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年,全国十四省两千多名武林高手,(各门各派各种拳种) 齐聚南京比武打擂。当时,称为“国考”,山西代表队16人中,即 有李连成、韩荣华、张万荣、王鸿、张安泰、李培昌、白三货、郭凤

山等15人是形意拳名师。

同年,吴治泰与同门吴宝庆智取抢夺上庄王家财宝的溃军。

孙传芳的部队打了败仗,一股溃兵在逃亡中缺吃少喝,没有 任何供养,几个领头的打起主意:“老子手里有枪,寻个大财主, 搜刮点金银财宝,还怕饿死不成。”正好途径太谷小白乡上庄村, 一打听,此村有一巨富世隆堂王氏。十几个溃兵一商量,迅速持 枪闯人上庄世隆堂。王财主一家一时乱了阵脚,没办法,只好拿 出两箱金元宝。几个溃兵面带怒色,用枪顶住王财主,朝天放了 一枪,说道:“老子的枪可没长眼,就这点就想打发我们几个! ”王 财主无奈,又取出两箱大洋,好言相劝,溃兵这才作罢。溃兵顺利 拿到几箱金元宝向榆次方向逃去,世隆堂当家派镖师吴宝庆快 马向县衙报案。此时,形意名师吴治泰正在县衙当差,县长听到 报案,立刻派吴治泰率人去追捕。吴治泰一行,追至一家酒店,发 现十几个溃兵饥饿至极,正在大吃酒肉。吴治泰心想,如果与他 们正面发生冲击,拿他们回到县衙,孙传芳再来兴师问罪,把事 情闹大,不如取回财宝,就此了事为上策。他与形意同门吴宝庆 商量,不与溃兵发生冲突。溃兵连日来人困马乏,饱餐后,个个倒 头呼呼大睡。吴治泰和吴宝庆轻声人门,只见那每箱财宝上睡着 一名溃兵,手中握着枪,吴治泰与吴宝庆交换眼色,两人轻步走 到每箱财宝前,轻手把他们抬起,其他衙役迅速把财宝抬走。其 中,有一个箱子上的溃兵有醒意,微微睁开眼睛,问到:“谁呀?” 吴治泰灵机一动,戴上床一边另一名溃兵的军帽低声和气说到: “是我。”溃兵迷糊中看到是自己人,倒头又是呼呼大睡。在吴治 泰和吴宝庆指挥下,顺利取回了上庄世隆堂的几箱财宝,他们快

马加鞭返回县衙。

同年,高老济去世。

民国十九年庚午(1930)

车永宏事迹被《太谷县志》收录。

同年,吴连富拜刘俭为师。

同年,李复祯去世。

2月,中央国术馆公布组织大纲。中央国术馆旧址在南京, 张之江任馆长。

同年,马礼堂到清末老状元刘春霖家去,遇见清末进士年过 百岁精通气功的普照老人。向老人学习了儒家气功“六字诀”、 “洗髓经”以及坐、卧、立、行诸法。马礼堂认为,气功和武术是一 家。武术家之上乘者,都以练气为真。不论内家、外家,气功不得 真传,则难以登峰造极。正如武谚所云:“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 皮。”他曾写诗阐述自己对这一真诗的认识:“气功武术本一家, 内外合一含奥义,艺高体健。”所以马礼堂从少年时代起,习武之 外,还兼练气功和学医术。他向普照老人学艺后潜心研习,又结 合中国传统武术健身方法和中医理论,终于创编出一套行之有 效的养气健身功法。同时又根据太极拳理对生理病理的作用,结 合气功精华,又创编了二十三式太极气功。

