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闹谈

张子曰:世人谓读书十年,养气十年。他把读书、养气分为两节 事件,便不是圣贤学问。夫读书所以研理,养气所以炼性,性理功夫 就在读书、养气并行不悖之中。宣圣云:学而时习之。此便是研练性 理纯一不已处。

张子曰:陶渊明北窗高卧,自谓羲皇上人。此便是他清风峻节, 守志前朝气象。特其出语高超,而人不觉耳。

张子曰:道人愿士子早完功名之愿,尽乎人事。即时撒手。人能 功成勇退,便为得时。所患者溺入功名场中,恋恋不休,则愚人也。

张子曰:涵养中有大学问,和平处有真性情。诸子须要容人之所 不能容,忍人之所不能忍,则心修愈静,性大愈纯。

张子曰:功名无大小,总要及时进退。何以能知其时?凡于功名 中平心一想,曰吾之功名不过止于是也,即止之。便可得其时也。抑 或有不尽头处,然宁不及,毋求太过。淮阴侯不如子房公、元微之不 如白香山。皆其求尽之心蔽之也。向使子房、香山亦有求进之心,则 子房固不难再列台辅,香山亦可转宰相,然安知其终不与淮阴、微之 同一鲜终而已哉?故知进退者,乃能称为哲人。

张子喟然叹曰:茫茫岁序,逐景漂流,吾见人寰中求名求利之 辈,转瞬而拾青紫,数岁而拥丰资者,千百人中不数人。即有其人, 高爵大权,难压阎罗尊者,黄金白玉难买无常不临。又或有居富而 寿、居贵而安者,终归白杨墓下,秋风潇潇,凉气惨人。其子孙不 肖,又看转眼荒凉,有何益也。况乎大富大贵,聚富骤贵,多畏人妄 加横逆,谩骂指摘,倘或不行善事,被人诅咒,有随口而凋零,有随 口而穷困者,人人快意,个个权心。其实天报昭彰,非人口之转移张三率水舞朝谈也。人能看得破,撒得开,自然不羡人富,不羡人贵。求吾安命之 理,守我修真之道。人竞嚣嚣,我独默默。人皆烦恼,我独清凉。又 安问人之达与不达、穷与不穷,为旁观之不平也哉!'

张子曰:人寿一事,上人有定,下人有定,中人无定。中人少善 少恶,天欲延之不可,天欲迫之又不可,于是任他自生自死于其中。 保则生,不保则死。故修身尚焉。修身而兼以积功累行,以企于长生 久视者尚焉。若下等人,多过多恶,即修身亦不得长生,如其身上之 精气而削之剥之,死之罚之而已矣。上等则不然,以上等而修长生, 长生可证也;即不愿修长生,然其正气撑空,亦得联班神道;否则转 投人世,亦必生入仁善之家。天理若此,有何难晓哉!

张子曰:自古忠贞节烈,杀身成仁之时,便有七返还丹景象。当 其一心不动,一志不分,浩然之气立其中而生其正,任他刀锯鼎镇, 都视为妖魔试我,毫不动摇,我只收留义气,聚而不散,凝而至坚。 火侯至此。则英雄之光气亘万年而不灭也。仙家入室临炉,就要有此 手段。

张子曰:人当亲在,须要及时尽孝为佳。否则亲容一去。因时追 感伤情,有不可言者。今日当秋山林中,有守制者听吾道来:“又是 秋商露满林,碧云天外望亲心。黄芦白草霜中老,泪洒泉台几尺深!” 试诵此诗,能弗惨然。

张子曰:人于孝道,务宜各尽天良,不能一样,却是一样。同归 于“孝”字中乃可。欲免门闾之望,就宜归家奉养;欲求显扬之义, 就宜矢志皇路;欲要保身为孝,就宜寡欲清心,徒托空谈无益也。二 三子显扬未能,归家时少,倒不如寡欲清心,体曾、孟两贤之训为善 也。若不清心寡欲,只是妄想名而名不成。妄想利而利不就。妄想一 切而一切不可得。形神憔悴,父母之颜状未衰,人子已有老惫之态, 是欲言孝而孝亦不久,反令父母惟其疾之忧,多远游之虑。不幸而人 子一死,反添父母伤悲,反使父母埋葬。由此思之,孝在何处?不将 为毕世之罪人也乎?吾道以清心寡欲为本,实属保身之方,再加以色 和颜顺,身敬意诚,则于孝有得矣。

张子曰:儒生作茂才后,多落处馆一派。须知就馆谷以奉养,亦

聚篷攀米戡拳与内丹葬生真传

儒家之方便门也。然孔、孟贻后人以诗书,原不教人渔利,至后世而 :

有此修金之事,则即此物以奉亲,正所谓小用小效者耳。然不可贪心无厌,为子孙作安闲之计,以诗书为利薮,乃不为圣贤之罪人也。

张子曰:人欲尽忠孝,立大节,必先要清心养气。若无真心真 :

