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市面上的心意拳大概可划分为两个大的体系洛阳心意和南阳心意。不管是心意拳还是形意拳都不出洛阳和南阳两家心意拳的系统。洛阳马学礼得到了一位隐士的传授学到了心意拳,下传洛阳马兴、马三元、南阳张志诚阿匐三人。马学礼先生是心意拳历史上较早显露出武功和姓名的心意拳传人除不知名的隐士之外是使心意六合拳发扬光大、扬名武林的一代大宗师。
洛阳马学礼的心意拳几百年来一直是小范围传播但并没有坊间所传的传回不传汉这种说法马学礼无辜被人泼了一盆脏水。外人只是道听途说而近些年来心意拳的传人也在这么以讹传讹这样乱说很不好也极不负责任。因为在洛阳心意拳的传承中以及外地各心意支系、重要的传人中本就没有这种说法。
老一辈的心意拳老师是很挑徒弟的。即使是收费教徒弟、以此为业的老师也是首重品行非是虚情假意、巧言令色、无德行者以小利可以谋取到的。学艺要以诚心求学师徒无猜这才可能得到老师的信任以心传心。
洛阳心意拳自始至今都是在极小的圈子内传承全面掌握并能练到家的明家(广告中名气大的名家不算)每代只有有限的几个人。说到难学即使洛阳本地的穆斯林民众也不太容易接触到洛阳心意拳甚至回族的阿匐也未必很容易就能学到练至深层的则更稀少。也没有人为了收学生赚银子并广而告之的在公开场合演练,平时根本就看不到因此外地人就更没有这种学习机会和缘分了。洛阳心意拳基本上就是这种状态。
洛阳一位师叔对他曾教过的阿匍徒弟的人品有极大的怀疑甚至很反感。马宏宪老师曾教过一位亲戚后来因为人品问题停止了传授。南阳地区曾有一位练心意拳的阿匍曾在生活上一直照顾一位著名的回族心意拳传人但始终没有得到这位心意传人的一点指导。心意拳的保守程度令普通人难以理解。
南阳地区一位练习散打的回民曾摆下宴席向附近的心意拳老师们求学但所获甚少多被心意传人直接回绝。笔者不是穆斯林曾走访过这些回族心意拳传人他们纷纷给予本人热情的招待并不厌其烦地示范他们掌握的心意拳要点。有的老师甚至在有病卧床时还要坚持起身为笔者演示秘不示人的心意武功。
马学礼的老师也不是回族。马梅虎的徒弟、心意门第四代传人权天才先生是汉族而洛阳东关的穆斯林民众都跟这位汉族传人学习心意六合拳包括马宏宪老师(回族洛阳心意拳第五、六代中的代表人物后又被心意拳第五代传人金黑彦先生收为弟子是金先生的顶门大弟子)和本家的一些长辈们。
现代武术界的有些人过于重视传承的辈分总喜欢以此来说事甚至为此造假还有说什么长辈羞于向晚辈学习等。在洛阳心意门中注重的是找个明白老师学到好东西长幼叔侄都是可以同堂向一位老师学艺的。几千年前的孔子虽培养了众多军、政、财经等各领域杰出人才但仍然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二以好学著称。关于求学、做学问论语中有很多对孔子言行的记载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困而不学民斯为下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
之。如此才是做学问应该具有的态度而不是如今人似的举行个徒有其表的拜师仪式花钱弄个武林辈分。孔子还提出了有教无类的观点不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国界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得真传。
马宏宪老师教过的人中包括回族、维吾尔族、汉族师娘当着家人的面对本人说被你老师认可的徒弟我知道的只有(孙)恒斌、(颜)志俊和你三个。一个回族、两个是汉族。其实马老师教过的人不止三人我也曾听马老师提到过两个人名有的因为其他原因、后来中断了有的则不被马老师认可。
马宏宪老师是当代心意门翘楚在洛阳有着极高的声誉。虽然从不做宣传但在习武人心中是无可争议的洛阳心意拳的杰出代表。有段时间网上还出现了一位自称是马老师关门弟子的人当问过马老师后才知道那人仅跟马老师见过一面而已。
