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河北武术个案研究

博大精深的河北武术诚可谓名拳辈出,百花争艳,但限于篇幅,本书主要选取 了河北武术中的八卦掌、形意拳、大成拳三个拳种分别作为河北武术本土拳种、外 来拳种和新兴拳种的代表进行个案研究。在本章的第三部分则重点以太极拳、八 极拳和劈挂拳作为河北武术传播和交融研究的个案。考虑到河北地域是著名的 武术之乡,而沧州武术又是河北武术的代表,所以,又对沧州武术进行了个案研 究。在此基础上,适当选取若干拳种进行介绍,以求点面结合。

第一节河北武术拳种研究

面对着浩若繁星的河北武术拳种体系,本书从宏观上把其划分为本土拳种、 外来拳种和新兴拳种三个主要类型,分别进行相应的个案研究分析。此部分内容 所指的本土拳种主要是指一般意义上认为的起源于河北地域的或者当前公认的 由河北人士所创编的武术拳种,如八卦掌和杨式太极拳等;外来拳种主要指由河 北以外的其他地域传人并繁衍于河北地域的武术拳种,如形意拳和少林拳等;新 兴拳种则主要指民国以来在河北地域中兴起的一些历史相对较短的拳种,如大成 拳、螺旋拳、心会掌等。以上的拳种分类,可能仍有若干争议之处,但这不是本书 研究的主要目的,进行上述分类的意义关键在于形成一个相对清晰的研究思路, 并以之作为进行河北武术拳种研究的相应切人点。

一、河北武术本土拳种——八卦掌

众说纷纭的董海川及八卦掌源流

董海川,河北省文安县城南朱家务(一说为坞)村人,族居山西洪洞,明代迁至 河北藁城,后迁至今河北雄县开口村,数代后,又由开口村再度迁居文安县朱家 务。有关董海川的生卒年代,至今说法不一,早期记述多言其生于清嘉庆二年(1797),卒于光绪八年(1882);中国武术研究院康戈武研究员在其《八卦掌源流之 研究》一文中认为其应生于1813年,即清嘉庆十八年;此外,民间尚零散流传有生 于清嘉庆元年、嘉庆六年、九年的不同论述。

图片19

有关董海川生平的文字记述,较早见于清光绪九年( 1883 )春二月,由尹福等 人为其师所立的墓志铭文,该碑文由铁岭贵荣撰笔,碑中有“少任豪侠,不治生产, 法郭解之为,济困扶危,不遗余力,性好田猎”等关于董海川的情况记述。董海川 自幼喜武,少年时即以武勇名动乡里,弱冠后游历四方,受道家修炼术的启示,创 编成八卦转掌之术;后净身为太监,人京供职于肃王府,其武功被王府总领班全凯 亭发现,遂拜为师,从此八卦掌始传出;同治十三年(1874)离职后,游居弟子处传 拳授徒;于光绪八年(1882)冬去世,由尹福等弟子葬于北京东直门外小牛房村南, 先后共建碑四座,记载其生平事迹。董海川先后教授有弟子上千人之多,“请艺者 自通显以至士贾与达官等几及千人”,著名的有尹福、程廷华、马维骐、史纪栋、刘 德宽、樊志湧(勇)、梁振蒲、刘凤春等多人,仅见于墓志碑文中所记门徒,就达五十 六人。在八卦掌的源流问题上,同样有各种不同的观点。至于董海川是否于九华 山从毕澄霞学“八卦掌”之考,康戈武先生及吴志泉、黄万祥先生,均以九华山实地 考证为据进行过论述,而结论不一。康戈武先生通过大量考证、访谈,在其论文 《八卦掌源流之研究》中指出,清嘉庆二十三年《靖逆记》中提到的八方步、离卦、坎 卦与八卦掌源流无关;董海川八卦掌学自毕澄霞说不足信;董海川逝世后55年于 1937年出现的阴阳八盘掌不是八卦掌的前身,《阴阳八盘掌》作者任志诚所习八 卦掌,源于董海川之徒刘宝珍;1935年冬《新天津报》连载小说《江湖故事记》中出 现的肖海波不是董海川的师弟,也不是与董平辈的人,小说家言不能作为八卦掌 的源流;初见于1983年《武林》的田迴同志的“八卦掌门另一枝”的源流说没有依 据;前辈武术大师们不断充实转掌内容,并且以易理说拳理,藉八卦命名于拳术, 因此,由董海川创始的转掌在日益广泛的流传中,发展形成为八卦掌这一拳术流 派。在关于八卦掌源流问题的众多论述中,作为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的康戈武先 生的上述论证更具有严谨、坚实的客观基础,因而应该说较具信度。而关于八卦 掌由董海川创编,董公所传掌势经后人“复安易理,定八卦合五行加添招术,代代 传流”,遍布各地,形成武术一大门派的说法也广为世人认可,“八卦掌发源于北 京,首传于董海川,已成传统之说”。®所以,本书研究以董海川八卦掌作为河北武 术本土拳种研究的个案进行探讨。

