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克雷格• D.雷德:《没有打斗的打斗——电影中的打斗动作设 计》,皇甫一川译,《世界电影》1995年第1期。
[美]袁书:《美国语境中的功夫片读解:从李小龙到成龙》,徐建生 译,《世界电影》2005年第1期。
[英]裴开瑞:《明星变迁:李小龙的身体,或者跨区(国)身躯中的华 人男性气质》,《文艺研究》2007年第1期。
[英]约翰•斯道雷:《文化研究中的文化与权力》,《学术月刊》2005 年第9期。
陈琦平:《李小龙电影世界精武门》,《中华武术》1998年第9期。
陈韬文:《文化转换:中国花木兰传说的迪斯尼化与全球化》,载《传 播学论文选萃(ID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戴国斌:《武术:身体的文化》,人民体育出版社2011年。
戴国斌:《不同历史时期武术影视明星发展特征研究——以李小龙、 成龙、李连杰为例》,《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
戴国斌:《从狩猎之射到文化之射》,《体育科学》2009年第11期。
戴国斌:《剑的文化传记》,《体育与科学》2009年第5期。
戴国斌:《门户:武术社会的生产》,载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编: 《世界舞台的中国角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戴国斌:《门户:武术想象的空间》,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主题报 告,2007年7月。
戴国斌:《门户对拳种流派的生产》,《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3年第
4期。
戴国斌:《体悟:对武术的理解》,《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 1期。
戴国斌:《文艺生产的武侠人格》,载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编: 《中国的立场:现代化与社会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戴国斌:《武术:身体的文化》,《美中社会和文化》2005年第2期。 戴国斌:《武术比试的社会学分析》,载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编: 《中国的前沿:文化复兴与秩序重构》,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戴国斌:《武术比试的文化面孔》,香港《社科研究》2006年第2期。 戴国斌:《武术的仿生性生产》,《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 戴国斌:《武术的身体:一项身体社会学研究》,载上海市社会科学界 联合会编:《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戴国斌:《武术的视觉文化》,《运动与休闲学刊》2006年第1期。 戴国斌:《武术对手的文化研究》,《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 5期。
戴国斌:《武术技击观的“解咒”》,《体育与科学》2002年第1期。 戴国斌:《武术门户:空间的生产与文化想象》,上海社会科学界联合 会第三届学术年会青年学者专场大会报告,2005年12月。
戴国斌:《武术现代性的断裂》,《体育文化导刊》2004年第2期。 范会芳:《论舒茨的音乐社会学思想》,《国外社会科学》2008年第 2期。
费孝通:《中华文化在新世纪面临的挑战》,《炎黄春秋》1999年第 3期。
冯友兰:《再论中国哲学遗产底继承问题》,《哲学研究》1957年第5期。
付平:《赵堡拳救了我的命》,《武当》2006年第3期。
高丙中:《传统节日与社会文化再生产》,《学习时报》2006年2月20 日第6版。
古柏:《社会的需要与武术的发展》,《武魂》1989年第2期。
韩建中:《武术的拜师仪式》,《中华武术》1998年第6期。
韩鹏:《中国武术面临挑战》,《中华武术》2003年第2期。
胡晓明:《略论中国文化意象的生产》,《文艺理论研究》2007年第 1期。
季羡林:《论现行的留学政策》,《观察》1947年第三卷第七期。
贾磊磊:《成龙的谐趣武打片》,《电影艺术》2000年第2期。
贾磊磊:《中国武侠动作电影的“经典场景”(上)》,《电影艺术》2004 年第1期。
李长莉、左玉河主编:《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集刊•第二辑》,社会科 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李健豪、鲁云:《李小龙与中国传统武术渊源》,《武林》2002年第 11期。
李劼:《论第三空间——兼论从双向同构到“三生万物”》,http:// www. teen, cn/ data/ detail, php? id=15734〇
李慎之:《接着讲借着讲通着讲——我们向冯友兰学习什么》,《传统 文化与现代化》1996年第2期。
李小芳、成福芳:《和平: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之取向》,《五邑大学学 报》2003年第1期。
刘东:《中国古代体育文化》,载《刘东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年版。
刘梦溪:《什么是国学什么是传统文化》,《中国教育报》2007年5 月23日第4版。
刘晓梅、刘恩明:《剑法规范的研究》,《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年第 8期。
陆扬:《空间理论和文学空间》,《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4期。
南帆:《文化研究:开启新的视域》,《南方文坛》2002年第3期。 佘云楚:《“文化研究”之“本/末”》,《国外社会学》1999年第1期。 王海洲:《成龙电影:英雄形象及其变奏》,《当代电影》2000年第 1期。
王志远:《剑法寻真(上)》,《武当》2005年第11期。
吴涤非:《成龙电影:英雄、喜剧与文化》,《文艺理论与批评》2002年 第3期。
杨翰卿、李保林:《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转换》,《中国社会科学》 1999年第1期。
于文秀:《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与“文化研究”思潮》,《哲学研 究》2002年第6期。
于志钧:《吴图南论剑》,《武当》2003年第7期。
俞吾金:《作为全面生产理论的马克思哲学》,《哲学研究》2003年第 8期。
袁康就:《李小龙的道(下)》,《武当》2004年第8期。
张潮:《试论文化的“生产”属性》,《理论月刊》2007年第8期。
张宏梁:《论艺术与仿生学的结缘》,《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版)》2001年第1期。
张雷:《一种惯习的传承、自救与消解——以陈家沟陈氏宗族为例》, 载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第4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年版。
张奇:《选贤徒始敢传真功》,《武魂》2002年第4期。
[韩]植耀昌:《〈猛龙过江〉副导演植耀昌忆李小龙》,鲁云整理,《中 华武术》2002年第7期。
浏览82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