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二十四年乙亥(1935)
太谷县国术馆成立,孔祥熙捐叁百大洋。
太谷的武术活动,不仅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而且,有一批 以保镖护院为生,以教师职业授拳的形意拳名家高手,使太谷县 在全省全国武林中享有一定的盛名。自南京中央国术馆成立后, 号召各地成立国术馆,太谷县武术界也积极响应。民国二十三年 (1934)底,杜级三(当时在太谷县体育会任职员)和其师父布学 宽,首先发起,积极组织,团结太谷武林同道,提倡成立国术馆。 杜级三不仅热情宣传、发动有关人士和拳友积极筹办国术馆,而 且慷慨解囊,捐洋资助,并亲赴南京,呈请中央国术馆馆长张之 江批准。在全国“提倡尚武”、“国技重光”,掀起武术热的形势下, 太谷国术馆终于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三月三日,在太谷城内 借钱庙巷成立。参加成立大会者,除广大拳术爱好者外,还邀请 了县政府各机关、学校负责人和各街道的街长参加成立仪式。参 加者约计一百多人。国术馆成立大会盛况空前。会议之后,参加 人员曾合影留念。国术馆成立后,馆长由当时国民党太谷县政府 李腾蛟县长兼任。选宋铁麟、布学宽为副馆长。委任宋铁麟负责, 并且还聘请董德茂、武炳毅、杨应怀、陈际德等为名义董事。该馆 设有三个部,即外交联络部、教务部和总务部。外交联络部由杜 级三任主任;教务部由宋铁麟兼任主任;总务部由吴华亭任主 任;并经管财经。车毅斋之子车兆烈,在馆内担任门卫,即听差。 该馆活动的地址就设在借钱庙巷,练武场地比较宽敞,并摆有兵 器架。长短器械,刀、枪、剑、棍、虎头勾、大刀等均由吴华亭经手 从太原定做。
聘请的教练,在太谷及邻县都是比较有名气的。而且全都是 业余,不计报酬,自觉自愿来馆授拳。宋铁麟教形意十二形拳。布 学宽教八卦拳和鸳鸯脚,朱福贵(人称牛师傅)教形意套路,进退 连环、四把、杂式锤,刘守业(即刘俭师父)教器械刀、枪、剑、棍和 套路。同时,还聘请王明怀(河南人)教太极拳。该馆还决定,领导人一年一选。次年,一致推选布学宽任馆长,布连任至该馆停止。 该馆的后勤总务工作,后因吴华亭在“广恒庆”工作较忙,而改由 当时“祥盛和”掌柜李子英负责。
当时,该馆活动主要是坚持业余,每星期集中一次。虽然不 像南京国术馆那样,有独立的经费、编制,专门的教练员,优越的 活动条件以及正规的培训班形式的培训。但活动能按时集中,而 且比较认真,比较有程序。活动的主要形式是各位师父带着徒弟 去馆内演练。按照活动程序,大家要在一起操练,或单独表演,互 相观摩。一般情况,先是进行徒手单练,然后,分组打对拳,或练 器械,最后,进行技击散打,太谷家叫“撕扒”。当时,一说练拳,就 强调“打”。因此,练武比较注重实战,撕扒风气甚浓。互相之间对 垒,从不计较输赢,跌倒再爬起来。因不戴任何护具,主要还是强 调点到为止。当然,有时也不免失手,但互相间从不翻脸、记仇。 为了锻炼耐力和毅力,训练时,运动量也是很大的。比如,“撕 扒”,每星期一人坐庄。采取车轮战的形式,不论赢输,一陪到底。 在打法上,一般沿用形意拳硬打硬进的方法,后来布学宽老师, 提倡以柔克刚,强调武术的艺术性,技巧性,提倡形意、八卦、太 极三拳融为一体的柔化打法,对增进团结,丰富形意拳的技法都 起了一定的作用。
