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历
1956年生于公主岭,祖籍山东即墨,
现住吉林省公主岭市,任市教育工会副主 席。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管理专业研究生。主 张“崇文尚武,文武双修”。文化知识方面:
系统学习了大学物理专业的课程,具有6年 的中学教学经验;系统学习了教育管理专业 的研究生课程,具有22年的机关工作和管 理工作经历。武术方面:幼时曾习中国传统摔跤、少林长拳、潭 腿和八极拳,具有30年的武术教学经验;1986年正式拜清朝末 代“皇帝”的武师霍殿阁之子霍青山为师,成为霍师的开门大弟 子,专攻八极拳械及功法。
武术任职
中国武术七段,国家一级武术裁判,吉林省武术协会委员,
长春市八极拳研究会特邀委员,公主岭市武术协会主席,公主岭 市八极拳研究会会长,四平市武术协会副主席,《走向奥运的中 国武术》常务编委会主任。
参赛成绩 作
1993年率队赴北京参加“武术文化知识国际大赛”,荣获个 人三等奖、集体组织奖。并应邀参加了中央电视台现场直播的 “武林风采”晚会。
理论成果
曾在《武魂}杂志发表了 “霍氏八极拳形成与沿革” “八极拳释义”“八极拳的跺脚”“八极拳的擤气” “八极拳的发力”等 文章多篇,以技术阐述明晰、见解独到为特点,受到读者欢迎。
教学成果
所教弟子在全国八极拳比赛中有3人获得第一名,有3人获 得第五名,1人获得第八名,有4人次获得一等奖,多人被沈阳 体育学院特招为大学本科学员。学生李志强现任吉林省高等公安 专科学校格斗教研室主任、吉林省公安厅散打队教练,学生赵龙 现任大连对外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院武术教师。有3人晋升为中 国武术六段,有2人晋升为中国武术五段,有多人晋升为中国武 术三、四段。所教弟子遍布吉林、辽宁、黑龙江、河北、山东、 北京等地,还曾教授过意大利、美国、英国等国的外籍学员。
事迹
1985年在中学任团委书记时,为了保护师生的安全,维护 学校秩序,曾凭武技制服了到校持刀伤人的黑社会团伙5名成 员,将其绳之于法,《中国教工》曾专题报道。1991年发起成 立了 “公主岭市八极拳学术研究会”;1994年参与组织了 “霍殿 阁、霍庆云立碑活动”,并负责设计纪念徽章、编辑纪念册; 2000年发起组织并完成了霍氏八极拳首次大规模修谱,主编了 第一部详细全面论述八极拳理论的《霍氏八极拳谱》;同年创办 了中国传统武术科学研究机构——“八极武术院”;2003年创办 “中国霍氏八极拳”网站( www.baji.cc); 2007年编著了《八极 拳教程》。2008年8月担任奥运青年营八极拳总教练,向204个 国家的481名营员展示和传授八极拳。
相继入选《中国民间武术家名典》(新华出版社)、《中国专 家大辞典》(国家人事部专家服务中心编辑、中国人事出版社出 版),《武魂)〉杂志、民航的《空港》画报、徒向奥运的中国武 术》以及有关报纸也曾相继刊载了相关事迹。
八极拳是中国古老的优秀拳种,是与中国传统哲理完美结合 的拳术,它深邃的哲学思想,丰厚的文化内涵,系统的训练内 容,淳朴的演练风格,实用的技术体系,深受国内外武术爱好者 的青睐,而且越来越受到专家学者的关注。
但到目前为止,系统介绍八极拳的书籍和音像资料极为匮 乏,虽然2000年第一本系统翔实介绍八极拳的《霍氏八极拳谱》
问世,但只是作为门内的指导资料/所以在欣慰之余,还是觉得 意犹未尽。《拳谱》毕竟有它的局限性,很多内容无法体现,而 且八极门内的朋友们也都期望有一本更系统详细的参考资料,很 多八极拳爱好者也都来电询问能否编写一本更具操作性的书籍,还有的武术研究人员向笔者索取八极拳的资料。
霍氏八极拳的系统训练方法,始终是入门弟子掌握的内容,外人是无法见到的更无法了解它的细节和奥妙,这些都为它蒙 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为了满足广大八极拳爱好者的需求,同时 也为研究中国武术的人士提供一份翔实的八极拳资料,现把霍氏 八极拳的系统训练内容整理成书,编写成极拳教程》。既然 称为教程,就要具备操作性、实用性,同时还要具备理论性、系 统性,使之成为从事八极拳教学人士的一份翔实的依据,成为八 极拳习练者的良师益友。
笔者根据自己学习霍氏八极拳的过程,并总结多年从事八极 拳教学的实践经验,尽可能全面、系统地整理霍氏八极拳的内前容,将原汁原味的八极拳展现给广大读者。编写时掌握的原则 I 是:在技术特色上体现原有风貌,在练习内容上保持系统完整,在理论阐述上揭示其法则性的本质和原理,尽力使该书不负教程 之名,不负众望所期待。
本书为(A极拳教程》系列中《霍氏八极拳传统训练方法》 部分,其中包括八极拳概述、八极拳教学与训练、八极拳主要技 术分析、八极拳基本技术、八极拳的拳术练习、八极拳实用技 术、霍氏八极拳精要、八极拳内功、八极拳功力训练、八极拳技 击论等内容。其中除笔者撰稿、演练之外,“霍氏八极拳精要”、 “八极拳内功”两章取自《霍氏八极拳谱》,这部分内容是由霍文 学先生撰稿、笔者编辑整理的;“霍氏八极拳的功能影响”一节 由胞弟李树森执笔撰写;“八极对接”一节由笔者之徒、全国八 极拳比赛八极对接第一名获得者李志强(吉林省公安高等专科学 校格斗教研室主任)和吴海勇演练并撰写说明;“八极劈挂掌” 一节由笔者之徒、全国八极拳比赛两项一等奖获得者闰树圣演练 并撰写说明;“六大开合练”一节由笔者首徒、全国八极拳比赛 挖掘项目一等奖获得者魏国军演练并撰写说明;全书的动作照片 由笔者之徒夏吉星执机拍摄,图片制作由树栋电脑工作室完成。 此书成稿得益于霍家三代人的无私传授和大力支持,也是两代霍 家弟子集体智慧的结晶。由于篇幅所限,本书以系统介绍徒手训 练内容为主,八极门器械、功力训练、内功修炼、实战训练和八 极文化等内容将另行详加著述。
笔者随霍家习武二十余载,时时被霍氏八极拳纯正的功夫、 精妙的技艺:深邃的哲理所深深吸引着,更被霍家几代人的高尚 品德、淳朴家风所感动着。既受恩于师门,得以探究武学堂奥, 又每在习拳授徒之余而有所体悟。传统武术乃我中华民族之国 粹,是世界文化之瑰宝,国人自当珍而惜之、承而传之.。余虽幸 得霍家武技,仍不想藏之为私有,今愿解囊奉之于世人,上报师 恩,下助后学,尽我辈一份责任。
作者
2007年7月于公主岭
浏览3,78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