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拳是我国武术中的优秀拳种之一,清代咸丰之后形意拳得到了较为广泛的 传播。拳械内容十分丰富,蕴含着朴实简单的健身和防身技法。其中包含形意五行 拳、五行连环拳、十二形等拳术,形意刀、形意棍等器械,五行生克、安身炮等对 练;崩拳、虎扑等散手。而用“五行”学说为支撑,论述自身攻防规律的拳理更 是在武林中独树一帜,并在社会上有广泛的影响。
第一节概说形意拳之拳、轤
形意拳的动作看起来简单,但其练习要领繁多精细,具有朴实无华、可刚可 柔、简捷实用的特点。历史上将形意拳、太极拳和八卦掌并列称为我国的三大内家
拳。
在我国的武术界,从古至今流传着“内家拳、外家拳”的说法。外家拳主要 是指动作放长击远、刚劲有力、多蹿蹦跳跃的拳派,内家拳主要就是指太极拳、形 意拳、八卦掌等拳势古朴自然、刚柔相济、内涵深厚的拳种。
形意拳的技术内容以三体式、五行拳、十二形为主干内容,所用刀、棍、剑、 枪等器械的技术风格与拳法一致。形意拳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不断地发展充实,逐 渐形成了具有各自技术特色的风格流派。形意拳主要分为山西形意拳和河北形意 拳,并有形意拳源于山西的说法。山西形意拳和河北形意拳在内容与练习方法上各 有自己动作细节的风格特点,但拳理和技术轮廓基本上是一致的。形意拳在北京、 天津、东北等地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练习者众多。另外,形意拳一直是国内外各 类武术竞赛的常设知名项目,参赛的竞技者颇多。
形意拳在技击攻防时脚步动作直进直退,手法简洁朴实,实用性强。形意拳的 手法讲究“两肘不离肋,两手不离心,出洞入洞紧随身”,要体现出钻伸屈翻、往 返拧旋、严密紧凑等运动特点;形意拳的步法主要是向前的跟进步。拳理中对脚步 有“迈步如行犁,落地如树生根”的讲究和要求,练习时追求脚步的沉稳有力并且灵活。发劲要求讲究全身完整协调,“手到脚到,齐起齐落,内外相合”,讲究 “像其形,取其意”,周身完整一气。
形意拳的单练套路主要有五行拳(劈、崩、钻、炮、横五种基本拳法)、十二 形(龙、虎、猴、马、鼍、鸡、燕、鹞、蛇、鲐、鹰、熊十二种动物的取意象 形)、五行连环拳、八式拳、十二洪锤、五行相生、八字功、杂式捶等。形意拳的 器械套路有三合刀、三才刀、六合刀、连环刀、连环棍、三才剑、五行剑、连环 剑、十二形剑、五行枪、连环枪、六合枪、凤翅镗、判官笔、风火轮等。形意拳的 对练套路主要有五行炮(也叫五行相克)、安身炮(也叫挨身炮)、三手炮、五花 炮、九套环等。由此可见,形意拳的技术成体系和内容丰富。
形意拳具有良好的健身功能和招招实用的防身功能。形意拳的基本拳法简洁古 朴并且易学易练。步法大多直向的前进跟进和后退,与人自然的行走动作相近。对 于具有普通身体素质的需要养生健身的广大习练者而言,形意拳是便于学练和保持 健康的强身之法,更是老年人保持行走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养生之法。形意拳的动作 具有技击性,经常练习可在遇到突发事件的防身时发挥作用。
另外,形意拳的五行生克拳理更是陶冶人们情操的传统文化。在学习的过程 中,不仅有助于掌握形意拳的技术动作,同时也有助于不断加深对所练内容的理解 和对自己人生的感悟,充实和丰富自己的生活内容,提高生活质量。
第二节概说形意拳之理
形意拳采用我国传统哲学“阴阳五行”学说中的“五行归类”和“五行生 克”论述自身的拳械之理,以此寻找、认识、说明、指导习练者练功、技击的规 律。可以说形意拳是引用我国传统哲学中“五行”学说的典型拳种。形意拳的创 始人和历代传人在不断追求的过程中不断补充完善,形成了形意拳自己的“五行”