由于经常进行对抗性散手操练,研究相生相克的攻防技术, 所以,那时候的拳师,交手实战能力都比较强。而且,拳师们都很 团结,互相学习,互相研究的气氛十分浓厚。不论谁的徒弟,只要 练的有不合适的地方,任何一个拳师或拳友都可当面批评指出, 给予纠正,互相之间从不计较。对于长辈,徒弟们都十分敬重。当 然,师父也十分爱护弟子。因而,拳术活动开展的十分活跃。经常 去该馆活动的,布学宽的弟子有:张永义、孙德宜、吕家麟、韩万 富、阎芝兰、巩春富、车采藻、郝大丁、张宗茂等;徒孙有:梁焕章、 段世云等;宋铁麟的弟子有:吴立孝、苗寿山、杜春宣、柱儿等;吕 学隆的弟子有:孟立纲、武士杰、月有儿等;刘俭的弟子有:吴治 泰、郝九州、兔儿三等;朱福贵的弟子有:李建业、王来虎、聂宪 礼、刘青等;还有一些其他师父的弟子也经常去该馆活动。经过 在该馆的训练,形意拳技术水平,由一个武术爱好者逐渐进入形 意拳家的行列。他们互相学习,磋商拳技,取长补短,克服派系 同,破除门户,开创了武林同道空前团结的好局面。太谷国术馆 颇有生气的活动,在太谷武术史上可称是一个兴盛时期。
当时该馆开业时受到一些社会政界人士和富豪名流的资 助:孔祥熙曾捐300大洋,赵守玉捐120大洋,孟兴富捐120大 洋,马立伯捐100大洋等。
同年,董德茂被太谷国术馆聘为顾问。
董德茂曾在交城县开棉花店、榆次办德亨印刷社,家境渐达 小康。同时在交城、榆次广传形意拳术。并在榆次办有乐群武术 社。
同年,苗秀荣经人介绍正式拜宋铁麟为师,专习形意拳。同 时得到师伯宋虎臣等人指点和吴立孝、史一峰、胡增衡等师兄弟 的帮助。习武后如虎添翼。曾任汾阳驻军排长,传授形意拳术。
同年,吴治泰在县衙当差,由于私自释放一名无辜犯人而被 县衙缉拿。吴治泰不服,更不把众衙役放在眼里。他说道:“你们 一起上,只要拿住我,我也不为难弟兄们,我回去请罪,否则放我
走。”众衙役那是吴治泰的对手。吴治泰身怀形意绝技三下五除 二把众衙役打倒,说声“抱歉”离开住所越城而去。
同年,王芗斋携弟子卜恩富、张恩桐、韩星樵北归,在天津小 住后又回到故乡深县为郭云深师傅扫墓立埤。并在老家传拳训 练弟子。王芗斋教拳要求极为严格,练功后弟子们全身疼痛难 忍。午休后,每人还要抱一小公鸡,到村外大树下围观斗鸡,以加 深对“以意象形”的理解。
同年,马礼堂又发起组织了 “健康实验学社”和“技击实验学 社”。海内知名武术家,如上海的徐政一、郝颖元,武汉的徐震,南 京的姜容樵,山西的贾蕴高,北京的孙伯曲、果鸿儒,东北的李天 骥等,纷纷响应,不远千里,奔赴济南,共商国术革命大计。参加 学者达数百人众,可谓盛极一时。为了研究技击,马礼堂组织武 术家和技击实验学社的成员,一天练功三遍,练形意拳和技击。 他以身作则,不管和谁对垒,总先叫对方进攻。因他兼通华拳、八 卦、太极,武艺精熟,功力超群,所以攻防能力强,也不怕挨打,故 大家都称誉他是“坦克车”。
马礼堂的研究,也遭到一些保守拳师和唯美论武术家的反 对,矛盾越来越尖锐,最后引起了一场“国术大论战”。马礼堂采 取因势利导的办法,通过争鸣,提高大家对国术革命的认识。并 出版了《国术论战》、《国术革命札记》。通过论战和交手比试,许 多老拳师由反对转为佩服,由佩服进而交往,,逐渐和马礼堂建 立起了深厚的友谊。马礼堂倡导的这场国术革命,震动了全国武 坛,他在武术界的威望越来越高。革命老人徐特立曾赞扬他这一 段武术生涯,上阕写道:“昔年文武,曾小齐鲁。踏遍关山难伏虎,哀怨于今莫吐。”但是他的爱国立场和进步主张却触怒了山东军 阀韩复榘。韩复榘派人到处抓他,他只好离开济南,逃亡到南方。