以奇巧著称的董海川八卦掌休系

众说纷纭的拳学源流,身世不详的创始师祖,武艺超凡的八卦宗师,这一切都 使得董海川八卦掌蒙上了一层神奇的色彩。事实上,长期以来,八卦掌的拳学体 系也正是凭借着与众不同的以奇巧著称的特色一直享誉于中华武林。

彰显周易八卦思想的桊理,拳技

刘敬儒在其所著《八卦掌》一书中认为:“八卦掌是以掌法变换和行步走转为 主的内家拳术。由于习练八卦掌时要走圈,每圈走8步,恰合八卦的乾、坎、艮、 震、巽、离、坤、兑八个方位,故名八卦掌。”孙禄堂于1916年所著的《八卦拳学》一 书中写道:“是编为修身而作,取象于数理,立体于卦形,命名于拳术,谓之游身八 卦连环掌。”八卦掌利用周易八卦的理论来作为本门武学的基本拳理,首先在拳理 上表现出了博大精深而又神奇巧妙的一面。根据“一阴一阳之谓道”的传统易理, 八卦掌划圆绕圈,循行八方,不仅是与后天八卦图进行外观上的对应,而且拳理与 易学八卦理论紧密协调。

首先,八卦掌分八形以应八卦,这是整体层次上的卦数之合,其每一形的动作 又分为8组,每1组用一个字来概括,如獅形的8组分别为:削、砸、劈、挎、震、挡、 擒、拿,八形共计八八六十四个字,以应周易之六十四别卦数,这是局部层面的卦 数之合;上述每1组又分为7种不同的基本动作,如削有7种不同的削,用7以应 易经中之“七日来复”,第8个则不是新的不同动作,而是把前7个串联起来,比如 “削”,第8个称为“连环削”,这又是深一层次上的象数之合。所以八卦掌的每一 形实际上有七八五十六个不同的基本动作,加上各个连环动作也是六十四个,还 是周易之六十四别卦数。每一形又分上中下三盘,以应天地人三才之数。每一盘 的区别不仅在架子的高低,转圈的姿势不同动作也不同,所以每一形共有168(56 x 3) 个不同的动作。八形的总数就是1344( 168 x 8)个不同的动作,用这些基本动作