同年,骆大成出生。

骆大成,河北东鹿县人,自幼拜尚云祥之徒王凤章为师,并 得家父骆兴武真传。

同年秋,日本武士一行六人来到中国,多次到上海找孙禄堂 挑战,要求同孙禄堂比武。当时,孙禄堂已67岁,众师兄弟要求

禄堂避战。然孙禄堂决定以一对六,与挑衅着决一雌雄。比武是 在孙宅后院举行的。当时,演习场边放有四条石凳。一日本人, 为了显示其本领,飞起一脚,将一石発踢出丈外。孙禄堂看后,莞 尔一笑,曰:“汝等既然有神力,我们就来角力吧。我只身躺于地 上,你们可分二人各按一腿,二人各按一臂,一人按头,一人发号 施令。如发号人喊完一二三,我若能一跃而起,判我为胜,否则, 判你们胜。”双方商定后,日本武士交换了一下眼色,孙禄堂便被 按卧在地,众师兄弟捏了一把冷汗。当发出一二号令时,孙禄堂 用游身八卦法,这种拳无拳,意无意,拳中有拳,意中有意的功 夫,待“三”令一下,一个“蜈蚣蹦”从地上跃起。孙禄堂哈哈一笑, 遂将他们一一扶起,日本武士汗颜无地,只好悻悻而去。

孙禄堂博学多能,习武之余,于周公八卦、天文算术、奇门遁 甲、乃至道家修养之术,靡不研究。凡所学者,必深思体验。就其 拳术而论,亦不分派别,兼收并蓄。经数年悉心研究,始冶形意、 八卦、太极于一炉,一以贯之,自成一家。其创成的孙式太极拳, 使海内精技击者望风倾倒。孙禄堂不仅武技超群,武德超卓,而 且在其成名之后,仍能虚心向别人学习,博采众家之长,不断推 陈出新,其俊才绝艺堪称一代宗师。被誉为“赛活猴”、“虎头少 保”、“太极宗师”。

同年,张占魁徒弟姜容樵主编出版《当代武侠奇人传》。于右 任、张之江原中央国术馆馆长等人曾为该书题词作序。书名之上 写有“最近五十年来国术掌故小说”的小字批文,姜容樵自称属 于武林人物事迹及历史沿革的写实之作,其人其事,皆斑斑可 考,翔实有据。该书由上海武学书局、世界书局发行。全书六册,第六册为《人物考证》。该书自序中说仅记真人实事。譬如韩慕侠 (原名金镛)于民国七年击败俄国大力士康泰尔夺得十一杖金 牌,以及王俊臣(庆丰)于民国八年在北京和孙福全(禄堂)在奉 天皆击败过俄国大力士等史实均有详载,书首还刊有韩慕侠所 得金牌之照片。该书从第二册开始写到董秀升,有不少篇章专写 董俊(字秀升)的武林掌故,第十四回的标题就是“董秀升放言惊 回座”,书中写道:“山西太谷董秀升,生得一表非凡,他父亲人称 “山西董”,是小王五王子斌的师傅,他在家跟其父山西董练武功 夫,后来又拜在宋门下,宋大师把形意拳的奥理一股脑儿和盘托 出,全教给秀升,故董又是宋虎臣第一个大弟子,故董在形意同 辈中算得是铁中铮铮,庸中佼佼。”该书《人物考证》一册中写道: “今春,宋世荣七十九岁,白须飘胸,精神奕然。贾慕骞君为先生 之高足,深得先生之三味。宋先生有二子,长虎臣,次铁麟。先生 之门人尚有董秀升吕玨,皆有声于国术界者。”其中人物考证中 作了补正。 '

同年,武玉山被孝义县富户王九光聘任,在孝义、文水、交城 一带广收弟子传形意拳术。武玉山游走江湖多年,终生未娶妻, 晚年后孤身一人,居住在榆次城北弟子王兆鹤家中。

同年,张永义在太谷三多堂护院。

民国二+年辛未(1931)

韩慕侠在张学良部队组建“大刀队”。

在天津,韩慕侠结识了张学良。在韩慕侠的建议下,张学良 在军队中推广国术形意拳,并选出一千多名士兵组成“大刀队”, 任命韩慕侠为总教官传授国术,团部就设在南开区南门外于家