同年,刘殿琛去世。
民国二十五年丙子(1936)
孙禄堂去世。
孙禄堂仗义疏财,乐善好施,虽非豪富,亦常以薄资补润乡 里,赈济乡亲。20世纪30年代初,我国北方连年大旱,民不聊 生,地富豪商乘机放高利贷,盘剥乡众。孙禄堂则与此相反,携款 回乡赈灾。无息贷予孤弱之家,翌年春归,还将债券当众焚毁,本 利不收。善慈心肠,遐迩皆知。孙禄堂一生不仅习武,亦极喜文, 暇时尤好书法,每日临帖,从无间断。拳术造诣精深,文字亦臻上 乘,一生著有《形意拳学》、《八卦拳学》、《太极拳学》、《八卦剑 学》、《形意述真》等书。为后世留下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孙禄 堂所创“孙式太极拳”,移步轻灵,退进相随,迈步必跟,跟步必 撤,舒展圆活,敏捷多变,在诸多拳中别具一格,深为人们所喜 爱。孙禄堂曾被徐世昌以其功保为知县,授陆军少校军衔。然孙 禄堂一心治艺,不愿为官。曾在南京国术馆和江苏国术馆任职^ 精心栽培武术人才,为中华武术之继承与发展,倍建功勋。孙禄 堂虽浪迹神州,名扬海外,然能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执事清廉, 并无私蓄。殉葬品唯有一剑。
同年,中央国体专校国术理论教授,吴图南著《国术概论》一 书,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书中第三章国术理论中第四节介绍 了形意拳之原理:①形意拳论;②形意拳歌;③形意拳交手论。第 四章国术史略中第四节介绍了形意拳史略:①形意拳之起源;② 李飞羽传;③郭云深传;④刘奇兰传;⑤车毅斋传;⑥宋世荣传; ⑦李魁元传;⑧许占鳌传;⑨李存义传;⑩张占魁传;©耿继善 传;⑫周明泰传;◎形意拳世系表等内容。
同年,胡光的父亲病故,大嫂、二哥吸毒成瘾,家中产业逐渐 破败。乡亲们让他綴学理家,他却请求母亲要继续学习,母亲答 应了他的要求,但不许他参加政治活动。第二年8月,胡光加人 山西铭贤进步学生组织抗日民族解放先锋队。10月,日军逼近 太谷,铭贤学校南迁,胡光毅然告别亲人随校南迁。途中到陕西 后,便同侄儿胡维汉及部分同学北上延安,入陕北公学深造。
同年,形意拳师梁焕章兼职孔祥熙的个人保镖并教孔令杰、 孔令俊习武。
孔祥熙七弟孔祥吉经过多年观察梁焕章,认为梁为人忠厚, 智勇双全,又身怀形意绝技,是百里挑一的人才。便举荐梁焕章赴 上海孔祥熙财政部任中央银行护卫教官,同时兼职孔祥熙的个人 保镖。此后一段时间,梁焕章经常随同孔祥熙来往与西安、重庆、 上海等地,有时间,孔祥熙便让梁焕章到家教其子令杰习武。
孔令俊人称孔二小姐,自幼好动,六岁开始读书,十三岁学 会开车,骑马,打枪,且好女扮男妆。孔祥熙常告爱女令俊要有女 孩温柔之性格,多习文,不学武。可孔二小姐天生傲骨不但习文, 更爱习武。见老家山西太谷形意技击名师梁焕章教其弟令杰练 武,更是要学。其父没有办法,便随她去。梁焕章见孔二小姐天生 豪爽,又有侠义之风。便把形意拳绝活形意鸳鸯脚、狮吞手和散 打实用技击等教与令俊、令杰。告其慎用,以免伤人。孔二小姐学 上形意技击后,更是艺高胆大,曾在重庆飞机场打倒六名飞行
