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间也曾多次派团、队到各国表演、访 问。改革开放以后,还派了不少专家赴国外讲学和担任教练。目 前中国互联网上除了亚洲之外,在北美、欧洲许多地方都设有中 国式摔跤的网站,在巴黎还举行“巴黎市长杯”比赛,这些都标 志着摔跤已经走向世界并成为世界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的文化曾经辉煌一时,对于李唐文化,英国学者威尔斯 将之置于七至九世纪的世界文化的背景之下,做了这样的论述: 在整个第七、八、九世纪中,中国是世界上最安定最文明的国家 ……当西方人的心灵为神学所痴迷而处于蒙昧黑暗之中时,中国 人的思想却是开放的、兼收并蓄而好探索的。可以说,中国传统 文化是一个横向的、静态的、文化“源”(狭义)的概念。

所谓的中国女化传统,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绵延流传、通古 贯今的文化内涵。这大体上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各个门类 的思维方式、文化样式及其价值取向,包括中国各民族的生活习 惯等等。仅仅从观念文化、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方面说,中国 的文化传统就既有儒家传统、道家传统、佛家传统,又有儒、 道、佛三家合一的传统,还有各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

从中国式摔较历史我们不难看出,它与任何事物的发展规律 一样,也经历了曲折的由波峰到波谷、再由波谷走向波峰的过 程。开放的文化给中华文化带来了活力,但并没有动摇其华夏文 化的本质。中国传统文化是具体的、丰富的、多元的和多层次 的。它既有精华、也有糟柏。它在发展过程中,还不断吸取新的 东西,融入外国文化,不断改变自己的内容和形式。诚然,域外 文化的大量输人,对中国人的文化生活和风俗习惯都产生了巨大 的影响。陶孟和在《国粹与西洋文化》中说:“每个民族在长久

的历史演化中,除了逐渐地改变了自己的文化形式外,还不断吸 收了许多外来的文化。所谓中国的文化,如果从语言、生活方 式、思想方面仔细考察,乃是一种混合物,乃是由汉族、苗族、 波斯、印度、蒙古族、通古斯族,还有间接的希腊罗马,或者还 有其他的民族所融化而成的文化。”但中国文化的内核并没有因 此而发生改变。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全球 一体化的今天,只有很好地继承传统文化,才能在世界文化之林 里体现出自己的民族特色,才能够丰富世界文化,获得世界的尊 重。历史留存下来的文化遗产,不仅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也 是我们这个伟大民族生生不息不断前进的见证。

我国在第五届全运会时取消了中国式摔跤比赛,在广大群众 强烈要求下,第六届又恢复了这项比赛,但在七运会把10个级 别调整为5个级别。八运会没有中国式摔跤项目,八运会后各省 市、各地区也解散了专业队。从此,中国式摔跤一蹶不振。少数 民族地区为了应付民运会、农运会,也只能在比赛前临阵磨枪, 搜罗一些民间跤手参加比赛,投入的经费少得可怜,远不及一个 足球运动员一年的收入。

这些事实也不难说明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开展中国式摔跤 的道路上还存在不少的困难。中国式摔跤是华夏财富之一,是我 们的国粹之一,这项各民族人民都很喜爱的体育运动不能从我们 这一代人手中丢弃,它不仅是历史,还应该有辉煌的现在和令人 憧憬的未来。我们应该采取较前辈更加科学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 和现代文化,以公平、合理的态度,以宏大、开放的气度,继 承、发扬传统文化。

努尔哈赤是清朝的开国之君,起兵之初的老营侍卫章京拜唐 阿两处均选扑户手任之。女真族是游牧部落,善于打猎和摔跤。 打猎之家称猎户,会摔跤之家称扑户,努尔哈赤之子皇太极继位 以后对摔政手也非常重视,对于人品出众技艺超群的摔跤手也都 予以重视。

据传说历史上曾发生过“一跤定干戈”的故事。天启年 (1632年)正月,皇太极与蒙古王公三会盟,双方商定不动干 戈,一跤定乾坤,互选派最优秀的跤手相搏胜者方的王者为君, 负者方的王者称臣,结果皇太极的扑户手取胜,平定了满蒙之 战。从皇太极时代开始,朝廷便提倡“满语骑射”,并把摔跤列 为军事必修课。

