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光华,祖籍北京,出生于武术世家, 是宋世衆之侄孙、宋铁麟之长子,宋氏形意 门下恨一的邦字輩嫡系传人。
宋光华先生不仅技艺超群,武德高尚, 虚休若谷,平易延人,而且武术理论功底深 厚,学术研究硕果累累,因此,他被宋氏门 下尊为掌门,受到武术同仁敬重,获得诸多 奖项与衆誉,被选为山西省武协常委,并受 聘租任山西、山东、长春市形意參协会和研 究会顾闷等。
宋光华先生里年已古稀,但身体健壮, 思想开放,精力充浦,虚心好学,习研并 进。他一方面积极参与全国各地的武术活 动,交流技艺,取长补短,并进行创新,同时 迷注重培养新人,其弟子遣及中国以及关 国、法国等国家。另一方面,宋先生致力于 宋氏形意摩•托斑、策理、研究工作,相绝完 成了 C宋氏形意拳>和<宋氏形意拳续编》两 部专著,理论与实跌相结合,使宋氏形举的 拳理和举法得到系歧的总结,形成了奢路 现范、举法实用、内外兼修、防身健体的理 论体系,为进一步弘扬宋氏形意拳提供了 良好的学习教材。
宋光华,祖籍北京,出生于武术世家, 是宋世衆之侄孙、宋铁麟之长子,宋氏形意 门下恨一的邦字輩嫡系传人。
宋光华先生不仅技艺超群,武德高尚, 虚休若谷,平易延人,而且武术理论功底深 厚,学术研究硕果累累,因此,他被宋氏门 下尊为掌门,受到武术同仁敬重,获得诸多 奖项与衆誉,被选为山西省武协常委,并受 聘租任山西、山东、长春市形意參协会和研 究会顾闷等。
宋光华先生里年已古稀,但身体健壮, 思想开放,精力充浦,虚心好学,习研并 进。他一方面积极参与全国各地的武术活 动,交流技艺,取长补短,并进行创新,同时 迷注重培养新人,其弟子遣及中国以及关 国、法国等国家。另一方面,宋先生致力于 宋氏形意摩•托斑、策理、研究工作,相绝完 成了 C宋氏形意拳>和<宋氏形意拳续编》两 部专著,理论与实跌相结合,使宋氏形举的 拳理和举法得到系歧的总结,形成了奢路 现范、举法实用、内外兼修、防身健体的理 论体系,为进一步弘扬宋氏形意拳提供了 良好的学习教材。
剑,是一种古老兵器,早在商周时期就有青铜剑的问世,它 是由矛头和匕首演变进化而成,属于短兵器之一,流传甚广。最 早除作为战斗的一种兵器使用外,还有其他用途,如象征官衔、 权力、法器及文雅佩饰等,以后刀即取代了剑的格斗作用。随着 时代的演变与发展,剑受到了众多民间武术爱好者的青睐,较快 地发展出多种演练形式,所以剑术逐渐形成了技击与舞剑两大类 型。武术爱好者侧重研究实战技艺兼一定的观赏艺术,在剑术动 作的编排与套路组合上有单练、对练、单剑、双剑、长穗剑、短 穗剑及无穗剑等练法。
盘龙剑是先辈所传,原套路实战技法较多,为了适应表演与 观赏,后代传人适当地增加了一些内容,使它的适应性更趋广 泛,不分年龄,性别,均可演练,只是快慢、轻重、长短、刚
柔、姿势高低有别而已。其剑法包括劈、刺、架、压、带、崩、 点、云、扫、撩、挂、抹、穿、抱、截等。在练习时要求学者逐 步做到放松自然,以腰为轴带动肢体,身械合一,呼吸自如。特 别要体现用其悠然柔顺之劲,不用拙逆之力;要依其身法的变 换,来衬托、充实剑法动作,使其运动于臂,发劲于腕,灵敏于 指,神乎于眼。
第一段
- 预备势
- 两脚并步立正站立,左手持剑,以栂指扣握剑柄护盘内 侧,中指、无名指、小指扣握剑柄护盘外侧,掌心贴于护盘中 部,食指直贴剑柄,剑身垂直贴于左小臂内侧,右掌垂下贴于腿 侧,目视前方(图1-1)。

