跤力的刚与柔
中国式摔跤的跤力讲究冷脆劲与绵軔劲。冷脆劲就是爆发力,绵韧劲就是柔韧力, 二者是矛盾的统一,缺一不可。刚柔相济就是二者有机结合的体现。
綿軔綫力在摔跤运动中,肌肉的适度放松(松而不懈)是在对抗中保持身体站立平衡的一个重 要因素。因为,肌肉放松时,对方施加到本方身体上的力就不能完全迅速地分布到全身 其他部分去,而在接触点邻近的部位就被吸收了,对方的力无法使本方身体产生整体运 动,也就不可能摔倒。这种力的吸收现象,就是所谓的“卸劲”。
如果全身肌肉紧张僵硬,关节失去应有的弹性,作用在身体局部的外力就可沿其作 用线迅速传递到全身,使全身产生转动,这样就很容易被摔倒。所以摔跤时为了在强大 的外力作用下有效地保持自身平衡,在相持阶段必须保持全身肌肉的放松,使对手无从 着力,这就是“柔能克刚”的道理,也是跤力要有初性的涵义。
剛胧綫力
跤力的绵韧性,是保持身体在运动中灵活性的基础,是有效防守和积极寻找战机 的重要条件。当抓住时机,进攻已得势时,则必须运用跤力的另外一种特性一神〗脆 性。刚是指跤力体现的整体性和强力性;脆是指跤力运用的迅速性,瞬时完成;冷是 指跤的突然爆发性,使对方防不胜防,等对方明白时已经输跤了。
运用刚脆性跤力时,必须是在本方已得时、得势的时候,全身肌肉突然瞬时绷紧, 产生强大的功率,相当于应用全身的爆发力将对方摔倒;否则盲目应用,反使自己的动 作僵化,身体失去弹性,给对方以可乘之机。运用刚脆性跋力还必须干脆、迅速、瞬时 完成,若拖泥带水,等对方反应过来,一则会产生对抗性刚力,二刚相碰,容易产生损 伤;二是对方可迅速解脱,甚至乘势反攻。
跤力中的化劲
中国跤术的跤力技艺性很强,反对纯粹的蛮力顶抗,讲究“化劲”,避实就虚,以 巧破千斤。在对抗中,受力一方不能迎着对方的来力硬顶,而应向对方力的作用线的侧 方运动和用力,这样就可用很小的力摆脱开对方大力的作用,这就是所谓的“化劲”, 也叫“四两拨千斤”。
在摔跤竞技中,当出现力量相持性对抗时,能先主动改变力的方向的一方运动员将 会占据先手或直接摔倒对方。这是因为在相持状态,改变力的方向可使对手力量落空, 处于被动挨摔的境地,甚至其力作用的本身惯性即可令其自行跌倒。
运动中的跤力一圆劲
摔跤运动中,常讲“劲须整、力须圆”,其中圆的涵义,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其一,是从被摔倒的一方说起。由于人体摔倒时是绕一定的轴翻转倒下,身体 各部位在翻转过程中各自绕轴上的对应点做圆周运动。那么,作用在其身体局部的 跤力只有沿身体局部圆周运动的弧线的切线方向(或与身体垂直)才能收到最好的效 果。这种始终沿切线方向的力,需要跋手连续改变用力方向,这样总的跤力就表现 出一种整体上圆的感觉特性,这就是所谓的“圆劲”。从外表上看,力的作用点在 沿一个圆弧形的路线运动。实际上,这种“圆”常常就是上文所说的力偶在运动中 的表现(见图5-4)。
其二,运动员在使用跤力将对方摔倒的时候,还必须保持自己的站立平衡,“一倒 一立”,美观大方。好的跤手在摔倒对方时,用跋力使对手和自己同时以自己的重心为 圆心做圆周运动,这时自己以重心线平衡旋转不发生倾倒,而对方重心离圆心远,旋转 半径大,不断地沿圆周运动,很容易被绊摔倒。这时运动员所用的跤力是沿圆周切线方 向的力与一个指向自己的向心拉力的合力,走的也是一个圆弧形的路线。与上一种不同 的是,这一种圆力的圆心是自己,而前者是对方身体中的转动轴。
在具体的跤绊中,以上两种圆应结合应用,而不能完全分开使用(见图5-5)。
跤架与移动的力学分析
中国跤术是以站立摔来决定胜负的。站架和移动在整个摔跤过程中尤为重要。跤架 的站立本身就是为了保持身体的平衡和有利于使用各种攻防技术,因此跤架的站立既要 注重前后重心的稳定,也要考虑到左右平衡(见图5-6)双方交手后,激烈的攻与防都在 移动中进行,移动中身体不断地变换姿势,以增大稳定 角,保持重心不越出支撑面,保持自身平衡。所以在摔 跤移动中,要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是在移动过程中扩大支撑面,保持支撑面。