坟洪元里韩慕侠家中。

同年,张占魁介绍马礼堂,拜著名拳师郭云深的得意弟子、 河北大学武术拳师、河北省武术馆长刘伟祥为师,学习形意拳。 经过刘卫祥的指点,他的拳路更紧凑、刚劲,富于实战性了。此 外,他还向太极名家刘彩臣学习太极拳,向南方大侠杜心五学 艺。翌年,他考人华北大学教育系。不久,他组织了“华北武术研 究会”,会址设在北京西隍城李王府东院,聘请孙禄堂、尚云祥、 刘彩臣、恒寿山、许禹生、张策、郭树棠等名家担任导师,研究和 倡导武术。此期间,马礼堂尚喜作诗文,在学校组织过“椟玉诗 社”,出版过《椟玉诗集》。目睹“九一八”之后东北沦陷,他感慨赋 诗:“泪洒山河半壁残,雄心未死发冲冠。公家黍熟私家食,商女 袍温织女寒。傀儡登场凭线索,娇花弄媚依栏杆。误民误国曾知 否,多少英雄血变酸。”后来,他因组织“杀敌救国团”和散发抗日 传单,受到国民党当局搜捕,被迫逃往济南。

马礼堂到济南投奔山东国术馆。在共产党地下党员田振锋 的帮助下,马礼堂一方面在省立高中教书,并教青年练剑术。在 国术馆教形意拳和国术教育课,另一方面帮助田振锋办《求是月 刊》。他以志然为笔名,大力提倡国术革命。提出打倒师承门派观 念,揭穿武术神秘化,反对武术舞台化。为了使武术能够强民强 族,在抗日救亡中发挥作用。他主张:武术一要强健身体,二要技 击胜敌。他深人钻研拳术理论,在《求是》月刊上发表了许多国术 论文。马礼堂的主张,得到了广大进步武术家的赞同。

同年,梁焕章在太谷曹家三多堂当佣人期间,拜护院拳师张 永义为师,苦练形意拳术。第二年,由师爷布学宽介绍,进铭贤学

校当工友。在师爷和师父的精心教导下,悉心苦练形意拳术。在 练习徒手、对拳和撕扒中悟出了一套散打技巧,并发扬了布氏形 意拳散打独特风格。

民国二十一年壬申(1932)

太谷铭贤学校开设国术课,聘请布学宽为国术教师。

形意拳传人香港地区、台湾地区和巴西。

太谷县东门外的铭贤学校(原美国欧伯林大学支校现山西 农业大学)聘请布学宽先生到该校担任国术教师。铭贤中学高 中三个班,初中三个班均开设国术课。每周教练一次。其中优秀 者三十余人,组成校国术团。不少学生学艺颇有成效。如学生武 朝相、李英昂、李成林等学生以后在香港地区、台湾地区、巴西、 危地马拉等地武坛上开始传授形意拳术,并颇具名声。这一期 间,一些美国人也崇拜我国国术向布师学习拳脚。

同年,胡光以优异成绩考入山西铭贤学校初中部。后升人高 中,常和进步同学来往,节假日回村秘密宣传革命思想。读书之 余,师从形意名家布学宽学习形意拳。布师见其思想进步,热爱 学习,收为入室弟子。

吕家麟和一伙不法盐商发生恶战,刀毙盐商数人后躲至上 海。先为一银行押送银钱,在上海曾遇上海滩黑社会持枪抢劫, 吕家麟将礼帽挑在文明棍上对强人说:“你开枪打几个枪眼,我 回去有个交代。”开枪刹间,吕家麟伏身窜上,将强人制服,训导 一番后放走。上海武林界闻之,请他赴武林大会。吕家麟踏进大 院后,前脚将方砖踏碎,后脚将碎砖向后踢飞,一时震惊上海武 术界。后赴北京与武承烈相聚,遂定居北京。以经商为主,闲时以武会友,与在京城定居的山西形意拳名家王继武(山西榆次 人)等多有交往。往来于京城一太谷之间,广为传徒授艺,与师父 布学宽为振兴山西形意拳不遗余力,多有贡献,被誉为形意拳史 上承前启后的拳师。所传弟子李三元、孟福柱等均为当地知名的 形意拳名家。

同年,韩其昌来到了北京。先在志诚中学、师大女附中、贝满 中学等校教武术。这时北京还没有梅花桩。他想:这是民族武术 中一枝奇葩,我有责任使它发扬光大,于是成立“北京健族国术 研究社”,他亲自担任社长,传授形意和梅花桩。

