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拳第四
阶段敎学体验
第四阶段教学内容:不设蹬地跟步的五行拳技术学习。
目标:经过第一至第三阶段教学体验,学生对形意拳的运动特点有 了基本了解,尤其是体验过程中内容的递增,循序渐渐的分解练习教学 方式,学生对启蒙教学基本内容中的基本动作“五行拳”有了进一步认知
和体验。在上述基础上通过第 四阶段教学内容的设计使学生 未学习完整五行拳技术前能够 达到手脚配合协调一致,上步形 成三体式有正确的概念并能较 好地完成三体式技术,在手法 上:劈、钻、崩、炮、横五种技术运 行轨迹达到初步掌握。
劈拳
左脚在前三体式,见图7-1。
前脚寸步,右脚悬于左脚支 撑脚内侧(束身步),同时左手变 拳由脐部经口前向前钻出,高不 过眉(特点起钻)。(见图7-2、 图 7-3)。
右脚随左脚停稳后向前上步形成右脚在前三体式,同时右拳变掌由 脐处经左臂、腕部,向前上、前下、钻劈(起钻落翻)。脚到手到,整体合—。(见图 7-4)
右脚寸步右钻拳,技术叙述与前边相同,方向相反。(见图7-5~图7_7) 要求:前脚上步时要先收手于肚脐处,上步钻拳“束身”协调一致动作 稳健,气沉、拔背,上步劈拳脚手同到。练习次数依据场地可增可减。
崩拳
左脚在前三体式,见图7-8。
两掌握成立拳手心向内,前臂肘下垂小臂伸平,后臂肘抱肋,拳收于肚脐处。(见图7-9)
前脚寸步,右后脚随之上步,在左前脚踝关节内侧,以足跟后部 搓地震脚,脚不得超过左脚尖,同时,右手与震脚同步沿左前小臂及 腕部上侧冲拳,右拳与右腿相对,拳面正向前,同时,左拳以肩臂发 力,肘为力点回抽胳处,两拳去如钢锉,回如钩杆,往返似连珠箭。 (见图7-10)
动作继续,后腿发力脚跟不离地左前脚上步成三体式,同时左手 从脐处,经右前小臂、腕部上方向前冲拳。右手大臂发力,肘关节为 力点,回抱肋间,手心向内紧贴肚脐处。(见图7-11)
动作继续,规格相同,见图7-12~图7-15。
要求:后脚上步震脚不要后撩小腿,冲拳时前小臂要平。集体练习 中,动作次数因人自身素质和场地状况而定。
钻拳
左脚在前三体式,见图7-16。
前脚寸步,右脚跟进悬于支撑脚内侧(束身步),同时前手握拳手心 向下并内扣,位于身体中线,后手握拳手心向上,紧贴脐处。(见图7-17)
前脚寸步,右脚跟进悬于支撑脚内侧(束身步),同时后手前伸与左前手 并齐下砸回勾收抱于两肋,两拳心向上,紧贴脐处。(见图7-22、图7-23)
动作继续,右悬步(束身步)在髋关节前送的作用下向前上步成右三 体式,同时左拳心向内由跻处经脸前额部垂肘上钻至头部左侧时内旋外 翻,手心向前架防于耳部上方左太阳穴处。右拳从脐部向前屈肘冲拳。 (见图7-24)
动作继续,规格相同,见图7-25、图7-26。
要点:向前寸步两拳同时收回,上步冲拳与钻翻架防要同步,脚 到手到。集体练习时重复次数依据场地大小而定。
横拳
左脚在前三体式,见图7-27。
前脚寸步,右脚跟进悬于支撑脚内侧(束身步),两手同时变拳,前手 心向上,后拳手心向下置于左肘关节下方。(见图7-28)
右脚向前上步形成右三体式,同时右手自左肘关节下经前左小臂下 侧向前横拳,左前手迅猛收抱肋间,拳心向内紧贴脐部。(见图7-29)
动作继续,规格相同,见图7-30、图7-31。
要求:名为横拳但是打横拳不能有形体动作的横,打横落竖。集体 练习时重复次数依据场地大小而定。
浏览1,88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