员,在重庆公园与省长龙元的公子打斗。一时在重庆成了头条新 闻。
民国二十六年丁丑(1937)
11月7日,日军占领山西太谷,国术馆解散。
太谷沦陷后,国术馆在活动两年零八个月后自行停顿。铭贤 学校迁址四川,学校国术课遂告停止。布学宽师担任学校校产保 护委员会成员,负责学校治安工作。这一时期,其弟子张永义、孙 德宜、阎芝兰、车踩藻、及吴连富(刘俭弟子)等均在学校一方面 护校,一方面研练拳术,形意拳的活动仍未中断。许多形意拳师 抗击日寇的侵略,仅山西即有陈晓峰、胡殿基(化名杜子和)后改 名胡光、史克让、邱凤呜等多名担任要职的形意拳新秀,为抗日 战争英勇战斗献出了生命。
同年,宋铁麟应吴华亭和商会会长王尽臣之请出任商团团 长,重新组建商团,招收团丁五六十人,保护当地商号安全。太 谷沦陷前夕,商团解散。
同年七月,邱凤鸣依着多年的老习惯,每天早晨在太谷城东 南角魁星阁下,与国术大师布学宽、宋铁麟等拳友练形意拳,结 识了阴杰。阴杰当时是中共地下工作人员,担任太谷牺盟特派 员,住在文昌庙内。邱凤鸣在与阴杰的来往过程中,接受了革命 思想,并逐步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日军攻陷太谷前夕,他 把一双儿女托付老母照看,毅然上山参加晋冀豫抗日义勇军第 三支队。时有国民党169师溃军到太谷,士兵三五成群到村里抢 掠,他目睹此景非常气愤,遂决定将这些不抗日而欺侮老百姓的 士兵的枪支夺过来。一天,在南山上发现了5个出动行劫的溃兵,等他们劫掠出村时,他突然横刀跃起,夺取了他们的枪支。
同年,8月,日军侵占曹家,在其阁楼上搜出200余个装满 鸦片的大瓷罐,每罐约装50两左右,共约万余两。曹家商业中 落,曹师肃携家眷及亲戚朋友及上庄王家,县城正兴裕、万裕恒、 万泰恒等共300多人先后避难于青龙寨。冬,太谷县南山抗日武 装派人与曹家接洽,动员其献出保存的枪支弹药。出于民族大 义,曹师肃献给南山抗日游击队两箱德国造的7毫米步枪和一 批子弹。至此,晋商历经数百年的保镖护院历史逐步退出了历史
同年,孙德宜加入明贤学校校产保护委员会。驻太谷日军知 孙德宜武功高强便“请”他到驻地与所精心挑选的十几个日军轮 流较量,结果日军个个败北。日军恼羞成怒,让他解下裤带,让一 条狼狗乱扑乱咬,结果狗被弄得筋疲力尽也未咬上一口,成为太 谷多年来的佳话。同年9月,吴治泰回到太谷老家铭贤学校护 院。曾徒手制服了几个抢劫百姓的伪军。吴治泰演练形意拳不 仅身灵步活,而且身法自然,扎实沉稳,刚柔兼备。十二形更是风 格独特,三门棍的打法将鲁智深的醉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同年,骆兴武回到北京。当时有个擅长劈刺的日本警官叫板 田大佐的,听说胳兴武的功夫不错,就找上门来非要比比“刀术” 不可。骆兴武谦逊的推辞说最好不比,因为动武不善,容易伤人。 怎耐板田大佐自恃刀术高强,执意非比不可,于是相约在警署礼 堂当众较量。是日,板田大佐手持日本战刀,寒光闪闪,杀气逼 人。他眼露凶神,轻蔑的斜视对手。骆兴武却手持一把竹刀,面 向板田大佐安详地含笑而立。二人站定以后,公证人一声令下, 但见那板田大佐如出山之猛虎,手举刀落,直向骆兴武的头顶劈 来。说时迟,那时快,骆兴武从容不迫,瞬间一移步,板田大佐的 劈刀早已落空。只听骆兴武一声大吼,提起竹刀直戳板田大佐的 胸膛,扑通一声,板田大佐被击出一丈以外,倒地不起。骆兴武用 竹刀胜日本警官的事迹,一直传为佳话。