韩其昌深知自己身上的武艺来之不易,所以他在授艺时,恨 不得把自己的本事都教给徒弟,因此徒弟不但多,而且长进快。 在徒弟中,有些是共产党的地下工作者,他也常在暗中保护和支 持他们。有一次,国民党蒋孝先的宪兵队包围了健族武术社,气 势汹汹地搜查韩俊义和李平原二人。当时正值韩、李外出,韩其 昌镇定地说:“这两个人都是我的学生,我知根知底,我可以确 保,没问题! ”宪兵留下暗探盯梢。韩其昌冒着危险溜出去,悄悄 告诉二人,让二人奔向解放区。

民国二十二年癸酉(1933)

吴殿科拜车毅斋弟子技击名家刘俭为师。

3月,国民29军军长宋哲元,张自忠在韩慕侠协助、组织训 练下,成立500名大刀队员,夜袭驻喜峰口的日军部队,充分发 挥了近距离作战的优势,一夜杀敌寇若干名,杀得日寇心惊胆 战,闻风丧胆。这次战役是一次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役。至 此,各路抗日部队纷纷。成立“大刀队”、“敢死队”。

同年,傅长荣和儿子少侠来到无锡,傅长荣在无锡惠山,担 任项致庄部队武术教官。形意拳在无锡首次传开。

同年,形意拳师贾万隆被山西省和山东省举办的武术大赛 聘请为裁判。民国二十四年(1935)贾万隆带领徒侄吴立孝参加 了山东省济南市举办的全国擂台比武并获奖。为其师宋世荣撰 写有《宋约斋哀荣录》一书。传人有田镇丰、郝堪如、李永和、靳子 陵、张立业等。

贾万隆天性刚烈,身材魁梧,臂立过人,与人切磋技艺总是 直进直人,受到同道的称慕。同时他的社交能力很强,结识工商 界及军政界的许多知名人士,经常当众表演形意、书法、绘画,博 得好评。并具有抗日救国的思想,常走南闯北为国事奔忙。

同年,任尔琪任晋祠国术会会长,曾获得省城国术会书有 “热心国术”的奖状。自己创编了“三节推掌”“五方鸳鸯掌”等套 路及一些内功练法。与人较技,动作灵活,刚柔相济。根据实践撰 写有《内功四经释义》和《拳术运义》等书谱^德艺兼修,曾多次扶 正压邪,惩治歹徒,得到群众的好评。传人有王雄、向连蛮、王四 印、米清、王庆平、吕殿华等。

同年,车润田拜形意拳名家宋虎臣为师。

车润田在太原学完牙科技术后,赴太谷县城开设镶牙馆。经 友人介绍拜宋氏形意拳名家宋虎臣为师,苦习宋氏形意拳术,多 年潜心苦练,终得宋氏形意拳要旨。宋虎臣去世后,又投宋铁麟 门下学艺。

民国二十三年甲戌(1934)

6月,太谷教育会主办全县国术表演大会,布学宽担任总指

挥。这次表演大会,在太谷县城南街广场。会场高搭采棚,台的两 侧摆有各种兵器。并陈列着关东李草芳专制的兵器——刀和矛。 工艺精良,灿烂夺目,寒气逼人。同时,还挂有55斤重的大铁球 一个,30斤重的铁鞭一个。参加正式表演的运动员约计100多 人。表演开始前,运动员整队人场,并在县城内环行一周,然后才 开始表演。这次表演,各校学生代表和各乡村练拳的人都要上 场。表演内容大多是形意拳,主要是形意拳的徒手单练和对打以 及各种器械的单练和对练。会上,85岁的老拳师杨应怀,作了精 彩表演,功力深厚,精神饱满,动作熟练博得了观众的喝彩。大会 结束的时候,一些形意名手也作了精彩的表演。这次武术表演大 会,充分显示了太谷县尚武的民风以及学校武术的盛况。学校武 术的开展,在太谷县武术史上留下了极其重要的一页。

同年,董俊编成《岳氏意拳五行十二形法精义》上下两册,由 范华印刷,晋新书局发行。

岳氏意拳五行十二形法精义自序 秀升于民七,奉山西警务处长委任为山西官医院中医士。每 于诊病之暇,尝喜研习吾国各派武术,如岳氏六合意拳、少林五 形、八卦、太极、功立拳、罗汉拳,及宋氏之风功、纳卦、神运、地龙 拳等经。虽皆有各门授业之专师,大致仅得其皮毛,犹恨其习焉 而未精也。何者?既服务医事,日与病人相周旋,营营于寒热表 里,斤斤于补泻温凉,极劳苦极沉闷。目所见多憔悴之色,耳所闻 惟呻吟之声。倘不习武术以舒吾襟怀,则我身久已酿成郁症。故 余之研习武术,则等于自服乌药陈皮也。

