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从事气功、健身按摩的人,都必须对经络学说有基本的了解,最起码也要对十四经脉及其穴位做到比较熟悉。下面就经络学说的主体十四经脉及其穴位做一介绍。
第一节十四经脉及其穴位
(一)阴经脉及其穴位
阴经脉包括六阴经和一个总管阴经的任脉(位于腹面中央), 阴经走人身内侧,定有三条线,即太阴、少阴、厥阴,分成手足两部 分。下面分别介绍。
1、手太阴肺经
起中府穴,止于少商穴,从胸走向手,与手阴明大肠经相表里,左右各有11个穴。
中府——在锁骨下1寸,前正中线旁开6寸处。
天府——在上臂部腑下3寸。
- 侠白 —— 肱骨前外侧,天府下 2寸,尺泽上5寸。
- 尺泽—— 腑窝横纹中央稍偏 槌侧,肱二头肌腱之植侧陷中。
- 孔最——前臂横侧.腕横纹上 7寸。
- 列缺一饶骨基突上方,腕横 纹上5寸(两手虎口交叉,食指尖下 所至凹陷处)。
- 经渠——腕上1寸骨茎棘突 起内侧,槎动脉侧。
- 太渊 —— 腕横纹上横侧凹陷。
- 鱼际——拇指本节后,内侧掌骨肥肉处陷中。
- 少商 —— 拇指端内侧,紧靠指甲旁如韭菜叶处。
2、手少阴心经
起自极泉穴,止于少冲穴,从胸走向手,受足太阴脾经之交,接于手太叫 小肠经.左右各有
9个穴。
- 极泉——腑窝正中,腑动脉内 侧。
- 青灵——少海穴上3寸,
- 少海——肘窝横纹尺侧端与肱骨内上踝之间。
- 灵道 ——掌后 5寸,神门之上。
- 通里——掌后1寸,神门之上。
- 阴邳——神门之壬5寸。
- 神门——掌后锐骨端陷中。
- 少府 —— 手小指本节后骨缝陷中。
- 少冲——小指槎侧,距指甲角1寸。
3、手厥阴心包络经
起自天池穴,止于中冲,从胸走向手,受足少阴肾经之交,接于 手少阴三焦经,左右各有9个穴。
1.天池——腋下3寸,乳头外1寸,第四肋间。
2. 天泉——腋下2寸,肱二头肌的两头。
3.曲泽一肘窝正中。
4.郡门 大陵上5寸。
5.间使——掌后3寸两筋间。
6.内关——腕掌侧横纹正中直上2寸两筋之间。
7.大陵——腕关节第一横纹中央。
8.劳宫——在手掌心。
9.中冲一中指尖端"
4、 足太阴脾经
起自隐白穴,止于大包穴,与足阴明胃经相表里,受足阴明胃 经之交。上行接于手少阴心经,左右各有21个穴,选常用穴11个。
- 隐白——足大趾内侧,距趾甲1寸。
- 公孙——足内侧,第一跪骨基底部的前下缘凹陷处赤白际。
- 商丘一内踝前下方凹陷处。
- 三阴交——内踝上3寸,胫骨的后缘。
- 阴陵泉一胫骨内上蹶下缘,胫骨内侧缘的凹陷处,与阳陵泉相对稍高些。
- 血海龈骨内上缘上2寸。
- 箕门一血海穴上6寸。
- 冲门一耻骨联合上缘正中旁开约 5寸,股动脉外侧。
- 大横——脐旁开4寸。
- 周荣——第二助间.前正中线旁开6寸。
- 大包——腑中线直下第6肋间处。
5、 足少阴肾经
起自涌泉穴,止于命府穴,从足走向胸,与足太阳膀胱经相表 里,受足太阳膀胱经之交,接手厥阴心包络经.左右各27个穴,选常用穴8个。
(1) 涌泉——足心陷中,当足底前1/3处正中。
(2) 太溪——内踝后陷中,与昆仑穴相对。
(3)照海——内踝下缘凹陷处。
(4) 水泉 太溪穴直1寸。
(5) 夏溜一太溪穴上2寸(内踝后上方2寸)。
(6) 阴谷——正坐屈膝,胸窝横纹内侧端。
(7) 幽门一剑突下1寸,巨阙穴旁开0.5寸。
(8) 俞府二锁骨下缘,璇巩穴旁开2寸。
6、足厥阴肝经
起自大敦穴,止于期门穴,从足走向腹,与足少阴胆经相表里, 受足少阳胆经之交,接于手太阴肺经,左右各有14个穴,选常用穴 10 个。
(1) 大敦——足端外侧,距趾甲角1寸。
(2) 行间——足拇趾次融合缝后5寸陷中。
(3) 太冲 —— 足背部第一、第二是踱骨连接部的前方。
(4) 中封——内踝下缘前1寸。
(5) 蠡沟——内踝上5寸。
(6) 膝关——胫骨内踝后下方,阴陵泉后1寸。
(7) 曲泉——屈膝,在膝关节内侧横纹上方股骨内上缘的下 方,胫骨内踝的后方凹陷中。
(8) 阴廉——股内侧鼠蹊部之中央;气冲穴下
2寸。
(9) 章门——在11肋骨游离端的下缘处。
(10) 期门——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中.