同年,王芗斋应北平名宿张譬(字玉衡,辛亥革命元老)、齐 振林之邀到北平涵静园定居。此胡同西头住着另外一名武术家 洪连顺,是张占魁胞弟之弟子。洪连顺身高力大,人称“大力洪”, 可单掌将大城砖击碎,虽闻王芗斋之名,但内心不信,遂趋前拜 谒,以愿试师叔身手。王芗斋笑允之。洪连顺以劈掌猛击,王芗斋 举手相应间发力,便将洪摔倒在沙发上,洪躺在沙发上两眼发 愣,不知怎么被摔出去的。洪连顺第二招用的是虎形的“虎扑”, 其势如猛虎出山,但亦被弹出倒地;第三招用的是崩拳,势如山 倒,猛扑向前,方一接触即被王芗斋抖出,身体腾空而起撞于西 墙之上。王芗斋说:“这几次都不算你输,来吧,我们再试一次,我 还叫你躺在沙发上。”洪连顺不信,左躲右闪,不肯靠近沙发。洪 连顺心想:“我宁愿倒在别处,也决不倒在沙发上。”王芗斋先生 举手左晃右晃,紧步相逼,找准时机,突然发力,洪连顺又坐到沙 发上了。由于这次发力过猛,沙发下边的横梁粗木皆被砸断。此 可谓拳术之出神入化也。洪连顺当即拜倒在地,并将其弟子全部 带到王芗斋处叩头拜师,其中有姚宗勋,还有曾击败北京军阀富 双英镖师高阎王的窦世明,以及折服意大利拳击家詹姆斯的李 永宗等。
同年,李振邦去世。
同年,李德宏拜形意拳名家刘俭为师,悉心苦练形意拳术, 人称太谷第一杆枪。李德宏敬师父如父母,待师兄如手足,对同 仁如家人。对弟子不仅授之以武,更重视品德的教育。
民国二十七年戊寅(1938}
汉奸领日军寻找车毅斋碑。
由于汉奸的告密,谓车氏碑中有“倭败色沮愿师之”等?i蔑 日本人语。九月的一天上午,刘俭从贾家堡进城,经过北门时,被 汉奸领着全副武装的一个班日军迎面碰着,突然,上来两个便衣 特务就抓刘俭,当即被刘俭打得鼻青脸肿。正在这时,几个日军 上来围攻,他们用枪柄打伤了刘俭的头部,用刺刀扎伤他的大 腿。一顿乱打之后就把刘俭捆到醉乐园巷日本持务队。日军用 吊打灌凉水等毒辣手段,威逼刘俭把碑交出来。刘俭想,这块碑 来之不易,它是我们国家的荣誉,是师父用生命换来的留念。如 果把碑交出来,要牵连到师父的子孙后代,众师兄诸弟子,贾家 堡全村人的安全也会受到威胁。师父的碑在日寇侵占太谷时,他 已藏在四女婿家里,并无人知道。因此,他抱着“宁可自己一人 死,决不牵连他人”的决心,咬紧牙关口否认。日人因问不出 情由,亦无计可施。这事被同行友人吴华亭得知后,几经周折,多 方托人活动说情,才具结画押,由吴华亭保释。其子刘云子曾为 复仇而参加了抗日,刘俭则常奔波于韩村、怀远、程家庄、贯家堡 等地,一面偷偷教拳,一面避难。日军为加强势力,筹建本县“保 卫团”。当时伪县长白某曾多次找宋铁麟,要其出任“团长”。宋铁 麟不愿与其为伍,遂只身远走他乡。
同年,形意拳师苗秀荣与日军摔政。日军侵占太谷后,在太谷原贝露学校设一摔跤场。当时,曰 军在太谷附近抓一些身高体壮的中国人当靶子摔,以取其乐,摔 坏了不少青壮年。太谷城及附近青壮年,闻讯而到处躲藏。