盖闻德育、智育、体育三者,为立身之要术,亦治国平天下之大经。凡古往今来之英雄豪杰,莫不根基于此。谤云,欲为健全之 事业,必具健全之身体。所以欲充其德育而成英雄豪杰以平治天 下国家者,必先由锻炼身心始。吾国体育一道,发明最早,自伏羲 画卦,内运先天之气,以存心意,外法鸟兽之迹,以为形势,内外 交修之旨于斯著焉。慨自欧西火器流于中国,而武术之肆,几废 不讲。虽文明国民各有其独精之技,又为世罕见,类如日本,尚能 传柔道以炫于世。我中国之大,乃于先民所遗武术,罔知研索,岂 非有心人大异者乎!

现国民政府鉴于人民之日弱,遂竭力_倡武术,以资国强。 然教者虽多,精者殊少。或其间有一二杰出者,得其窍要,然非心 性褊狭,即粗鄙不文,其教人也,语焉而不详,传焉而不精,使学 者迷离恍惚,如坠云雾,而欲登堂人室亦难矣。今春,山西民众 教育馆来聘,担任国术教员。夏六月,又应山西国术促进会之聘 为国术教师。自忖医术资生,于此道,敢云精进?幸渊源有自,未 入歧途。公余时,遂将民三住天津武士会时,有该会总教务、直隶 深县李存义老师伯,授有岳氏意拳精义一书,细为修正,编分上 下两册,付诸石印,以广李师之传。唯此书乃李师一生精力所述, 深得个中精奥,非世之夸大虚誉者,同日而语也。如书中所述三 体势、八字诀、九歌等,及岳武穆九要论、十六要诀,并曹继武先 生十法摘要,养气学论,练法规则等,皆意拳真正精髓。学者神 而明之,会而通之,既足以祛病延寿,又可健身强国,非止免除误 弱之痛苦,且能自卫而卫人。盖练武者则身健,身健则魄力雄、意 志坚!魄力雄,意志坚,则天下凡百事业不难为也。

民国二十三年(1934)岁次甲戌夏正太谷董秀升序于并垣之

养性轩。董先师行动,势正招圆,劲力严谨,体用兼备,技击尤精。 李桂昌老师常说,董先生之“五功”,日不间断,一丝不苟,实非常 人可比。其相手击人,奥窍异常,贵用方法,不在力使。最得心应 手的是蛇缠手,铁扫帚,贴门,上别下挂等技法。动在两手连 环,意在肘膝沾裹,窍在上下左右十字找劲。先生已年逾花甲, 每与壮汉相手如玩不倒翁,令人惊叹神随。其门人李训(锦文) 原为齐子仙(字振麟,师事于王福元先生)老师入室弟子,习练形 意拳有年,大杆功夫尤精,人称“梗阳李'民国十二年(1923)见 董先师时不服其技。董时年已近半百,见其秉性聪颖,功力笃实, 意欲收之,遂与之相较。其妻正坐于炕沿处絮棉缝被,董一个“软 劈拳”将其拔起,掠过其妻头顶,跌于炕上。不服,又两次,面盆茶 具皆被砸碎。后李心悦诚服,执贴受业,技乃大进。董先生既公务 于医事,又自强以行动和致力写作。虽兼任国术教师,从学者众 多,但执帖弟子仅数人。继李锦文先于民国十三年(1924)执帖入 室后,又由张安泰先生(穆修易先生之徒,因编席子为业,又排行 在三,人称“席子三”,曾于民国二十一年(1932)代表山西赴南京 参加国术考试„获“何应钦锦旗”一面)介绍李桂昌、刘毅、申秉 廉、苗玉林、王乃一等五人执帖入室。后又由李桂昌介绍商治 (长锁),石瑞亭介绍祁艾,从学于董先生。

浏览6,079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