阴经脉除上述六个阴经外,还包括任脉。任脉起自会阴穴,止于承浆穴,从下上行,居胸腹中央,总主诸阴经而任之,故名任脉,与督脉相互连接,单行于腹部,共有24个 ,选常用穴11个。
(1) 中极——脐下4寸.
(2) 关元——脐下3寸.
(3) 石门——距气海0.5寸.
〈4)气海——脐下1.5寸。
(5) 下跳 ——脐上
2寸。
(6) 中腕——脐上4寸(距下胱上2寸)。
(7)上腕——脐上5寸(中腐上1寸)。
(8)鸠尾——胸骨剑突下,当脐上7寸。
- 天突——胸骨上窝正中,喉结下2寸。
- 承浆——下唇之下中央凹陷中。
(二)阳经脉及其穴位
阳经脉包括六个阳经和一个总督诸阳经的督脉(位于背部中 央)。阳经走人身外侧,定有三条线,即太阳、阳明、少阳。分成手足 两部分。
手三阳——手太阳小肠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
足三阳——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
下面分别介绍。
1、手太阳小肠经
起自少泽穴,止于听宫穴,从手向头,与手少阳心经相表里,受手少阴心经之交,接于足太阳膀胱经,左右各19个穴(图66),选常用穴14个。
- 少泽——小指尺测,距指甲角1寸。
- 前谷 —— 第五掌指关节前尺侧凹陷处。
- 后溪 —— 第五掌指关节后尺侧掌横纹头。
- 阳谷 —— 腕背横纹尺侧端凹陷处。
- 养老——屈肘、掌心对胸,尺骨小头横侧缘上2寸骨缝中。
- 支正——腕背横纹尺侧端上5寸。
- 小海一尺骨鹰嘴突与肱骨内上踝之间。
- 肩贞——垂臂合腋,腋后皱嬖尽头上1寸。
- 天宗——肩胛下窝的中央。
- 秉风——肩胛冈上窝的中央。
- 肩外俞——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 肩中俞——大椎穴旁开2寸。
- 颤修——目外眦角直下,颛骨下缘凹陷处。
- 听宫 —— 耳屏中点与下颌关节之间凹陷处。
2、 手阳明大肠经
起自商阳穴,止于迎香穴,从手走向头,与手太阴肺经相表里, 受手太阴肺经之交,接于足阳明胃经,左右各有20个穴(图67), 选常用穴15个。
- 商阳——食指槎侧,距指甲角1寸。
- 二间一食指掌指关节概侧前凹陷处,握拳取穴。
- 三间 —— 食指槎侧第二掌骨小头后方。
- 合谷一第一、二掌骨背侧,骨间陷中。
- 阳溪 —— 腕横纹槎背侧两筋陷中,直对合谷。
- 偏历——阳溪穴上3寸。或两虎口交叉,中指尖到达处之横骨外侧凹陷处。
- 手三里——曲池穴下2寸。
- 曲池 —— 屈肘,肘横纹槎侧头稍外方。
- 肘藤——屈肘,在曲池穴处上方1寸,近肱骨边缘处。
- 臂牖——肘上7寸,肩隅穴下3寸,三角肌尽处。
- 肩鹘 —— 锁骨峰端下缘,举臂时肩端凹陷处。
- 天鼎——喉结旁开3寸下两横指处,胸锁乳突肌下端的 后缘。
- 扶突——喉结旁开3寸,天鼎穴上2寸。
- 迎畚——二冗翼处缘沟中点旁开5分。
3、 手少阳三焦经
起自关冲穴,止于丝竹空穴,从 手走向头,与手厥阴心包络经相表 里,受手厥阴心包络经之交•接于足 少阳胆经,左右各有23个穴(图 68),选常用穴11个。
- 关冲——无名指尺侧端.距 指甲角约1寸。
- 中渚——手背第四、五掌指 关节后陷中。
- 阳池——腕背横纹中央销 偏尺侧凹陷处。
- 外关——腕背横纹正中直 上2寸,两骨之间。
- 支沟——外关穴直上1寸。
- 天井——尺骨鹰嘴(肘尖) 上方,屈肘时凹陷处。
- 肩慰——肩峰后一方,肩骨 穴后约1寸许。
- 翳风——耳垂后方的凹陷 中(耳根后5寸)。
- 耳门 ——耳屏上切迹前方凹陷处。
4.足太阳膀胱经
起自睛明穴,止于至阴穴,从头走向足,与足少阴肾经相表里; 受手太阳小肠经之交,接于足少阴肾经,左右各67个穴,选常用穴42个。
大抒——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5寸。
