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武林名师,代有人出,他们是武术界继往开来的人 物,武术发展的历史,离不开他们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创造可 是,在旧社会里,他们的地位低微,被划入三教九流之列,不 足以登大雅之堂,清代史书,历史记载拳师事迹的甚少;民 国以来,所见者亦不多,据陈耀墀手抄本记载,陈享跟他的族 叔陈远护学过佛家拳,也跟李友山学过李家拳但关于陈远护 的记载,遗留不多,而李友山的生平事迹祖仅在《清稗类钞》 中有寥寥几句下面的人物历史,多半是根据一些报刊材料整 理而成的,陈享(1814—1875年)广东新会崖西京梅乡人,是蔡 李佛拳的鼻祖,相传他幼随族叔陈远护学拳,后又拜武林高 手李友山和罗浮山和尚蔡福为师因天资聪颖,学习刻苦,不久 便崭露头角是时广东沿海一带海盗横行,村民不堪其扰,无 不鼓励子弟习武自卫,一时武风极盛,争相延聘名师教拳,陈 享是京梅乡教头,年纪虽轻,但武功精湛,屡将上门寻衅或要 求比武的人一一加以折服,名声不胫而走。他在家乡整理拳术 和器械套路,共得100多种,定名为《蔡李佛拳谱》,意指这 些拳械是从蔡福、李友山和陈远护的拳术揉合而成的,以示尊 师重道这种拳法从此流传百粤,远播海外,历百年而不衰。

陈享创立蔡李佛拳馆,经过几年努力,蔡李佛拳 派逐渐成为岭南武术界的一面大旗,慕名求学者纷至沓来,门庭若市,为了适应发展需要,陈享除在新会京梅乡设立祖师 堂外,又在广州、南海、佛山、香山(中山)、番禺、东莞、 开平、台山、恩平、鹤山、肇庆、新会、江门和新会崖西加乡 设立分馆,并派首徒龙子才赴广西浔州(桂平)建立分馆, 发展异常迅速,陈享和蔡李佛馆对农民革命持同情态度太平军革命将领 冯云山曾跟陈享的首徒龙子才学过拳术,并邀请他到紫荆 山给革命会众传授武艺清朝湘军团练头曾国谣征募乡勇 反对太平天国时,曾派人游说陈给予支陈曾在太平军 翼王石达开处当幕客,直到太平天国诸王内11加剧才离开翼王 还乡,仍过着他的教拳生活。太平天剧先败后,淸廷搜捕洪杨 余党,陈享夜适去吞港,并应美洲三藩市陈氏联宗会之请前往 传授武艺。其后洁廷内外交困,自顾不暇,晃乃1868年间 到新会,时年54岁。他孜孜不倦地钻研武术,创造了内帘手拳 法。1875年在家乡去世,亨年61岁。陈莩的长子陈安伯、次子陈官伯均克承家学,武技超群。 安伯精梅花枪,宫伯先在江门、广州设馆授徒陈莩的嫡孙陈 耀墀也是武林高手,曾广收子弟。冻享的及门弟子张炎是佛山 鸿胜馆的创始人,矩近代广东武颇有影响的人物。陈享桃李 满天下,门人遍及世界各大洲,为弘扬中华武术作出了贡献。铁桥三(1813—1886年)原名梁坤,广东番禺人,是晚 清广东武坛“十虎”之一。13幼爱好武术,曾拜少林寺觉因和 尚的门下学艺,觉因是洪巨子,迕满大江南北梁坤在他的 指点下刻苦练功,身手不凡。觉因对他十分赏识,并把衣钵传 给了他铁挢三擅打洪,尤于铁线。他素以桥马沉雄著称,扎起马来四平八正,稳如泰山加上内功发劲,气催力, 力大无穷,气势迠入。他臂力过人,把双抟向两侧屮伸,陡迠 起四条火汉步行40步而而不改容人们巧迚的挢马功夫和封 力,且因他在兄弟中排行第三,所以叫恺铁侨。时吒一 ,他的真名实迚反而不为人们所知了,风声和缓以后,他在广州黄沙兼祥大衔开没武涫因他武 超群,求学者甚众。他对门徒约束很严,在馆内订立了两条 罚则无故与人动武者罚! 惹昆生非者罚。轻者罚写 悔过书,者逐出馆门他还教宵徒弟要諄师重道。

