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武宗旨
中国武术源远流长几千年,门派甚多。无论内外家。何种 拳术,都有高明之人。求名师,访高人,方能得传真技,不致枉 费工夫。武艺高明之人与通常人不同,人格秉性,坐卧言谈动 作精神,皆与普通之人有异,学武术精者要细心自求。精武高 人不损人利己、不逞能,自古真人不露像,露像非真人。初学练 习数余年,不知动静劲或招数者甚多,主要是无人指点,不明 拳理之故,练武之人要养性,内含修炼,不急不燥。说话瞪眼, 指手画脚,无大不谈,皆粗人,做为炼武之人要引以为戒。
除自己苦练功夫外,得名师传授后要虚心受教,试真钻 研,提高悟性,,往深处追求,对老师要心地诚实,对师兄弟及同 仁要以诚相待,这才是练武宗旨。自古以来艺不轻传为什么, 就是恐怕误传匪人,在世上为非,沾辱本门名誉。因此各门派 老师在看不准人时决不会倾囊相授,凡是练武之人宜先端品, 遵守武德。
练武成才之后,不可藐视他人,强中自有强中手,能人背 后有能人,不要做井底之蛙。在世上要以忠义待人,不逞强仗 势,每与高人切磋武艺时,要切记点到为止,胜负自如,外人难 分,以便保留对方名誉。
练武之人性慎爽快、粗犷、豪放,最注重武德,为国尽忠, 为双亲尽孝,对友要信,对老师要恭敬,要见义勇为,当仁不 让,才不愧为武术家侠义本旨。
练武之人有了较深的功夫后,切忌下列各事,犯者不得善 终:奸淫妇女,欺压良善,劫夺财产,伤残世人,胡作非为,违拗 •2-
师长,交结匪人,开口骂人,公报私仇,口造妄言,横行霸道,以 上各事,切宜戒之。’
二、练武须知
中国武术门类甚多,就其作用而言,无非软硬两种功夫, 软功尚柔,硬功尚刚,刚柔相济,才为武术真髓,武当属内家以 柔至刚,少林为外家由刚达柔。要知刚柔,乃初学之别,至其修 造其极,刚亦柔,柔亦刚,各是其是,各非其非O须知天下武术 本一家。对于其他拳术我知甚少,不敢妄道,恩姬李子鸣对我 口传心授略有粗学,愿与同仁研讨己求甚学。'
形意、太极、八卦三个拳种,可以说无地不有,无人不学, 学者如牛毛,甚至传到世界各地,但学成者甚少。说起来武术 易学,拳理难明,练武术要研究拳理,如拳之法术,何为法,何 为术,练习姿势为法,运招应敌为术。起式舌顶颗,是以接任督 之气,使心中空空洞洞,无形无象,此为无极;似动非动,将展 未展,此为有极;心既动,意亦生,身既前,手足运,此为太极。 由太极两仪而生四象八卦,以至八八六十四卦。八卦掌的变化 就是以易经八卦的数变术为根基,由一端而至千头万绪,各种 拳术都没能出此范围。在实战应敌时,要动敌之将动,静敌之 先静,这就是以逸待劳,彼上我下,彼进我退,彼刚我柔,这就 是随机应变,这就是八卦掌之术。明乎拳理一通百通,学用器 械也就不难。就拿武术来说,尤其以掌法难练,而八卦一门为 系掌法,所以练八卦掌非有名师指导不可,否则不能了解其玄 妙,虽然也练但难得其真谛,在练功时硬使浊力会导致伤其脏 腑。凡是初学练八卦掌者在走转时切记愈慢愈佳,由慢而快, 练习日久,气自然沉入丹田,手足相合,浊力也自然去掉,达到 不滞不散,不迟不断,腰似车轴,气若车轮,换式有如行云,迈 步恰似流水,两脚虚实总要分明,抽身换影翻若鹭鸿,随机应 变奥妙无穷。凡练武者无论练习何拳种,都是以腰身为总根。 在克敌时不是用浮力致胜,而是用纯丹田内劲取胜,一拳击出 须求其自然,是以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实既打手,虚是变手, 出手如舌舐,打人似接吻。