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练手足之劲为主。
俯卧而练,故称之睡功。
先将身俯卧于地,各部挺直,足趾直于地,两手置头部两旁,指尖向前,掌心 贴地,运两臂腿之力,将身撑起,离地一尺,缓缓将身向前探去,探至极度时,两足后 挫,身体亦随之后退,退至极度时,再向前探去,循环往复,不尽而止。全身除手足 之外,完全凌空,不可贴地。
初行费力,习之既久,次数渐增,一年以后,完全不觉痛苦。
—年以后,易掌为拳,虎口向前。
若干时以后,易拳为指,以三指支地。中、食二指居前,拇指居后,成科
爪形。 ,
再过若干时以后,则以一足趾拄地,另一足趾迭于其上,两足交换而行。
再以背负重物,数公斤渐次增加至数十公斤,则大功成矣。
指力至此,可逾数百公斤。
^八、蜈蚣跳
其法与伏虎功相同,不同者,兼及跳跃。
先身离地 5〜10厘米,做预备式,然后身体中部向上耸起成弓背形,如猫 伸懒腰状。
耸至极度,两掌猛力一捺地,全身向前完全凌空窜出,落地仍掌指撑地,身 体离地数寸。
入手之初,向前跃不及30厘米,以后功夫渐深,所跃愈远,达数尺之外。
先练伏虎功,方可练此,不然容易受伤。
练功次序,如同伏虎功进度,达三指、两足跳跃,则功成。
尤瓜功
亦为指力功。
与鹰爪功大致相同。不同者,龙爪功抓人时,五指略为伸直。
功法为空手抓酒坛为主,以拇、中、食三指为本,埕边沿既滑,故不易练成, 但必须抓稳为小成。
小成后将埕内灌沙,每次增 5公斤,渐增至15〜20公斤。
然后,换铁陀螺。此物上细下粗,无边沿可抓,重达5公斤,而练时不可 滑跌,可见功力之深难。
第三节点穴练功十势
气功点穴练功十势,是采用中华武术与中华气功,或外丹功与内丹功相结合练 法的实践总结,根据练功要领、练功作用及适应证编组而成的。我们在临床实践中 体会到,气功点穴功法动作简单、容易掌握、收效快。运动量可大可小,可因人因病 选择全套或某节锻炼,均具有健身和防治慢性疾病的效果。本法是一种动静兼炼 的功法,它主要适用于气功师点穴锻炼,又适用于武术、气功爱好者的自我健身锻 炼。动作吸收了前人练功中有关内练与外练等治疗和保健方法,是中华气功导引 点穴功法的重要总结之一。
【练功方法】
概述及预备式凡行气功点穴疗法的气功师操作时必须有充足的内劲,气足 则力强,力强则功力大,这种功力是视之不见,触之如电的内劲(内气或体潜能等)。 而且患者确感到深达筋骨或内脏,当气运一点,再点至患者治疗部位时,即感身体 麻热。故此方法必须长期坚持锻炼。气功点穴疗法共分十种练功方法。每种方法 的预备式要求做到目平视前方,心静,口微合拢,舌轻贴上腭,沉肩坠肘,含胸拔背, 呼吸均匀,全身放松,全神贯注,意守丹田,以培育其真气。
功理功法介绍本功法共分十势,一至九势前加“预备式”,第十势按其本节要 领进行。每节练完后全身可放松片刻,再继续进行,现分别介绍如下。
}第一势少林站桩功}
【练功要领】少林站桩功姿势较低平,功架展开强度较大,练功时两腿开立,两 脚平行站立(距离为自己脚长的三倍),两膝弯曲下蹲,两大腿微平,两脚尖内扣,十 趾抓地,重心落在两腿正中,膝部外展与脚尖垂直,裆部撑圆,头正颈直,含胸腰直, 沉肩收胯,两臂屈肘,环抱于胸前,两手呈八字掌,手心朝内,中指尖相对,四指微松 开,两手臂与肩平齐,两眼微视两中指间。收功时将两掌合拢于丹田片刻后,两手 自然放于体侧(图2-14)。站桩时间,每次不少于3〜5分钟,间隔时间与总练功 时间不少于30分钟。然后保持原站桩势,再以双手掌及臂做内合外推,运丹田气, 上下揉按动作;内合时为呼气,外推时为吸气;重操作3分钟。(图2-15)