- 两脚不动,右掌的食指、中指伸直并拢,无名指、小指 屈回,拇指的前节压于无名指的第一关节,掌心向上,屈肘上 提,剑指由肋侧直臂向前平伸,目视前方(图1-2)。
- 接上式,两脚仍不动,身稍右扭,右手剑指屈肘抽回, 停于腹侧;同时,左手反臂持剑屈肘上提向前平伸,目视前方 (图 1 - 3)〇
身稍左扭,左脚向前上一步,脚掌着地,两腿半屈成左 虚步;同时,左手持剑抽回,肘微屈,剑身贴于小臂;右手剑指 后抽向右上弧形绕环,停于头右侧上方,掌心朝外,屈肘横举, 目视左方(图1-4)。
左脚提起弹踢后前落,右脚随着跟上成并步;同时,左 手持剑直臂前伸,手心朝里;右手剑指变掌,准备接握左手之 剑,目视前方(图1-5、图1-6)。


- 紧接上式,右脚向右跨 一步,左腿跟上成并步;同时, 右手将剑接过,左手变剑指,双 手内旋,由上向下分开,向左右 弧形绕环,右手持剑屈肘斜横停 于面前(右高左低),左剑指手 心朝下屈肘停于剑内侧,身微前 倾,目视左方(图1_7)。
要求
立正站立时,神态自然,全 身放松,肩沉臂垂。在做以下动 作时,胸微挺,腹稍收,以躯干 带动双臂,上下动作连贯协调。
在做动作(4)时剑指应在头前上方,身法、眼法要相互配合。
- 右转身劈剑
身向右转90'左脚后撤一步,右脚稍外摆,成半马步;同 时,右手持剑由上向下劈,剑与肩平;左剑指由下向左环绕,屈 肘停于头上左侧,目视剑尖(图1-8)。

要求
转身撤步与两手环绕动作要一致,右手持剑至落点时,手腕 挺直用劲,在运作过程中身体尽量放松,手、眼、身配合相随, 剑与剑指要平衡协调,体现轻灵便捷,以下相同。
- 左弓步刺剑
身向左转体180°,左脚稍前移外摆,右脚跟亦外摆,脚尖里 扣成左弓步;同时,右小臂内旋,右手心向上手持剑向前平刺, 剑与肩平;左剑指由身前向左侧环绕,手心向外停于头左上侧, 目视剑尖(图1-9)。

要求
剑在平刺到位时,松肩发劲。
- 右丁步崩剑
右脚上步,脚尖点地,停在 左脚内侧,两腿屈膝半蹲成丁步; 同时,右手持剑内旋,回撤崩剑, 左剑指手心向内附于右手腕,目 视前方(图1-10)。
要求
持剑手用虎口挟持,拇指、 食指、中指自然伸扣,松贴把柄, 臂伸直在回撤时肘下垂,手腕下 沉,力达剑尖。
- 左独立势抹剑身向左转体90°,左脚向 左横跨一步,右脚脚尖下垂屈 膝提起成左独立势;同时,右 手持剑直臂弧形抹剑,停于胸 前,剑尖向右;左剑指环形向 左后绕,停于头上左侧,手心 向前,目视右方(图1-11)。
要求
力达剑身,持剑手用拇 指、食指虎口挟持把柄,其 余三指松附把柄,并以身躯带 动双臂。
- 右转身平抹、歇步上截
(1)身向右转体180°,右脚向右落地,脚尖外摆;同时,随 身转右手持剑向右扇形平抹,剑与胸平;左剑指随转身附于右手 腕,当剑抹至身体正中时,即向左

)接上式不停,左脚向左横跨一步,脚尖外摆;右腿随 之插于左腿后面,两腿屈膝下蹲成歇步;同时,右手持剑随着双 腿变化,由右向上、再向左弧形上截;左剑指内旋下落附腕,目 视左方(图1-13)。

