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习功夫者,不论软功硬功,皆 以凝神固精、静心敛气为主。欲凝神 固精、静心敛气,又非排除一切思虑、 排除一切隐疾,不能成就。
以下所举诸端皆备,有病者依法 调治,无病者使内脏坚实,气沛体充,
成功较易,收效较速。否则内疾不除, 外邪易犯,纵使日习不綴,非但不易I 望其有成,亦且因此受其贼害。故世 人往往言习趺坐者,易成白痴;习吐 纳者,易成痨瘵。此皆未能先行内外 功,调治内脏,不得其道,致夕卜邪侵贼,1 内疾增盛,至成种种奇症,而不可以 救药也。
以下所举十要、十忌、十七伤等, 皆为治脏强身法中最要关键。习者务 必牢记在心,处处留意。迫内脏既坚 固,然后再依七十二艺中之四段功,逐 段练习,必能达到目的。
惟练习四段功时,亦须按部就班,
不可间断,不可遗漏,每日以子午二I 时各行为最佳S盖子过阳生,午过阴 生,合阴阳二气而融会之,则浑然成
太极之象,神思宁静,机械不作,一切 杂念,未由而兴,混元一气,功自易成。 若每日行一次者,则须于子后午前行 之,其明在清晨六七点钟为最宜;盖此 时乃阴阳交泰之时,犹得气之盛也。除 此二时期外,若任意行之,必无利益。
再在行功之地点,宜幽静,无杂 声杂色之地为佳。若尘幕中大非其道, 盖一有杂色,瞩于耳目,神必乱,气必 散,神乱气散,而能成功者难矣。
再四段功以柔为主,不宜有僵拙 蛮暴之气,不宜有贪多务求之心,不 可犯十忌、十七伤,否则不弄到以白 痴、痨瘵而损其身心不止也。
以上所述皆系理所必然,非矜奇 眩异,故作此危辞,以耸人听闻也。或 有练功之人,未及半载,竟致略血而 亡,盖即内患隐疾,夕卜感邪魔故耳。深 愿习者再3注意,于练习功夫前,先 习内功外功及四段功百日,以作习他 种软硬功夫之基本,技无不成者,勿 视以上之语为河汉也。
内外功解
(_)内功六字治脏法
六字者何?即呵、嘘、呼、嘶、吹、 嘻是也。
每日子后午前,静坐叩齿咽津, 念此六字,可以祛五脏之病,而强壮 内膜。惟宜轻念,耳不闻声,又须一气 直下,效应如神。
只因肝火上来攻, 嘘而治之效最速。.
呵属心兮外主舌, 口中干苦心烦热, 量疾深浅以呵之, 喉结舌疮皆消减。
(二) 六字行功歌
肝用嘘时目睁睛, 肺宜嘶处手双擎, 心呵顶上连叉手, 肾吹抱取膝头平, 脾病呼时须嘬口, 三焦有热卧嘻宁。
(三) 应时候歌
春嘘明目木抉肝, 夏日呵心火自闲, 秋嘶定收金肺润, 冬吹水旺坎宫安, 三焦长官嘻除热, 四季呼脾上化餐。 切忌出声闻两耳, 其功真胜保神丹。
(四) 赞功歌
1.喊
嘘属肝兮外主目, 赤翳昏蒙泪如哭,
撕
嘶属肺兮外皮毛, 伤风咳嗽痰含胶, 鼻中流涕兼寒热, 以嘶治之医不劳。
吹
吹属肾兮外主耳, 腰酸膝痛阳道萎, 微微吐气以吹之, 不用求方与药理。
呼
呼属脾兮主中土, 胸膛腹胀气如鼓, 四肢滞闷肠泻多, 呼而治之复如故。
嘻
嘻属三焦治壅塞, 三焦通畅除积热, 但须一字以嘘之, 此效常行容易得。
二、夕卜功心功
行功时必先冥心息思,静气凝神, 绝情欲,以保守元神,又名养神法。
(一) 首功
两手掩两耳门,即以第二指掩中 指上,弹耳根骨作响,可治风池邪气。 两手扭颈,左右反顾,肩膊随转,两手 相叉,抱颈而所视,使手与颈争力,可 去头痛、目昏。
(二) 面功
用两手掌摩擦极热后,摩擦面部, 皆要摩到,如揩汗然。
再用掌心,向面上擦摩之。
(三) 耳功
宜抑仰左右多次,即以两手按两 耳轮,一上一下摩擦之。
平坐,伸一足,屈一足,横伸两手, 直竖两掌,向前若推门状,扭劲左右 顾,各七次。又名聪耳功。
(四) 目功
每睡醒且不开目,用两大指背相 合,擦热,揩目十四次。
仍紧闭,左右轮转眼球,各七次。
紧闭少时,忽大睁开,两手大指 背曲骨重按两眉旁小穴(攒竹穴)二十 七遍。
又以手摩两目颧上及旋转耳根( 耳根穴)三十遍。
又以手逆乘额,从两眉中间(眉 心穴)始,以人脑后发际二十七遍。
仍须咽津无算,用手按耳之近鼻
