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拳的传统练法非常重视五行拳中每种拳法的单趟练习。练习时请注意以下
要点。
一、 形意五行拳的定步和活步练法
以上介绍的不跟步的练法就是定步五行拳。活步五行拳就是后脚蹬地,把前脚 蹬出上步,后脚随之跟步的劈拳、崩拳(跟步加大)、钻拳、炮拳、横拳。初学者 首先要打好定步五行拳的基础(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在此基础上,再逐渐练习 活步五行拳。
练习活步五行拳时请注意以下几点:
学练每种活步拳法时,跟步的幅度均要由小渐大,速度均要由慢渐快,以 便上下肢协调配合,尽快适应跟步出拳的动作。
要注意前脚上步和前手打出要同时进行,同时到位,以达到形意拳“手脚 齐到方为真”的技术要求。
后脚要全脚掌用力蹬地,蹬地后要顺势快速跟进。
在定步和活步练习时,特别要注意手法的出手和收手要同时运行。形意拳 的手法在运行方式上,多为一手打出的同时另一手收回。这一点初学者在练习时要 特别注意。因为回收的手主要用于防守,在防守(如抓住对方的手臂)的同时发 出进攻的掌或拳,可形成对拉的劲力,有助于加大击打的力量和成功率。同时也可 充分表现形意拳的风格特色。
二、 练习五行拳单趟时,要注意身法的运用
形意拳身法是指练习形意拳时的躯干动作。练习五行拳中每种拳法的单趟时, 要特别注意形意拳身法的运用,在有意识的反复练习中不断提高整体运动出击的协 调能力。
形意拳的身法动作较为简单,主要是配合拳法出击的躯干左右拧转的动作。总 的要求是,在出手时要用躯干的拧转推动上肢向前击出;收手时要以腰带肩,以肩 带手。要用躯干的拧转抽拉后收。学会了单趟五行拳之后,要着重体会五种不同的 拳法是怎样以腰为轴左右拧转,怎样用躯干催动手臂打出和回收。
三、 练习形意拳单趟时要注意劲力顺达并完整
形意拳的特色可以说主要体现在完成动作时瞬间的“整劲儿”上。“劲儿”就
是练习形意拳时的用力。术语称之为“劲力”。
形意拳套路在演练时首先要表现出充足的劲力。表现充足劲力的关键是身体的 用力顺序要通达,一般手法、腿法、摔法的用力顺序是“起于跟、顺于中,达于 梢”,由下及上地用整体之力。其次是要表现不同拳势的劲力。一般一个完整的形 意拳套路都有刚、柔、轻、重、蓄、发等多种劲力的表现形式,练习时要在劲力充 足的前提下充分展示不同劲力的表现。初学者在平时的练习中要有意识地体悟并逐 渐掌握。
另外,形意拳传统拳理中对不同阶段和不同水平的练习者,有“明劲”、“暗 劲”、“化劲”的要求。作为初学者,首先要练“明劲”。所谓“明劲”就是在练 习形意拳时要动步有声和出手快速有力,把整个身体完成动作时的用力展现于外。 形意拳传统拳理中强调要“手脚齐到方为真”,这句话在练功和实战方面可有数种 解释,但对初学者来讲,就是要在练习时尽快达到动步和出手的协调一致,使上下 肢的动作同时进行并同时完成。没有身体动作的外形整齐,也就没有所谓的明、 暗、化劲了。换句话说,形意拳的动作达到了 “动作整齐”的程度,才便于以后 的“暗劲”和“化劲”。因此,初学者首先要将精力集中于对形意拳基本技法和基 本拳法的动作规格掌握上,打好形意拳身体姿势和动作整齐的基础,从而尽快达到 打出每一拳时,全身的劲力都是完整一气。
四、练习形意拳单趟要注意呼吸与动作的“内外相合”
如果说呼吸和攻防意识为“内”,身体动作为“外”,那么为了达到“整劲” 的目标,就要使身心“内外相合”成一整体。
