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沈三跤场刚摆上,伙计们正在挖地,摆置桌椅板 発,沈三在药室照顾买卖(沈三在跤场路北开有“清真堂”药 室),孙荣(孙傻子)等在跤场忙碌着。突然来了一伙日本人, 由翻译官陪同,来到跤场,点名要和沈三切磋跤艺。当时是日伪 统治时期,北平(北京)为沦陷区,日本人在社会上为所欲为。 京城百姓出入城门均要向日本人施礼,百姓痛恨已极。鉴于对日 本人的仇恨和畏惧心理,孙荣忙将牛岛让进场内,派人去找沈 三。沈三听说日本人要和他摔跤,就是一愣,不知道来者何意, 忙来到跤场,拨开人群,进到场内。经翻译介绍,沈三客气地 说:“欢迎,欢迎。”牛岛也同沈三握手施礼。翻译说明牛岛的来 意,沈三想要同牛岛一决雌雄,以展示中国較术的技巧。魏德海 (魏老)、李永福等忙说不可:第一,你是“穴头”,是跤界的名 家,我们大家都指着你吃饭呢,•第二,是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我们也不了解对手的底细,胜负未卜,一旦输了,就没有底牌 了;如果贏了,日本人叫宪兵把你抓走,跤场就黄了。沈三一想 很有道理,忙对翻译说:“先叫我的伙计孙荣跟他摔。”听翻译说 完,牛岛说:“沈三不摔就和孙荣摔。”在牛岛的心目中,孙荣是 沈三第二,京城摔跋高手,跟他摔也可以。双方商定按中国跤的 规矩摔,手扶地为输,三跤两胜。沈三给了牛岛一件褡裢,一双 靴子。牛岛穿好褡裢,系好骆驼毛绳,对沈三说:“不穿靴子了, 因为柔道实战赤脚,不习惯穿靴子”。孙荣边穿褡裢边问沈三: “我怎么跟他摔?”沈三也怕出事,跟孙荣说:“给他‘出托’(摔 假跤,配合)”。
道高手,你来我往,跟孙荣摔在一处。只是没见跤,沈三在一旁 忙大声喊:“傻子,‘出托’。”正好牛岛上手抓握孙荣的大领,底 手抓握小袖,背步用了一着“撩勾”,柔道称内股。这个动作本 来不到位,孙荣顺势给以配合,倒在地上。牛岛是行家里手,知 道这个动作本不该把对方摔倒,是对方有意配合,忙跟翻译官 讲:“要实战,真摔,输赢无所谓,大家是为了切磋技艺。”
这时观众大声鼓励孙傻子:“摔那日本人! ”沈三借机开“杵 门子”向观众介绍说:“牛岛先生是柔道高手,来本场切磋技艺 不论输贏,请大家站脚助威。”魏德海乘机对孙荣说:“傻子,你 看这阵势了没有?你不真摔他,他不干。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 过,摔他!”
两人重新开始,走开形门,迈开步眼,抢手攥把。牛岛使出 全身解术,不能奏效,累得气喘吁吁,满头大汗。观众们情绪高 涨,高喊:“傻子,摔他,摔他!”这时,双方整理了一下褡裢,在 场内遛了几圈。魏老再次对孙荣说:“摔他,不摔他,都完不了。”
牛岛扑劲大,孙荣用力猛,这下可高了,就好似从天上掉下人来 似的,牛岛被摔在地上,站起来重新开始,孙荣赢了一下政,心 里有了底数。牛岛深知孙荣的厉害,备加小心,忙将重心下降, 保持稳定。二人重新交手,均不给对方抓住有利把位。孙荣欲抓 不到,僵持了一段时间。孙荣用同样手法抓握牛岛,向前一上 步,牛岛还认为孙荣使别子,孙荣上步转腰,横腿一脚,踢了个 正着,把牛岛摔了个大亮盘。孙荣连贏两跤,可把全场人员吓坏 了,把皇军摔了非坐牢不可,孙荣也豁出去了,听天由命吧。牛 岛站起来脱了跤衣,握着孙荣的手,竖起拇指大加赞扬。大家不 知所措,都捏着一把汗,不知什么时候会大祸临头。
牛岛示意随行人员,给跤场一些钱。沈三执意不收,翻译转 达了牛岛的意思说:“他很欣赏你们的跤艺,想和你们交个朋友, 并邀请大家到‘新民会’(南池子俱乐部)切磋跤艺,希望你们 准时赴约。”牛岛等人礼貌地与众人道别。
牛岛等走后,沈三等人忐忑不安,不知是福是祸,有的人第 二天都没敢来跋场。深怕孙荣将牛岛摔了以后,会招灾惹祸。过 了几天,宪兵与日本人也没来抓人,大家的心才平静下来,继续 在天桥做較场的生意。