也就是先移动靠近某个方向的脚,然后另一只脚保持原 来跤架的姿势。
第二,在移动过程中,不能采用并步和交叉步,造 成身体在运动上的不稳定。例如:两脚左右开立时,右 脚向左脚靠拢,由于身体向左方向移动,故身体左方向 上不稳定,这时对方若做攻击性动作就很难保持自身的 平衡。
第三,遵循移动先移重心的原则。如:移动左脚时,先把重心向右脚方向移动,然 后才能移动左脚,最后调整重心,这样就可以避免失去平衡,不给对方可乘之机。
总之,保持身体平衡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要善于改变下肢的位置;②扩大支撑面; ③降低重心;④移动重心垂直线的位置;⑤要善于使肌肉群放松和紧张;⑥重心移动时, 脚步不能离开地面,避免重心升高。
第四,破坏对方平衡的力学分析。破坏对方平衡是摔跤的主要战术之一,通常采用的 方法是手拉脚绊,迫使对方失重而翻倒在地。这是两个相反的力量所形成的力偶和翻转力 矩作用于对方身体的上部和下部,使对方的身体离开地面翻转倒下。例如:入、揣、手别、 切等技术动作,就是手向前的拉力和腿向后的别绊,使对方旋转倒下。这类动作使对方身 体绕自己身体的矢状轴、额状轴、斜方向旋转,它的直径是手与脚(或手)之间的距离。
第6教酲中国跤市练习捅池规则
中国跤术练习场地安全规则
父母及学生不能无视人为的有意伤害。同样,因保护装置或训练设施不健全所引起 的伤害,应归因于场馆管理者或教学组织单位的疏忽(见图6-1)。你学习中国跤术之前必 须办理意外伤害保险,但在教学中不听从指挥,随意做动作,而出现的伤害事故应属于 个人行为,与你的指导教师无关。一旦你阅读明白并同意上面的条款,你就可以签署这 份文书,它使得教练可以用他们学习中国跤术时的方法教你,这会保证你所接受的学习 和练习是权威的、正规的。如果你选择高校有名望的合法的练功场馆,你的训练将会安 全并有保障。
在做中国跤术练习时,双方的格斗是不可避免的,但在训练中格斗要比它实际使 用的频率低,而且其质量也受到了影响,人们普遍认为,如果接触性的运动在我们的 社会仍有其合法的娱乐效用的话,在这些运动的训练场馆里,人就需要得到有效的保 护。目前练习者签署申明书的做法已不罕见,他要求中国跤术的学生在进人专项选修 课时签一个用于保险的表格,如:用于意外伤害保险,是对要参加中国跤术的学生的 一项重要的要求。
既然身体接触是中国跤术训练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意识到它的风险性是十分必要的。中国跤术的训练包括练习者有控制地进行实战时,虽然训练时受伤的情况很罕见, 但毕竟还是可能发生。这些伤害包括撞伤、跌倒造成的伤害或骨折等,练习者肘关节经 常会脱白,肌肉也经常会拉伤。
通过重复的练习,巩固某些僵硬的规则,会十分无聊,但却是必需的。在不断的重 复后,你在做动作时便不再去想这些规则。一些规则虽然看上去很严格,但却可以使学 生形成敏捷的思维和统一的意识。
不安全的游戏在中国跤术训练场中的任何地方都是被禁止的。安全永远是中国跤术 训练的有机组成部分。下面的规则可以保证训练的有效与安全。
中国跤术安全规则
- 时刻保持小心和警惕,特别在中国跤术训练的场地,因为在那里,学生们做各 种中国跤术动作。
- 中国跤术使用不当可以使他们受伤或残疾。训练时应集中精力,保持严肃的态 度,并时刻注意你的对手。
- 在实战练习时,务必摔倒对手后保护好你的对宇
- 决不可故意击打他人,使其受伤。
- 做动作之前要勤于思考。
- 不可以与外人讨论或争论有关中国跤术训练的问题。没有得到老师的允许,不准演示中国跤术的技巧。最后这一点尤其重要,因为不在老师监督指导下的演示会伤害他人.,同时也会危及:自己的安全必.汶.