睛明——眼内眦的上方1分。
- 攒竹——眉弓内端陷中。
- 天柱——第一、二颈椎间,斜方肌外侧缘即哑门穴旁开5寸,入发际5分凹陷处。
- 风门——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5寸。
- 肺俞——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 厥阴俞——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 5寸。
- 心俞——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 5寸。
- 膈俞——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 5寸。
- 肝俞——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5寸。
- 脾俞——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 5寸。
- 胃俞——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 5寸。
- 三焦俞——第一腰椎棘突下旁开 5寸。
- 肾俞——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 5寸。
- 气海俞——第三腰椎棘突下旁开 5寸。
- 大肠俞——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 5寸。
- 关元俞——第五腰椎棘突下旁开 5寸。
- 小肠俞——第六腰椎棘突下旁开 5寸。
- 膀胱俞——平第二甑骨孔,后正中线旁开5寸处。
- 白环俞——平第四甑骨孔,后正中线旁开5寸处。
- 上修——第一骨戢骨孔中。
- 次修——第二甑骨孔中。
- 中修 —— 第三甑骨孔中。
- 下醪 —— 第四甑骨孔中°
- 承扶——臀横纹中央。
- 股门——承扶穴下6寸。
- 浮郡——委阳穴上寸。
- 委阳——委中穴外开1寸。
- 委中 —— 胭窝横纹中央(跪位取之)。
- 附分——第二胸椎骨突下,旁开3寸处。
- 隔关——第七胸椎突下旁开3寸处。
- 志室——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3寸处。
- 秩边——第四腰椎下旁开3寸,与下醪穴相平。
- 承筋——腓肠肌腹中,委中穴下5寸。
- 承山 —— 承筋穴下3寸,腓肠肌字纹中。
- 跑阳——外踝后昆仑穴上3寸,腓骨后缘。
- 昆仑 —— 外踝尖与跟腱联线的中点,跟骨外上缘。
- 仆参——昆仑穴直下5寸,赤白肉际。
- 申脉——外踝下缘下5寸凹陷处
- 金门——申脉穴前下5寸。
- 至阴——小耻外侧,距趾甲角1寸许。
5、足阳明胃经
从头走向足,与足太阴脾经相表里, 受手阳明大肠经之交,接于足太阴脾经,左右各45个穴。选常用穴31个。
- 承泣——眼眶边缘下,目下7寸,直对瞳子。
- 四白——目下1寸,直下。
- 巨醪——鼻孔旁8寸,瞳仁之下下眼巢。
- 地仓——口吻旁开4寸,承位穴直下。
- 头维——额角约入发际4分,神庭穴侧方5寸。
- 下关——耳屏前约一横指,额骨弓之下际。
- 颊车——下颌角前上方约一横指,咀嚼时咬肌隆起处。
- 大迎——下颌角前凹陷处,相当颊东前5寸。
- 缺盆 —— 锁骨上窝之中点,直对乳头。
- 气户——锁骨下缘,璇机穴旁开4寸。
- 乳根——乳头直下6寸,相当第五肋间。
- 深门——脐上4寸,中胱穴旁开2寸,天枢上4寸
- 关门——梁门穴下1寸,天枢穴上3寸。
- 肉门——关门穴下2寸,天枢穴上1寸。
浏览2,00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