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动物的技击模仿和养生模仿的同时,人们也从游戏的角度模仿 动物。对动物的游戏性模仿,不仅形成了新的游戏方式,也渗透在对动 物的技击性模仿和养生性模仿之中。
首先,对动物的游戏性模仿渗透在养生性模仿和技击性模仿之中。 第一,对动物的养生模仿有着游戏的成分。在五禽戏对动物生命力的模 仿中,其“虎之勇猛刚健,鹿之迅疾机敏,猿之灵活神奇,熊之沉着踏实, 鹤之舒展飘逸”的动物意向,也具有审美表象和嬉戏因素。第二,对动物 的技击模仿也有着游戏的因素。如行意拳十二型既是对十二种动物攻 击力的模仿,也是对“龙的搜骨之法、虎的扑食之势、猴的缩身之法和纵
(夏末舞黄龙,将五行四季土定为夏末),秋选西门(西为金,色为白)舞白 龙、冬选北门(北为水,色为黑)舞墨龙。“春祭王城东门外,舞八丈大青 龙,另有十条小青龙伴随,由青衣少年持舞;夏祭王城南门外,舞七丈大 赤龙和六条小龙,由红衣成年人持舞;夏末祭舞五丈大黄龙和四条小黄 龙,由黄衣成年人持舞;秋祭王城西门外,由白衣独身汉持五丈大白龙和 八条小白龙:冬祭王城北门外,由黑衣者舞六丈黑龙和五条小黑龙”(《通 典》)。第二,在龙的质地上,有“布龙、草龙、纱龙、纸龙、段龙、板発龙” 等。如南方各地流行的“草龙”用草、藤扎成,多在久旱不雨时,由赤膊舞 者沿街舞蹈。围观人群不停地向龙泼水,舞龙人被淋得全身湿透,以此 祈求天降大雨;夜间舞之则在草龙插上无数香火(也叫“香炎龙”),在虫 灾发生时,虫逐龙身的点点火光飞去,香炎龙穿过街巷、舞至田头带尾深 深扎入水中,水淹没了龙,也淹没了飞扑香火的虫群,以收“除虫辟邪”之 效。第三,龙身也有连结和不连结两种。如用竹蔑和绸布扎成龙头、龙 身和龙尾彩绘龙鳞、每节龙身装有烛灯的“灯龙”,数十人每人手持一节 而舞;龙的节数以单数为吉利,多见九节龙、十一节龙、十三节龙,多者可 达二十九节。第四,形成了“蚊龙漫游、龙头钻档子、头尾齐钻、龙摆尾和 蛇蜕皮”等舞法。舞龙,通过龙“游、穿、腾、翻、滚、戏”之法的展演以及组 图造型等,舞出巨龙蜿蜒翻腾之雄姿,表现龙的腾跃和滚翻之壮美。第 五,汇聚为南北两大类活动特征与风格。南龙身长躯大、比较笨重、需多 人接力和团队协调精神,但花样不多,主要表现雄浑庄重的气势美。北 龙则相对轻细,舞动的人手较少,表现灵活,花样较多。
又譬如,舞狮游戏方式的诞生。狮舞的历史可以在《汉书•礼乐 志》中的“象人”找到其前身,唐宋诗文中也有獅舞的生动描写,如白居 易在《西凉伎》提及的“西凉伎,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狮作尾;金镀 眼睛银贴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唐代舞狮最为壮观,《立部伎》中的《太 平乐》又名“五方狮子舞”(亦即“五常狮子”),所舞之狮体型高大,色彩 鲜艳,各披“青、赤、黄、白、黑”五色狮被(即狮子皮)①,分东、南、西、北、
山之灵、马的躜蹄之功、鼍的浮水之精、鸡的独立之能和抖翎之威及争斗 之勇、鹞的人林之能和翻身之巧、燕的取水之妙、蛇的拨草之能、駘的竖 尾之技、鹰的攫获之术、熊的竖项之力”运动意向的系统化模仿,而有审 美和嬉戏之效。再如,以鸭形、鸭态为素材结合武术攻防而创编的鸭形 拳,也有其增添活动趣味性的因素;对此,《汉书•盖宽绕传》曰,“酒酣乐 作,长信少府擅长卿起舞,为沐猴与狗斗,坐皆大笑。”而世界著名的喜剧 大师卓别林卓别林说:“我所塑造的流浪汉夏洛尔,走路时令人捧腹大笑 的步态,是从鸭子走路的神态中得到启发的。为了感谢鸭子,我从那以 后就不吃鸭子了。”可见,不论是技击性模仿还是养生性模仿,其游戏性 都是人们对重复练习带来的枯燥感的克服。换言之,为了克服提高体 能、掌握技能的学习与练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重复练习以及由此带来的 枯燥感,人们将重复练习附以游戏外表、泛化为审美心态。