中国跤术练习场地规则
- 在中国跤术训练场地只准穿白色体操鞋(见 图 6-2)。
- 练习场馆不准吸烟、喝酒、吃东西、嚼口香 糖。
- 迟到的学生需要请示教师才能进人课堂。
- 服从教师的命令。
- 在练功的场地,除非回答教师提问或请教问 题,不准随便说话。
- 与教师说话之前应行中国跤术的礼节。
- 课堂上,学生不应说笑或与其他学生聊天,应注意听讲。
- 在练习场地不准佩戴珠宝首饰(比如戒指、手镯和项链)。这样会使佩戴者或其他学 生受伤,比如被戒指或手镯打伤,或被自己的项链勒住而窒息。
- 初学者绝不可以在中国跤术练习场之外教其他同学练习。因为缺少必要的保护措施。
- 中国跤术学生只能把自我防卫的技巧用于保护自己或家庭成员。
- 中国跤术学生应该懂得礼貌,具有集体意识,时刻都有较好的表现。
- 练习结束将中国跤术的服装叠好放置在摔跤垫子上(见图6-3)
- 练习开始将换下鞋子放置在中国跤术摔跤垫子边上(见图6-4)
中国跤术练习场的个人举止
当进人或离开中国跤术练习场地时,集体集合以后,或当走上或走下练习场地时, 通常需要向国旗鞠躬以示尊敬。
当走上或走下练功场地时,集体集合以后通常需要向国旗鞠躬以示尊敬(见图6-5)。
在进人练习场地之前或结束练习离开场地时,师生应行中国跤术的抱拳礼(见图 6-6)
在与教师谈话时,不应交叉着胳膊,应让双臂自然垂到两侧。
手指甲和脚指甲应清洁整齐。
注意听教师讲话。
如果迟到,穿上练功的衣服(中国跤术服装)在课堂的后面等待,直到找到合适的时
间,征得老师的同意后,才可加人课堂。
保持身体姿势,站着或坐着时要挺胸,不要弯腰。
未经教练许可,不能随便坐下或躺在垫子上。坐时应盘起腿来,不要斜靠着任何东西。
如果你要离开中国跤术练习场的场馆或练习的场地,须征得教师的同意。避免动怒。未经教师的允许不准互相打斗。
时刻保持一种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的友好氛围。
►中国跤术抱拳礼的意义
如果在训练时间你恰巧在场馆中,你将注意到,当学生们踏上或走下中国跤术练习 场的地板时,他们都要向自己的同学和老师行中国跤术的抱拳礼致意(见图6-7)。这是在 向他们的中国跤术同行以及他们的老师表示尊敬。更重要的是,这是向使他们学会应对 挑战、战胜恐惧的场所表示尊敬。
学习中国跤术是一个很长的过程,重要的不在于学到具体的技能,而在于掌握学习 中国跤术的方法与途径。
与人交际时首先要尊重对方的人格并向对方表示敬意,这就是礼节的基点。礼节是维 持社会秩序之道,可以使人与人之间的交际趋于完善。礼节是表示其精神之礼节。中国跤 术学习者最重要的是对内深化礼节的精神,对外正确地遵守礼节。
正如上述的那样,“始于礼节,终于礼节”。对学习中国跤术的人来说,礼节是必 须遵守的(见图6-8)。在中国跤术练习地,通过勇猛的练习来陶冶人格,为社会做出贡献。 这也是一种方法,可以培养出尊重对方的人格。
中国跤术教学课从伸展运动和一些热身训练开始,保证拥有同一水平的学生能在一 起进行练习。在大多数中国跤术课堂上,监管通常非常有力,受伤的事情很少发生。如 果你看到有的学生带着伤,那是因为他们参加了激烈的足球赛、篮球赛或者其他一些有 身体接触的比赛而受的伤。不必担心,如果你的教师很有名望,他会让你有足够的休息 时间,不会让你做你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了解中国摔跤场地与服装
中国摔跤比赛杨地
比赛场地由硬度适当的海绵垫组成,厚度为6~ 8厘米,整个场地边长为12米的 正方形,表面覆盖革制盖单(见图7-1)。
比赛区场地中心9米直径的圆形为比赛区,比赛区为黄色。
保护区比赛区边沿至垫子边沿为保护区。保护区的四角有中华民族的图腾龙的
标记。
比赛开始线比赛区中间相距3米,各标出红、蓝线,面向裁判台左红右蓝,开始 线长60厘米、宽6厘米。
运动员出场线沿开始线平行至距垫子边沿50厘米,各标出红蓝线,长、宽同开始线。
中国式摔跤衣