王隐林为人正宜,尚民奸义,路见不十,拔刀相助。当 讨,广别旗下街存个惡竭名叫荣港禄,是清朝谣皆荣禄的族亲,依仗财势,横行霸道,无恶不作,者百姓对他恨之入。 有一天,他到茶楼品茗,这茶楼素以斗鹌鹑招待顾客,荣寿禄 因斗鹌鹑输了,便设下一个敲诈勒索的骗局,先把鹌鹑放在茶 盅内,把盖盖上,待堂倌前来揭开盅盖冲水时,鹌鹑冲天飞 去。荣寿择立刻把堂倌痛殴一顿,并向茶楼者板索赔300元,限5天内付清,否则封铺拉人。这个堂倌正是王隐林的徙弟,他把事情始末向玉隐林哭诉后,王隐林怒不可遏,把荣寿禄狠 狠盤治了一播梁赞(约1862— ?)清末武术家,原名梁德荣,又号 佛山赞。广东鹤山古劳乡西便坊人。其父梁志在佛山筷子街 开杏济堂中药店,兼医跌打。梁赞出生于佛山,少年吋酷爱习 武,曾学洪、刘各家拳术。他父亲希望他读书仕进,常常禁他 习武。有一年岁末,梁赞挑着银物随父圆乡度岁,途经南海、 顺德交界处,突遇劫匪,梁志束手无策,梁赞刼大显身手,以 湿手巾打落贼人的刀,贼人与之交手,不敌逃去。梁志财物得 以保存,回乡后建新星一间,从此积极鼓励梁赞习武。梁赞喜愛咏春桊,秸心钻研,以后不断苦练,成为一名出 色的咏春拳师,先后在佛山和家乡古劳设馆授徒。历代传人有 王华三、易英、冯棉、冯震、冯根珠等人。古劳派本默默无 闻,知之者不多,后来,冯根珠曾到各地'比武,屡获胜,引 起武林注固,梁赞主张妙技不町不传(以免失传),又不可妄传(恐误 传歹辈)他认为大姓、强族、暴戾横蛮之人不可传小姓、 弱族、品德纯者方可传授。

张炎(约1S24—?)广东新会石咀人,是陈享的及‘门弟子,也是佛山鸿胜馆的创始人。他在12岁时,叔父张昆带他去顺德陈村拜陈享为师其时陈享在陈村教举),侣陈村 习俗不收外姓子弟习武陈享不便公开收张炎为徒,便嘱其留 下烹茶扫地,打理杂务张炎醉心武术,每遇陈村子弟习武, 必驻足倫窥,几年之后,竟有所成。陈享得知后,怜其诚、其志、爱其才,每于夜阑人静之际悉心指导张炎学艺,来张 炎又到新会拜陈享为师如是者5年,张炎尽得陈享真传。随 后,陈享把张炎派到佛山工作。佛山原设葙蔡李佛分馆,由陈 典桓主持,后因陈双目失明,由张炎接替,更名为鸿胜馆。自 此以后,不少好汉拜在他门下,鸿胜馆之名很快响彻岭南。张 炎举法挂、哨、插并黄,园猛实用,所向披靡,百粤之士,刮 相看。

鸿胜馆自成立之日起至1949年解放时止,长达98年,培萍 了大武术英才,历代传人中的佼佼者有陈盛、雷灿黄宽、 钱维芳、谭三、方玉书等,门人遍及世界各地,中华武禾得在 国内外发杨光大,张炎是起了一定作用的,王观士(1835—1922)清末民初有客的武术师,以武功冏 名于韶关和广州一带。王观士是广东清远人,自幼喜爱武水,曾向3地名拳师 黎振康学习洪拳三年,把其绝招五雷奏拳学到手,他练功 极为刻苦,从师第一夭起便背着两只大鱼篓站到河水湍急的滩 头限着师傅打鱼,以练习扎马步和眼力,他还在每天太阳出来 后,面向太阳,用两臂侧平伸提水,练到眼看太阳而眼不花为 止,出师以后,他又向两广名师学艺,集各种武功于一身,然 后到广州一个戏班当小武,因武艺精湛,表现出色,深受观众 赞赏。继而又入广州光孝寺习武。为了练举,挹父亲遗下的陡 田几乎变卖殆尽,练得一身惊人功夫。他平时惯用双刀怛练功时用以扎腰的功夫带和毛巾搭膊布也可作为武器还善用 飞针、袖镖等暗器王观士注重武德,自己约法三章一是以礼待人,严守武 徳二是任何时候以忍为高三是被迫自卫时不伤害他人他 与兄弟王北华用船运输货物,行走大小北江、西江、东江一 带,不管走到哪里,他都礼让为先,并严格约束伙计有— 次,一位功夫很好的船家浪子买了一条甘蔗,跟在王观士后 面,边走边吃蔗,并把蔗渣扔到王观士的头顶和肩上,企图 他发火比武,但王观士却一忍洱忍,佯作不知,那浪子无计可 施,只得作罢,王观士为人行侠好义,嫉恶如仉,对执意行凶的歹徒必定 给予惩罚。某年冬天,他的货船溯西江到达梧州。船上小伙计上 街夹菜,却被当地一些恶棍无故打了一顿。王观士闻讯,便上 岸劝说那些无赖不要无理取罔。岂料这帮歹徒中的一个武打师 竞连话世不说粳飞起鬼脚岗王观土踢来,王观土肩膀一侧, 用捞勾手像铁钳一样将他的脚钳住,顺手一送,那家伙应声倒 地,爬起来后玛也不敢动弹了。在王观士的一生中,类似这种 .恶戒恶徒的事愦是不胜枚举的。

浏览1,184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