①李慎泽:《董海川与八卦掌及其拳理》,《精武》1987年第1期,第46-53页。

可以组合成无数的实用散手。

除手法以外,八卦掌的每一形还配有各自的步法和腿法,而手法、步法、腿法 的配备也是根据周易八卦之理而成,而且其每一形所适应的人也是本于周易卦 理。例如乾卦狮形狮子张嘴掌,车轮步、踹腿,八个字为:削、砸、劈、挎、震、挡、擒、 拿,基本散手168式,实用组合无数。乾卦为狮子,其性威烈,故狮形掌的力法风 格刚健有力、大刀阔斧;乾卦在家庭成员中为父亲,有父亲的威严和力量,以身材 而言当为高大有力者;之所以命名为狮子张嘴掌是因为狮形的转圈姿势是两臂张 开、斜向上方极力探出。这种姿势不但外形上像狮子张嘴,还与卦理有更深刻的 关系,一是它使周身之气从下到上贯通一体,以应乾卦三连一体之象;另一方面, 这种姿势使两肋得到加强,从而使肺部得到锻炼,以契乾卦五行属金、肺亦属金之 理。乾卦狮形采用车轮步是因为乾卦可以代表圆形之物,车轮正是圆形。狮形的 车轮步要求有意识地把步子走成正圆、两脚要摩胫,这种有意识的步法气感很强, 采气效果极好。乾卦狮形之所以取用踹腿是因为踹为最基本、最常见的踢法,是 万法开端,而乾卦正是代表首、代表头,有开首之意。而且,由于狮形的动作主要 是为身材较为高大者设计的,不像为较矮者设计的各形那样贴身滚打较多,即狮 形相对来说属于远战形,而用踹腿更适合于远战。当然,练到较高层次的人可以 把各形贯通起来。再如,坎卦蛇形顺式掌,趟水步、屈腿,八个字为冲、穿、点、钻、 缠、粘、挑、扎。基本散手168式,实用组合无数。坎卦为中子。此掌适于身材中 等而瘦者,其掌式风格阴险刁钻,无孔不人,可以简单地概括为“蛇钻”,打法以点 穴为主。其掌式、步法、腿法的配备根据是——坎卦在动物可以代表蛇,在物质上 它代表水,故为趟水步,屈腿配趟水步最为自然方便;而屈腿的特点是掌与地面 平行、向前钻点,既像蛇之钻、又像水之无孔不人;蛇形不但步法和腿法,连手法也 都以这种阴险刁钻为特征,整个掌式称为顺式掌也正体现了这种顺式而人、见缝 就钻的特点。卦掌其他各形之理亦都与此相类。

“变则通,通则久”。从两仪、四象到化生万物的八卦,整个周易处处体现一个 “变”字。八卦掌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个“变”字才其妙无穷。八卦掌的“变”在具体 技术上则体现为,其动作设计总是忽上忽下,忽左忽右,使对手不知所措;其力法 也总是一触即变,从来不与对手拼蛮力,稍一接触,如果感到对手的力比自己的还 大,立刻改变力法或招式使对方落空,同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进行后续打击。 这种具体技术上的“变”,也是使八卦掌在技击上贏得“奇妙莫测”之誉的重要因素。

以绕圓走困为主的奇特功法

“一阴一阳之谓道”,周易的这一基本思想也贯穿于八卦掌的主要功法之中。

首先,八卦掌的整套功法有动功,也有静功。站桩分为动桩和静桩,其中的静

①刘金亮:《八卦掌与周易八卦的关系》,《周易研究》1995年第3期,第81~90页。

桩和坐功、卧功都是静功,动桩和转、换、打都是动功,动为阳、静为阴,这就构成了 八卦掌功法组成上的阴阳特征。这种动静兼顾的功法特征,既可通过静功的作用 使习练者具有扎实的内功基础,又能在动功的作用下把功力转化为活的实战能 力,动静功法的结合同时又使习练者涵养精神,锻炼身心。

第二,八卦掌的转圈是顺时针和逆时针兼顾,换式是左右完全对称的。其意 为统揽阴阳、环顾八方,左右互练,阴阳相易同时,在实战中,这种功法特点又可 以使人全身协调,四方兼顾,不轻易为敌所乘。

第三,在功法训练上,其掌法有仰、俯、竖、抱、劈、撩、穿、挑,步法如摆、扣、起、 落、进、退,身法、劲力如走、转、抒、翻、伸、缩、开、合、动、静、刚、柔等,总是讲究上、 下、左、右、前、后相间,法含阴阳,变化多端。它以8个掌式动作为基础,然后按阴 阳相配的原则组合出无数实用的散手组合,纵横联络,奇正相生,因而具有极高的 实用性,同时又可以提纲挈领,易于掌握规律。这便是八卦掌在功法结构上的阴 阳之“变,’。