上述(1)、(2)动作要连贯完成,双手分合要密切配合,在 分手平抹时目随剑转,当上截时上身要直,剑尖斜向上,手腕稍 下沉,力达剑前部,剑斜横于体前。
- 右翻身独立势抡劈
身起立微前俯,以双脚为轴向右翻转180°,左腿屈膝提起, 脚尖下垂成右独立势;同时,右手持剑随身翻转逆时针环绕向右 抡劈,剑与肩平;左剑指随身转停于头上左侧,手心向前,目视

要求剑尖(图1-14)。
此动作在随身起立 后接着翻转、提腿,一 次完成。
- 右丁步抹剑
身稍左扭,左脚向 左跨一小步落地,右脚 随之撤回停于左脚内侧, 脚尖着地,两腿屈膝成 右丁步;同时,右手持 剑外旋弧形平抹抽回, 停于胸前,左剑指不动, 目视剑尖(图1-15)。
- 左虚步反撩 身向右转体90°,右脚向前
上一步,脚尖外摆;接着左脚 向右脚前上步,脚掌着地成左 虚步;同时,右手持剑内旋反 撩,力达剑前部,左剑指附腕,
目视前方(图1-16)。
要求
反撩时,身先左扭再右转弧 形撩起,身微前俯,沉肩收臀。
- 右转身弓步后截 身向右转270",左脚微提里
扣,右脚随身转后撤一步,身稍左 倾,成左弓步;同时,右手持剑随身转由上向下、向左后方弧形后截;左 剑指随身转停于头上左侧,手心向外,目视右下方(图1 - 17)。

要求
弓步为高弓步,上身稍右扭。后 截剑力达剑前部,剑尖向右斜后方。
- 右独立势架剑(亦称魁星 势)
身微右扭,重心转至右腿,左脚 脚尖下垂,屈膝上提成右独立势;同 时,右手持剑外旋上挑接着上架,斜 横于头上方,左剑指上举附腕,手心 向外,目视左方(图1-18)0
要求
右手持剑外旋上挑与架剑要连贯 起来完成,同时两目随剑旋转,最后 目视左方。
- 歇步劈剑 左脚外摆向左落 地,身向左转180°,接 着右脚向左脚前上一大 步,左脚急速后插下蹲 成歇步;同时,右手持 剑随身转由上向下弧形 绕环至腹前,接着双手 上举向右劈下,剑与肩 平,左剑指先附腕,随 着上举分开,侧平举, 手心向前,目视右方
要求
剑的环绕与步的变动相协调,右脚上步与左脚后插要尽量同 时落地,双臂保持平直。
- 右弓步穿剑
身体起立向左转体90。,右脚向前上一步,成右弓步;同时, 右手持剑随身起立弧形回抽平剑穿出,手心向上,高与肩平;左 剑指随回抽时附腕,手心向下,目视剑尖(图1-21)。
要求
身体起立与回抽一致,右脚上步与平刺协调,身体微向前倾。 第二段
- 左转身弓步劈剑
身向左转体180°,左脚微提外摆稍左移,成左弓步;同时, 右手持剑随身转劈下,高与肩平;左剑指由上向左侧逆时针环绕 停于头上左侧,手心向外,目视剑尖(图1-22)。

左丁步抹剑
- 身向右转90°,右脚外摆, 左腿撤回,脚尖着地停于右脚 内侧,成左丁步;同时,右手持 剑稍内旋平剑向右侧回抹,停 于胸前;左剑指附腕,目视左 方(图 1-23)。
左弓步刺剑
- 身向左转90'左脚向前 上一步成左弓步;同时,右手 持剑稍外旋随身转平刺,高与 肩平;左剑指顺时针由左侧环 绕停于头上左侧,手心向外, 目视剑尖(图1-24)。

要求
在右手出剑时要 圆活和顺。
- 左独立势撩
劈剑
左腿伸直支撑, 右腿屈膝上提,脚尖 下垂,成左独立势; 同时,右手持剑先稍 外旋向右体侧反撩, 紧接着内旋,向前劈 下,高与臂平;左剑 指附腕,目视前方 (图 1 - 25、图 1 - 26

