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拳就学咏春拳


一、咏春派是反清复明天地会的成员?|学拳就学咏春拳





佛山咏春拳的源流目前最早有文字记载的可以追溯到清朝咸丰年间也就是佛山咏春拳开山祖师梁赞所在的年代。咏春拳是一种不断发展的功夫在梁赞之前咏春拳相信是由不同门派的众多高手汇集心得而成。许多咏春拳宗枝各自的源流传说基本上都指向一个中国清代有近三百年历史的秘密社团——天地会。



目前有关天地会的起源在学术界也仍然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对于天地会成立的年代,大致有康熙说、雍正说、乾隆说几种。持康熙说的是天地会本身说天地会是在康熙十三年甲寅(1734年)创立并为此编造了火烧少林寺的经典故事另外在辛亥革命前后一批资产阶级革命家如孙中山、章炳麟、陶成章等也坚持此说认为洪门者创设于明朝遗老起于康熙时代。二三遗老见大势已去无可挽回乃欲以民族主义根苗流传后代故以反清复明之宗旨结为团体(摘自孙中山选集下卷)。雍正说所持者为部分学者认为应是雍正十二年甲寅(1734年)而现今注重考据的数位大陆学者从清代官方档案的调查出发以最早提及天地会创立的历史文献推断闽省天地会起于乾隆二十六年漳浦县僧提喜首先倡立暗中主使谋为不轨(清嘉庆年间福建巡抚汪志伊给朝廷的陈疏)这是乾隆说的主要论据。



咏春拳门人历代相传自己是少林派其实冠以少林之名并不止咏春拳。广东洪拳、福建五祖拳等都自称来自南少林寺。在明清以后嵩山少林寺出现了许多武功高强的僧人令少林寺在武林中声誉日隆在明末出现内家拳后少林寺逐渐成为外家拳之宗少林以拳勇名天下然主于搏人、自外家至少林其术精矣等种种评价令少林寺成为天下功夫的圣地于是天下武功出少林今人谈武艺辄日从少林寺出来于是天地会里的武学高手们便说福建九莲山有个南少林寺而南派武术便是出自南少林寺。所以历史上没有正史文



献记载福建有少林寺所谓南少林只是一个江湖中的群落概念名称罢了。为了组织会众和宣传抗清的需要天地会里的文学高手编写了康熙年间火烧少林寺的故事说福建少林寺108个武僧帮助朝廷平定西鲁国叛乱却被皇帝猜忌奸臣陈文耀(或陈文维)等利用少林寺叛徒马宁儿(或马福仪)里应外合火烧少林寺。武僧只有18人逃脱最后只剩5人分散各省发动组织反清复明势力。此五人便是少林前五祖蔡德忠、方大洪、马超兴、胡德帝、李式开。这个故事被写进天地会的会簿成为洪门秘籍海底的一部分。



而五枚、白眉、至善、冯道德、苗显这五人相信也是属于民间的创造。这5位武林顶尖高手被说成是乾隆年间的少林五老但在民间文学的不断加工下白眉成为峨嵋派领袖冯道德成为武当派领袖与少林派的五枚、至善、苗显针锋相对。到清朝光绪年间一本名为圣朝鼎盛万年青的公案武侠小说将这5人的故事推到极致同时塑造了一大堆如今影视作品乐此不疲加以演绎的武林高手洪熙官、方世玉、苗翠花、胡惠乾、三德和尚、高进忠、雷老虎、李小环等等。不过在这本小说里福建少林寺虽被攻破但未焚毁。而在民国以后的技击小说如我是山人的洪熙官系列里南少林寺在乾隆年间又被清兵烧了一次。






梁赞在粤剧红船戏班中学习咏春拳大致在道光末年至咸丰初年按照咏春拳尊五枚为师祖、洪拳尊至善为始祖的传说则五枚等人的故事最多出现在乾隆之后的嘉庆年间。此时由于乾隆五—年(1786年)天地会的台湾林爽文起义被清军镇压后天地会的活动中心已经由福建转到了广东天地会的功夫高手也相继逃到广东许多人混迹于粤剧红船戏班之中继而汇集到粤剧故乡一佛山。所以五枚、至善、洪熙官等可以说是影射当时在广东活动的天地会不同门派的功夫高手严咏春、梁博借不管是否真有其人咏春拳的弟子都应该是天地会的成员。到咸丰年间佛山的所有粤剧戏班的伶人都加入了天地会梁赞的两位师父梁二娣和黄华宝就是天地会的同样梁赞也是加入天地会后才能学到咏春拳。而当时广东天地会的总机关便是位于佛山大基尾的粤剧行会一琼花会馆。在咸丰四年(1854年)的佛山天地会红巾军起义被镇压后曾被红巾军围困的两广总督叶铭琛下令火烧琼花会馆解散戏班禁演粤剧屠杀天地会成员。南少林派的聚集地琼花会馆被清军一把火焚烧殆尽梁二娣、黄华宝、梁赞等咏春拳高手和其它洪拳高手远走他乡逃亡历史与传说竟如此惊人地相似。








浏览808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