第四,绕圆走圈是八卦掌功法的核心和区别于其他拳种的主要特征。八卦掌 的功法可分为四大部分:站、转、换、打。站,是站桩,用以聚气、长力、定神、敏锐触 觉、加强实战中的自然反应;转,是转圈,用以采气、定神、使气布达于四肢、加强腿 力、强化实战中的手眼身法步意识;换,是换式,指练功和技击过程中的动作方向 转换,其另一重要作用是加强实战中的组合手法和后续手法意识;打,是单操,即 把单个武术动作一一拆开,反复进行实战操练。这四部分功法中的换和打实际都 是从绕圆走圈中派生出来的。绕圈走转同时又是加强腿力的极有效的功法,八卦 掌重点训练两条腿,发挥腿的主动作用,在进退攻防的环境中,利用步法的转移闪 让,诱敌扑空,出其不意,侧面迂回,突击进攻。圆形循环无端,往返无滞。在圆形 转动中,自己的目标始终在转移,使对方难以击中。对方的目标常在我的圆形中 心,体位转移幅度小,容易命中。在进行游身连环活步训练时,行走中不断进行各 种动作变化,一动即变,一变再变,在这种情况下训练应变技能。这种功法奇特、 灵活机动的转走训练,被人称为“活桩步”,更因配合呼吸,又称做“活步气功”。所 以绕圆走圈被认为是八卦掌的基本功和核心功法,同时也是八卦掌区别于其他武 术的最明显的外在特征。

以巧闻名的奇形兵器

八卦掌的器械主要有:春秋刀、连环剑、连环纯阳剑、连环蟠龙棍、五行棒、昆 仑铲、八卦刀、双钩、双戟、十三节软鞭等。其中,粘身枪、八卦钺、判官笔、蛇形圈、 风火轮、钩镰剑、双匕首等属于八卦掌的奇门兵器。八卦门的器械规格较大,刀长 四尺二,剑长三尺八,粘身枪两端有头,俗名“两头蛇”,长约练习者身长加一臂。 此枪分圆形训练及直趟训练两法,去掉双枪头就当棍用。

八卦钺有两种,一种是传播很广的子午钺,还有一种是鸡爪钺(锐)。其中鸡 爪阴阳锐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由鸡头和脖子组成,其结构有鸡嘴、鸡冠和鸡脖 子,鸡嘴一尖一钩,两刃;鸡冠一尖,一钩,两刃;鸡脖子一面为刃一面为背。各部 分用法不同:鸡头部分可刀、刺、钩、削、挑、挂、砍;鸡脖子较长,可砍、劈、抹、拦、 架,两锐配合一起可锁拿,鸡脖子较长与鸡身连接。第二部分为鸡身部分,由两个 鸡翅、鸡爪及握柄部分组成。鸡翅前后各一个,前翅翅尖下钩两面有刃与后翅相 连,后翅翅尖上翻为一尖z;刃一钩,后翅下部与鸡身相连为练者手握之处,握柄下 边前方各有三个鸡爪,其形为三钩三刃三尖,其作用:锁、拿、抹、架、砍、握、挂、刀、 抓、护、刺、拦,还可作爬高之工具。第三部分鸡尾部由一尾组成,其形似匕首,又 似枪头,分为一尖两刃,其作用可刺、挑、削、拍、砸、挂。鸡爪阴阳锐总长为65厘 米一70厘米,可根据使用者的手臂长短而定制。

七星竿,采用四川产的“苦竹”制成,因其中空细小如豆,几近于实,故又叫“实 竹”。选择苦竹7节,每节7寸(约23厘米),共长4.9尺(约163厘米)。用细长铁 条将竹节打逋,将一头堵粘好,灌人水银7钱(35克),再用木塞粘胶将竹竿另一头 孔隙堵住,即可使用。因为此竿7节,每节7寸,再充以水银7钱,故取名“七星 竿”。此种用苦竹充水银制成的小竿子,刚硬无比,既轻灵又沉实,十分称手。用 其打人,不论用哪一头打击,里边的水银便随着流到竹竿的哪端,于是打出的这一 头便增加了重量和力道,犹如增加了速度,其效果非一般木棍能比,还可用来作点 穴用,有闭穴止血之功。当年董先师曾行一歌称道:“莫说轻轻不为兵,轻灵无比 有仙踪;长短器械它不怕,轻则拆骨重塞经。”据说董先师曾在山上乘凉,忽然感到 有一股风扑来,一条一米多长的金色细蛇窜来。他伸手抓住了蛇的中间,蛇便来 回缠绕,头尾乱动。拿住蛇的头、尾,蛇的腰就用力扭动。董先师睹此情景,顿有 所悟,遂创制了七星竿法一一击中,首尾动;击首、尾,则腰动。但另一说则认为, 清朝宫中打人的刑具不是木板,而是中心灌有水银的竹杖。据说这种刑具比木板 (棍)打人要痛得多,董海川也有可能根据竹杖这一刑具,加以变化,创编了套路和 用法,遂成为八卦掌门的一件奇锋兵刃。

