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练形意拳先要从掌握“三体式”的姿势幵始,再结合形意拳的起势和收势 练习“三体式”的完整动作。在此过程中再逐渐体会动作要领。
形意拳传统理论中有“万法出于三体式”之说。
三体式是练习形意拳套路和技击时的最基本姿势,是初学形意拳者首要学练的 重点内容。从学习和练功的角度看,三体式中包含了形意拳在手型、身型、步型等 方面的基本要求。从技术学习的角度来看,先学练三体式的意义,主要是让形意拳 的学习者掌握形意拳特有和主要的基本身体姿势。因为“一本可散万殊”,必须先 有此“一本”,才能衍生出诸多他法。形意拳的“三体式”就是学练形意拳的“一 本”。因此,三体式既是初学形意拳者入门必先学练的最基本姿势,也是练习形意 拳者提高时用以增长功力的主要手段。
“三体式”这个姿势在形意拳的套路中要反复多次的出现。在形意拳的徒手对 练和技击中,“三体式”是主要采用的预备姿势,各种攻击和防守的技法均由“三 体式”发出并迅速回收,可以说“三体式”是形意拳的各种技法攻防时的最佳身 体姿态。因此,“三体式”被形意拳认为是最重要的基本姿势。人门和提高都要重 练此式。传统的练法要用“三体式”的姿势进行站桩练习。
第一节形意拳“三铈式”图解
读者学练时,可以先掌握“掌”的手型(图2-1-1);再随着下面的文字逐 步摆出左侧三体式的姿势(图2-1-2)。
1•前脚尖向前,后脚尖向外展约45度,两脚全脚掌着地,后脚跟与前脚跟在 一条直线上;两腿微屈,两膝微内扣,两脚之间的距离约两脚长,重心偏于后脚。
2•上体正直,要注意拔背、舒胸、实腹、敛臀和裹胯。
3.两肩要平,并要有意识地下沉。
双手型成掌,手腕下塌,左臂肘关节微屈置于体前,肘尖向下,左掌心斜 向下,指尖高与鼻平;右臂屈肘置于右肋,右掌拇指根节紧靠肚脐,小臂内侧紧靠
腹部。
5•头略向左转,下颌内收,使头向上顶起,颈随之竖直;两眼平视前方。
左侧三体式的姿势熟练之后再摆右侧的三体式的姿势(图2-1-3)。同侧手 脚在前为顺三体式步。异侧手脚在前为拗三体式步(图2-1-4)。
第二节形意拳的起势釉收势图解
读者掌握了“三体式”的身体姿势之后,可以接着掌握“拳”的手型(图2 -2-1)和接着学习形意拳的起势和收势。还可以结合起势和收势,练习完整的 ;‘三体式”。
具体步骤如下:
一、 预备式
身体直立,两腿并拢,脚尖分开约90度,上体正直,自然含胸拔背,臀微敛 并提肛,两臂自然下垂,头正颈直目平视前方(图2-2-2)。
二、 起势
身体略向右转,同时,左脚尖内扣45度(图2-2-3);两掌小臂外旋,臂微 屈向上摆起,至两掌心向上,高与肩平,目视前方(图2-2-4);两掌小臂内旋 握拳,经胸前屈臂下按至脐部两侧,两拳心向下,两腿随之屈膝半蹲,身体重心偏 放于右腿,目视前方(图2-2-5)。
三、三体式
上体向左拧转,同时,右拳小臂外旋,经胸前向前钻出,至拳心向上,拳高于 鼻平,左拳随之外旋小臂,使拳心拧转向上,目视右拳(图2-2-6);左脚向前 上一步成三体式步,同时,上体向右拧转;左拳经胸前向前钻至右拳上方,逐渐变 掌并内旋小臂向前劈出,至指尖高与鼻平;右拳随之小臂内旋变掌,屈肘回收至脐 部右侧,掌心向下;目视左掌,完成三体式的姿势(图2-2-7)。可略保持一定 的时间。
四、收势
左脚向后撤至右脚内侧,脚跟与右脚跟相对;同时,右掌前伸并外转使掌心向 上;左掌随之小臂外旋使掌心向上;双掌高与肩平;目视前方(图2-2-8);双 掌小臂内旋握拳,经胸前屈臂下按至脐部两侧,两拳心向下;同时两腿伸膝站起; 目视前方(图2-2-9);两拳变掌自然垂于身体两侧,掌心向内,掌指向下(图 2-2-10)〇
以上的分解动作即为形意拳的起势和收势(至分解动作三时,应为标准的三 体式)。后面各章所介绍的形意拳各种徒手套路的起势和收势,均与此相同。
学习“三体式”的姿势时,要先量好两脚之间的距离,摆好两脚的姿势,然 后屈膝下蹲,上体直起,摆好两臂及头部的姿势。然后开始站桩。站一定时间后, 自然将两臂放下,两腿站起,就可以结束练习了。“三体式”的姿势摆放熟练了, 就可以学练形意拳的起势和收势,并在起势和收势中练习“三体式”了。
第三节形意拳“三怖式”学练之说
一、 形意拳手型之说
形意拳的单趟拳法和套路中,主要运用掌和拳两种手型。形意拳掌的手型在形 意拳套路中多次重复出现在劈拳上;拳的手型是随着其他不同的拳法出现。
形意拳的掌型为五指微屈,自然分开,指尖微扣;虎口撑圆,手心微凹。
形意拳的拳型是螺形拳,五指要卷屈握紧,拇指压于食指和中指的第二指节 上,拳面呈斜坡形,略向下倾呈螺形。
形意拳要求每势动作的规格和劲力都要完整、准确。手型为形意拳整体动作的 稍节部分,其规格准确与否,直接影响整体动作劲力最后传递。因此初学者首先应 掌握正确的掌型和拳型,并养成出手即为正确手型的习惯。
初学者要尽快掌握形意拳基本手型的正确规格,可在练习时和日常生活中经常 有意识地做双手或两手交替的拳型和掌型的变换练习。
练习初期每种手型交换的速度要慢,主要注意手型规格,动作熟练后要快速变 换,要能迅速做出正确规格的手型。
二、 “三体式步”步型之说
形意拳大部分动作的步型均为“三体式步型”,因此形意拳三体式的重点和难 点就是“三体式”的步型。初学者学练时必须在“三体式”的学练中把三体式步 型做为重点的练习内容。学习形意拳的初期,步型可稍高;随着练习时间的延长, 要有意识地逐渐降低步型的高度,以达到步型的标准规格和加大运动量以增加腿部 的功力。
练习三体式步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一)身体重心在两腿上的分配
三体式步的前腿支撑体重的30%,后腿支撑体重的70%。身体重心要偏后。 后腿的弯曲程度要大于前腿。后腿的膝关节要向内裹扣。前腿膝关节要微屈,前脚
要略向后蹬,与后脚之间形成一定的“撑劲”。
(二)两腿之间的距离
同侧手脚在前的“顺三体式步”两脚之间的距离约有两脚长;异侧手脚在前 的“拗三体式步”因上体向斜侧拧转,两脚之间距离略小。
三、形意拳身型之说
形意拳重点强调的是怎样能让身体更用得上劲,怎样让身体成为一个整体,并 通过拳脚发出顺达的整体力量。因此形意拳传统拳理对练习者练习形意拳时的身体 形态有很多细致的要求。初期学练形意拳的“三体式”和起势收势时,应对这些 要求有所了解。以便于尽快使身形符合形意拳的规范。
形意拳的身型是练习形意拳单势和套路时,身体要保持的姿势。概括起来总的 要求是:
浏览3,19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