顷,准 于少林寺备僧兵.从此,少林寺就以武扬名,威震四方,少林寺的地位也显然提髙,寺院逐日 '兴旺,僧达二千.
少林寺饱尝了以武兴寺的甜头,增倍重视,倡导众僧习武。众僧在原练的套路基础上, '加以摸索,推敲,改进,又提倡互学,博采各地武林髙手之精华,取长补短,刻苦演练,坚 持不懈,终于演练成具有朴实无华,刚健有力,招势敏捷,变化无穷,富有实战性,宜于健 身自卫特色的武术功法〔亦称少林功夫.
第三节少林拳术的沿革
少林武术从北齐起源到现在,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兴旺于唐,宋.金、元,极盛于明.衰落于清.解放后再度兴起,新英辈出,势超前史.
自唐以后,少林寺成了全国武杰的向往圣地,也是中国武术一个重要的集散地。
据《少林寺志》记载:“五代十国时.少林寺高僧福居曾遨十八家武术师到少林寺演练 三年.各取所长,汇集成少林幸谱^ ”
《少林拳谱手抄本》记载:*宋代方丈大和尚福居,德髙望重,佛武医文皆通,名扬天 涯海角,为增众僧武功,共遨十八家髙手,汇集少室,一则授艺于僧,二则各演其技,择优 互学,取长补短.历代祖师传曰宋太祖也曾来寺,还调遗诸州名将轮驻少林寺,一来授艺于 僧,二来取僧之长,如名将,髙怀德、髙怀亮等都几次掺武少室.” <北拳汇编》云“少林派 亦称外家,赵匡胤为开山祖师也I .《纪效新书》曰:“宋太祖有三十二势长拳,又有六步 拳、猴拳、囲拳名势。”
据上述文载和有关资料考证,宋代是少林武术发展的兴旺时期,举术增加至一百七十余 套:如•以太祖的长拳、韩通的通臂、郑恩的之缠封,温元三短拳、马箱之短打、孙垣之猴 拳、刘兴之勾楼探手、谭方之滚贯耳、燕青之粘拿跌法、林冲之鸳鸯脚、孟苏之七势连拳、 崔连之窝里炮垂、杨滚之辋掳、王郎之螳螂、髙怀德之摔掠、赵匡胤之H十六长拳等,都在 此时传入少林。同时十八般武艺也频传少林,如杨家枪、罗家枪、梅花枪、燕青刀、春秋刀、 猿猴棒,龙泉剑、八仙剑、九节鞭、钗、钩、戟、镲,斧、箭、f镰、锎、朔,圈、锤、铲、
匕首等一百三十余套。
据《少林寺志》和有关资料记载:觉远和尚为提髙武技,不远千里,四方访师求艺,曾 到兰州拜会李叟,李叟向觉远荐拜武林髙手白玉峰,又领其子,四人返洛阳,后同回少林 寺,四人在沙门朝夕相处,亲如手足,叟和白玉峰在寺向觉远和众僧传授拳械、擒拿、气 功,剑术等武技,十年后叟离寺.令其子皈依沙门,师賜法名澄慧,白王峰也剃度为僧,法 名秋月。觉远和尚虚心向叟,白二师求教,刻苦演练,终获奇功.他把罗汉十八手发展到七十 余手,又复立习武戒约十条,以严武规。后人称他为少林拳的中兴之祖。秋月禅师(原名白 玉峰,山西太原人),揸长搏击和剑术,皈依少林后融合旧术.把罗汉十八手创增到—百七 十三手,又编著了《五拳精要》,禅阐了龙拳.虎拳、蛇拳、豹拳、鹤拳的练法和用法,训 僧众演练,为少林武术的发展起了推动的作用.
总之,宋代是少林武术的发展兴旺时期,福居倡导武法,汇集八方英杰,广泛交流武 技,使众僧颇有启发,演练的拳械套路多达三百七十余种,录编成谱,永放莹光
据《少林寺志》记载:元初,福裕和尚受元世祖之命,前往少林寺任方丈•死后封为晋 国公.他在和林、长安、燕蓟、太原、洛阳建立了五座少林寺,为嵩山少林寺的友寺,并派 任髙僧和武僧驻使,对少林武术的传播和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元末明初,至正年间著名的 棍术大师程冲斗先后在少林寺学习棍术十载,以后将所学的精华整理编写成《少林棍法阐 宗》,载述了 •小夜叉”,“大夜叉",•阴手棍",**破棍”等,是一部继承和研究少林 棍法的专著.