作为八卦掌器械中的一个精华部分,八卦掌的双兵器还有燕尾翅和日月双镰 等,均形制奇特,技法奇巧,堪称八卦掌门的绝技。

董海川八卦掌体系的武学贡献

大名鼎鼎的董海川八卦掌武学,自同治初年董海川在北京传拳以来,在一个 多世纪的发展中,对于中国武术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其不朽业绩,主要表现 在以下几个方面:

促进了中国武术的繁荣发展

自同治初年董海川在北京传授八卦掌拳术之时,正值杨禄禅以太极拳享誉京 城之际,董海川和杨禄禅这两位武学宗师的切蹉和交流在当时的武坛传为一段佳 话。继八卦掌之后,河北深县的形意拳宗师郭云深到京城传授武技,董海川与郭 云深这两位武坛大家的技艺交流同样使八卦掌和形意拳这两大拳学体系之间建 立了密切的联系,形意和八卦的互学与互参也一直延续下来并成为中国武术的一 个良好传统。董海川在北京授拳后,名声日隆,弟子日众,很快就在北京形成一个 盛大的武术流派。同冶十三年(1874),董海川因老辞职,游居弟子家,专事授徒。 “游其门者,常敦十百人”,“请艺者自通显以至士贾与达官等几及千人”。董海川 去世之后,其众多后学继续深研其理,充实其技,尤其是第二代宗师尹福、程廷华、 樊志勇(湧)、宋长荣、刘凤春、梁振蒲(普)、史继栋、刘宝珍等,精研八卦掌技艺,自 然贯通并形成不同风格,使八卦掌在神州大地上更加丰富多彩。在历代弟子们的 共同努力推动下,八卦掌传人辈出,流行甚广。在其发源地北京,八卦掌更是成为 极具影响力的武术流派。第二代弟子以后,八卦掌开始向河北、山东、天津等周边 地区发展,经过几代的努力,现在八卦掌已经流传到世界各地,成为深受人民喜爱 的武术。长期以来,八卦掌也一直被尊奉为中国武术内家拳三大武术流派之一而 备受敬仰。自董海川首传以来,八卦掌武学对于中国武术发展和繁荣无疑起到了 促进作用。

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创造智慧

中华民族一贯具有开拓创新的光荣传统。中国武术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也 正是因为历代武林人士一直秉承着这一优良的创新精神。八卦掌的产生就鲜明 地体现了优秀的中华儿女所具有的非凡的创造智慧。

同治四年(1865),董海川至京师肃王府为太监,其术以绕圆走转为基本运动形 式,区别于过去流传的拳术,武坛人士称之为“平日所未闻未睹者”。这种当时的 武坛人士“平日所未闻未睹”的拳术即为后世所称的八卦掌,又名“转掌”。这个拳 种经过“集成拳术,复按易理,定八卦,合五行”的萌发整理,将武功、易理与导引吐 纳融为一体,以“行桩”的内功功法为人门基础,以拧翻走转为基本运动形式,以掌 法的变化为主要技击手段,内外兼修,身心合练,身捷步灵如飞龙游空,拧翻走转 变化无穷,刚柔相济,避正寻斜,围圆打点,以快制慢,以动为本,以变为法,循循相 生而无有穷尽,实为中国武术中一个无比突出的亮点。参研八卦理论,以易理人 拳学,是八卦掌的独特创造。但是这个独一无二的武术体系并不是凭空产生的, 在八卦掌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经典的易学思想毫无疑问 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但是我们认为古老的易经只可能是起到了启发的作用, 而这并不意味着一旦掌握了易经理论,一个不懂武术的人就可以信手造出一种深 合易学思想的崭新拳术,没有武术造诣的人永远不可能根据《易经》凭空构造出一 套完整的武术功法来D