跤衣摔跤衣用六层棉布制成,在领襟、胸襟、小袖抓握部位要缝的稍密(见图7-2)。 跤衣规格尺寸大号和小号跤衣规格尺寸较中号增减4厘米,袖口增减2厘米。特 号跤衣比中号跤衣的尺寸增加8厘米,袖口增加6厘米。在跤衣扎跤带位置,以侧面中 心线向前后15厘米,各有一组高3厘米、宽0.5厘米、相隔2厘米缝制的穿孔,以备穿 扎跤带用(见图7-3)。
跤衣颜色跤衣为白色。跤衣所有的边缘两面分别缝有3厘米宽的红边或蓝边。表 演摔跤衣尺寸同比赛摔跤衣,但外层用红(蓝)绸缎。运动员着摔跤衣后屈臂90度,袖口要有一拳的空隙。
跤衣跤带摔跤带用六层棉布制成,颜色同摔跤衣。特号长4.40米,大号长3.70 米,中号长3.40米,小号长3米,带子宽2.5厘米。扎腰带时第一圈必须穿过穿孔再由 腹前绕到后腰,再绕回腹前打死结。
跤裤灯笼裤(棉布制成)(见图7-4、图7-5)
跤裤的颜色颜色与摔跤服相同。沿裤缝处正反面分别缝有1厘米宽、间隔1厘米 的两条红条或蓝条。裤腿底部距踝骨2~ 6厘米(见图7-4)。
中国摔跤的跤靴软底高腰靴(见图7-5)。
学会系腰带
在穿着中国式摔跤服时,你要经常系腰带,所以学会正确的系法是非常重要的。中 国式摔跤规则规定摔跤带用六层棉布制成,颜色同摔跤衣。扎腰带时第一圈必须穿过穿 孔再由腹前绕到后腰,再绕回腹前打死结。为了能使同学快速掌握扎腰带的方法,请按 下列说明进行。
第一步:取腰带的中间,伸直,用两手把它回放到交叉后所形成的空隙中。置于身 体前方,并与腰部同宽,使腰带等长的两端垂向地面。把端腰带的长度,使两端长度相 等。腰带两端放在身前(见图7-6)。
第二步:把腰带的右端从下穿至身体的左侧(腰带两端又一次交叉,左端在右端上以 下的这种方法是比较常用的简易的系面,左手拿着右端的腰带乂见图7-7)。
第三步:将腰带两端交叉,用右手将右端的腰带回放到交叉后所形成的空隙中(见 图 7-8)。
第四步:把腰带的两端在身体的中部拉紧,注意要使右端的腰带在上,调整右端与 左端,把腰带贴放在腹部,绕到其后并交叉(见图7-9)。
准备活动
当你离开更衣室去开始你的第一堂课时,你必须记住中国跤术运动的基本礼节,向 教师和同学们进行施礼和互礼是非常重要的。
课堂的第一部分,一般是在教师带领下做伸展性的练习。这需要1〇~ 15分钟,有 一些学校会用30分钟进行这一练习。在准备活动之后,教师通常会让学生进行一些放松 性练习,并传授一些技巧(见图7-10、图7-11)。
不管做怎样的伸展练习,记住伸展筋骨的练习对中国跤术练习者是最重要的。充分 的准备活动会防止受伤和扭伤自己的肌肉。不管你将怎样进行踢腿训练,一定要做伸展 性的准备活动,因为身体一直要靠腿来支撑,而且靠腿来不停地屈伸来完成动作。由此 可见伸展筋骨练习的重要性(见图7-12、图7-13)。
伸展运动之后,通常要做一些步法的热身训练。对初学者来说,聪明的做法是仔细 地观察教师的示范,通过观察,你可以学到很多的东西。不久,就可以进行中国跤专业 摔法练习了。作为一个初学者,有许多的事情要学,要集中精力,不要白白地浪费时间。 努力学习不断进步,努力练习并掌握大量的技巧。此后,教师的激励,艰苦的训练,可 以重塑学生们的性格。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运用动作的进攻性被转变成为一种创造性,这种创造性会提 高他做事的质量。在实际格斗中,这种创造性使学生移动到任何他想要到达的位置,移
动到他的对手根本就想象不到的位置。学会依靠自己的能力,直到你在防守与进攻时, 能有一种平静与自信,这种自信能弥补技巧的不足。
学生们灵巧有效的抓握解脱、侧步、滑步闪躲的动作表现出学生技巧的进步。在面 对许多的对手时,他们开始认识到利用他人错误的重要性。在教师的指导下(见图7-14), 他们不断进步,用汗水与努力掌握新的技能与技巧,直到练习精湛时为止。
