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掌握了“三体式”之后,就要在保持“三体式”姿势的前提下学习形意 拳的基本步法。形意拳中有“手打三分,脚打七分”的拳谚。“脚打七分”的含义 主要是强调形意拳的步法在技击中的重要作用。传统拳谤要求形意拳的步法要行步 有力,沉稳扎实,要有“迈步如行犁,落地如树生根”的劲力和气势。因此,形 意拳的主要步法,是掌握“三体式”之后要学习的重点内容。

第一节形意拳的基市步法图解

形意拳的步法是初学者在三体式和起收势之后接着要学练的重点内容,需要掌 握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前行的步法

(一)上步

上步有两种:

1.从三体式步站立开始,后脚蹬地,前脚向前上半步。

2•从三体式步站立开始,后脚经过前脚向前上步。这种上步要经过磨胫步, 在学练形意拳的初期尤为重要。比如:从左侧的三体式步站立开始,右脚蹬地,左 脚向前进半步,右脚随之提收于左脚内侧踝关节处,脚掌离地与地面平行;然后向 前落步成右侧的三体式步。(图3-1-1)(图3-1-2)(图3-1-3)(图3-1- 4)

图片8

(二)跟步

前脚前进一步或半步,后脚随后跟进,落于前脚后侧(图3-1-5)(图3 - -6)(图 3 -1-7)0

图片9

(三)并步

由磨胫步开始,后脚蹬地,前脚落地后,后脚随即与前脚并步。并步后。一脚 尖向前。另一脚尖外展,两脚跟靠拢。

(四)进步

两脚连续向前移动各一步。多在连续的手法时运用。 其中上步、跟步为最常用的前进步法。

二、后撤的步法

(一) 退步

則脚后退一'步。

(二) 撤步

前脚后退半步或后脚后退半步(图3-1-8)(图3-1-9)。

退踏步

一脚后撤半步,另一脚随即脚跟微离地面,脚掌擦地后退,至另一脚的后侧时 脚跟震踏地面(图3-1-10)(图3-1 - 11)(图3-1-12)。

其中退踏步为形意拳的特色步法。

图片10

、转身的步法

(一)摆步

一脚前移,脚尖外展。多在转身时运用。

(二)扣步

一脚前移,脚尖内扣。多在转身时运用。

第二节形意拳基市步法学练之说

一、步法的重要性

传统武术中的打法主要有两类。一类主要是讲究步法灵活的游斗,一类主要是 讲究步法稳固的功力性打法。形意拳的打法趋于后者,讲究以不变应万变,用功力 赢人。

步型是两腿移动中的瞬间定型姿势,形意拳中主要有三体式步、弓步、马步等 数种;步法是两腿的运动方法,形意拳中主要有上步、跟步、退步等;步型和步法 与各类上肢的攻防技术有机结合,达到技击时进攻和防守的目的。

步型和步法是武术各类技术的运用基础,看起来简单,但在武术的进攻和防守 中非常重要。可以说武术“踢、打、摔、拿”的各类技术都是在步型和步法的基 础上完成的。因为,武术技击实战和比赛中的攻击与防守大多是在移动中进行的。 对攻守双方来讲,移动中的目标不容易击中。另外,移动中很容易造成对手的距离 错觉,便于接近并击中对手。

经常练习形意拳的步法,不仅可以尽快提高形意拳的技术水平,提高对距离的 判断能力和反应能力,还可以提高日常生活中十分需要的下肢力量、灵活性和大脑 对下肢的控制能力。

二、形意拳各种步法练习之要


  1. 跟步是形意拳步法中最基本和最能体现形意拳特点的步法。学练时要注意 前脚是在后脚蹬伸的催动下,略离地面向前迈进并用脚跟先着地;后腿要用全脚掌 着地蹬伸膝关节和髋关节。蹬地后要随之向前跟进。跟步后身体重量的70%仍要 由后腿支撑。

  2. 磨胫步是形意拳经常运用和有特色的步法。学练时要注意后脚在蹬地之后 迅速跟进,提收于前脚内侧处。

  3. 退踏步是形意拳的独特步法,学练时前脚后退要注意将脚跟提起,用前脚 掌擦地而行,至身后时,用脚跟震踏地面,用力要沉实。

  4. 上步和进步要注意用后脚蹬地。

  5. 退步和撤步要注意支撑腿的稳定。


6•摆步和扣步主要用于转身,因此支撑腿要沉稳,摆动腿要随转身而行,灵 活迅速。

前进的上步和跟步是形意拳的重点步法。在练习时,一定要注意后脚的蹬地和 前脚的前蹚,使脚步动作在沉稳的基础上迅速敏捷。拳谚所说的“迈步如行犁, 落地如树生根”,目的就是为了在技击实战中能达到迅速“脚踏中门夺敌位,就是 神仙也难防”的境地。