董海川八卦掌的产生一开始就具有武术方面的客观基础。清光绪九年(1883 ) 春二月,在尹福等人为其师所立墓志铭文中有“少任豪侠,不治生产,法郭解之为, 济困扶危,不遗余力,性好田猎”等相关记述。董海川自幼喜武,少年时即以武勇 名动乡里,弱冠后游历四方,受道家修炼术的启示,创编成八卦转掌之术。董海川 去世之后,其后学继续参易学深研其理,演八卦充实其技,在众门人集体智慧的努 力下,才形成了八卦掌拳理、拳技的精深及独到之处,尤其是第二代宗师中著名的 尹福、程廷华、史继栋等八大弟子,在董海川之后的八卦掌发展成熟中起到了很大 的作用。八卦掌的祖师爷是董海川,但这并不意味着董海川创造了八卦掌拳学体 系的一切元素,像八卦掌这样一个高度系统化的,由易经推衍演化而来的巨系统, 绝不是一两个人能够创造出来的,其必然要有一个形成的条件及创作的过程,然 后由一个主要人物进行极富创造性的归纳、演绎、总结等工作,而后才能问世并代 代流传。而这一点,不仅仅局限于八卦掌这一个拳种,中国武术的其他拳种流派 亦然。对于八卦掌的创造奇迹而言,董海川应该就是这样一个起到并发挥了关键 作用的人物。八卦掌是由董海川传世并发扬光大的,因此,八卦掌门内皆尊董海 川为祖师爷。而今天,站在时代的高度,从21世纪的崭新视角去审视一个多世纪 以来的八卦掌武学壮举,客观而言,本书研究认为,董海川八卦掌所演绎的武学创 造和发展奇迹,应该是中国古老的易学思想、悠久的道家武术、董海川的个人成就 以及八卦掌门人集体智慧的共同结晶。参悟易学哲理,精研拳术技艺,以易阐武, 以拳演易,以董海川为代表的八卦掌武术体系用一套经典的拳学创造壮举,展现 了中华儿女代代相传的聪明智慧和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

董海川先生的一生,在武术上是卓有贡献的一生,也是传奇的一生,留名千古 的一生,他所创立的八卦掌恩泽后人,造福人类。以他为代表的八卦掌门人拳执 着追求拳艺和努力发展拳学,将会永远铭记在中国武术的发展史册上。

展示了传统武术的雄健武威

八卦掌能够在中国武术中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这是与其自身显著的技击 威名密不可分的。一个多世纪以来,众多门人的高超武功,为八卦掌赢得了雄健 的英名,同时也直观而明确地展示了中国传统武术的赫赫武威。

八卦掌初人京师之时,就是凭借着卓尔不群的武功一举打开局面的。据记 载,清同治四年(1865),董海川至京师,初充清官宦官,旋因疾恶如仇、时露英气, 引起同人猜疑而改隶南亲王府。董初为散差太监,后升任七品首领职。肃王太监 中有个叫全凯亭的,略解武技。一次偶然窥见董海川练习武技,慕董武功高深,跪 求录为弟子。此后,董海川的拳技渐为人知。因其术以绕圆走转为基本运动形 式,区别于过去流传的拳术,武坛人士称之为“平日所未闻未睹者”。一些怀疑其 术技击实用性的武技家,纷纷来与董海川较量。精于罗汉拳的尹福,擅长摔跤术 的程庭华,善用连腿的史继栋,以大枪著称的刘德宽等少壮武豪,相继败在董海川 手下,求为董门弟子。后来,号称杨无敌的杨禄禅先生与董海川先生比武后也说: 我与董先生比武只能比个平手,胜董海川先生很难。据董海川碑铭载:“十数武士 围攻(董公),手到皆疲。”“更有剑戟专家,特与公赛,公赤手空拳,夺其械,踏其足, 赛者皆靡。尝游塞外,令数人各持利器。环而击之,先生四面迎拒,捷如旋风,观 者群雄无不称为神勇,惮其丰采”。董海川名声日隆,弟子日众,“请艺者,自通显 以至工贾与达官等几及千人”。