学生们学习更多新的有威力的中国跤技能(见图7-15),这些中国跤,又不断被更高 级的技巧所代替。最重要的是,他们已经具有了在压力下本能的迅速反应的能力,差 不多能够自动地运用他们学到的技巧应付遇到的挑战了。此时,学生们开始以一种崇 敬、平和、自控与自信的心态学习中国跤了。随着他们不断地成长与变化,他们学着 透析同伴的心灵,也观察他们是如何成长与学习的。功夫不负有心人。不懈的努力与 刻苦的训练,会使学生们提高自己中国跤专业水平,迟缓而踏实地朝着令人羡慕的高 水平前进。但即使得到了较高水平,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因为这只是在漫长而艰 辛的路途上迈出的第一步。当成为一个较高水平练习者时,学生们会发现他们会经历 一种内心的转变,会感受到一种平静,并能更好地对身心进行控制。虽然学习的过程 永远不会结束,但这种平静的感觉会长久地存在。
中国式摔跤等级称号
运动健将获得全国锦标赛第一名者。
—级运动员获得全国锦标赛第二至六名者。
二级运动员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二级运动员称号。
获得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锦标赛前三名者。
获得地(市)级锦标赛第一、二名者。
三级运动员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三级运动员称号:
获得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锦标赛第四至第六名者;
获得地(市)级锦标赛第三名者;
获得县级锦标赛第一名者(见图7-16)。
第8教酲中国跤市的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概述
■使#娑蜎确嗲3中(S续术的目的和伍务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逐步帮助学生认识本教程的技术动作对全面锻炼身体,提高健 康水平,发展各种身体素质,增强体质的积极作用,以激发学生刻苦锻炼和自觉学习的 精神。为此,在每学期开始的第一次中国跤术选修课,应向学生宣布其教学内容、任务 和要求,以及考核项目和标准。在各技术教学单元和每节课中,也应使学生明确学习目 的和任务。这样能使学生明确不同教学阶段的要求,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自觉地完成 中国跤术的学习任务。
的考幻兴趣友教的矣破
培养学生对中国式摔跤项目的兴趣,对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有重要作用。尤其是中国式 摔跤中一些基本技术和辅助技术练习比较单调乏味,这时任课教师应注意讲解得生动形象, 动作示范正确优美,并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如采用游戏、竞赛等手段,活跃课堂气氛。 同时还会注意同学们的负荷安排,不会使学生感到过分的疲劳。
考的实陈、教考议施的实陈出戌合理要教顺專
中国跤术教学前教师会深人了解选修课学生各方面的具体情况,如学生的身体健康状 况、素质情况和摔跤的技术基础情况等。要针对这些情况和教材特点,确定课的任务,合理 选择教学方法,安排课的负荷和提出要求。
同时还应该了解器材设备可能使用的数量与情况,以便教师根据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 确立教学任务,选择和安排教学内容和组织教法。中国较术教学中对中国式摔较的教学项目、 进度、内容和方法的安排要坚持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不断提高的原则。在中国式摔跤的教 学中贯彻这一原则,应注意以下几点。