其次,对动物的游戏性模仿形成了新的游戏方式。譬如舞龙游戏方 式的诞生。龙是原始人对动物形态的想象性再生产,最为流行的说法是 闻一多先生“以蛇为主体,结合兽类的四脚、马的毛、鬣的尾、鹿的脚、狗 的爪、鱼的鳞和须而形成”的观点。在帝王将龙符号化为政治合法性之 后①,人们则根据龙“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的特点(许慎《说文解字》: “龙,鱗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 渊”),将其移作祈求雨雪祭祀活动的道具。©据汉代学者董仲舒的《春秋 繁露•求雨》记载,“以甲乙日为大苍龙一,长八丈,居中央,为小龙七,各 长四丈,于东方,皆东乡,其间相去八尺。小童八人,皆斋三日,服青衣舞 之。”后来,人们又将祭祀活动中的静态龙,动态化为舞龙之戏;并在祈雨 雪的祭祀活动中,系统化了舞龙行为。
第一,根据五行原理,确定不同季节对不同地点和龙之颜色的选择。 春选东门(东为木,色为青)舞青龙、夏选南门(南为火,色为红)舞红龙
五方站立①。与帝王之龙的民用一样,人们也将象征着吉祥如意的瑞兽 (狮),从帝王专用手中夺走,原先帝王寿辰、年节或重要外事活动时王者 的舞狮活动(狮,在汉代作为保护神,于唐代成为权势的象征),变成了大 众节日的庆典活动。
第一,以狮消灾除害,用作庙会等活动的引导。如《洛阳伽蓝记》对 当时洛阳长秋寺佛像出行时狮子列前作“辟邪狮子,引导其前”记载。
第二,以狮图腾,用作求吉纳福。如四川开县镇海狮灯班有这样的 唱词:
“神獅耍得喜盈盈,我有十保送主人。一保庄稼多茂盛,二保人 心得太平,三保生意财涌进,四保读书中头名,五保弟兄多和顺,六 保老人体康宁,七保功名是一等,八保做事样样成,九保百事都如 意,十保今年翻大身。”
第三,渐成具有地域特征的南狮(流行于南朝)和北狮(流行于北魏)两 种舞法。在装扮上,南狮造型讲究神似,色彩艳丽,象征成分较多;北狮造 型追求写实,舞狮者全身包裹在狮身内,狮子的结构、色彩、装饰都尽量模 仿真狮。在演练中,南狮需有较高的武功,又称之为“武狮”,主要表现出狮 子的勇猛性格,有跳跃、跌扑、登高、腾转等动作,并配以走梅花桩、窜桌子、 踩滚球等高难度动作;北狮则以嬉戏玩耍一展狮之娇憨可爱,也称之为“文 狮”,主要刻画狮子的温驯神态,有搔痒、舔毛.、打滚、抖毛等动作。
总之,在人们祭祀和节日的僭越性挥舞中,一方面,人们以舞龙舞 狮、划龙舟活动将原先帝王专利的龙狮符号,民俗化为大众的狂欢;另一 方面,在人们的舞龙、舞狮、龙舟活动中,龙等也由敬畏的祭祀对象,演化为戏而乐人的对象,造出龙的人,也能将龙玩得活灵活现。在中国工作 两年的法国人于连说,“每年中国的春节,在巴黎13区中国城我都会看见 舞龙的中国人,我感觉只有中国人才把龙舞得虎虎生威。”①中国的舞龙, 具有“庄周梦蝶”之疑:是龙动而人随,还是人动而龙伴?是人戏龙,还是 龙摆弄人?又在中国人对矛盾张力的保持中统一于“人龙合一”之追求 与表现。
浏览94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