过了几天,随牛岛来跤场的翻译官,拿来了一请柬,邀请沈 三、孙荣等到“新民会”摔政。沈三原不想去,又怕日本人再来 纠缠,大家一商量不妨去看看。沈三率京城摔较名家宝三、熊德 山、赵文仲、宋振甫、严世宽、小孩子王等人准时赴约。牛岛热 情地接待了他们,“新民会”大厅之内,铺了由日本运来的榻榻 米。牛岛首先跟大家讲:“希望大家常来,切磋技艺,消除顾 虑。”因京城跨手不识柔道,经大家商定,按中国跤的规矩摔: 只准站立摔,一方倒地后,就结束。站立摔是柔道运动的主要技 法(投技)。因为在实战中只准站立摔,京都跤手明显占上风。
大家应遨到“新民会”摔跤,还有点顾虑,生怕惹是生非, 没能放开手脚。结束后,双方约定,每周日上午到“新民会”摔 跤。此后,京城跤手常到新民会摔跤。
有一次牛岛同宝三对阵,相互坚持,互无胜负。牛岛上手抓 宝三大领,底手抓小袖(大拿着),向里一拉,横腿抽别子,眼 看把宝三撩起,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沈三上前一把抓住宝三的后 带,牛岛欲摔不能,还以为自己的功力不到呢。他哪知道是沈三 的一臂之力,宝三没被摔倒,抢胯向前,牛岛抓住宝三的裤子 (柔道比赛可以抓裤子,而中国跤是不可以抓裤子的),猛一用 力,将宝三穿的紫花布(土布)的裤子撕了一个大口子。牛岛表
示了歉意,裤子撕了,没法摔了。这场跤就算零比零,谁都没摔 倒谁。事后,牛岛给宝三十余倍的钱买裤子,予以赔偿。
1942年孙荣病故。牛岛闻讯后,深感悲痛并亲自送给孙荣 其母40元钱,表示哀悼。孙荣死后,沈三大病一场。1943年, 率子去了河南开封,从此其他同仁与牛岛断绝了往来。
牛岛给京城跤界留下了良好的印象。由于种种原因,近年 来,已很少有人提及了。牛岛是第一位将柔道介绍给京城跤界的 日本人,每次约跤界朋友到“新民会”摔跤,开始先由日本人表 演柔道,牛岛详细地给大家讲解。由于政治上的原因,京城跤手 无一人认真学习柔道,对柔道知识了解甚少。当时日本驻京人员 不乏柔道高手,除牛岛外,还有柔道高手八田一郎、安平光兆大 佐、泽井健一、小林、左藤等名家。常言道:一回生,二回熟。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京城跤手沈三、宝三等人周日上午定期到 “新民会”俱乐部摔跤。牛岛是日本人中的佼佼者,水平很高。 只有沈三、孙荣等少数高手能同牛岛对峙。牛岛身体魁梧,实力 极大,爆发力强,且技术全面。牛岛善交友,特别对沈三、孙 荣、宝三等颇有好感,常在一起切磋跤艺,也到其他跤场走走, 并予以资助。日伪时期,北平很多摔跤名家到“新民会”活动。 由于种种原因,多年来很少有人提起。
沈三认为:“日本躀跤与吾国不尽相同,吾国躀跤,谓之硬 功;日本跟跤,谓之柔术。吾国躀跤,只需将对方摔倒于地上, 即为胜利;日本躀跤,必将对方摔倒于地上,使其仰卧,对方始 得为输;若侧面躺下,仍无所谓输赢。此吾国躀跤与日本不同之 点也。”北京跤界虽对日本柔道有所了解,但社会上无人演练, 多年来日本柔道在北京跤界无任何影响。到80年代初,日本柔 道传人我国,北京人看到柔道比赛深感新奇。
30年代,日本柔道正处于发展阶段,来我国的日本人,柔
道技术水平不同。牛岛属于柔道高手,代表了当时日本柔道水 平。而我国摔跤具有几千年的历史,况前清时北京建有“善扑 营”专业摔絞组织。北京是我国近代摔较发祥地,高手如云。当 时,京城跤手同牛岛等日本人的比赛,并没有按柔道规则进行, 而是按中国跤的规矩比赛,所以不能同一而论,计较输赢。
沈三认为:“以本人观察,若以日本相扑,事亦可行,胜负 之数,尚未可必。不敢云必胜,亦不容谓必败也。”沈三他们虽 未说必胜,但就当时的水平而论,也不会输给日本人。
北平天桥是五方杂地,外埠客人到北平必游天桥,到天桥必 看沈三躓跤。1931年,美国游历团到北平时,有一美国人到此 考察,美国青年团员久闻沈三大名,特到天桥跤场拜沈三为师, 学习中国跤技。为了弘扬中华国粹,传播摔跤技艺沈三欣然应 允。约定上午到跤场,学跤练功,下午到絞场观摩。美国青年边 看边记,甚是认真。由于语言不通,又没有翻译,教学甚为困 难,只三星期,即离平而去。尽管沈三认真教授,美国青年虚心 学习,也只学了点皮毛。此美国青年很重感情,对中国摔政颇感 兴趣。归国后,曾来函问候,尽师生之谊。
浏览1,25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