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节把历代先人总结的练习八极拳的要求整理出来,我们可以从中领悟一些道理,对八极拳的练习会很有帮助。

一、 八极拳练习五要说

(1)初练习时要渐进、不要猛进;(2)要以恒心赴之,勤敏持之,不可中途停綴;(3)节制色欲与狂饮;(4)已成功 时,要静气凝神涵养谨慎,不可持术凌人与好勇斗狠;(5)要 谨遵法纪。

二、 练拳八要说

(1)意向要远伸;(2)无人似有人;(3)形活气力贯; (4)挣重需固中;(5)短手能自保;(6)长手要达力;(7) 形曲而力直;(8)松紧要相宜。

三、八极拳练法歌

八极一步少林留,吞吐开合屈伸求。十趾抓地头顶拔,身躯 中正尾闾收。圆裆扣膝胸中精,气贯丹田听自由。前肩力凭后肘 催,手足相印有刚柔。形神合一六合劲,奥妙都在极字头。骨顺 筋直始发力,松肩松胯腰如轴。主宰三节根叶明,折叠往复劲无休。内七外三发四面,三催一气腋力稠。霹雳一声山岳动,金刚 怒目注双眸。闯过三停达四出,五湖四海任君游。

练拳要练得身法活泼,手法便利,脚步轻固,进退得宜。秋 月禅师(白玉峰)曰:“练到骨节通灵处,周身龙虎任横行,掌 力全凭足心印,一指霹雳万人惊。”

四、整体训练说

练功要以全身整体为主,配合练习局部。只有全身健壮、协 调,整体有力,内外坚实,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整体软弱无力, 局部硬似钢铁,也无必胜的把握。

三盘齐练,上中下盘都要练。练下盘以固其根,练中盘可使 整体有力,运转灵活,练上盘击敌有力。才能发挥出三盘连击的 作用。练下盘以马步、小架、跺脚为主。练中盘以迅速转体、靠 桩、吸腰、搡腰为主。练上盘则以吊球、煽球、吸球、打弓、掌 板、金刚指为主。但每一种应注意三盘一起练,周身协调,只能 说各种练法有所侧重,切忌只注意其中一盘,忽略另两盘。

五、练劲口诀

一练拙力如疯魔,二练软绵封闭拨,三练寸接寸拿寸吐露, 四练筋骨皮肉合。

八极一步何处求,有意有形劲到头;用来无意却有意,意到 气随吞吐就。阴阳相生细参详,刚柔相济方为强;吞吐无声却有 意,含腆分明内外放。

练出活力和劲,再练习身法、掌法、眼法、趋避法、纵跃 法、腿法、借力法、变化法、打击要道法等。

定式稳,变式快,刚柔相济,劲力集中。

下实则上必轻,上轻才能运转自如,如上重下轻,所发之力必是浮力、虚力、燥力、犟力,迟缓、滞涩,一触即跌。

六、练习顺序要求

(1)需先运动身体,伸缩四肢,舒展筋骨,流通血脉。(2)需 心沉智稳,吐浊纳清,气行周身,布于四肢,听其自然。(3)要 自然行气,轻微擤气,内外运行,不宜紧闭。(4)需设一假设 敌,一拳一脚不能乱发。

各种套路及基本功要熟练,到用时则不拘于招法套路。真正 用于攻防时,全靠本能自然反应和直觉意识动作,就是所说的神 化。但是套路基本功如不熟练,没有形成意识,在使用时便不能 达到不思而行,心能忘手,运用自如。

七、练与用的结合

练基本功要熟练掌握,融会贯通,熟练以后要经过师父的喂 招成招,这样才能有用。练习打招要三靠三合,招招不离胯,突 胯要相连。

练拳及器械,贵乎于练大式用小式,练重用轻。练大式要开 展流畅,用时要收敛、进式要小、放式要长。练大练重,是为练 劲力,用时用轻用小为使己力充裕自如。

练习八极拳械,每一式都要以意领先,每式动作,都要向外 松放。从意中要松放至无尽头,为射箭势止而力仍前贯。若能每 式都如此练习,必收事半功倍之效。

第五节八极拳教学与训练的步骤

八极拳经过几百年的积累完善,已经形成了符合武术发展规律的训练体系和训练步骤,形成了一个符合科学发展规律的体 系,这个体系是不能改变的。八极拳的教学与训练要严格按步骤 进行,练习的内容顺序都是非常明确的,练习的每一阶段都有不 同的要求,不能自作主张进行删减。有的人认为练是为了用,那 么在练习招式时要与实际应用相一致,这是不知道练习过程的作 用与练习目的的关系。还有的人觉得练习内容繁琐而进行删减, 也有的认为练习内容太少,便自己编起拳来,结果始终练不出上 乘武功。

一、练习方式的作用

八极拳的练习内容在不同阶段都有其不同要求和不同的作 用,但最重要的是要通过练习掌握原理。就像上物理课我们讲的 是定律,首先要正确理解定律的含义,然后讲解典型例题,帮助 学生加深理解定律的应用,更多的应用只要掌握了定律,真正理 解了定律的含义,学生就可以去灵活运用,解决更多的相关问 题。八极拳练习过程中的典型动作就相当于典型例题,是为了加 深对原理的理解,应用时是有变化的,只要能深刻理解原理,自 己就可以进行变化。

二、练习八极拳的三个阶段

初级阶段:为基础功夫的练习阶段,以学习典型动作、拳 术、器械为基本内容,主要是对动作规格、动作要领的掌握。初学拳艺要持之以恒,吃苦耐劳。勿贪多,需求精,做到每招每式 准确无误,同时要有技击意识。使技艺日趋纯熟,熟则意清,气 合力顺,身活步稳,才能由初级逐渐过渡到中级。