要求
在撩劈剑时上身随之扭动,正撩剑前臂外旋手心向上,劈剑 时小臂内旋,手心向下,均为弧形贴近身撩劈,肘部稍屈,剑尖 在身体正中,右手握剑要松活,不可满把握紧,手腕要灵活有
劲。
- 右弓步抹剑
要求身向右转体90°,右脚向右侧屈膝落下,成右弓步;同时, 右手持剑内旋,向右平剑抽抹,停于胸前;左剑指附腕,目视左 方(图 1-27)。

当剑抽抹时身微右倾。
- 右弓步穿剑
身向左转90°,右脚向左脚前上一大步成右弓步;同时,右 手持剑外旋弧形向前平穿剑;左剑指附腕,目视剑尖(图1-

- 左虚步反撩 身向右转90°,右脚向 前上半步落地,左脚向右 脚前上一步,脚掌着地成 左虚步;同时,右手持剑内 旋向上反撩,左剑指附腕, 目视前方(图1-30)。
说明 此动与“9”要求相同。
- 右转身左虚步点 剑
身向右转体180。,左 图
1-30脚先微提里扣,右脚随身转后撤一大步,接着左脚掌着地成左虚 步;同时,右手持剑外旋随身转沿体右侧抡挂后向前下点剑,力达 剑尖;左剑指随身转附腕,接着顺时针向侧后环绕停于头上左侧, 手心向外,目视前下方(图1 - 31)。
要求
在转身抡挂剑时腰要先右扭再左转,带动双臂动作。点剑时 手腕上提,身微前俯,两手环绕要平衡协调,同时“21”与 “22”两动作要连贯起来做。此动作亦称“蜻蜓点水”。
第三段
23.左插步反撩
身向右扭90°,右脚稍外摆,左脚向右腿后插步成叉步;同 时,右手持剑由下向后反撩,手心向后,力达剑身前部,上身略 左倾;左剑指向左直臂伸出,手背向前,目视右方(图1-32)。

要求
左腿后插动作与反撩剑要配合一致。左腿伸直,右腿半屈, 两臂基本成一横线,腰胯相拧合。
24.撤步压带
身向右转体90%左脚随身转向左后撤一大步,右脚随之跟撤于左 脚前面,脚掌着地,两腿稍 屈;同时,右手持剑外旋回 抽带压,平剑停于腹前,左 剑指抽回附腕,目视前方 (图 1-33)。
要求
在剑回抽外旋时有 压带之意,同时要含胸、
收腹。
25.右扣腿反刺
右脚掌用力蹬地,
左脚向前跃一步,膝微 屈,右脚绷脚面速扣于 左腿弯;同时,右手持剑内旋平剑直臂反刺;左剑指附腕,目视 前方(图1-34)。

要求
跃步、扣腿、反刺要同时完成,并要站稳。
说明
此势也可做燕式平衡势,其做法是•.左脚先上一大步,右脚随 即跟进,脚掌着地,停于左脚内侧;两腿微屈,接着左腿伸直,右脚 绷脚面腿向后伸直;同时,右手持剑反刺,左剑指附腕。
要求
抬头、挺胸、塌腰,保持身体平衡。
26.半马步下挂
身向右转90°,右脚后落,脚尖外摆成半马步;同时,右手 持剑外旋,立剑下挂,停于右腿前,左剑指附腕(图1-35)。

说明
上式如做燕式平衡时,右脚落下后,身向右转亦为半马步, 上肢动作同上。
- 歇步崩剑
上式不停,以脚跟为轴身向右转体180。成歇步;同时,右手 持剑随身转外旋沉腕上崩,左剑指附腕,目视剑尖(图1-36)。