练习形意拳单趟时的呼吸方式是腹式逆呼吸,也就是吸气时收缩小腹,呼气时 鼓沉小腹(和正常的呼吸相反)。这种呼吸方式有助于体现形意拳法的发劲,表现 “内外合一”的“整劲儿”。初学者在初期学练时,应以自然呼吸为好,主要将精 力用于身体动作上,待形意拳的动作基本掌握正确和熟练之后,再逐渐进行腹式逆 呼吸练习。初期可在站三体式桩时体会,达到能较自如地逆式呼吸的程度,再运用 于五行拳单势的练习中,逐渐形成只要练拳即用腹式逆呼吸的习惯。
另外,在练拳时一般是在收手或防守时吸气,在出手或或进攻时呼气,但均以 自然为度。
第六章图说形意拳术套路学练
掌握了形意五行拳的单趟之后,就可以学练形意拳术套路了。在此强调一点, 就是形意拳非常重视五行拳的单趟拳法,一定要在熟练掌握的基础上再学形意拳术 套路。
练习形意拳术套路,主要是进一步熟练五种基本拳法,增加每种拳法的衍生和 变化,进一步提高身体的灵敏性。
下面介绍的都是动作精炼、易学、有特色的形意拳小套。
第一节五行连环拳图解
五行连环拳是以五行拳单势为主要动作组编成的形意拳套路。五行连环拳由 24个完整拳势组成,往返两段同样的动作。其动作结构简单紧凑,是流传广泛的 形意拳基础套路。
一、起势
同前第二章的起势(图6-1-1~图6-1-5);至左三体式(图6-1-6)。
动作要点:动作要舒展松沉;精神要饱满。
二、跟步右崩拳
两腿及上体姿势不变;左掌小臂外旋握拳于身前,拳眼向上;同时,右掌小臂 外旋于胳部右侧,拳心向上;目视前方(图6-1-7);左脚向前上一步,右脚随 之跟进成拗三体式步,同时,上体向左拧转;右拳小臂内旋,经左拳上方向前击 出,至拳眼向上,高与肋平;左拳随之小臂外旋,屈肘回收至脐部左侧,拳心向 上;目视右拳(图6-1-8)。
动作要点:右拳打出与左脚上步要同时进行;右腿要用力蹬地并随即跟步。
退踏步左崩拳
两腿及上体姿势不变;右脚向后撤半步;目视前方(图6-1-9);左脚脚掌 擦地后退,至右脚后侧用脚跟踏地,右脚不变完成退踏步;同时,上体向右拧转; 左拳小臂内旋,经右拳上方向前击出,至拳眼向上,髙与肋平;右拳随之屈肘后收 至脐部右侧,拳心向上;目视左拳(图6-1-10)。
动作要点:左崩拳与左脚退踏步要同时进行;动作要沉稳有力。
四、顺步右崩拳
身体向右拧转,身体重心移至左脚;右脚随之提收至左脚内侧成磨胫步;同时 左拳外旋内格;目视前方(图6-1-11);右脚向前上一步;左脚蹬地后随之跟进 成三体式步;同时,上体向左拧转;左拳屈肘回收至脐部左侧,拳心向上;同时右 拳小臂略外旋,经左拳上方向前击出,至拳眼向上,高与肋平;目视右拳(图6- 1-12)0
动作要点:右脚上步要远,右拳与右脚要同时到位,刚劲有力。
、撤步震脚抱拳
左脚向左斜后撤半步;同时,上体略向左拧转;右拳小臂外旋,由前向左斜下 方插至小腹左侧,拳心向前;左拳随之小臂内旋,向右斜下方插至小腹右侧,拳心 向下;两拳交叉,右拳在左拳上面;目视右拳(图6-1-13)(图6-1-13背 面);两脚不动,上体向右拧转;同时左拳变掌,两手交叉上举至头部前方时向左 右分开,至肩部两侧,此时左掌心左斜下方,右拳心向右斜下方;目视右拳(图 6-1-14);身体重心后移至左腿,右脚随之擦地后撤,至左脚内侧时脚跟踏地震 脚;同时,上体略向左拧转;左掌右拳同时小臂内旋,由两侧画弧下落至腹前,右 拳拳心向上落在左掌心内击响;目视前方(图6-1-15)。
动作要点:下插、分展、收抱要协调连贯;震脚与抱拳要同时完成,发出声 响。
跟步左炮拳