因此要说摔跤,就不能不先说说善扑营。

善与擅同义,扑者相搏,擅长相扑之人编为一个军营,名为 善扑营,是清朝的一个特点,善扑营经历康熙、雍正、乾隆若干 代,直到宣统年间,共计200余年,涌现了大量跤手,誉满天

下,因此善扑营就成了摔跋的代名词。

满族人善骑射,爱摔跤。每当喜庆、节日或狩猎毕,常在一 起举行摔跋比赛。摔跋手们身穿褡裢,“出则两两作势,各欲候 隙取胜,续则互相扭结,以足相掠,稍一失即拉然扑矣。”(《清 朝野史大观》)

“康熙朝定制,选八旗勇士之精练者为角抵之戏, 名善扑营。凡大宴皆呈其使与外藩部之角抵者争较,优胜者赐茶 赠以旌之。”清朝定“满语骑射”为国策,包括王公大臣、八旗 子弟以能演练布库戏为荣。在清王朝统治全国267年中有几位皇 帝善布库戏。

善扑营分左、右两翼,即东营和西营,东营在交道口大佛 寺,西营在西四牌楼北报子胡同旃檀寺。善扑营由侍卫处统领, 设总统大臣1员,都统、副都统皆由王公贝勒担任。下设协理事 务翼长2人、副翼长6人,均由侍卫章京等担任。善扑营摔跤手 叫扑户,善扑营设善扑人、勇射人、骗马人(包括骗骆驼),另 外设有营务人员,教习(教练员)笔贴式,拜唐阿等职。善扑营 定员为200人,勇射人50名,骗马人50名和蓝领侍卫等名额。 清宫中的侍卫名额虽有固定编制,但并非一成不变,在《钦定八 旗通志》中也提到:“其后拔补俱不拘定数”。所以各营员额只是 个大致数目。在上三旗570人的侍卫名额中,包括内务府等机构 中的执事侍卫人员。上驯院21人,尚虞备处36人,善扑营,什 榜处无定额。善扑营左右翼长(称之为钢儿达)负责日常训练和 比赛工作。摔跤手叫扑户,扑户分头等扑户、二等扑户、三等扑 户和它希密(又叫候等儿)。善扑营扑户的挑选有一定的严格标 准和程序,扑户、它希密皆由八旗子弟竞选。技艺成熟者由各旗 推举送往善扑营试艺挑缺,人营应试叫挑缺,选中的为前五军候 等儿(它希密)。据史书记载:善扑营扑户经选拔可为大清侍卫。 侍卫的选拔不定期,有时三年,有时四年。每次选拔皆由领侍卫

 

 

大臣主持,善扑营扑户人选侍卫后,为善扑侍卫。定期进宫应 差。侍卫分头等侍卫(正三品)、二等侍卫(正四品)、三等侍卫 (正五品)、四等侍卫(从五品)。善扑营的扑户还有外番扑户和 回子扑户。扑户们有特殊地位和优厚的生活待遇:侍卫俸禄为一 等侍卫俸银130两、俸米65石;二等侍卫俸银105两、俸米52 石;三等侍卫俸银80两、俸米40石。扑户除日常收入外,还可 得到宫内的

例赏和帝、后的三节两寿的宴庆表演、外巡随扈、行 围狩猎等赏赐。扑户们一般都拉家带口,全部收人养家糊口有 余,在当时可谓小康水平。

善扑营的扑户们日常人营演练摔跤、骑射、骗马、跳骆驼, 即弓、刀、石、马、步、箭。日常训练在沙性土地上进行,比赛 则在毡毯上进行。比赛时,扑户们身穿硬质棉布短袖开胸上衣, 叫褡裢。腰系用路轮毛制成的绳带,叫中心带。下身穿长裤外穿 套裤(没有裤挡和裤腰,只有两条裤腿,用三根小带同裤腰带相 连接)。腹前系一条彩裙,叫水裙,脚穿高腰靴子,称之为官腿, 靴腰儿上有前后两个凸肚,颇似螳螂肚,叫螳螂肚靴子。民间跤 手穿矮腰儿靴子,叫私练/上场前,扑户们内穿跤衣(褡裢), 外穿帔篷,辫发扎紧盘于头上。比赛时配有四夷音乐〇两营间也 经常组织对抗赛,两营跤手以抽签对抗的形式进行比赛。善扑营 的比赛形式,相当于现在的蒙古搏克,一政定胜负,不分体重级 别,胜者由此升迁。它希密胜三等扑户,升为三等扑户;三等扑 户胜二等扑户,升为二等扑户;二等扑户胜头等扑户,升为头等 扑户。头等扑户可挑战钢儿达。每场比赛同时摔若干对。比赛的 胜负由任职的亲王、贝勒裁决,按坐次分正座和偏座。跤手将对 方摔倒后,要高声报号“给王爷请安”,正座或偏座发给胜者一 根红签,作为凭证,注册登记。历年大赛为腊月二十三叫灶王 对,正月十九叫宴九大赛。届时,皇帝率文武百官、皇亲国戚、