按八卦掌的用法?可分推托代领,搬 扣劈进,捉拿勾打,封闭闪展,能进须能退,能化尤其要能生, 刚而不滞,柔而不散,静如泰山,动若游龙,螺丝劲层出不穷, 圈中圈处处有变,以上为八卦掌之精华,武术之妙诀,歌云:拳 术先天气练习,刚柔相济细推寻。八卦掌法留意记,不怕猛汉 力千斤七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练习八卦掌者要懂得。外重手 眼身法步,内修心神意念足。心为元帅,眼为先锋,脚是战马, 手是兵。因此要眼锐,身随、心稳,手准。眼具有检察之明,手 有拨转之巧,脚有快速之功,神有领导之能。劲断意不断,意断 神连,出掌如牛舌,换掌如穿梭,拳之精妙是取人根梢,对不同 的对象采取不同的打法,如高挑、低掠、斜打胖。这些都是拳术 之理,希望练八卦掌者不但下苦功练套路,更要注重学习拳 理,提高悟性,内外双修,功到自然成,切记勿急躁。
二、董海川教授法
董师祖海川教人武功,皆通过口传心授,非至入室弟子, 万难见到师祖作摹脚示范,故此流传至今的八卦掌,因各门人 记载,或有不同。
古语云广学一趟不如学一手,学一手不如学一句”。一趟 武功不过势样而已,趟数之多少,不能作衡量武功高低的标 准,“千招会不如一招精,,,说的就是这一道理。武功,俗名功 夫,需要勤学苦练,需要下功夫,以培植内外功根基。武功之道 需要熟能生巧,更需要融会贯通,大凡练功数十年未运化者, 皆因不明拳理而未能悟出正理,更谈不上融会贯通。学一手能 知一手之用法,学一句则可明其拳理。以其拳理功夫运化者可 将一手化十手,以至层出不穷。
师祖一生授徒57名,各门人所学有所出入,均因师祖教 授不拘一格,因人施教。这57名门徒,在拜师祖学八卦掌之 前,皆精通别派拳术,有的甚至已是小有名气的拳师。董公授 徒,皆根据各门徒的性情气质,手眼身段,气力体质,功夫根基 等,而授以相当的技术。因此董门高足各有所长,凡得其传授 者,无不艺至大成。
董公门徒“翠花刘”刘凤春,生性愚直,在57个门徒中,他 ' . 5・ 得董公所传招式甚少,然练得最刻苦。及至第9年头,董公考 核诸第子功夫时,董公最赞赏的八大弟子中就有刘凤春。称赞 刘虽然招式不多,但功夫最精纯。事实证明,在后来的闯荡江 湖当中,无数的武林高手均不能望其项背。据恩师李子鸣说, “翠花刘”双臂似有电,触者如触电,皆被其反弹而出。
俗语云:“名师出高徒七又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 者也”。作为师者,倘若不是博学多才,技艺卓绝,难为弟子解 惑,难以因材施教,董公授徒之法,超凡出俗,董公教徒之道可 谓上乘。散手,随意搏击,随意招架,随意还击,所谓见招打招, 见势打势如凡向董公习练八卦掌者,经其指点后,其散手尤如 庖丁解牛,以无厚入有间,游刃其中而技高一筹。
一、八卦转掌中天地人
茫茫宇宙旷浩无垠,天地万物一气维系。天有三宝日月 星,人有三宝精气神。天地之间乃气至大,人之生存存乎一气。 天地运转有度,历春夏秋冬而循环往复。从盘古开天辟地,四 时交替恒古未变,已历数千万年。日月星辰运转有道,道之所 存气之所存,然气覆盖于万物之上。茫茫宇宙间天与地同体, 其轻清在上者为天,而重浊在下者为地,各呈其功,各呈其用。