气,必不能尽忠孝、立大节也。盖忠孝者本乎真心,大节者原乎真气。欲得真心真气,又当以静为主,乃能存得起真心,养得起真气。

张子曰:人要寻内快活,勿寻外快活。孔子之乐在其中,内快活 也。若徒愿乎其外,是欲求外快活,而反生其烦恼也。

张子曰:儒生家多得泄精症者,虽缘心火不纯,亦因彻夜谈笑, 永夜读书,引丹田之气尽纵于口角之间,致使精失其伴,遂有此泄精症耳。善保身者,谈笑宜少,读书宜和。 :

有一后生得慵软之病,张子曰:汝宜趁此冬晴,运小石砌小坞, 携山锄删枯草,未馁则止。日日如此,悠游运动,若园丁然。则通身气血活而不滞也。

张子曰:豪杰之士,做好人,行好事,只求其心之所安,并不存 借善邀福之念。明明上帝,亦只有福善祸淫之道,以待常人而不举以 待豪杰也。夫为善而得福,豪杰之所宜有,而非豪杰之所尽有。顾其 轰轰烈烈,善作善为,以留于天壤,而千载不蔽,其神食馨香于冥漠 者,亦何莫非天之所以报豪杰也。吾观古来忠臣孝子、义士仁人,夭 折患难之间而慨然也,而恍然也。

张子曰:读书立品,儒者急务,而保身之道,足包立品于其中。 保身者必去骄奢淫逸,扫荡邪行,故保身可包立品也。夫保身之道, 自曾子传之,至孟子而光大其说。养心寡欲,持志守气,此保身之圭 臬也。而修真之道,即以此为正法门。但人心蒙蔽,闻保身而以为常 谈,闻修真而以为奇异。欲求修真悟道者,已难之矣。

张子曰:一日无孔、孟之学,天下无好人;一日无庄、老之学, 英雄无退步。

王居士云以茹素为除荤,张子曰:荤与素不同也。道家戒五荤, 方书谓葱、韭、萩、蒜、芸苔,此五者辛臭散气。故字从“舛” “军”犹言草中之兵。并主克伐者也。养气者忌之。释家重茹素,以

 

 

其戒杀放生。故凡畜类之肉,皆屏而不食。世人以朔、望等日茹素, 而平时仍嗜肥甘,素犹不素也。吾为茹素除荤者计,曰善口不如善 心,体君子远庖之训可也。养气即能养腹,遵至人臭味之戒可也。

张子谓忍辱、受辱二道士曰:凡人外营亦必内营,内修醇厚,外 福亦加。忙中偷得一分闲,即得一分调养;静里读得一日书,即得一 日好处。若只向外边奔驰,则刊落本原,愈见其薄矣。

张子谓卓庵曰:保身以安心养肾为主,心能安则离火不外荧。肾 能养则坎水不外溜,火不外荧,必无神摇之病。而心愈安;水不外 Yfflo必无精泄之患,而肾愈澄。肾澄则命火不上冲,心安则神火能下 照,精神交凝,结为胎息,可以祛病,可以延年。

三月三日,山中诸子浴乎锦水之湄。风乎青林之下,听子归啼, 忽有木叶坠地,折叠如函,启视之,则有如鱼子兰者封裹其内。问之 土人,曰:杜宇珠也。问有何用?曰:弗知也。适张子戴笠逍遥而 来,与二三子言曰:汝欲知杜宇珠之故乎?蜀王入山之后,蜀人思 之,故王命子归赐蜀民以珠。子归者,蜀王之鸟使,原名谢豹。王 曰:“子归吾国,慰我人民。”故谢豹又名谢报。杜宇命之报谢。云 其珠或赤或黄,或青或紫,五色无定,可辟人家鬼祟。遇鬼祟者,暗 举此珠投之即散,但不可令人知觉,默念:“蜀王蜀王,珠配珠光, 投鬼鬼去,杀鬼鬼亡,我持灵珠,作作生芒,无阴不尽,阴尽回阳, 吾奉九元帅命,急急如律令敕。”又云,以珠之多少。卜年之丰歉, 甚灵。

张子曰:人当静养身体,素位而行,随遇而安,则心性和平,神 气冲淡。

张子谓受辱曰:汝教小子须严约束,否则性气一坏,长大来汝又 恨他,是自爱之而自弃之也。

张子偕云石、卓庵辈,冬寒时节,走乱山中,遇见鬼语啾啾。问 之土神,则皆人之祖灵父魂。阴森肃杀,坟墓萧条,棺椁颓坏,衣冠 骸体俱受寒侵,怜之者能无骨悚心酸?此古人所以有省墓送寒衣之事 也。

浏览681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