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河北武术文化发展的引领特点

明清以降是中国武术的集大成时期,河北地域包含北京的特殊地位,也决定 了其在中国武术发展中不同寻常的作用。从整体上来看,近代以来的河北武术发 展始终站在中国武术演进的前列;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河北武术又堪称起到了引 领中国武术发展浪潮的作用。而这一点,主要表现为河北武术中文通武备的颜李 学派与广博宏富的创新拳学体系、先行一步的近代武术组织和武术教育思想、难 能可贵的当今发展特点与武术时代航向探索等几个突出方面。

第一节颜李学派与创新拳学体系

一、颜李学派“文通武备”的超前意识

颜元(1635—1704),字浑然,号习斋,河北省博野县人,明末清初杰出的哲学 家、启蒙思想家和平民教育家,因其室名“习斋”,故后世学者称其“习斋先生”。颜 元积极倡导实学,毕生致力于文化传承的教学工作,其提倡经世致用的教育观在 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颜元的弟子河北保定人李埭(字刚主,恕谷, 1659—1733)继承并发展了其学说和思想,后世将以此二人为代表的学说称为颜 李学派。颜李学派在清代学术史和思想史上都占有重要位置,同时,颜李学派又 是个主张文武并重并积极从事武术活动的学派,其强调文通武备、德技相长的教 育思想对于中国武术的历史研究而言,尤其具有重要意义。

文通武备、德技相长的教育思想

颜元一贯以与宋、明以来的理学思潮的对立姿态而闻名,尤其对宋、明理学家 重文轻武而给国家社会造成的极大危害深恶痛绝。他曾感慨地说:“宋元来儒者 却习成妇女态,甚可羞!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即为上品矣! ”,“其 遗风至今日,衣冠文士羞与武夫齿,秀才挟弓矢出,乡人皆惊,甚至子弟骑射武装,

父兄便以不才目之,长此不返,四海溃弱,何有已时乎? ”为此,他放弃举业,潜心 教育并提出了 “文武相济”、“兵学合一”的全面发展主张。颜元认为“盖使人人能 兵,天下必有易动之势;人人礼乐,则中国必有易弱之忧;惟凡礼必射,奏乐必舞, 使家有弓矢,人能干戈,成文治之美,而具武治之实。无事时,雍容揖让,化民焊劫 之气;一旦有事,坐作击刺,素习战胜之能”,因此,“一学校也,教文即以教武”,即 学校除了教授学生经史子集之外,还必须教之以射、御及兵、农、钱谷之事,这样所 培养出来的人才,在平时可以“修己治人”,在战时则可“持干戈,卫社稷”,成为能 够“出将人相”的文武全才,在“文武合一”、“兵学合一”的教育过程中,达到文通武 备的目的。对于“格物致知”这一儒家传统命题,颜元也赋于了崭新的意义,他指 出,“格物致知”中的“格”有着与“手格猛虎”的“格”的相似含意,而“格物”就是指 要亲手做事,通过亲身实践来获得知识便是“格物致知”。针对宋、明理学“主敬倡 静”的传统思想,颜元反其道而为之,又提出“习行”、“习动”的体育思想。他认为, 在“动”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使“心上思过,口上讲过,书上见过”的东西能够得以 在实践中得到检验,而另一方面,是使人的身体在“动”的过程中得到锻炼,即“健 人筋骨,和人血气,调人性情,长人信义”。尤其可贵的是,颜元还主张德技相长, 把强身和强国连在了一起,提出强身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国家,从而使国 家强盛。他曾说:“动,小之却一身之疾,大之措民物之安。为其动生阳和,不积痰 郁气,安内捍外也”;又说:“一身动,则一身强;一家动,则一家强;一国动,则一国 强;天下动,则天下强。”®