据《少林寺白衣殿后墙上壁画》和《少林棍法阐宗》记载:元至正年间,红巾军作难,
偶有一僧,蓬头裸背,手持火烧棍,腾干嵩峰和御寨峰端,大呵:“吾紧那罗王也”,红巾 万卒退止.此论虽说荒谬,但在明的僧众心目中印象极深,都说:“紧那罗棍术绝超,
有万夫不挡之勇,为少林棍术之祖”,据考证:“紧那罗却有此人(河南偃师人,俗名许 那罗),而把他拟讹成乐神和什么观世音菩萨的化身,能腾云踏峰,挥椹呵退红巾军之言亦
荒谬之。
'据《少林寺志》记载:“元至正年间(公元1379年)日僧那元和尚长期居少林寺,他精 通汉文,擅长书法,初任书记,后任首座山,并得到少林武僧之传授,1347年囲国,将少林 武木带到日本,广为传播,深受日本人民的尊敬,称之国魂”。
在邵元之前,大智和尚于元泰年间(公元1312年)由日本来少林寺,苦行修练十三年之 久,学到少林拳和少林棍,1324年回国,广收门徒,传授武技。使中国少林武技传入日本, 广撒火种,武花盛开。
元代少林寺方丈福裕和尚,统一五派,总归曹洞,元仁宗皇庆元年(公元1312年)被 皇帝封为大司徒,圆寂后又追封为晋国公。福裕和尚不仅髙策治院,而且广交社际,倡导 武术,使少林武术开始向国外广泛传播,为普及少林武术和增进中外友谊,作出卓越的贡 献.
《正气堂录》记载:明大将军俞大献到少林寺,当他看到众僧演练的武术已失古真诀 时,当众明告,众僧皆曰:“原授指教”。俞曰:“此必积之岁月而后得也”.众僧当即推 荐年少勇伟的宗挚和普从二僧,随俞南征,一边杀敌,一边学武,三年后亦得卓功,二僧不 仅学到高超的剑术,而且还习得惊人的轻功,搏击等绝技,然后谢俞返寺,技授众僧.从此 俞大献将军的武技精华就传入了少林寺,流传至今》
《中国武术史》记载:明代的少林寺僧普遍习武,正德年间(公元1506—1521年), 少林寺已“以搏名天下”(见曹庆仁的《宁波府志•艺术》).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 年).少林武僧参加了江南御倭之战骁勇雄杰”,数年屡立战功(见《夏松倭变记》卷 下)。明人王士性在《嵩游记》中说:“寺僧四百余,武技俱绝”,演出时*拳棍搏击如 飞” •
明天启五年(公元1625年)河南巡抚大官程绍来少室检阅寺僧练武,观后大为赞颂,曾 作《少林观武》诗曰: ,
暫惣提提试武馉,金戈铁棒技层剛锒醢有降魔乃,习慣轻携搏皮能•
定乱策勛直证果,保帮猜世即传灯:中天緩急无劳虑,忠义毗卢演大乘.