练习形意拳的各种步法时,要在保持“三体式”姿势的前提下进行;意想在 与对方调整距离,寻找和创造进攻与防守的最佳机会。

初学者学练主要的步法时,可以反复进行一种步法的单动练习;也可以将两种 步法组合起来练习;还可以与同伴进行体会距离感的步法练习,以及根据同伴手势 进行提高应变能力的信号步法练习。

初学者在练习步法时,动作不要求十分确切,但速度要慢,着重体会两脚动步 时后腿蹬地用力的感觉。

形意拳的整体动作看起来简单,但形意拳的手法动作起钻落翻、出收拧转,需 要较高的协调性,对初学者有较大的学习难度,因此,有必要在定步和活步练法之 前先进行初步的简化练习。我们在此安排的原地形意拳五行拳练习,主要是帮助初 学者尽快掌握形意拳的手法和形意拳身体运动的基本形态。同时这些简单、基本的 练习方法也是用于日常保健养生的锻炼手段。

下面介绍的是我们为初学者提供的原地形意拳练习,主要有双手手法的反复练 习和左右两侧手法的反复练习。双手同时进行的手法练习可诱导初学者尽快掌握; 左右两侧的反复练习接近正规拳法,让初学者尽快掌握形意拳主要手法的规格动 作。

五种拳法都可以原地进行双手的练习,或者进行左侧练习数次之后再换成右侧 的练习。目的就是尽快掌握形意拳的各种基本手法。

第一节图说原地劈拳学练

形意拳的劈拳大多是由钻拳和劈掌组成的单式重复练习,也有用钻拳和劈拳组 成的单式重复练习。我们这里介绍的是由钻拳和劈掌组成的常见的劈拳。

在形意拳的拳术套路中,钻拳和劈掌的运用次数最多。因此首先要掌握这两个 手法的规格动作,再结合全身动作练习就容易得多。

一、原地劈拳动作图解

在学练原地劈拳之初还可以先学练双手的钻拳和劈掌,熟练之后更有助于尽快 掌握劈拳的手法。

(一)原地双手劈拳

  1. 预备势:身体立直,双拳收抱于脐部两侧,拳心向上(图4-1-1)。


双钻拳:双拳经口前向前钻出。至拳高与鼻平,拳心向上(图4-1-2)。

图片11

  1. 双劈掌;双拳小臂内旋,变掌向前下方劈至掌指高与鼻平。掌心向前下 (图 4-1 -3)。

  2. 双收拳:双掌小臂外旋,变拳屈肘回收至脐部两侧,拳心向上(图4-1-


4)图片12

如此反复练习。这个练习可使初学者尽快掌握形意拳钻拳和劈掌的规格动作, 初学时练习速度要慢。要注意钻拳和劈掌的手臂拧转。

(二)原地一侧的劈拳(以右侧为例)

可以从右三体式步的右劈掌开始(图4-1-5)。

  1. 左钻拳


左脚不动,右脚收回成磨胫步;同时,上体向右转,左掌随之小臂外旋变拳, 自脐部右侧经胸前从左拳上方向前钻出,至拳心斜向上,高与鼻平;右掌小臂外旋 变拳收至脐部右侧,拳心向上;目视左拳(图4-1-6)。

  1. 右劈掌


左腿蹬地,右脚向前上步,膝微屈,全脚掌着地成右三体式步;同时,上体向 左拧转,右拳从脐部左侧向上经胸前向前上方外旋伸至口前变掌,随之小臂内旋向 前劈出,至掌心向前下方,指尖高与鼻平;左拳随之小臂内旋变掌,屈肘回收至脐 部左侧,掌心向左斜下方;目视右掌(图4-1-7)。图片13

左钻拳与右劈掌可依次反复进行练习。练习数次之后至右三体式收势。 练习数次之后可以换成左侧练习。左侧练习同于右侧,唯动作相反。

二、原地劈拳学练之说

劈拳手法的难点主要是拳和掌的钻翻变换,传统称之为“起钻落翻”。学练时的起钻出拳和落翻劈掌要特别注意小臂的拧转,小臂要边运行边内旋或外旋。千万 不可先拧转,然后再打出或收回。两手一出一收或双手同时出收时,尤要注意。

浏览3,956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