40岁的形意拳师苗秀荣得知这一情况后,想去看个究竟, 但家人和武友坚决反对。一日早晨,苗秀荣瞒着家人和师兄弟单 身前往贝露学校,路上心想:“难道我中华形意拳就不如日本武 士道。想当年,清光绪十四年(1888),我师爷车毅斋去天津剑败 日本武林界高手板山太郎是何等威风,长中国人志气,灭日本人 威风。想我得师傅宋铁麟真传,空怀一身武艺,在此刻不用,等待 何时。”想到此时,苗秀荣疾步前往贝露学校摔跤场。来到这里正 见日本人演练摔跤,把抓来的六七个中国人摔的鼻青脸肿,哈哈 大笑。日本武士军人见一位身材魁梧,虎背熊腰的中年男子突然 出现在摔跤场上,感到很惊讶,收敛了笑容,用奇怪的目光盯着 这个中国男子,机里呱啦说了几句。汉奸翻译道:“你的,什么的 干活,送死?还是观看摔跤。”苗秀荣气宇轩昂应声而上摔跤场, 说:“日本武士道也是很有名的,我很想见识日本武士道,你们选 出六七个摔跤高手,要是我被你、们摔倒,我就钻你们六七个人的 裤裆,怎样? ”十几个日本武士道人一阵狂笑齐声道:“好,好! ”苗 秀荣问:“那你们被我摔倒了怎么办?日本武士道互换一下眼色, 说:“把这七个中国人放了,怎么样? ”苗秀荣说道:“另加一条,你 们今后不能在贝露学校再设摔跤场。”几名日本武士道人满以为 苗秀荣不堪一击,爽快地答应了。苗秀荣可不是一般人,他臂力 过人,单手可将90斤重的石锁随意扔、抓,臂托,双手可以举起 千斤重的马车。又有一身形意绝技。苗秀荣虽然没有专练摔跤, 但他浑身是胆,又非常爱好摔跤,时间久了,形成自己摔跤的特 点。苗秀荣面带微笑,似乎一点也不紧张,他心里非常清楚,他们 人多,一定要以智取胜,速战速决,免的体力不够。一名日军上阵 后,猛抱苗秀荣,苗秀荣也不躲闪,日人感到很怪,他们与很多好 手摔跤都躲闪,这家伙吃了豹子胆,却不躲闪。只见苗秀荣一个 健步顺日军猛抱之时,贴近对手身前,右手猛然插人对方裤裆, 就势将小日本连托带架一使劲举了起来,这便是苗秀荣的“穿裆 靠”。日本兵在苗秀荣身上乱伸臂乱伸脚,没有解身之术,“啪”的 一声被重重地摔在了地下。接着又是第二个,第三个,全都被苗 秀荣摔倒。几个日本兵大吃一惊,他们恼羞成怒,一拥而上,把苗 秀荣团团围住,情况十分危急。站在旁边的七个中国壮汉也冲了 进去,准备与日军来一场生死搏斗。苗秀荣大喊一声:“日本武士 道名扬国际,以忠义、诚信为信仰,你们可是日本武士道人? ”苗 秀荣深知,只要和日本武士道人打起来,我们生死未卜?摔跤的 几个日本大兵都是日本武士道人,是尊重日本武林界规矩的,其 中的一个日本军官愤怒的把手一挥:“放行! ”围攻的十几个日本 军人闪开了一条生路。
八个壮汗见好就收,怕日本兵反悔,迅速的离开摔较场。事 后,苗秀荣担心日本军人寻事,带着家眷,离开太谷,去亲戚家居
住。
同年,日军袭击太谷北洸村,村民大多逃走,也有来不及逃 走的就藏了起来。日军进村后,不是抢粮就是抢牛羊,整个村被 闹得鸡犬不宁。一股日军在抢掠过程中怀疑一处房屋的楼层中 可能藏有未逃走的村民,便放枪扫射,放枪后不见动静,几个日 军便放火将房屋点着,火逐渐烧了起来,日军才扬长而去。26岁 的形意拳师孟增华,此时正在一间旧瓦房上藏身。他看在眼里, 急在心里,如果没有人在外面扑火,火势稍大,里面的村民会被 活活烧死。待日军一离开,孟增华便跳下房屋,迅速提水,往火上 扑,去营救被困村民,经孟增华的营救,6名村民逃出了火海。
浏览3,66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