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八极小架
八极小架是八极拳系列中筑根基的练习内容,顾名思义它的 特点就是盘拳架子的练习内容,一招一式力求准确,是规范八极 拳动作要领的重要内容,在八极拳的训练体系中起到重要作用。 现在有些人练八极小架,上来就是一套拳打过去,没有起到极 小架的作用,忽略了小架的最根本功能,应该引以为戒。过去老 前辈练八极拳时,师父要求先盘三年架子。霍庆云先生当年就是 先练了三年八极小架,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师兄弟们称其为 “铁架子”,一个架势放在那儿,脚下生根,其他人在各方推打纹 丝不动,终成为一代技击名家。
一、练习方法
练习八极小架时首先要具有闯步、撑捶、迎面掌、怀抱婴儿 的练习基础。然后进入八极小架的练习,八极小架定式极为重 要,要做到动作规格准确无误,劲断意不断,形断神相连。所谓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动作要领上的微小差错就会直接影响以 后的功夫长进,一旦形成错误改正起来是很困难的,俗语说“学 拳容易改拳难”就是这个道理。要按照八极拳总的要领要求,每 个动作一板一眼、一招一式地认真练习。过去老拳师讲“要一膀 一式的练”,要仔细揣摩,逐渐达到要领齐全的要求。
八极小架用正常速度练习时,每一个动作都要有明显停顿, 每一个动作过程要有节奏,不要一个速度连续起来从头练到尾。 小架也可以作为桩功去练习,每个动作完成后,停顿调息,这也 是八极拳内功的重要练习内容,所以叫“内功小架”或“气功小 架”,也就是俗称的“盘架子” “蹲架子”。这种练习方式非常有 利于培植内力、增加整体功力。
二、 练习要领
含胸拔背,顶顶拔腰,沉肩坠肘,气贯丹田。
头顶青天,脚扎黄泉,两肘两头按,八面劲。
练习小架时要求:上身要正直,下身要弯曲,前手如顶山, 后手如抱虎尾,动中含静,静中含动,不滞不散,发要急,变要 快,定要稳。出手高不过眼,低不过膝。以意导气,以气促力。
练习八极小架最忌腆胸、弯腰、敝膝、撅臀、耸肩、缩颈。 腆胸则气不能下达,弯腰则气不完整,敝膝则下盘不稳固,撅臀 则劲不顺达,上下脱节,耸肩缩颈则气上悬,身不正则失去重 心,转换不灵。禁忌内外不合,上下不随;忌四肢发劲过大,发 劲过大不仅伤气,且轻飘虚浮,自身难稳;忌发单方向的劲力; 忌发粘长劲,节奏不明,变化呆滞,全身之力束缚于己身之内, 不能外达;忌发劲跺步不擤气,憋气练拳不仅不能外发,且会伤 及自身;忌缺乏攻防含意。
三、 八极小架拳谱
悟空问路头一请,怀抱婴儿肘顶山 开弓式腕子翻,打虎式底上翻;
大枪式往后坐,打阳炮往上闯;
倒退步要护裆,打合手两肘忙;
怀抱婴儿肘顶山,霸王搬钟使揣裆; 托枪式四六步,喜鹊步两分掌; 砸跪膝把拳藏,转回身使双撞; 打锣捶两头忙,捧小缠用腰上; 弹踢式箭步闯,斜插拗步逞刚强; 转回身反臂掌,刁捋手探步掌;
顺手牵羊退步掌,掸手并步归中堂。
四、八极小架动作图解
(一) 起势
动作说明
两脚并拢,面向运动方 向。(图5-1)
要点
下颌微内收,含胸、松 肩、竖颈、顶顶,两眼平视
前方。
(二) 悟空问路
动作说明
上动停。下蹲至适当高 度,双臂由下向前上豁挑至 水平,两掌心相对,拇指侧向运动方向。(图5-2)
上动不停。两手握拳继续运动收到胸口,两拳面相对,拳心 向里。(图5-3)
接上动。两拳继续向下运行至小腹前停,两拳心斜相对,两 拳距小腹大约一拳距离,两拳最近间隔一指的距离。(图5-4)
要点
整个动作速度要均匀、缓慢。拳架分高架、中架、低架,根 据不同需要采取不同的拳架。初学可蹲得高一点。
用法
是用双臂豁挑打开对方门户的招式,变化以后可
(三)怀抱婴儿(马步顶肘)
动作说明
上动停。左脚向前上步;同时,双拳稍向小腹回收。(图5-5) 上动不停。左脚向前上步踏实膝前顶,右腿向后蹬伸成弓步; 同时,双拳向下送,再向上豁挑至水平,拳眼向上。(图5-6) 接上动。右脚向后扒地右腿蜷腿;同时,右拳稍回收,右肘 下沉。(图5-7)