从自我保护动作学起逐步安排过背摔揣、入等技术教学,进而安排手技等技术教学, 后期再安排勾、别等转体技术教学。在单元教学中要进行理论学习(见图8-1)。
在安排教学进度时要注意坚持由易到难在课的
内容安排时,要在复习前一节课内容的基础上学习新的 内容。理论课的讲授内容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基础,要 深入浅出,易于学生理解;在技术课的教学中一般是先 学简化的分解动作,对动作的规范不做过高的要求,随 着学习的深人,逐渐达到各技术动作的要求,最后达到 正确的技术动作的规范化。
逐步提高学生的运动负荷在教学课中,学生的负 荷量过小,人体得不到应有的锻炼,动作技术不易掌握; 负荷量过大,则影响学生的健康和学习的积极性。为了 掌握运动技术,需要有一定的练习数量,在此基础上, 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在学生对原有负荷量适应的基础上再增加练习数量或提髙练习强度。
巩固与提高相结合为了使学生牢固地掌握中国式摔跤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并能 在实践中加以应用。根据生理学的规律,学生掌握动作技术与技能是大脑皮层建立初步动力 定型的结果,如果长期中断,动力定型将会消退,致使教学工作徒劳无功。所以在教学中, 应合理安排,重复练习,以使学生在理论、技术等方面达到巩固的程度。
中国式摔跤技术教学的三个阶段
教师应根据生理学和心理学的原理,运动技能形成的三个阶段,在各个阶段学生生理和 心理的特点,遵循动作技术形成的规律和各个阶段的不同特点,采用有效的教法和选择适当 的练习手段,来提高学生中国跤术动作技术质量。
第一阶段初多对中妓水铪廍嗜所试识
教学任务
使学生初步掌握中国跤术的运动技术轮廓和粗略地认识运动技术的内容结构。
教学方法
通过教师讲解、示范和直观教具,使学生对技术 要点和动作过程、规则和场地器材有所了解。
通过练习,使学生初步掌握技术动作(见图8-2)。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动作较僵硬,不协调,易出
现多余动作。教师进行教学时要以精炼的讲解、完整 而正确的示范,使学生对所学技术有概要的认识。在 教学中,要有一定的练习次数,以强化正确的技术动 作,预防错误动作的产生,如发现错误动作应及时进 行纠正,以免形成错误的动力定型。
第二阶段初掌中水的基技术
教学任务
熟悉和掌握正确的技术。
教学方法
通过完整和分解练习改进技术的细节,逐步克服动作生硬和不协调的现象,使动作日 趋准确(见图8-3)。
多次重复完整技术练习,体会和加强各技术环节之间的联结,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初步建立了动力定型,能比较顺利、连贯地完成动作,但还不巩固, 多余动作和错误时有出现。这时教师应采用启发式的讲解和提问,讲解各技术细节之间的关 系,指出学生的错误动作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具体纠正的方法,要对动作质量提出较高的要 求。因为要进行大量的分解和完整的练习,纠正错误动作,直至较正确地掌握动作技术,所 以本阶段要比学习阶段的教学时间长。
第三阶段提惠中跤术基技水
教学任务
继续巩固已形成的动力定型,并根据个人特点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技术动作,使之达到自 动化程度,同时提高相关的理论知识水平。
教学方法
进行技术评定,提出优、缺点与改进方法。
发展和提高身体素质。
结合学生特点,加深对技术的分析。