【练功作用】练少林桩功,能使全身内外兼练,主要是增强腿力,提高弹跳力和 脚趾的抓力。它不仅能锻炼武术中的底盘功夫,培养正确的体态姿势,增强两臂、 腰背、跨部及各关节肌肉的力量和灵活性,而且长期锻炼的话,尚有强肾壮腰之 功效。
【适应证】用于治疗腰腿痛、下肢关节痛、神经衰弱、失眠等。
j第二势力士蹲起功:
【练功要领】两足分开站立与肩同宽•双手握拳屈肘,下蹲。然后站起,要求丹 田运气于掌和足,意念由掌-丹田-腿—足。采用自然呼吸随势运行的方法,重复 上述蹲起锻炼。(图2-16,图2-17)
【练功怍用】可增强筋骨,壮腰强肾,增强体力及全身的耐力。
【适应证】用于治疗关节炎、肾病、遗精、消化不良及肺气肿等疾病。
【练功要领】丹田拍打功是形意拳练气壮内丹的拍
打功法之一,历代练功者与武术家对此都很重视。丹田
为内气聚会之处,练功者在选练此功时,练习丹田拍打
功,每次在练习少林桩功基础上进行,首先将双手五指
交叉两臂上举,拳心向上,用腹式呼吸。当气贯丹田后,
再随意力集中丹田,两手交叉拍打中丹田(脐下1.5
寸)。拍打时用力与次数应由轻至重,由少至多,循序渐
进。另一种练法,要领及要求同少林站桩势,然后将两
手臂提于体侧平伸五指分开,掌心向上,再翻掌向内合
于小腹部(丹田处),进行拍打,先是左手拍打,后是右手
拍打。然后右手压左手意守丹田处片刻,重复上述动作
练习。(图2-18)
【练功怍用】主要是练丹田之气,可以起健脾和强壮 腰肾的作用。
【适应证】用于治疗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大小便失禁、遗尿、遗精、阳痿、腹肌 麻痹等病症。
【练功要领】操作者双脚与肩同宽站立,背向墙壁,约相离10〜20厘米,全身 放松协调一致,身体后仰。当气运至背部督脉(膀胱经)等处,突然用背部撞击树或 墙壁,借撞击之反作用力,身体前倾,如此重复进行。撞击腰部时采用少林站桩式 下蹲或站立势(图2 - 19)。两臂分开用手臂及掌背侧(外劳宫穴处)撞击墙壁或树 等(图2-20)。初学者要轻慢,用力要均匀、自然,呼吸随动作进行。上述动作重 复练习。
【练功怍用】有助于强肾壮腰,加强腰背肌力量,经过长期锻炼后使肩背腰
坚实。
【适应证】用于治疗腰背痛,还可助于强身健体。
第五势朱砂寧:击功}
K—
【练功要领】操作者采用少林站桩功势,顺势随意气,将两掌提至胸前,大栂指 尖相对,手掌心向前(图2-21),内劳宫穴向外•双手掌平行向前慢慢推出,至两臂 伸直(图2-22),还可用掌击物或空击物,击物选择即纸板—木板—石板—铁板 等,掌出时意念必须随掌,两手慢慢收回,然后再推出,重复进行3〜5分钟,也可采 用两掌交替进行。
【练功怍用】用于加强上肢关节功能运动,目的在于锻炼上肢的臂力、指力、掌 力,使内气能运行至手指,掌指集中一点发出能量(外气)。
【适应iit】用于治疗上肢关节功能障碍及气功点穴治疗。
|第六势太极云球功}
【练功要领】操练者采用少林站桩功,两臂于体侧分开,两手五指抓住重约3. 5公 斤的石心沙球。开始做向上托太极云球(图2 - 23)百余次,接着再进行抓球做太极云球 百余次。再进行两臂左右平行伸出(图2-24),抓球向外推,吸气时两臂收回,意念领 气至手掌时,五指抓球慢慢向外左右侧推,重复百余次,上述动作可重复练习。
【练功怍用】此功主要是增强臂、掌、指力,久练能使丹田气贯通于手指及掌, 运用它进行气功点穴治病,发挥效应。
【适应证】主要适用于一些上肢外伤后功能障碍的锻炼,可改善功能运动及气
功点穴治病。
浏览6,74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