研武习文、躬身履行的毕生实践

“可贵的是,颜李学派的创始者们不只是倡导文武并重的理论家,而且是躬身 履行的实践家,研习和传播武术,以武术为健身修性之道,是颜李学派一个显著特 点”。®

颜元生长在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的河北大地。其父“形貌丰富,性朴诚,膂力 过人”,曾“与人较跌,时称猛焊者莫及;一肩所胜,二夫不能起”。®颜元8岁从学 于文武双全兼擅剑、医的吴持明,其朋友如王余佑、李晦夫、杨计公等皆为当时武 林高手,例如才兼文武的王余佑是孙奇逢的弟子,其《十三刀法》是重要的武术文 献;李晦夫是颜元高足李燦的父亲,有文名而兼习武术,“常挟利刃、大弓、长箭,骑 生马疾驰,同辈无敌者”;杨计公既精于技击,且通西洋数学等;颜元的高徒李恕 谷,“一生好武甚勤,造诣甚高,交游遍天下”。在这样的氛围中,颜习斋从小就养 成了尚武的精神。成年以后,他进一步系统学习各家技艺,坚持演练射箭、拳法及枪刀棍剑之法,“手著作式,尝终夜不綴”,所以,颜元身体非常健康,不但有《四存 篇》问世,更是弹琴、骑马、技击、医术等方面的能手。康熙三十年(1691 ),年已57 岁的颜习斋曾到商水(今河南开封附近),拜访了侠士李子青(木天),“乃折竹为 刀,舞相击数合,中子青腕。子青大惊,掷竹拜伏地曰:‘吾谓君学者尔,技至此 乎! ’遂深相结,使其三子拜从游”。

图片47

在长达五十年左右的教育生涯中,颜元始终如一地实践着自己所提出的文通 武备、全面发展的体育思想。他在招收生徒时,开始便在《习斋教条》中提出了明 确要求:“为徒者,当立志学礼、乐、射、御、书、数,及兵、农、钱谷、水、火、工、虞。” 在其开设的漳南书院还专门设有“武备斋”,教授攻守营阵,水陆作战方法,以及射 御、技击等兵法课程,在我国古代教育史上开创了先河。®在教学生读书作文以 外,他还经常督率学生“习礼,歌诗,学书计,举石,超距,击拳,率以肄三为程”,并 经常和学生“讨论兵农,辨商今古”,在书院外设有“马步射圃”,专供练习骑马、射 箭之用。颜元还在“讲习暇,偕诸子或履桥,或拿舟人(院内水池),弦歌笑语,作山 水乐”,教学活动开展得丰富多彩,有声有色。在颜元言传身教下,颜李学派中人 普遍重视以武术为主要内容的体育活动。如颜元大弟子李埭武有家学,对射学尤 有兴趣,著有《学射录》,是今天我们研究古代射箭的珍贵资料。颜元晚年弟子王 源,性刚好学,尤好兵法,有《兵论》传世。颜元主持樟南书院时带在身边的弟子钟 陵舞刀时“观者如堵,莫不嗟叹”。1682年,李埭父李晦夫设“谷日筵”,颜元的朋 友、弟子皆来欢聚,席间大家舞刀(单、双)、技击、步射,作文赋诗,这种带有豪气的 “学术沙龙”活动可看作一次颜门“文武”大展示,而且,“这俨然是一次武术盛会, 一次足以令道学家们瞠目结舌的‘狂怪们’的聚会。颜李学派的这种充满豪气的

学术活动,与那些对坐终日参禅悟性、彼此垂目如泥塑的程朱之徒相比,真不啻天 壤之别”!①

(三)河北首创,余响久远的颜李学派

相对于明、清之际士人习武情形中一般意义上的个人行为而言,河北大地上 土生土长的颜李学派以武事为学术,提出了文通武备、德技相长的教育思想,而且 还通过自身近五十年教育活动中的以身作则实践并验证了这一先进理论,不仅 “在事实上使习武具有了体育意义”,而且表现出了明显超越于其所处时代的同类 认识,“这一点,无论在明清教育史上,或在体育史上,都具有首创性质,是值得大 书一笔的”。颜李学派的文通武备思想不仅在当时传播很广,以至于“海内之士, 靡然从风”,而且对于后世也有着广泛的影响,其“体育思想与实践对近代中国学 校体育的发展影响甚大,受到了新式体育提倡者的普遍推崇”。梁启超对颜元的 体育教育思想就有着非常高的评价,曾说:“中国二千年来,提倡体育的教育,除颜 习斋外,只怕没有第二个人。”章太炎曾经指责康有为“外窃颜李以为名高”,也足 见康有为对颜学的推崇。®另外,毛泽东也曾深受颜李学说的影响,其在《体育之 研究》即有“习斋远跋千里之外,学击剑之术于塞北,于勇士角而胜焉。故其言曰: ‘文武缺一岂道乎? ’”的论述,®对于清初以颜习斋、李埭师徒为代表的颜李学派 “文而兼武”的教育思想与实践进行了高度的评价。颜李学派的文通武备思想以 及颜习斋在河北肥乡漳南书院所进行的“习刀”、“击拳”、“技击”、“兵法”等教育改 革实践,在中国武术教育史上的创造性贡献更是空前的,其在中国武术发展史上 的积极作用和巨大影响无疑也是河北武术中一份独一无二的遗产和无比珍贵的 财富。

