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之后人们对武侠的再生产,渐由“显气节”到“重事成”,如“侠 客不怕死,只怕事不成”(元稹《侠客行》),并由“重事成”而“精武功'对 此,陈平原这样概括道,从唐宋豪侠小说,到清代侠义小说,再到本世纪 的武侠小说,一个突出的变化就是作家越来越注意渲染侠客的打斗本领 及打斗过程一不但要打赢,而且要打得好看。所谓打得好看,一是打 斗中奇峰突起变化莫测,一是于一招一式中体现中国文化精神,写出 “剑”中之“书”。前者容易做到,后者则可能是“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究其原由,在古侠“死闻侠骨香”(张华《博陵王宫侠曲》)、“惜哉剑术疏, 奇功遂不成”(陶潜《咏荆轲》)的反思中,为了避免“出手未捷身先死”,满 足社会“大不平”的解决,人们在“侠”上加上了“武”,并将“侠之心”装在 了“武之体”中,“侠”也渐成无所不能的武林高手。

作为“成人的童话”(华罗庚语)的梦工场,在清季武功道术化生产 “剑光斗法”、“飞剑杀人”之余,近代以来,“武侠”生产了身体技能的新天 地,人们从内功、罡气、轻功等新生产,构建了武侠的武功系统。平江不 肖生在《侠义英雄传》中结合武术与养生已有的“内练一口气”实践,首次 创造出“内功”概念,并以“内装玻璃的铁箱子、小船大炮”的形象比喻,提 高了“内功”的大众接受度,推动了“内功”的流行。在近代武侠小说“南

向北赵”格局中,当“南向”创“内功”概念时,“北赵”赵焕亭在《奇侠精忠 传沖倡导“罡气”①,并提出“武功”的新概念,僭用了原先表示君王“文治 武功”的武功,收编了所有武侠之武再生产的新产品;或者说,他建造了 一个盛放武侠功夫新产品的大仓库。

在侠之武的再生产中,人们继承了门户对身体、技击方式的想象力, 在门户身体新体验基础上又以文艺想象创造出新的技击方式,打出了武 术未打之拳,生产了新的器械、新的练功方法、新的门户。在武功生产 中,除了门户知识再生产外,金庸以中华民族文学艺术和传统文化作为 材料进行武功的生产,将琴棋书画、九宫八卦、医道、用毒作为绝世神功 的生产材料,功成“飞花摘叶,皆可伤人”。在《书剑恩仇录》中,金庸想象 的“百花错拳”,从武术套路花拳绣腿出发,又以“错拳”否定了看似色彩 缤纷之拳的“华而不实”。如“负负得正”,“百花错拳”在“花”和“错”之双 重否定后,得到了绝对的正确,并将“百花错拳”配以红花会总舵主陈家 洛,既与其会(红花会)呼应,又以既好看又中用,表达了武术技击的理 想。在《天龙八部》中,金庸则从《易经》想象出降龙十八掌,并描述此功 在第一式“亢龙有悔”时,只用三分功力,为的是给对方留有悔改之机。

在武侠功夫仓库中,有白羽创造的“大力千斤掌、蛤蟆功”等,郑证因 的“错骨分筋手、绵掌、混元掌、排山掌、劈空掌、般禅掌、大力金刚掌、小 天星掌力、牵缘回环掌、先天八掌、龙形八掌、云龙三现掌法、三阴绝户 掌,还有金刚指、天罡手、鹰爪力、黑煞手、毒蛇寻穴手、五行真力、乾元一 气子午神功”等。

在武侠功夫仓库中,人们生产了武术的新器械。唐宋武侠所用“十 八般武艺”(兵器),至晚清以来涌现出五花八门的新样式。如白羽发明 了“三棱透骨锥、子母鸳鸯钺、金丝藤蛇棒、青钢日月轮”,还有“娥眉刺、 梅花夺、混元牌”,郑证因创造了“日月双轮、九钢连环、离魂子母圈、双头 银丝虬龙棒”,古龙笔生“长生剑、孔雀翎、碧玉刀、多情环”等。同时,

们也生产了琳琅满目的暗器库。如白羽的“铁莲子、铁菩提、透骨钉、蛇 焰箭、毒蒺藜、五毒神砂、子母神梭、十二金钱镖”,郑证因的“梅花夺命 针、七星透骨针、金刚燕尾镖、沙门七宝珠、乌云喷水筒、蛇头白羽箭”,等 等。在武侠小说的兵器生产中,除了具有武术和军事背景之外(如他们 将这些新兵器的来历、制作、材料、结构、功能交代得清清楚楚,仿佛如 真),他们还将兵器的生产与人物的塑造联系在一起,将兵器的生产服务 于人物性格特征的塑造。如《水浒传》为“黑旋风”李逵量身定做了板斧, 为花荣按以“小李广”绰号、配以神射之艺、暗合古将之风(贵族出身)。 《七剑下天山》则更为细致地描绘“剑如其人”、“人佩其剑”,并借物化性 质刻画人物性格,如大弟子楚昭南历尽坎坷而愤世嫉俗性格偏激,其剑 曰“龙剑”,剑刃锋利,剑尖柔靭,剑镡为能够灵活改变剑方向的球形护 手,彰显其性格的攻击性;二弟子杨云骢性格温和内敛,无意涉足江湖纷 争,持“青干剑”,由陨石炼成,奇钝无比,能折射光芒,令人目眩剑锋所在 (本无锋,还藏锋,所藏乃持剑者性格之锋芒),隐喻其深藏不露的性格特 征,等等。

在武侠功夫仓库中,人们还生产了武术的“轻”之意向,形成轻功系 列产品。武术的“轻”意向,在套路演练、动作表现的“十二型”要求中有 “起如猿,落如雀”之比拟,在竞技武术“轻”之生产中出现了腾空动作“高 飘化”趋势(如腾空飞脚,一方面由落地方式的“并脚、扣腿”和腾空方式 的“二次腾空”等直接地体现了身轻之飞,另一方面又由落地动作的飞脚 接叉、飞脚接坐盘等进一步挖掘身之轻;后来竞技武术的“轻”生产又由 腾空动作空中转体360度、720度进一步折射身轻之效,并形成了新规则 的难度动作系列)。在武侠小说的轻功生产中,《水浒传》有“鼓上蚤”时 迁的“飞檐走壁”,白羽生产了踩着浮萍过河的“登萍渡水’’以及腾身轻步 的“踏雪无痕”之轻功,郑证因生产了“草上飞、仙人换影”等。同样,在武 侠片中,《侠女》(1972)慧圆大师及弟子腾跃于碧波绿叶之间;《东方不 败》(1992)林青霞所饰东方不败在湖边芦苇尖上的健步腾飞;《刀剑笑》 (1994)刘德华所饰之人信步如飞于树梢之上;《新少林五祖》(1994)主人 公从空中踏着一串飞动的钢刀骤然而降;《独孤九剑》(1993)中人物在陡

峭山崖和险峻峡谷的“飞檐走壁”;《卧虎藏龙》(2000)玉娇龙与李慕白在 竹林梢头打斗,《英雄》(2002)残剑与无名二人剑划水面的“水上武舞”,

等等。

浏览856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