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的能力。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通过前两阶段的反复练习后,动作技术形成了牢固的动力定型,能 准确、熟练、省力、轻快地完成动作(见图8-4)。在这一阶段,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提 出不同的要求,并注意培养学生分析技术的能力。可在课中适当结合素质练习,提高身体训 练水平,并加大运动负荷。
中国式摔跤技术教学中的三个基本阶段是根据动作技术技能形成的客观规律划分的,实 际上,这三个阶段是统一的相互联系的教学过程,彼此之间并无明显的界限。
在中国式摔跤技术教学中,要根据教学任务、教学要求、教材的难易程度、学生的实际 情况以及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来确定教学方法。中国式摔跤技术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讲解教学 法、示范教学法、完整教学法、分解教学法、组织练习法等。
►中国跤术错误动作的产生
在中国跤术的技术教学过程中要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学习时不断出现的各种错误动作, 否则形成了错误的动力定型再纠正时,比学新技术还要困难,甚至会发生伤害事故,影响学 生的身体健康。因此,在教学中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尽可 能减少学生错误动作的产生。学生在练习中表现出来的错误动作,只是一种错误形式,但同 一种错误形式,产生的原因可能不一定相同。在进行纠正时,教师必须仔细分析每个同学产 生错误动作的原因,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办法和纠正措施,才能起到良好的教学效 果。产生错误动作的原因有如下几个。
4对劫作的概舍荩蜻楚
运动器官的活动受大脑皮层支配,与学会技术和建立表象是密切相关的。当大脑还未分 析清楚动作结构之前,运动器官无法完成正确的技术动作。因为每一技术动作都由不同的动 作环节组合而成,而每一动作环节又包括用力的大小、方向、快慢、顺序以及协调配合等方 面,故练习者对动作概念不清楚,就必然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错误。
对动作概念不清楚,一般分为整体动作和局部环节的概念不清。如果对整体动作概念不 清,学生在进行练习时通常表现为束手无策,在练习时无法完成该动作的最低要求;如果属 于对局部环节概念不清,学生能基本上完成动作,只是在某些环节上存在一定程度的错误。 教师应针对以上情况,分别讲清全部动作和局部环节动作要领,并且配合不同速度的正确动 作示范,使学生建立正确的表象。还可让学生自己讲解动作的过程和要领,观看其他有同类 错误学生的练习,启发他们的思维活动,以加深对正确动作的理解程度。
造成错误动作的另一类原因是肌肉本体感受力差,控制能力不强,故常发生错误动作, 自己又难以察觉。通常把肌肉本体感受力称为“跤感”。为了提高中国跋术选修课学生的跤 感,还应从基本功人手,对于这类错误还可用外力帮助的方法,使肌肉的本体感觉信息准确 地传人中枢神经系统,从而调整肌肉的活动,使错误动作得到改正(见图8-5)。
身体素质差
在中国跤术教学中,完成任何一个技术动作都需要有相对应的速度、力量、耐力、柔韧 和灵敏等素质为基础,这是学好技术、减少错误动作的前提,但是参加中国跤术选修课的学 生均为非体育专业学生。身体素质差,几乎是学习中国跤术不同技术动作过程中产生错误动 作的主要原因,因此加强课外辅导和练习,从而促进他们全面的身体素质改善。,另外,由于 局部身体素质差,也会影响动作的完成。在教学中这种现象是比较常见的(见图8-6)。
浏览1,69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