马学礼宗师的弟子南阳张志诚阿匐教授的弟子中既有回族也有汉族如郊县三郎庙人李祯(回族)邓州夏集人张海洲(汉族)。另有南阳系心意拳传人陈合龙(汉族)传马雷石(回族)。马雷石老师传徒回、汉均有。河南襄县的心意拳在重要传承人中也有回传汉、汉传回的传统没有传回不传汉的说法。如姚仁山(回族)传鲁水聚(汉族芦遂聚)鲁水聚传吕应林(回族)。吕应林先生所传弟子回、汉均有。宋国宾(汉族)和卢嵩高(回族)为结义兄弟。袁凤仪曾传尚学礼、杨殿青、卢嵩高、宋国斌。卢嵩高传徒谢兴邦(汉族)。
山西的隆邦父子不是回族也学到了李祯(回族)先生河南南阳系的心意拳到现在普及率很高发展得很好影响力也很大,还发展出了一个新的拳种——形意拳从形意拳又发展出大成拳(意拳)大成拳又传至日本形成太气拳。
以上各支心意拳的传承从古至今回族、汉族、维吾尔族、国外人士都有何来传回不传汉之说?马学礼先生不曾说过这种话真正的门里人也从不说这类外行话。所以请君别再说传回不传汉这种外行话。
心意六合拳之名称也不是马学礼定名的至于加入圣行等与教门
的联系也只是近年来的个人行为与原始的习武内涵、心意武学已经不是一回事了。马学礼先生也只是一位继承者和传承者,心意六合拳来源于教门之外。马学礼先生以后学习心意拳的回族群众比较多这是事实但始终没有传回不传汉的说法。发展到今天还是武功是武功、教门归教门并没有太多实质性的联系及教门对心意拳理论的指导。
洛阳心意拳是市面上流行的心(形)意的总源头。扯上哪一位名人也绕不过马学礼宗师的这个传承。不管你学习心意还是形意,推重心意还是形意马学礼都是此派最关键的人物一代武学大宗师。这些都是历史的真相。
洛阳心意拳由于很少外传原传的拳术、器械还在流失真正全面掌握的极少。如洛阳心意的器械内容心意六合大枪、心意六合棍(眉齐棍)、心意六合刀、心意雁翎刀(大刀)、七势槌枷、信子(绳镖)、九节鞭以及单刀破矛等对练项目随着时间流逝和老一辈武术家的离去当今绝大多数心意传人已经不知道了。马宏宪老师曾说那真是好东西(权天才先生所传单刀破矛)实用性极强鉴于此本人对洛阳心意进行了技术的梳理和抢救并将部分内容予以公开可参见最后的秘密功夫洛阳心意六合拳一书。通过对技术的剖析可让心意爱好者对武艺的传承与技术体系有更深入的了解不致经典湮没于历史。
南阳系心意拳传播最广。当今分散到各地的、形式不一的心意拳派大多都是其分支。如后起之秀的山西戴家心意周口、上海派心意都属于南阳系的心意。这些分支均在近代影响力很大,并辐射全国。心意拳南阳系直接的来源是马学礼宗师的洛阳心意拳系统。
心意拳南阳系又是山西戴家心意拳的直接源头。因为戴隆邦父子是跟河南郑县三郎庙的李祯先生学的心意拳戴家的心意拳有山东金世奎螳螂拳的内容以心意拳为主。而李祯是马学礼宗师的徒孙、南阳张志诚的徒弟。至于后来又出现了一个叫曹继武的人则是很多心意拳传人不清楚的。据传说山东金世奎的螳螂拳传人也学到了心意六合拳的内涵从而形成了六合螳螂。
戴家的心意拳是形意拳的源头李洛能则是戴家心意拳的传人
曾在河南十家店(社旗县)与戴氏兄弟共同研究武艺。还曾与捻军作战。之后李洛能先生与戴家人回到山西(避仇家)。形意拳之名是口音讹传所致并不是李洛能先生改的李洛能先生的传人中仍然有一直称心意六合拳的。形意拳的名字也曾把民国时期两位著名的心意传人(宝鼎、高降衡)搞糊涂而把自己的著作定名为形意拳。
随着时间的推移各支心意、形意都发生了一些改变功法和器械也很不一致而标榜从未改变古朴原貌也是不可能的。由于对心(形)意的历史不很熟悉的缘故才会认为自己的传承是原汁原味的古传武艺。其实各地的心意、形意都是形变后的产物原汁原味古传的武艺大概只有马学礼或那位传拳给马学礼的隐士才知道答案就目前来说武林中公认变化最小的是洛阳心意门。
心意拳原本是一个比较简单、简洁的拳种发展到今天已经变得体系非常的庞大了。南阳系心意拳内容最为庞杂涵盖的拳术、器械种类很多。各地都有区别南阳系心意因为不少传人是带艺投师的在发展中已经吸收了很多外门的拳种和器械多不是心意门的原始器械。可以说没有人是绝对原始、纯粹的心意拳都是形变后的结果,只不过有大有小而已。说自己最古老、丝毫不改变的有时往往是形变最大的。子不嫌母丑卖瓜的也常说自己的瓜最甜这是可以理解的。不管是何门何派、谁的徒弟、谁的后人那代表的是过去和他本人功夫的高低是两个概念这是实话。因为内行人从不看那些虚的东西初学者则不容易辨别清楚。