两眦,闭气,按之气通即止。
跪坐,以两手按地,回头用力后 视五次,谓之虎视。又名明目法。
(五) 鼻功
两手大指背擦热,揩鼻各三十
六次。
(六) 口功
凡行口功,宜紧闭其口。
口中焦干,口苦涩咽下无津,或 吞唾喉痛,不能进食,乃热也。宜先大 张口,呵气十数次,鸣天鼓九次,次以 舌搅口内咽津,复呵复咽,俟口中清 水生,即热退凉生也。
(七) 舌功
以舌抵上腭,则津液自生,漱而
咽之。
(八) 齿功
叩齿三十六,可以集元神。 小便时,亦宜紧咬其齿。
(九) 身功
盘膝坐时,宜以一足跟抵肾囊根 下,使精气无漏。
垂足平坐,膝不可抵肾子,不可 着在所在处。
行功毕,起身宜缓缓舒舒,手足 不可急切。
坐宜平直,其身坚起,脊梁不可 东倚西靠。
三、内外功十要
面要常擦,目要常揩,耳要常弹, 常摩,足要常搓,津要常咽,腰要常揉<
齿要常叩,背要常暖,胸要常护,腹要
四、内外功十忌
忌早起科头(不戴帽子),忌阴室 贪凉,忌湿地久坐,忌冷着汗水,忌热
着晒衣,忌汗出扇风,忌灯烛照睡,忌 子时房事,忌凉水着肌,忌热火灼肤。
五、内外功十七伤
久视伤精,久听伤神,久卧伤气, 久坐伤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暴 怒伤肝,思虑伤脾,过悲伤肺,至饱
伤胃,多恐伤肾,多笑伤腰,多言伤 液,多睡伤津,多汗伤阳,多泪伤血, 多交伤髓。
(—)悬金钱
悬金钱乃练耳目之听视力,与防 敌人袭击之法也。
可取旧铜钱二枚(带孔者),以细 丝线系于梁间,高与目齐。练时先立 于铜钱前,以手推钱,使自眼前飞过, 而习不瞬。
再背身,习听风之功。
久之,效乃大著,遇警之时,交手 之际,自能临机应斗,再习绝艺各种 功夫,则无不致胜矣。
(二)打纸缴
打纸墩乃习拍打之阳劲也。
其练法至简且易,将厚纸平叠三 四寸,方七八寸,安置于坚实発上,或 桌角,以拳、掌、指、肘,颠倒击之。两 足互换活步,随意击之,打之,拍之,插之,切之,削之,用种种手法,想象 敌人来攻,一面破之,一面攻而取之。
如此习之百日,则初步功成;再 百日,则第二步功成;一年之后,则全 功成矣。至是一掌到处,有如疾风暴 雨,击中敌身,轻则仆,重则伤。
惟不能致命。然其阳刚之劲,确 令人不可捉摸。北派习此功夫者颇多, 此功成后,再习其他手上功夫,则进 步有不可思议之效也,盖亦技击家不 可少之基本功夫也。
(三)金刚圈
金刚圈乃习五指拈捏之劲也,传 于南派。
用具凡二,以铁所为,每重八斤, 左右各一。初习者,可重四斤,其形如 小儿游戏之滚铁环,每日捏转之,功成 两指(拇指、食指)有如钢钩。亦拳家之
基本功夫也。
(四) 悬棉捶 1
悬棉捶乃习眼力与手上练准之 功夫也,其练法至简且易。
棉花少许,揉为圆球,以丝线系 于梁间,或以一指(一指金刚法、一指 禅),或以二指(点石功),或以掌(仙人 掌),或以拳(阴拳功),点打之,或以枪、
刀、剑、棍等器击刺之。
初则不易命中,久之自能随心所 欲,待能点打击刺一一命中时,再闭 目习之,亦能自如者,则成功矣。与人 交手之际,则致胜易如反掌。
此法日本拳术家多袭用之,故其I 临敌也,每易致胜s
(五) 木人
木人功夫乃少林七十二艺之根
基艺业,幸勿忽视。
其练法亦极简易,取直径六寸、 长九尺之圆木一根(穿木、榆木为宜)_, 埋土中三尺五寸,外露五尺五寸,于 顶端下一尺处,装一横木,长三尺二 寸,直径一寸六分,其形如基督之十 字架。装妥后,即如一人,横木即其手, 上余一尺之高即其首,中为胸腹,下 为腿足,故此等处,均需皮包裹之。
习者立木人前,或推或持,或抱 或挤,或以指掌点打上部,或臀胯挤 靠中部,或以足踢踩下部。总之,想象 人身各部,施以手法,均无不可,乃习 全身劲力,手足应用之法也。
此功亦必有恒,忌用暴力,每于 清晨舒筋后习之。始再习七十二艺中 之功夫或其他拳脚。如以木人习点穴 术,亦无不可。
浏览2,34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