据很多历史资料记载:明代少林寺僧习武人数最多,撞长棍棒、搏击、气功.剑术等, 憎兵常备不懈,随时准备应招出征,如月空.小山、边澄、智甫、智善、自然、月忠,玉 田、古峰,了心、彻堂,周友、周参、洪纪、洪信、普从、普便、宗袋、宗擎、三奇、参 公、万俺、便公、东明、广按、竺芳,天员.一峰、真元,天池,天真等都多次应旨赴边,
痛击倭寇,屡立战功,表现了少林寺僧武艺高强,英勇杀敌的爱国主义精神。
明朝从洪武到崇祯的二百六十多年间,武僧多至万余,其中应诏为将者和武林髙手达百 余人,编写武著四卷册,创增套路十三套,为发展少林武术和提高武技.起到了巨大的作 用,是武僧数巨之峰,武技卓绝之冠。总之,明代是少林武术发展的极盛时期,又称少林武 术的“春秋时期”。
清庭为了巩固政权,忧虑汉人反清复明,曾多次降旨禁止民间教习拳棒,还责地方官对
第一章概 论
其违者要逮捕査办,从此寺僧和民间武兵都不敢公开习武,只有在夜间偷练武功。据少林寺 83岁的健在方丈德禅大和尚说:“清代自顺治开始,就禁止寺僧习武,致使不少武僧高手离 开寺院,流落四方传授武艺。”道光八年(公元1828年),清庭官员麟庆代替巡抚祭祀中岳 时来少林寺宿,要求观看“少林校拳”。当他询问寺僧练拳情况时,众僧"讳言不解”,然 后他对众僧说:“少林拳勇自昔有闻,只在谨守清规,保护名山,正不必打谜语”。方丈见 他没有恶意,才敢选出有功夫的武僧在紧那罗殿前表演六合拳、技击等,他观后大为赞赏 说:“熊经鸟伸,果然骄捷”。据健在的几位老僧说:“白衣殿南墙上演练六合拳中项戴佛 珠的就是湛举,他身后的是湛洛、前下方的是湛举的两个弟子:寂聚和寂袍。
由于清庭严禁教武练武,所以寺僧们不敢在公开场合习武,只有夜深人静时在殿内闭门 练功,现留迹在寺内千佛殿砖地上的四十八个脚凹,就是众僧演练心意把和千斤脚的足迹和见 证,清统治者禁止习武,不仅没有灭绝少林武功,反而把少林功夫的火种推向了大江南北, 长城内外,天涯海角.武僧虽仅夜练,但却功夫高超,如同替的飞火鞭,真乐的火花杖和护 身拐,如有的单刀,如殿的铁沙掌、海法的宣华斧、海润的旋风鞭,海梁,湛举的六合掌, 湛化的三节棍,湛可的金刚拳等,都功超前僧,威震武坛。
清历任主持大和尚大都佛武精通,倡导文书录集和复抄历代秘本,如《少林拳谱》木刻 本、《飞火鞭谱》,《少林’武艺谱》、《少林铁沙掌》、《海法宣华斧诀》、《旋风鞭》、 《六合拳谱》、《三节棍谱》.《少林金疮宝囊》、《少林武僧集录》、《少林寺征战谱》 等,都在满清期间完餐.
民国年间,寺僧逐渐减少,多则三百,少则百余,当政虽未禁武,但也无济于助,而在 寺余僧和民间武士却满腹宏志,依然苦行习武,争获绝技,待机报晓国家.如飞毛腿贞俊, 金罗汉妙兴> 鸳鸯脚德根、飞檐走壁的许世友(将军>,铁沙掌钱钩(将军),发气断链的 李根生、铁身靠贞绪等老前辈,都武功卓著,威霣四方,增辉少林,为发扬国粹,振兴中
华,作出了可贵的贡献.
不幸的是1928年,军阀石友S,火焚少林寺,大火漫燃四十余天,主要殿宇被毁,更可 惜的是《少林拳谱》和手抄本《少林举法宗谱》四十八卷、《少林寺征战谱》,《少林武僧 集录》,《少林寺医秘集锦》等十余部武技医伤宝贵资料同藏经阁并燃为灰。僧众四散,寺容 破烂不勘,从此闻名中外的天下第一名刹.武术圣地少林寺一落千丈,渺渺残存.正如当时
一位远方来寺求艺的学者留诗云:
兴兴千里来学艺,古刹四处烟云老,人说少林武艺佳,为何不当暴军抵?
都说功夫由少林,望处仅几老僅迟•殿宇残柱陪天坐,一烀瓦砾缀焦土,
满腹宏志成泡影,扫兴而归长叹气。
全国解放后,在人民政府的关怀下,不仅少林寺内得到新的修整、重建、扩建,还在附 近新建了演武厅等一些新型建筑,以迎接海内外武林志士,少林归宗朝圣及广大旅游爱好者 习武、观光、游览,为了弘扬少林武功,少林寺僧在继承少林武术历史遗产的基础上又力图 有新的发展,并于1988年成立了少林寺武僧团•此团已于1989年先后到郑州、海口等市表 演,1990年又有新加坡和美国的武术团体遨请出访•少林武术在国泰民安的盛世下,得到了 前所未有的发展,少林寺 佛武古刹又增新辉•’
浏览1,46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