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军主要有戈、矛、弓弩、钺、钩、镖、

殳、剑等各式各样的兵器。以秦兵马俑(图
2-31)为例:秦始皇兵马俑坑,位于两安市
以东35公里处的秦始皇陵东侧。它是
1974年3月由临潼县晏寨乡两杨村农民杨
志发在打井时发现的。现在发现的3个俑

坑,总面积约20 000多平方米,内有约阁2_31秦只•马诵<.秦)

8 000个陶俑、陶马及约10 000件兵器。这

些兵马俑制作工艺精湛.造遛逼真生动.气势磅礴.雄伟壮观,是秦

国强大军阵的缩影.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由于秦朝对于民间严禁习武并收缴天下兵器,以至于秦末陈 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只能“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在这些几乎 是赤手空拳的农民起义的打击下,维系了仅仅只有十几年的统一 帝国就土崩瓦解了。

铜殳(图2-32,号俑坑出土)。号坑共出土铜殳30件。殳

是一种锤击武器.本为战车的五兵之
一。到春秋战国时期,弓弩、戟(图2-33)、
矛、戈(图2-34)等成为作战的主要兵器,
殳只作为一种仪的兵器。均为圆简形.
首呈角锥状,长约10. 5厘米.径2. 3〜3
厘米.深8.9厘米,用以装柄。此殳为一种
有棱无、安装长枘的仪仗兵器。

图片17

青铜剑(图2-35,一号俑坑出土)。左剑出土于一号诵坑

方八过洞。通长93.8厘米,身长72.2厘米.最
宽处3. 2厘米。右剑出土于一号俑方一过
洞。通长92.8厘米.身长71厘米,最宽处3. 2
照米。两剑的形制相同.剑体长而窄薄中部起
纵脊.近锋处束腰。出土时.首、格、鞘等附件齐
全。特别是剑通体光亮,力锋锐利。经检测,剑

表面经过铬盐氧化处理。中闽在两千多年前就!

发明了这种先进工艺.堪称冶金史h的奇迹。

二、汉代时期的“百戏”汉是继秦朝之后出现的统一工朝,刘邦建立汉朝之初.曾经一 度禁止角抵。到了汉武帝刘彻之时,由于他的喜好和提倡.角抵又 开始盛行。汉武帝刘彻统治的五十余年(前140〜前87)是西汉王

朝的鼎盛时期.也是封建制度下中华民族的一个蓬勃发展时.政 治稳定、经济繁荣、军事强大•武术义化形态在秦汉时期皆有很大 发展。

汉代把包括杂技、舞蹈、魔术、角抵等技艺活动统称为百戏.由 于角抵(图2-36)在其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所以“百戏”在当时又 被称为“角抵戏”。同时先秦流传下来的武舞在汉代两晋得到承 继,如先秦时表现武工伐纣时的武舞,在汉代称“巴渝舞”,到晋代 改名“宣武舞”,是武十执剑而舞。晋代文学家傅玄曾作《短兵篇》, 对此舞有形象的描绘:“剑为短兵.其势险危。疾蹄6电,回旋应 规。武节齐卢.或合或离。电发星鹜.若景若差。兵法攸众.军众 是仪。”描写剑舞紧张惊险.动作迅速。挥剑相击•火星如闪电。此 舞有一定的程式,动作、步法等均有规定.与武术套路的形成有一 定联

这一时期.还流传着与杂技项接近的娱乐表演件武术.即 “角抵戏”(也称百戏)中的跳刀、跳剑、掷戟等•于舞弄中将刀、剑等 武器掷向高空.手接之。《通典》记“梁有跳剑伎”。《洛阳伽蓝记》 记载了北朝洛阳寺庙前的庙会卜.种种武艺杂技表演盛况禅虚寺系。

在大夏门御道两.寺前有阅武场•岁终农隙.甲十习战,千乘万骑. 常在于此:羽林马僧相.善角抵戏,掷戟与百尺树齐等。虎贲张车 渠.掷刀出楼一义。帝亦观戏在楼.恒令二人对为角戏。”这里记载 了两名技艺杰出者的表演.除了单人表演外.还作对打表演。

《通鉴•晋纪》记:“张昌起兵为乱.绛头毛面.挑刀走戟.其锋 不可当。”注曰:"挑刀、舞刀也。今乡落焊民,两手运双刀.作进退 为击刺之势。掷刀空中.高一二丈.以手接之。又善舞双戟,左奔 右赴之势.又环身盘旋,回转如萦,又以戟矜挂地,跳矜h.特为环 捷。此谓走戟也。”记载民间之武术活动,有刀、戟的套路表演,既 表现出攻防技击的特点,但又有艺术件之花法.如掷刀、掷戟以及 戟在周身盘旋.类似今H之6叉。以戟尖着地.脚踏戟柄作表演 等.则是武术与杂技相渗透了。

从史料来看.汉代的角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角抵是包 含有杂技、音乐、歌舞、武艺的"百戏”,而狹义的角抵则是指一种以 双方力的对抗为主要内容的武技表演。

三、汉代“武艺”