要求
在转身下蹲同时,将右手剑外旋、上崩一起完成,右臂向下 伸直,力达剑尖。此动作与上一动作连贯完成。
- 右独立势后劈
身起立,左腿屈膝上提,脚尖下垂,成右独立势;同时,右 手持剑上举至面前内旋后劈,高与肩平;左剑指亦同时上举分开 直臂向左侧平指,手心向前,目视右方(图1-37)。
说明
身体起立与双手上举协调,左右分手与提腿一致。

- 右弓步撩剑
左脚向左外摆落地,身向左转体90°,右脚上一大步,屈膝 成右弓步;同时,身微前倾,右手持剑外旋由下向上正撩剑;左 剑指内旋由上向后侧平指,手心向上,目视前方(图1-38)。
要求
正撩剑力达剑身前部,剑尖斜向上。
- 左虚步反撩剑
右脚微提外摆后移,左脚向前上一步,脚掌着地,屈膝成左 虚步;同时,身略右扭,右手持剑内旋反撩,力达剑身前部;左 剑指随身扭由下向前附腕,目视前方(图
1-39)。
要求
同动作
“9”。
- 三体式步抡劈
左脚外摆落实,右脚上一步,成三体式步;同时,右手持剑 随身扭动沿体左侧外旋向前抡劈,高与肩平;左剑指由下向后环 绕停于头上左侧,目视剑尖(图
1-40)。
- 望月平衡 挂挑剑
右脚稍里扣, 膝略屈,身向左扭 90°,左脚绷脚面 提起屈膝后勾,身 微右拧,并向左倾 斜,成望月平衡 势;同时,右手持 剑由前向后屈肘挂 剑,紧接着由下向 后环绕挑起,剑身

斜向头上;左剑指随剑至面前分开,由下向后环绕停于头上左 侧,目视右上方(图1-41)。
要求
扭身与挂剑一致,剑与剑指分开与左脚后勾协调,拧腰调胯 要适当,站立要稳定,并要停一会。
说明
上述三个动作可连贯起来做,也可在做完“31”后先上左 步,再上右步立即勾起左腿;同时,上肢做撩腕花后挑动作亦 可。
33.半马步抡劈
左脚后落,身略右扭,两腿屈膝成半马步;同时,右手持剑 下挂后紧接着向右抡劈,剑与臂平;左剑指亦随着右手顺时针环 绕停于头上前左侧,目视右方(图1-42)。

要求
双臂在身前环绕要协调一致。
第四段 34.仆步抱剑
左脚稍后移屈膝外摆成右仆步;同时,右手持剑外旋屈肘回 抽压带于胸前成抱剑,剑尖斜朝右;左剑指附腕,目视剑尖(图 1-43)。

身体起立,左脚尖下垂屈膝提起成右独立势;同时,右手持 剑稍外旋立剑向右上方刺出,剑高不过头;左剑指上抬停于头上 左侧,目视剑尖(图1-44)。

左脚向左跨一*步落地,右脚 跟至左脚内侧,脚尖着地,成右 丁步;同时,右手持剑内旋屈肘 向左侧穿刺,与心口同高,左剑 指附腕,目视左方(图1-45)。
- 右转半马步后截身向右转体180°,右脚随转 体向右撤一步,左脚亦随拧转里 扣,两腿稍屈成半马步;同时, 右手剑随身转向右后截,左剑指 亦随身转向左侧环绕停于头上左 侧,目视右下方(图1-46)0


要求
随身转完成后 截动作,力达剑身 前部,剑斜向右后
方。
剑
右脚向左脚内 侧撤回,脚尖点地 成右丁步;同时, 右手持剑外旋直臂 由右向左平斩,剑 停于体中心,高在
腹上,•左剑指下落附腕,目视剑尖(图1-47)。
说明
右手持剑平斩时,臂随腰扭,手心向上,手腕里甩,力达剑 身前部。
右脚稍右移,左腿屈膝,脚尖下垂提起,成右独立势;同 时,右手持剑上举至面前内旋,向右立劈;左剑指随同举起后向 左侧平举,手心向外,剑指朝上,目视右方(图1-48)。

