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剑入门李德印


二、基本剑法介绍|太极剑入门李德印





古代剑术把击、刺、格、洗四类剑法称为母 剑。所谓击法,指用剑刃前段(又称剑锋)去点 啄、敲击,如点剑、崩剑、击剑等剑法;刺法,指 通过臂的屈伸,用剑尖进攻对方,如各种方式、方 向的剌剑;格法,指用剑刃去攻取或拦截对方*如 劈、斩、扫、截等剑法;洗法,是通过剑的滑动或 剑的挥摆,剑刃着力点形成直线或弧线削割,如带 剑、抹剑、抽剑、撩剑、削剑等剑法"



现代剑术中剑法卜分丰富,名称并不完全统 —o现将基本、多用的剑法介绍如下:



1. 刺剑:以剑尖直取对方,臂由屈而伸,力 达剑尖.剑刃朝向左右为平刺剑,剑刃朝向上下为 立刺剑。



2. 劈剑'立剑由上而下用力,力点在剑刃, 臂与剑成一直线。



3-挂剑;剑尖后勾,立剑由前向后上方或后 下方格开对方进攻,力点在剑尖和剑身平面筋



4. 撩剑:立剑反握由下向前上方撩出,力点 在剑刃前部。



5. 云剑:平剑在体前、体侧或头顶平圆绕环' 用以拨开对方进攻,力在剑刃。



6. 抹剑:平剑山左向右,或由右向左切割'



16



力点顺剑刃滑动。



7. 点剑:立剑用剑尖向下点啄,力达剑刃前 端口



8. 崩剑,立剑沉腕使剑尖向上翘起,力达剑 刃前端曰



9. 击剑:平剑向左或向右敲击,力达剑刃前 端。向右击剑又叫平崩剑。



10. 绞剑:平剑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立圆绕 环,力在剑刃前部口



11-架剑、托剑:立剑向上托举,高过头部, 力在剑刃a



12.截剑:立剑或平剑切断、阻截对方,力在 剑刃。



13-带剑:平剑由前向侧后方抽回,力点沿剑 刃滑动一



14. 抽剑:立剑由前向后抽回,臂由伸而屈, 力点沿剑刃滑动一



15. 挑剑:立剑使剑尖由下向上挑起,力点在 剑刃前端。



16. 穿剑:平剑或立剑沿腿、臂或身体由内向 夕卜穿出,臂由屈而伸,力点在剑尖。



17. 提剑:由下向上,屈腕提拉剑把,剑尖朝 下。



18. 推剑:剑身竖直或横平,由内向外推出, 力在剑刃后部.



I第一章】到木和大板倒*1述






六【修订本】



19. 捧剑、抱剑:平剑或立剑,两手在体前相 合捧抱口



20. 扫剑:平剑由后向前或向左、右挥摆,扫 剑时转腰挥臂,臂与剑成一直线,力在剑刃口



21. 斩剑:与扫剑相同,但挥摆幅度和力度较 小。



22. 压剑'平剑山上向下按压,力在剑面。



23. 挽花:以腕为轴,使剑在臂的内侧或外侧 绕立圆。



24. 拦剑:立剑向前上方迎架,力点在剑刃 中、后部£>



四上太极剑的特点和学练要领



太极剑属于太极拳门派中的剑术,因此兼有太 极拳和剑术二者的风格特点。



太极拳是中国古老的藏术拳种,具有心静体 松、柔和连贯、动中求静、重意不重力的运动特 点,并有很高的健身、攻防、体育医疗价值心其内 容除了拳术基本功和套路之外,还包括刀、剑, 枪、杆等器械和双人沾粘相随的对抗性推手运曲口 近百年来随着太极拳的发展,形成了不少流派,国 家体育部门还编订了很多新的规范教材和竞赛规定 套路,从而使太极拳运动内容大为丰富,有力地推



18



动了太极拳的普及和提高G



作为太极拳系列重要组成部分的太极剑,其历 史远较太极拳术和推手运动为晚口目前流行的各式 太极剑,内容各异,取材不一,不似拳术和推手那 样,各家具有明显的一脉相传的痕迹。这是由于各 式太极剑的产生大多是近百年太极拳形成流派以 后,在古代剑术的基础上,分别吸收了宣化剑、乾 坤剑、三才剑等剑术内容,改造发展而形成的。太 极剑以它的特有魅力和风采,深受广大太极拳爱好 者的欢迎,其开展程度远比太极刀、枪、杆等器械 广泛,不仅普及国内城乡,在海外也广为流传,而 且已被列为全国武术比赛的正式竞赛项目。



虽然各式太极剑内容、风格不同,但却具有以 下共同的运动特点:





浏览1,801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