右脚向前上一步,左脚蹬地后随之跟进成拗三体式步;同时,上体向右拧转; 右拳屈臂垂肘向前上方内旋拧转格架,拳心翻转向外,拳置与右侧耳眉之间;左掌 变拳随之小臂内旋,向前冲至拳眼向上,高与肋平,目视左拳(图6-1-16)。 动作要点:右脚上步要远;与格架冲拳要同时到位,刚劲有力。
、退踏步左劈掌
身体重心向后移,右脚脚掌擦地后退,上体向左拧转;同时,右拳小臂外旋, 屈肘下落至身前,拳心向上,高与肩平;左拳随之小臂外旋,屈肘回收至脐部左 侧,拳心向上;目视右拳(图6-1-17);右脚至左脚后侧用脚跟踏地;左脚随之 略外展脚跟使脚尖向前,完成退踏步并成三体式步型;同时,上体向右拧转;左拳 从脐部左侧经胸前向前上方外旋伸至口前变掌,随之小臂内旋向前劈出,至掌心向 前下方,指尖高与鼻平;右拳随之小臂内旋变掌,屈肘回收至脐部右侧,掌心向左 斜下方,指尖向左斜上方;目视左掌(图6-1-18)。
动作要点:右拳外旋下落要裹肘,并要与转体同时进行;退踏步左劈掌要沉稳 有力。
拗步右钻拳
左脚向前上半步,右脚蹬地后随之跟进成拗三体式步;同时,上体向左拧转; 右掌变拳,小臂外旋经胸前从左小臂上方向前钻出,至拳心斜向上,高与鼻平,左 拳随之握拳,屈肘回收至脐部左侧,拳心向下,目视右拳(图6-1-19)。
动作要点.•双掌变拳要顺势自然;右钻拳要向左合胯拧腰。
纵跳步劈掌
上体及右臂姿势不变;左脚向前上半步;同时,左拳在脐部左侧外旋小臂,使 拳心向上;目视前方(图6-1-20);上体及两臂姿势不变;右腿屈膝向前上方提 起,脚尖外展;左脚顺势向前纵跳后落地;目视前方(图6-1-21);右脚向前下 方落步,脚尖外展,两腿变成龙形步;同时,上体向右拧转;左拳从脐部左侧向 上,经胸前向前上方外旋伸至口前变掌,随之小臂内旋向前劈出,至掌心向前下 方,指尖高与鼻平;右拳随之小臂内旋变掌,屈肘回收至脐部右侧,掌心向左斜下 方,指尖向左斜上方;目视左掌(图6-1-22)。
动作要点:纵跳步要借助右腿的上摆之力;落步劈掌合胯拧腰,顺势有力。
连环进步崩拳
右脚向前上一小步,脚尖略外展;同时左掌握拳,拳眼向上;右掌小臂外旋变 拳,仍于右腰间,拳心向上;目视前方(图6-1-23);左脚向前上一步,右脚随 之跟进成拗三体式步,同时,上体向左拧转;右拳小臂内旋,经左拳上方向前击 出,至拳眼向上,高与肋平;左拳随之小臂外旋,屈肘回收至脐部左侧,拳心向 上;目视右拳(图6-1-24);左脚向前上一步,右脚随之跟进成顺三体式步;同 时,上体向右拧转,左拳小臂内旋,经右拳上方向前击出,至拳眼向上,高与肋 平;右拳随小臂外旋,屈肘回收至脐部左侧,拳心向上;目视左拳(图5-2- 25) 〇
动作要点:右崩拳时的上步和跟步要连贯;要借助进步的冲劲。右崩拳与左崩 拳的衔接要连贯、有力。
转身拗步劈掌
身体向右转,右脚不变,左脚尖内扣;同时,左拳小臂内旋,屈肘回收至脐部 左侧,拳心向上;右拳拳心向上仍于脐部左侧;目视前方(图6-1-26);上体继 续向右拧转;右腿随之屈膝上提,脚尖外展;同时,右拳从脐部右侧经胸前外转向 前钻出,至拳心向上,高与鼻平;左拳不变;目视右拳(图6-1-27);右脚向前 落步,两腿交叉成龙形步;同时,上体向右拧转;左拳从脐部左侧向上,经胸前上 方外转伸至口前变掌,随之小臂内旋向前劈出,至掌心向前下方,指尖高与鼻平; 右拳随之小臂内旋变掌,屈肘回收至脐部右侧,掌心向左斜下方,指尖向斜上方; 目视左掌(图6-1 -28)。
动作要点:转身要连贯灵活;拗步劈掌要向右合胯拧腰。
浏览1,42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