要求
双手上举至面前,左右分开,剑尖与剑指均朝上,两臂抬
- 坐盘立抱剑左脚外摆落地,身向左转体180°,右脚向左脚前上一大步

左脚速向右腿后插屈膝全蹲,两腿交叉叠拢下坐成坐盘势;同 时,右手持剑向下外旋螺旋上举,剑尖朝上,手心向里,成立抱 剑;左剑指随下坐,外旋附腕,目视剑尖(图1-49、图1-50、 图 1-51)0
图 1-50
在坐盘时两脚尽量同时落地,左臀部与左大小腿及脚外侧均 着地,背部要直,两臂屈肘、沉肩,此动作亦叫“剑里藏身”。要求
身体起立,右脚后撤一步,上体稍向左倾成左弓步;同时, 右手持剑内旋后截,左剑指内旋向左环绕,手心向外,剑指朝 后,停于头上左侧,目视右下方(图1-52)。
说明
此动作定势后与动作“10” 相同。
42.压错剑
左脚微提里扣,身向右转 90°,右脚随转身先后撤再上步 成三体式步;同时,右手持剑随 身转外旋翻腕使剑横平屈肘向后 压带,紧接着随上步,直臂横错 推出;左剑指先随剑压带附腕, 在推出时上抬于头上左侧,手心 向外,剑指朝右,目视前方
左弓步后截

要求
上下动作配合默契,在剑 回

抽时以横平剑压带,推出时 亦为横平剑,力达剑身前部, 高在胸腹间;回带时身稍右 扭,含胸收腹,右手持剑握把 柄要松活。
身向右转体180°,随转身 右脚后撤一步,左脚再向右脚 前上一步,膝微屈,接着右脚 绷脚面提起扣于左腿弯;同
时,右手持剑随 身转向右弧形平 抹,当剑转到 27(T时与左脚上 步同时,右小臂 内旋使剑尖猛向 前下点;左剑指 在旋转平抹运转 中先附腕,在转 身后与剑左右分 开,下点时再附 腕,剑柄与腰同 高,目视前下方 (图 1-55、图 1-56)。
要求
在转身上步和扣腿过程中,一定要与 剑的平抹下点配合协调,手腕提点,力达 剑尖。
右脚后落外摆,左脚后撤成丁字步; 同时,身略右扭,右手持剑屈肘抽回,紧 接着外旋向身右侧直臂上举,手心向里; 左剑指附腕,目视右上方(图1-57)。
说明
身体舒展放松。此动作亦称“举火烧
天”

第五段
左脚前移外摆,稍屈膝,身向左扭,成叉步;同时,右手持 剑前劈,剑与臂平;左剑指附腕,目视剑尖(图1-58)。
身向左转体90°,右脚上一步,脚尖里扣,左腿挺膝伸直后 插成倒插步;同时,右手持剑顺时针随身转向左绕立圆一周,向 右抡劈,剑高与肩平;左剑指附腕随剑在头前分开向左侧平指, 手心向前,目视右方(图1-59)。
要求
转体插步与剑的环绕劈出要同时协调完成,目随剑转,臂随

三体式步挂劈 身起立,以脚为轴 向左翻身,体转270°, 右脚向前上一步,两腿 稍屈成三体式步;同 时,右手持剑随身翻转 顺时针绕一立圆后下挂 前劈,剑与臂平;左剑 指亦直臂随转一立圆后 屈肘停于头上左侧,手 心向外,栂指朝下,目 视剑尖(图1-60)
要求
身体起立后,两臂伸直随翻身绕立圆,接着下挂前劈,中间 不要停顿,剑与步同时到位。在翻转时身体要直,目随剑转。
说明
上述三个动作可有节奏的连贯起来 进行。
右腿伸直,身向后仰,接着左脚尖 稍外摆屈膝下蹲成右仆步;同时,右手 持剑顺时针屈肘由下向上在头前上方环 绕,紧接着直臂下扫,高度在膝部以 下;左剑指随剑上云至头前附腕,然后 分开直臂后伸,手心向上,目视前下方 (图 1-61、图 1-62)。

浏览97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