拳理。
“五行”学说是我国历史上诸多哲学学说之一,是我国古代先贤在长期的生活 实践中,对当时所能见到的事物进行木、火、土、金、水的归类,并且感悟到这五 种物质各自的特性和相互资生(生)制约(克)的状态,发现其动态的平衡构成 了人与外界所有事物的存在状态,并将此运用于思考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我国历 史上运用“五行”学说来认识各自领域规律的主要有天文、气象、医学、建筑、 算学、音乐、兵法,并在看相算命和民俗方术等不同社会领域也有引用。武术中除
了形意拳之外,也还有不少拳种都在引用“五行”学说说明自身拳理,或用“五 行”来命名自己的拳械套路。
一、 “五行”学说为何被形意拳选为说明自身拳理的“工具”
“五行”学说被形意拳选为说明自身拳理的“工具”,其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有 三个方面:
其一,从武术发展过程和实际社会生活的视角来看,主要是当时有“阴阳五 行”的社会文化环境,很有可能是懂传统哲学的习武者有意为之。更有可能是中 医的医理被习武者采用并引用到形意拳的拳理之中。因为传统习武者中懂得医术, 特别是对推拿正骨颇有研究者不为少数;并且大多习武者多少也都有一点中医术知 识。究其根本原因,只不过中医是治病救人,武术是致伤致死,殊途同归,目标都 是人的自身本体。因此,可以说是“迁移”而来。
其二,五行拳(劈拳、崩拳、钻拳、炮拳和横拳)是形意拳的五种最基本拳 法,其他各式拳法和器械技法多由此演变而成。五行拳的动作简单清晰,攻防意义 明显,明确展现了形意拳的主干性技法。用五行哲理来说明形意拳这五种主干性技 法,既便于对应说明每种技法之间的攻防规律,更便于实际运用。五行拳是与五行 暗合而生,还是根据五行产生?都可以说是“量身而定”。
其三,因为人体动作本来就复杂,武术个人动作复杂,攻防时瞬息万变的双方 动作就更加复杂。武术本身和人的攻防对抗行为更是极其复杂的身体运动。仅靠练 功和比武实践是难以认识清楚其中的规律的。这就需要在实践摸索的基础上寻找掌 握基本攻防模式的思路。因此,我国的武术前辈在长期练、打、悟的基础上,将五 行学说广泛地运用于武术的练功和技击实践,探寻和指导着练功中的自身规律、技 击中的时机分寸等攻防变化规律、对抗时双方的攻防势态变化制约规律等武术的实 战“秘诀”。
二、 形意拳的“五行”拳理
形意拳在自身的进化和发展过程中,直接运用“五行”学说来表述自身的体 用之理,也是能够成为武术众多拳种中的名拳,列为三大内家拳之一的重要原因。 形意拳本身的成功,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着“五行”学说成为中国传统武术理论 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在指导拳法中的作用,更可以说是形意拳在武林立身的特色之
处。同时也对我国现代武术文化的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
形意拳主要运用“五行”学说中的“五行归类”和“五行生克”论述自身的 拳械之理。
(一〉形意拳的“五行归类”
劈、崩、钻、炮、横是形意拳的五种基本主干拳法。因为形意拳的其他各式拳 法和器械技法多由此演变而成。
形意拳首先是把“五行归类”用于对劈、崩、钻、炮、横五种基本拳法的定 性。用五行中的金、木、水、火、土的哲理与每种拳法相对应,从而确定五行拳每 种拳法的属性,也就是说首先确定五行拳每种拳法的攻防性质,为用“五行生克” 说明每种拳法之间的“相生”和“相克”的规律奠定前提条件。
浏览2,36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