现在的南阳系体系非常庞大。南阳系不是单指南阳地区而是指南阳张志诚传河南郊县三郎庙李祯、邓州张海洲张海洲传吴呼连李祯再传鲁山张聚、山西戴隆邦、戴文良、戴文雄(戴文熊乳名二闾)家族邓州穰东清真寺阿旬水观澜及其二子水腾龙(武秀才)、水应龙(武庠生)以及唐万义和武状元马殿甲之子马步衢(临清卫守备)、襄县姚仁山等°以后再传买壮图、唐九州、周得文、张景根(乳名老根儿)、吴喜林等心意传人。还有很多其他支系的著名传人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总之这是一个很庞大的系统各地的差别也很大。就是南阳本地区的心意拳传承差别也是很大的
就别说传播到全国各地的心意拳了。
因为心意拳传人在以前学艺各不相同又普遍互不交流差别慢慢形成而南阳地区的老一辈拳师很多已经作古。虽然以前是心意拳真正的拳窝子唐万义、唐九州时代一个镇就有上千人习练心意拳和大枪术。至今当地的清真寺石碑上还记录着不少心意拳的武举人、武庠生。但很多老一辈拳师没有把他们的技艺完整系统地流传下来。心意拳的传承遗憾在各地都有。
很多传人的思想较为保守教学方法也有待改进后世学者也很少有及时进行抢救梳理的所以能全面继承的几乎没有很多传人所学技术较少残破不全就像洛阳心意拳一样虽然是心意拳的发源地但在近代的发展历程中影响力和传播的广泛性都不及后起之秀的心意拳支系。
心意拳南阳系传播的范围最广包括的地区较多如邓州、鲁山、周口、上海、溪河、襄县、武汉、安徽、河北、山西等地都属于南阳张志诚的体系而又溯源至洛阳心意拳。各地都有自己的师承脉络区别很大。
在南阳系心意拳派中功法名目繁多器械也有很多。拳术方面主要有六艺(鸡腿、龙身、熊膀、鹰捉、虎抱头或虎豹头、雷声)、十二大势(练功方法可参考心意六合拳十二大势发力与技击一书)、十二把劲意、胡蝶手(南阳地区的有些心意传人习惯称蝴蝶分手可参考闪展腾挪蝴蝶手一书)、汤瓶七势、六路钻拳(可参考汤瓶七势与六路钻拳一书)、李政(桢)弹腿(可参考碎政弹腿一书)、回回十八肘(可参考心意贴身十八肘一书)、四把锤、丹田涌动、十大真形、熊形塌把、熊形钻把、熊形裹把、蛇拨草盘练法、蛇裹蛇吐信、蛇裹蛇串拳、推头把、单把(与洛阳单把不同)、双把、十字把、摇涮把、连环把、怀抱顽石把、鸡形步、中门头、老三拳(钻裹践)、七膀、七炮、八样身法(刘万义先生传入南阳地区原属于洛阳心意拳的内容)、裹风膀、裹风翅、裹风捶、裹风掌、六合崩劲、捆柴把、撩袍把、盘辩手、摸拉袖子手、鸡宿腿、闪展(战、赚)腾挪等心意盘练方法。
器械类以大枪为主平时训练常不加枪头称为大杆子长度大约在3米左右根据自己的功力选择器械的重量太轻或太重,训练效果都不好。
南阳系心意拳器械类有六合大枪、中六合枪、小六合枪、缠丝枪、十大真形枪、青龙出海枪、二龙戏珠枪、沥泉枪、岳飞后造十枪、群枪(又名独行枪)等枪法另外六合刀(三十六鸾刀、三十六拦刀)、六合棍、五郎棍(又称十三把)、心意春秋大刀、心意双手剑、梢子棍、九节鞭、绳镖、双铜、老君铸、长棍眉齐棍(三十六棍)、西羊鞭、两节棍等长、短、软的具有代表性的器械均涉及在内。如果再具体到各地区如周口、上海、山西等地的话器械种类就更多了有三节棍、鸡爪剑镰等。
本书中的大六合枪诀、中六合枪诀、小六合枪诀、六合群枪歌诀五郎棍法等均载于河南邓州穰东清真寺阿匍水观澜所著水氏家传武术谱中成书约在道光二十一年左右是在南阳系心意拳师李政(祯)先生、洛阳心意门刘万仪先生(马梅虎宗师之高徒。金黑彦先生的老师马梦乐先生之师兄)、开封朱仙镇著名枪师唐大用先生三人在水家传艺之后而成稿。经水观澜及其二子水腾龙(武秀才)、水应龙(武庠生)下传水应龙之孙水普慈老师(南阳市第二高级职业中学教师、地方志办公室顾问、南阳市教育志主编市修志先进工作者)水老传艺于南阳邓州马雷石老师(主任医师)。
浏览1,65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