故八卦掌在上者曰上盘,即天盘;在下者曰下盘,又名底 盘,即地盘;在中者曰中盘,乂名人盘。此为三才,即八卦掌中 天地人。董海川祖师自传道i匕方,将上中下三盘因人施教。董 公谓其弟子曰广三盘之要道中盘也”。故及至今日习中盘者比 比皆是,然习上、下盘者廖廖无几。上盘者练凌空之术,下盘者 练甲遁之道。董公海川功若神明,在世时能墙上挂画,盘膝坐,提气腾空,其八步凌空掌,更是鲜为人所知。八步凌空掌者 上盘也,此乃天道。至于地盘掌者,练习者极少。偶有习者,亦 不过是使膝胯相平以锻炼腰腿圈转灵活之一步法而已。若论 遁甲之道,则不曾涉及。为何习地盘者无人?董公曰:地固有 灵,不遇天时,冰冻植谷,恐亦难生。万能之天地,亘万世而不 变。历万劫而常新,以生飞潜动植之物,以成金石铅汞之矿,以 长草木果谷之植。外露者春生秋谢,内藏者昼吸夜氟,循环往 复而无穷无尽。此乃一气之调之化育者也。天地一气亘古不 萎,而一气又分阴阳,阴阳合而万物化生。为万物之灵。秉赋 独厚,半阴半阳之体,半仙半鬼之魄。八卦掌之道修练体魄,即 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及至阴阳二气善呼善吸,清浊得理, 即清气上升浊气下降,升降相澎湃,上下相荡漾,则混之一气 成矣。
八卦掌须练中盘者人道也,天地人曰三才,人居其中,人 非天地。古语云;人定胜天。昭明文选曰:人杰地灵,天地之道 大矣,非圣人其孰知之。其孰学之,然后须赖人以发明之。伏 羲之河图洛书是也,犹赖人以阐述之。文王周公孔子之后天八 卦,象赞十翼是也。八卦掌习中盘,学本卦爻,理近人道。精研 日久,融会贯通,下学而上达,由人道以贯天道,乃能真知天 道。
何谓道?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 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夫道者,有 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 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简而言 之,道即自然之法则,人要战胜天地,首先要顺应天地运行之 道。人非鸟兽难有翔空之朴人亦非穿山甲难求从地下遁逃之 技,但要练就董公凌空八卦掌之绝艺,除非旷世之才,常人难 有此般造诣。武术之道需要勤练善悟,“徐”、“悟”二字决定功 夫高低。俗语云:“名师出高徒”。学武之人首先要选择拳种; 其次便靠缘份,看能不能拜上名师。跟名师学艺可以使自己少 走弯路,领悟功夫的真髓;第三便看悟性。悟性好,掌握快,可 以将所学举一反三;第四要靠勤奋,如果缺乏勤奋,即使有天 才的聪悟,也难练出上乘的功夫。
八卦掌三盘的核心为中盘,若好高鸯远,蒙昧不化,而遽 习上盘(天盘),恐误入歧途,不但无益反而有害。切记练八卦 掌需顺应自然,循序渐进。及至中盘的上爻位练至与天盘的下 爻位相邻时,可以习天盘,此易道数理之变也,习掌者不可以 不遵循之。
中盘掌的核心为呼吸,一呼一吸循环往复,练习日久便能 撞透三关(即尾闾、平脊、泥丸宫),形成小周天,进而形成大周 天之气道循环。中盘掌之呼吸、鼻呼鼻吸最能顺应自然。在周 天气的循环之中,吸入万物灵气,气随如同游丝潜入丹田,按 一定方向折返银海此乃混元一气。混元一气中,轻清之气上 升,此天道;浊重之气下降,此地道。盖中盘掌法之气,逋过升 降救理之变,贯通天道和地道
浏览82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