接上动。右脚向前上步,脚尖内扣跺脚落地,左脚贴地跟进 成马步;同时,右拳变开口拳外翻,右肘向前顶出,左臂向后平 拉,左拳心向下,左前臂端平。(图5-8、图5-8附图)
要点
双臂豁挑要柔和自然,逐渐增加速度,前肘顶出和后肘回拉 要同时完成,形成对拉合力,要与下肢的跺脚同时完成,并配合 擤气,顶肘要以腰助力并含有向下的沉肘之力。
用法
豁挑是打开对方防守的门户,进身用肘顶击对方胸口。使用 熟练后还有很多变化。
(四)拉弓式(开弓式)
动作说明
上动停。身体右转,重心前移,右脚尖稍外撇屈膝前顶,左 脚尖内扣、腿蹬伸成右弓步;同时,右拳向里翻扣后下落,拳心 向上,左拳随之下落于右拳上方,两拳心相对。(图5-9)
接上动。左拳向左,右拳向右,两拳缓缓对拉,似拉弓状; 同时,向左转头平视左方。(图5-10)
要点
拉弓式练习时是不发力的动作,两手缓缓对拉,劲力内含, 体会拉弓的感觉。
用法
右手刁捋,左拳击打对方肋部或腋窝部。
(五)打虎式(马步掖掌)
动作说明
上动停。身体稍右转,重心后移成坐步,两拳变掌。(图 5-11)
上动不停。右前臂内旋,右掌向下掖击至右膝上方,左掌向 左上撑架;同时,右脚碾跺成马步。(图5-12)
要点
利用重心后移蓄力,掖掌与架掌形成反向对撑的挣力,完成
后右掌心对应右膝,同时配以擤气。
用法
左掌架开对方攻击,或刁捋对方攻击的手臂,右掌向斜下方 掖击对方小腹或大腿根部。
(六)大枪式
动作说明
上动停。身体稍右转,重 心后移成坐步;同时,右臂放 松并外旋稍回收,右掌背贴右 大腿内侧,左掌向前落下,掌 心向下。(图5-13)
上动不停。身体重心前 移,右腿前弓;同时,右手臂 向右前上豁挑,右掌拇指侧向 运动方向,左掌收回腰间。 (图 5-14)
接上动。身体重心后移成坐步;同时,右臂内旋使掌心向 下,回按收至腰间,左掌手指向前,由右掌上向右前戳出,掌 心向下;目视戳出方向。(图5-15)
要点
两臂要放松自然,与身体的动作协调一致,整个动作要匀速 进行。
用法
左掌扪带对方拳掌,右掌豁 挑,继而右手扪带对方拳掌,左 掌戳击对方双眼或咽喉。
(七)打阳炮(并步搓掌)
动作说明
上动停。右脚向前垫一小步, 左脚跟进,双脚并步踩下;同时, 右掌向右前上击出,左掌收回腰 间。(图 5-16)
要点
右掌击出和左肘回拉要同时进行,跺脚时两脚要同时落地, 上下肢动作要同时完成,发力时配合擤气。
用法
左手捋带对方手臂,右掌搓击对方面部或托击对方下颌。
(八)掸手挤裆 动作说明
上动停。左前臂外旋使掌 心向上,由腰间向右平伸。 (图 5-17)
上动不停。左掌向下向左 上掸击;同时,转头向左平 视。(图 5-18)
接上动。左脚向右扒地蜷 腿;同时,右掌刁捋变拳。 (5-19)
接上动。左脚向左上步,脚尖内扣跺脚落地,右脚贴地跟步 成马步;同时,右手握拳臂内旋向下、向左直臂回拉,左掌与之 相对挤拉,附于右上臂处成立掌;同时,回头向右侧平视。(图 5-20、图 5-20 附图)
要点’
掸手要放松,与回头协调自然。左掌右臂对挤要同时进行, 与跺脚擤气
同时完成。
用法
挤裆是一个防护动作,主要是防守对方搜肚的攻击。
(九)打合手
动作说明
上动停。身体右转,右膝前顶,左腿蹬伸成右弓步;同时, 右拳以拳背为力点向前下砸击。(图5-21)
上动不停。左掌以指尖为力点,掌心向下自右拳上向前上戳 击;同时,右拳收回腰间。(图5-22)
接上动。右拳以拳面为力点向前上击出,同时左掌回按于右 前臂下方。(图5-23)
整个上肢动作要放松协调自然,切忌生硬。
要点
用法
先用右拳反背击打对方,然后左掌戳击对方双眼,回手捋带 对方防护手臂,再用右拳击打对方面部,紧接着用左掌背击打对 方面部,整个动作是一个连环应用的技法。
(一〇)怀抱婴儿
动作说明
上动停。身体重心后移成坐步,两手握拳。(图5-26)
上动不停。右脚碾跺成马步;同时,右肘顶出,右拳为开口 拳,左前臂内旋,使拳心向下并水平回拉。(图
浏览5,44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