董海川的众弟子中也是名手如林,皆以武功显扬。特别是以尹福、程廷华、史 计栋、马维祺、刘德宽等为代表的第二代弟子更是以武技名扬京城及全国。尹福 先生和程廷华先生在北京先后创办了南场和北场两个武场,程尹两式在北京、天 津、河北、山东等地广为流传。程庭华、梁振圃、刘德宽、刘凤春与形意拳名家李存 义、张兆东等结为八拜之交,形意拳界曾掀起了学习八卦掌的热潮,李存义、张兆 东后来也成了八卦掌名家,而其弟子中,如黄柏年、姜容樵、韩慕侠等也皆为八卦 掌名家,承传八卦掌并著书立说,其中的李存义、韩慕侠等还曾经参加了义和团的 反帝爱国运动甚至击败洋人大力士,为中国武术争了光。以上述弟子等为代表的 八卦掌门人的高超武功在中国武坛可谓有口皆碑,这些都对八卦掌的发展、普及 和传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向世人展示了中国武术源远流长的尚武传 统和技艺高超的赫赫武威。

图片20

弘扬了武术文化的尚德理念

八卦掌以高超的武功扬名,但同时也是一个尤其重视武德的武术流派。作为 八卦掌的创始人,董海川首先就是中国武术崇尚武德传统思想的优秀实践者。孙 禄堂在其《拳意述真》一书中写道:“能到至诚之道者,仅八卦掌之董海川先师,形 意拳中李洛能先生,太极拳中之杨禄禅和武禹襄先生四人而已。”

据李子鸣发表在《中华武术》上的《董海川先师轶事》记述,董海川自幼即性情 豪爽,任侠尚义,于清咸丰年间,因于乡间打抱不平之命案才以太监身份匿迹北京 肃王府,不露锋芒。当时在肃王府任武术总教师的沙回回提出与董海川比手,败 北遭免职,沙回回即拜董海川为师,又行刺董公未遂而逃,先师也没追赶。肃王闻 而至询问,先师禀道:‘沙夫妇行凶杀我,本想把他们擒拿,被他们逃了。”’董海川 收徒之前,必先使徒服之以艺,感之以德,五体投地,方始得列门墙。其徒弟全凯 亭曾经持刀躲在墙角暗处,待其端着菜汤小盘走过时,突从身后一刀劈下,先师往 后一抽身,顺其刀一脚将全蹬倒地下,而手托汤盘丝毫未洒,仍端着自顾去吃饭。 后感其诚仍答应收他为徒。董海川对待门徒非常严格,曾经亲手惩戒其凭武功而 为非作歹的义子李荣贵,并将其逐出八卦门。

著名的八卦掌第二代传人中,因为大部分出身贫寒,长期的社会底层生活培 养了他们正直的品行和良好的武德,他们又各以自身的言行实践极大地影响了各 自的弟子门人,因而使八卦掌形成了注重武德的良好传统。如尹福,河北省冀县 人,幼年来京,居朝阳门(齐化门)吉市口,曾以卖烧饼油条为业;程庭华,河北省深 县城南程家村人,自幼人京学徒,后在崇文门外开设眼镜店;梁振普,河北省冀县 城北后冢村人,13岁到北京,在前门外“万兴估衣庄”学徒,以贩估衣为生等。在 以他们为代表的八卦掌的著名传人中,以德扬名的可以说是屡见不鲜。如被称为 “估衣梁”的梁振圃性格豪爽,好济人急,有古侠之风,曾挫败河北冀县“四霸天”, 在北京永定门外掌毙歹徒赵六等数十人;被称为“翠花刘”的刘凤春功深德高,“翠 花刘魔窟夺国宝”的故事在武林中广为传诵;“溜腿史六”史计栋破山盗为民除害 之事迹传遍整个京城;“神腿力大脚门”刘宝珍为救穷人而怒砸赌场也表现了除暴 安良的武德修养;“眼镜程”程廷华为反抗外侮而牺牲于八国联军枪下的爱国主义 精神更是一直被奉为武林义举的楷模。新中国成立后的一些著名的八卦掌武术 家如郭古民、李子鸣等八卦掌第三代门人中承上启下的重要人物,也皆都以高超 的武技和良好的武德而被视为当代武林的楷模。

高超的武功绝技是八卦掌威震武林的基础,良好的武德素养和高尚的人格品 行是其享誉武坛的保障,“德艺双馨”也是其不辜负中国武术形象的根本所在。

浏览1,062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