王公贵族观战,叫小金殿观較,扑户们由此晋升。扑户每人编有 统一的号码,由善扑营向皇帝进花名册。宴九大赛则有蒙古等跤 手参加。另外两营之间经常组织对抗赛,由于东西两营皆在寺庙 附近,扑户们去营里叫上庙。善扑营每到冬天要举行隆重的祭地 仪式,由翼长率全体营官扑户焚香上表,晒场封地,停止训练。

行围狩猎是满族人的传统习俗,皇帝每次出猎善扑营为近 侍,官员2个,扑户70人,其他各营人员不等,由护卫统领、 前锋统领合派管营大臣3人,护卫参领、前锋参领合派营总3 人,统率各营之众,各负其责(《清会典》h皇帝在城内或郊区 活动,随扈护卫人数均相应减少。皇帝亲往圆明园、南苑猎场、 天坛、地坛、先农坛、雍和宫和西苑、太庙等处时,其各营官兵 之数亦均按例增减(《清会典》)。皇帝离京驻跸行宫、行营(亦 称大营、御营)时,行营的编制和侍卫防守地点、驻地等均有严 格要求。善扑营扑户和虞备处各等级侍卫,在安设大营时也要在 营中设堆班。为保持满族人的生活习俗,入关后顺治皇帝在京南 建立了南苑围场,供皇帝和王公大臣们逐射角猎和演武阅兵场 所。康熙二十年(1681年),在口外承德兴建了“热河行宫”, 开辟了 “木兰围场”,此后历代皇帝每年定期统率八旗亲兵、宫 廷侍卫、诸王大臣和王子们到热河“行围狩猎”,接受蒙藩朝见 已成定例。每次随扈皇帝赴木兰围场行猎的亲兵,侍卫虽有几千 人,甚至上万人,但他们大多为设围和在外围执役的差事,真正 能在收围时直接近侍皇帝的随猎者,只有宫中侍卫和虎抢营、善 扑营及尚虞备处的少数侍卫官兵。皇帝在追杀猎物时扑户们肩背 板带(扑户们日常系的腰带、板带为九尺长、三寸宽、两端镶有 铜钱,作为装饰并增加重量),当被射伤的狍、鹿逃跑时,扑户 们追上去用板带抽打猎物,并能打出多种名目,如鹞子翻身、张 飞骗马、苏秦背剑等动作,表现出色者均得到皇帝赏赐,劣者将

受惩处。每当大规模围猎以后,皇帝通常在御营月牙城或万树园 中设酒宴款待随扈的王公大臣和外藩蒙古诸王贝勒。据史书记 载,一般行围人哨为20天左右的时间,皇帝都要颁赐蒙古卓索 图、昭乌达两盟盟长和蒙古王公等共同进餐。皇帝亲自下厨审 视,每次宴会间皆举行四项娱乐活动,一为诈马(赛马)、二为 什榜(音乐)、三为相扑(摔跤)、四为教(训三四岁的生马)。 每次活动皆由侍卫处进花名册。届时善扑营官兵奉旨上场依次表 演,有时则与蒙古各部选出的勇士角抵逐射、以互展武艺高低。 摔跋、射箭、骗马等依次上场表演,蒙古诸王率草原摔手同扑户 们比赛。大赛后,皇帝均有优厚的赏赐,对于品行出众,技艺超 群的蒙古勇士,往往予以重用,授予侍卫之职,天聪六年 (1632)正月,皇太极与蒙古王公在三洼会盟时,三位草原力士 门都、特木德赫、杜尔麻表现出色,皇太极大喜,授予最佳勇者 门都为近御侍卫(贴身保镖)。有的扑户就此升迁。自清王朝建 都北京后,来自蒙古八旗的扑户为数不少,清初有布库里其,道 咸年间有僧格林沁等,其他民族也有善扑营出身的文武要员。清 王朝历代皇帝,南巡北猎后,对善扑营扑户均论功赏赐。

浏览1,269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