二、孙禄堂“三拳合一”的武学升华

“虎头少保,天下第一手”

孙禄堂,字福全,晚号涵斋,河北省完县人,早年精研形意拳,师从李奎元,复 从郭云深,又从程廷华习八卦掌,并得名师郝为真所传太极真谛,于丨918年将形 意拳、八卦掌、太极拳三门拳术从理论到内容提纯升华融合为一,创孙式太极拳。 1928年3月,南京中央国术馆成立,孙受聘为该馆武当门门长,后主动去职,于7 月又被聘为江苏省国术馆副馆长兼教务长。孙禄堂深通黄老,易学,丹经,并博学 百家,故能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与武技为一体,提出“拳与道合”的武学思想,并以 此为指导,完成形意、八卦、太极三拳合一的理论和修为体系。自1915年至1932 年,孙禄堂前后撰写出《形意拳学》、《八卦拳学》、《太极拳学》、《拳意述真》、《八卦剑学》、《论拳术内外家之别》等重要专著和文章,影响极为深远。孙禄堂在当时武 林中享有“虎头少保,天下第一手”之誉。孙禄堂虽名满天下,然而一生俭朴,淡泊 名利,立身涉世“诚于中而形于外”,其弟子众多,在中国武术中影响甚大。

图片48

(二)“三拳合一”,武学升华

孙禄堂认为形意、八卦、太极是一个有机的拳学整体,三者的关系是互补、互 融,并将此精辟地比喻为“天”、“地”、“人”。他说:“三派拳术之道始于一理,中分 三派,末复合为一理。其一理者亦各有所得也,形意拳之诚一也,八卦掌之万法归 一也,太极拳之抱元守一也。”®因此,孙禄堂通过对形意、八卦、太极长期的研修, 感到有创立新拳的必要。其目的是使习拳者少走弯路,速悟拳术之真谙——练出 体内一派纯正的中和之气——圆满的内劲,直至拳道相合的境地。

孙禄堂“以毕生精力钻研形意、八卦、太极等拳术,融会贯通,冶三家于一炉, 独创的卓然自成一家的孙式太极拳”,®是以太极阴阳互济,极尽柔顺之至为体;在 运作的过程中参以内外八卦相合之理,求以动中之静,内外合一,以极尽中和灵变 之妙;在运作的每一时刻,则以形意拳之粧步孕育体内一触即发之本能;在运作的 状态上,以“顺中用逆,逆中行顺”为法则,统驭起钻落翻之义;在运作的心理上,以 无为养神之本,虚中以求中和为用,达至“不求胜人而神行机圆而人亦莫能胜之” 之能。故孙式太极拳的功能具有如下三大特征:(1)极尽柔顺中和之至。(2)极尽 灵活巧变之至。(3)极尽整实猛烈之至。1919年,继始创“三拳合一”的孙式太极 拳后,孙禄堂又出版了《太极拳学》一书。“该书为太极拳发展史上第一部公开出 版的著作。先生在该书中指出太极拳之本质不过是研求一气伸缩之道。形意拳、 八卦拳亦如此。一气者即中和真一之气,由无极而生。故拳学莫不是自虚而始再还于虚。形意、八卦、太极三拳用法不同,各有侧重,然其理则一也。于是揭示出 形意、八卦、太极三门拳学在本质上的同一性和技术体系上的互融、互补性”。^而 这一武学贡献,意义显然是非同一般的,正如一些赞誉所言——“孙式太极拳是形 意、八卦、太极三拳浑融升华后的结晶,是近代拳学发展的至高成就”。

一代宗师,伟业永恒

孙禄堂的武功成就以及所创的“三拳合一”的孙式太极拳的意义及其在中国 武术中所处的地位,从下述当代著名孙门学者童旭东《孙禄堂先生的人生轨迹》中 的相关引文即可见一斑:

图片49

“先生逝后,当时的国民政府行政院及中央国术馆、江苏国术馆、浙江国术馆、 上海国术馆等数十家武术团体在上海功德林为先生举行公祭。天津《大公报》评 价先生道:‘合形意、八卦、太极三家,一以贯之,纯以神行。海内精技术者皆望风 倾倒。……为人重然诺,有古风粹然之气见于面背。’……北平国术馆副馆长、太 极拳名家许禹生评价曰:‘孙君禄堂气质超迈、功力弥深,以禹生所躬遇而目睹者, 南北拳家固未见其匹也。’山东国术馆教务长、形意拳家田振峰,一向以反孙闻名, 亦曾感叹道:‘孙禄堂先生这一去,把形意拳的真谛都带走了,从此已没有人真正 懂得什么是形意拳了。’中央国术馆编审处处长、八卦掌名家姜容憔评价曰:‘孙禄 堂的八卦掌早已人了化境,为同辈人所望尘莫及。就是形意拳也极尽其妙。所 以,无形中也就推他为斌字辈之魁首。孙禄堂的技艺无一不精,刀枪剑戟都比别 人来得高妙,所以南北驰名,差不多要压倒那些老前辈。人家就送他一个绰号,叫 做万能手,也真称得起是盖世英豪。’中央国术馆编审处副处长、甘凤池第四代嫡 传金一明在其编写的《国术史》中评价孙先生曰:‘禄堂先生之为人,其技击因已炉 火纯青,其道德之高尚,术与道通。若先生者,可谓合道、术二字而一炉共冶者。

①孙剑云:《孙式太极拳简介》,《中华武术》1999年第丨期,第19页。

世有狭技凌人者,应以先生为千秋金鉴。’形意、八卦名家张兆东晚年曾对友人曰: ‘以余一生所识,武功能称神明至圣登峰造极者,独孙禄堂一人耳。’国术名家李景 林于民国二十年出任山东国术馆馆长时曾谓:‘环顾宇内能集拳术之大成而独造 其极者,唯孙禄堂先生一人。’……今人,武术家、历史学家、马氏通备传人马明达 先生评价武史人物时说:‘孙禄堂先生是传统武术文化的集大成者,武术领域的珠 穆朗玛峰。他的武学体系是一座文化昆仑,其成就使后人难以逾越。能把他的武 学思想、武学理论弄明白,已属不易了。’当代‘武林百杰’、武术家、原中央国术馆 学员吴江平先生评价孙先生时说:‘孙禄堂先生是武功独步当时,并创立武学理 论,其五部拳著可谓是武学中之无上绝学。’北京市武协八卦掌研究会会长、梁氏 八卦拳传人李子鸣先生评价孙禄堂先生曰:‘综观孙先生之武艺,对于形意、八卦、 太极5家内家拳术均能造其极。本其心得而创造发展,成为孙氏形意、孙氏八卦、 孙氏太极,并创三家合一之说。惟孙先生能将三门拳术融会贯通,合而为一,体用 完备。集内家拳术之大成,为一代名家大师,创宗立派者。”’®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一代武学宗师孙禄堂的突出成就和盛大影响,在河北 武林乃至中国武术的发展史上也成为一座永远的丰碑。

三、王芗斋、马凤图的拳学创造壮举

(一)“融通兼备”的马氏“通备武艺体系”

马凤图( 1888—1973),字健翊,回族,河北沧县杨石桥(今属孟村回族自治县) 人,文武兼通,弟马英图受其教导,在原南京国术馆任教,名震武林,马家劈挂、八 极誉满沧郡。马凤图是通备拳艺的继承者和开拓者,对当时流传于北方的劈挂、 翻子、戳脚、形意、螳螂等拳种都有精深研究,在为官之后,遍访各派名师,取诸家 之长冶于一炉,丰富了通备拳艺的技法,创造了一种以“通备劲”为核心的“气势雄 浑,身法矫健,劲力通透,打手洗练”的大型武术流派。®马凤图晚年客居西北,经 过他数十年的传习推广,以“通备劲”为特征的劈挂、八极、翻子、戳脚等拳套拳法, 以及奇枪、风磨棍、劈挂刀、梯袍剑、缠海鞭杆等器械套路,已广泛流行于西北诸 省,成为解放以后西北诸省参加全国性武术活动的代表性拳种套路,影响十分广远。