武艺的名称始于汉代,自汉以后一直沿用。武艺是徒手或手 持器械的攻防格斗与套路技术的总称。包括:角抵、手搏、剑术、刀 术、长戟与手戟、戈、矛、殳、斧、大刀、狼牙棒、弓、弩等。对抗性攻 防技术有:手搏、角抵(有了裁判,体育性质较明)、短兵对短兵, 长短兵对打.空手对器械等。套路技术有单练套路.如“剑舞”、“刀 舞”、“双戟舞还有象形的“沐猴舞”、狗斗舞”等.也有多种形式 的对练套路。《三闰志•刘封传》有“武艺气力过人”的载。《古 今图书集成•闺奇部列传》载:“关索妻王氏.精诸家武艺。”所谓 “诸家”,当指不同技术特点的各个流派。由于练武活动的盛行,到 了汉代.民间曾涌现不少武术家以及不同技术风格的流派。这说 明最晚至汉时,已有了大致相当于当今“武术”内涵的“武艺”。这

是各种攻防格、’卜技术的总称它应是中国武术已具备某种基本形

态的标志。

四、汉画像石表现的"武艺"

秦汉以来.盛行角力、击剑。

随着“宴乐兴舞”的习俗,手持器械
的舞练时常在乐饮酒酣时出现.如
《史记•项羽事纪》记载的“鸿门
宴”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阁
2-37),便是这一形式的反映。此
外,还有“刀舞”,“力舞”等.虽具娱
乐性,但从技术h更近于今天套路
形式的运动。

阁2-38为两汉器械技击画像砖.纵9庳米.横19.2 M米。画 面中两人皆戴帻着卜.衣,左一人双手执长矛向对方猛刺,右一人一 手挥剑手持盾挡护。两边各有—头梳高髻的女婢.持矛站立观 看(河南袢郑州市出土)。

图片18

图2-39为两汉剑矛相击画像砖.纵5. 8照米.横10.4厘米。 阁中•两位武十均头束高髯.身着长袍。左边一位,双手待长矛, 向对方击去;右边一位,右手执剑.迎击刺来的长矛(河南街郑州市出土)

图片19

五、"五禽戏”的由来

原始社会就有对动物的模仿Ifn出现的猿猴舞、熊舞等。到汉
代时,已发现有模拟动物或吸取动物动作特点并结合攻防方法的
技术表现形式。汉代有记载的,有“猿猴舞”、“狗斗舞”、“醉舞”,以
及化佗的“五禽戏”。虽然无攻防动作但具有良好的健身作用,它
对后来出现的武术象形类拳种影响颇大。

东汉末名医华佗(?〜208)

总结整理了有关导引术,去繁就
简.创编为《五禽戏》(图2-40)。

华佗曾对其弟子云:“古之仙者为
导引之事,熊颈鸱顾.引挽腰体,

动诸关节,以求难老。吾有一术,

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
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
疾.兼利(蹄)足.以当导引。体有
不快•起作一禽之戏,怡而汗出,

W以著粉.身体轻便而欲食”(《后
汉书•方术•华佗传》)。《五禽

戏》只是模仿动物动作形态的导引或体操•并不具有攻防动作和攻 防意识.他们并非武术。但需要指出.这对后世象形类武术的创立 以及这些武术在吸取动物的动作方法以利养生方面.具有很大影 响与启发。从这个意义h说.他们又是后世象形类武术的滥觞

六、汉与匈奴的战争

汉初,由于匈奴的人侵和侵扰.使统治者鼓励农民习武.以 身力量抗击匈奴的侵犯.民间习武之风盛行。加h当时手工制造 业的发展.出现了大量制造兵器的作坊.而且还有不少宽敞的演武 厅,民间的习武热潮.大大促进了武术的发展。当时政论家晁错分 析了汉、匈双方兵制的特点及兵力的长短之处,指出汉军多优于匈 奴.首先数量h占先;但匈奴却居于主动,原W是匈奴骑兵机动性 强,两军相抵,倘汉军驰救,“少发则不足;多发,远县才至.则胡又 去。聚而不罢.为费甚大;罢之,则胡又人”。故而晁错建议移民充 实边区.普遍建立守备,“居则习民以射法,出则教民以应敌”,“教 民以应敌把边民训练为“亦兵亦民”、“兵民合一”的常备武装力 量。汉文帝采纳了这个建议(《汉书•晁错传》)。《通考》卷一五 载:“汉初.兵农不甚分。如冯唐吏卒皆家人子弟.起田中从军。时 后汉《礼仪志》.谓罢遣.十,必劝以农桑。”这实际正是“教民以应 敌”的结果。1975年成都曾家包出土的东汉一号墓东后室北壁下 部,有一幅表现“兵农合一”、“劳武结合”的石刻。画面h有人织 锦.有人赶马拉车,有人在酿酒,鸡鸣犬吠。在表现种种生产生活 的图像之中.皆立有一个兵器架• h.面置放着 '股叉、戟、剑、盾和 弓箭等•“亦农亦武”的情景跃然画中。而后的“屯垦”,亦实为“教 民以应敌”的发展。

"教民以应敌为战胜北方匈奴的威胁打下了基础;然而要彻 底抵御匈奴侵扰,则须主动出击与衂奴决战.击溃或歼灭其主力. 这就要求组建庞大的常备军.并努力训练为劲旅。汉高祖时.即命

天下郡国“选能引关蹶张.材力武猛者.以为轻车、骑十、材官、楼 船。……平地用车骑.山阻用材官.水泉用楼船”。非常重视将士 的训练考核,“常以秋后i并肄课试.各有员数”(《后汉书•光武帝

纪》注引《汉官仪》)。

浏览4,123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