中级阶段:为招法试功,拆解套路,重在理解掌握它们的技 击作用规律、特点,反复进行单练,即单招练习;两个人对拆招式,也可由老师喂招,仔细体会应用时的要领细节,并达到八极 拳技击八疾之要求。

高级阶段:经过长时间的练习,达到默化拳术功法,做到随 机而动,应变自然,随心所欲之境界。招法不受意念支配,身体 亦不受招法限制,出手即为招,招招皆有法。全身各部之力融为 一体,触点如簧般反射,产生突发力。达到无形无式,无招无象 的境界。

三、练习八极拳的方法步骤

首先要做好准备活动。八极拳独特的准备活动有溜穴、圈抱 掌、悠裆。每次练习时首先练习的就是这几个动作,然后可以练 习步法、溜腿等动作。通过准备活动理顺筋脉,使关节灵活自 如,为下一步练习做好准备。

个动作。每个动作要反复练习,可根据练习场地的大小,一趟练 一个动作,也可采取间歇性的练习方式,一趟动作练过去,回来 时放松走着回来,再接着练习第二趟,这样可以起到缓解的作 用,避免因练习疲劳而使动作变形。练习时要严格按照动作路 线、动作规格、要领要求进行。首先要放松,先不要用力,在多 练的基础上,达到周身协调,也就是达到了外三合的要求再逐渐 尝试发力,并配合擤气,使气力相合,达到六合的要求。

通过这三个典型的动作去掌握八极拳的要领,练出八极拳的 十字顶拔劲。这是换力的过程,使旧力悉去,新力渐生,练的是 增长新力。新力才是功夫,就是所说的劲,此种力练出来经久不 变。练拳就是将自己的爆力、浮力、生力、僵力、犟力,变成实 力、沉力、活力、熟力。练习者在刚开始练的时候往往感觉自己 力量很大,后来练久了反觉得全身松懈无力,实际是旧力渐去、 新力渐生的反应,这才是长功夫了。

初练时拳架要稍高一些,这样容易掌握要领,尽快把动作练 顺练合,把劲力练整。然后再适当降低拳架。

三是站桩功夫练习。可以将怀抱婴儿一式或两分掌等动作单 独进行站桩练习,练习时动作规格要准确,全身放松,调整呼I 吸,使呼吸匀长自然,仔细体会身体各部要领。待到有一定进展 后,可以用八极小架练习整套的站桩功夫。

四是兼练实用功法。在初练八极拳时可以配合练习的内容进 行一些实用功法的训练,如练习迎面掌时,可以配合用掌打树、

双掌捧树、捧墙角等练习,增加掌的击打力度。等过一段时间以 后练习内容增加了,就可以进行粧功练习了。练习实用功法时,

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功法,不管练习哪种都要坚持经常,并且严格 按要求练习,要保持不要太用力的原则&功力的增长是一个微量 递增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以免伤及自身。霍庆云先生常讲:

“硬功夫要软练,软功夫要硬练。”这个说法非常有道理,是练功 过程的经验总结。

五是侧重单操手练习。单操手就是进行单招单式的练习,不 要一练就是套路,那样是不能练精的,练习时头脑中要有一个假 想敌,每一招式都要假想应用到对方身上。这样才能使动作具有 攻防含义。一个招式练习多了,形成了自然的条件反射,才可以 得心应手,运用自如,临敌致用。

六是对抗性练习。对抗性练习要在单练的基础上进行,首先 进行单招的应用练习,初练时要互相喂招,一个人摆一个拳架, 另一个人进招,仔细体会用法,等熟练后再逐渐进行对抗的尝 试。在此基础上练习八极对接,效果会更好。由相互配合到变招 变式,然后达到灵活应用,这就是临敌致用的练习方法。

四、掌握八极拳不同内容的演练特点

八极拳的习练内容从八极小架到金刚八式、八极拳、六大开、应手拳,每一个内容的作用不同,特点不同,演练风格也不 相同,习练者应该明确掌握,不要练起来都是一种风格、一种特

点。

八极拳的基本动作是打基础的练习,必须一招一式、一板一 眼地练习。就像练习书法一样,一笔一画,起笔、运笔、收笔都 要交代得一清二楚,绝不能含糊。模仿老师的动作就像书法中的 描红一样,采取一定的模式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等到一招一式 抑扬顿挫都交代清楚了,就可以进行下一步的练习了。

八极小架顾名思义是八极门中盘架子的内容,仍然要一招一 式地练,把拳架练习准确,同时盘出功夫来。就像书法中的楷书 练习一样,一笔一画,间架结构,决不能含糊,楷书基础不好是 无法练习好行书和草书的,如果硬去练习草书,那在行家看来是 有肉没有骨头。

进入到八极拳的练习就要连贯起来,但每一招式应该要交代 清楚,练出细节要领。就像是练习行书,虽笔画溜畅但起伏转折 皆有章法,达到苍劲有力的效果,不能一带而过,囫囵吞枣。

到了应手拳,一趟动作练过去,要快速连贯,一气呵成,挥 洒自如,如黄河的波涛,汹涌澎湃,气势磅礴,但每一个动作又 都符合八极拳的要领要求。就像书法中的草书,变化万千而又雄 浑厚重,虽看似随意而实有章法,笔划之间皆出自基本笔法,体 现出中国文化的独特韵味。

浏览3,924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