作为一位武学大家和少数民族爱国民主人士,马凤图经历了自清末到新中国 成立的漫长历史进程。他的武术活动绵延七十多年,留给我们大宗珍贵的武术遗 产。他继承戚继光“各家拳法兼而习之”思想,一生积极倡导和促进武术的跨门 派、跨地域的交流与融合。他提出“融通兼备”的理论,主张破除晚近以来愈演愈 烈的内、外家之说与形形色色的附会虚妄之说,使中华武术走出理念上的困惑,摆

脱俗浅的江湖作风的羁绊,努力建立科学的武术观和理论体系,进而建构一门新 兴的武学学科。“融通兼备”的延展是“融通古今,兼备内外”八个字,这是他对“通 备”学说的重要发展。马凤图对通备拳不断充实、开拓,在理论与技术上形成了一 个完整的“通备武艺体系”,则是其“融通兼备”的武术思想在武术实践中的具体体 现。近百年来,在武术跨地域传播与交流上,马凤图的成就非常突出,这已经成为 一个引人注意的当代武术文化现象。®

马凤图思想开放,胸怀广阔,同时又极具爱国志向。1910年受同盟会燕支部 之命,与同盟会人士、形意拳家叶云表、张恩绶等创办中华武士会,以提倡中华武 术,对抗日本的“武士道”为宗旨;1912年后与弟马英图及八极拳家韩会清等赴东 北,在沈阳结识了郝鸣九、胡奉三、杨俊峰及螳螂拳家程东阁等,彼此引为武艺知 己,与胡、郝、程等结为金兰换艺之谊,成就了武林中一段美谈;1925年在张家口 与张之江创办冯玉祥部的新武术研究会;1933年至1935年之间,创办了甘肃省国 术馆和青海省国术馆,曾兼任两馆副馆长;1945年以后任西北师院体育系兼职副 教授,新中国成立后任甘肃省武协主席等职。清末民初之际,民间武术社团如雨 后春笋纷涌而出,作为这一时期武术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主要推动者,马凤图在 近代的武术活动对于中国武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应该说马凤图是上世纪初中国武术由古典形态向近代转型时期里,最具变 革精神的武术家之一。严守传统与努力创新的结合,充分体现在他的‘融通兼备’ 的理念上,这是马凤图武学思想的核心,也是他留给后世的武学遗产中最值得我 们继承和发扬的东西”。——正如马廉真,张志赋在其《融通古今兼备内外——纪 念马凤图先生逝世30周年》中所评价的一样,马凤图武学思想是河北武术中的一 个突出的亮点,同时也给中国武术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他的开阔视野和创 新精神为近代武术的发展带来了一种清新的风气。

(二)“以桩为拳”的王芗斋大成拳学

与“融通兼备”的马凤图武学思想相对应,河北深县人王芗斋于20世纪40年 代创立于北京的大成拳,同样是中国武术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的拳学创新现象。 作为一种以站桩训练为突出特点的拳法,大成拳讲究“站桩求物”和“以桩为拳”的 独特技法以及“拳拳服膺”的武道追求等,与同时代中国武术其他拳种的功法特点 和拳学理念相比,也显示出了极为鲜明的创新特色,堪称是中国武术中的一个典 型的新生拳种。大成拳的基本功法体系,主要包括站桩、试力、步法、发力、试声、 实作等七个循序渐进的习练步骤,被称为大成拳学的“七妙法门”。大成拳以注重 人的本能和自然力修炼为拳学起点,通过以站桩功法练习为核心以及其他六个步 骤的辅助功法锻炼所构成的独特的拳学体系对于习练者进行自内而外的拳学塑造和身心陶冶,其所表现出的强桿的实战效果、简练的训练方式,显著的健身作 用,自诞生以来就一直成为近现代中国武林中的一道特殊的风景,以自身独到的 “亮点”,吸引着众多武林人士的关注。王芗斋所创立的大成拳是当今河北武术中 无可争议的原创性拳种,大成拳别具一格的拳学创新特点及其在近代以来的中国 武术中所表现出的蓬勃发展的朝气,都使得萌生于河北地域的这一拳学给人一种 焕然一新的面貌和风采。王芗斋勇于创新的拳学探索精神及其创立的大成拳所 体现出的高度的拳学发展智慧,是河北武术的自豪和骄傲,同时也是中国武术的 一笔宝贵财富。

图片50

浏览1,467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