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螳螂拳沿革

据传说螳螂拳为明末清初山东即墨县人王朗所创,主要 是山东崂山上的道士们传习的一种拳术。

王朗自幼爱好武术,及成年,到河南嵩山少林寺学了数 年拳。他虽把少林拳的秘诀全掌握了,但总是打不过一个师 兄,不管练习多少遍,不管挑战几次,他都不能取胜,因此 就暂且走出少林寺独自去研究了王朗走出少林寺后,到处访问名师,一遇到良师,则在 当地住下来求教,以期学得更多技术。但就是这样苦学,仍 是不得开窍,仍是学无成绩,空度年月。这时,他在旅途中走 到一个农村的草丛附近时偶然看到了一只螳娜捕蝉的情景。

王朗从螳螂两臂的动作上得到了启发,并在这些动作基 础上创编拳术手法,归纳为“螳螂十二字诀” 以后,他又 观察猿猴相争的情景,遂又吸取了猿猴的步法,称为"猿猴 步” 至此'他的研究就告完成。

王朗为了试验一下他的研究成果,又回到了少林寺,要 和过去他一次也没有胜过的师兄再比试一下。二人交手后,

王朗用巧妙而细密的手法和轻灵的步 法把师兄摔倒了,这次不管反复比试 几次,反而胜不了王朗了。

王朗自信研究已经成功,就把历 来学得的十八种拳法加以整理,再把 他自己的功夫掺进去,并为了纪念促 使他成功的螳螂法,就把自己创始的拳法命名为螳螂拳”。他回故乡山东省以后就上崂山教给道士们练螳螂拳。只是上述这些传说,还没有确 凿的材料可以证明。

王朗为了创编螳螂拳而吸收的十八种拳术有:1 .太祖长拳;2 .韩通 的通臂拳 3 .郑恩的缠封;4 .温元的短拳;5 .马籍的短打 6 .孙恒的猴拳 7 .黄粘的靠身;8 .绪张的面掌飞疾,9. 怀德的摔捋硬崩 10.刘兴的勾搂择手 11.谭方的滚漏贯 耳12.燕青的占孥跌法;13 ,林冲的鸳鸯脚;14 .孟甦的七 星连拳;15. 连的窝裹剖捶;16.杨滚的棍探直入 17.金 相的磕手通拳;18,王朗的螳螂拳。总之,王朗把当时中国 北方流传的有名拳种都吸收进来,集其大成,所以应该说 这是一种综合的拳法.

山东省流传的螳螂拳,自古就分为硬螳螂(七星螳螂、 梅花螳螂)和软螳螂(六合螳螂)两派。

关于王朗以后的传递情况,据张祥三著的《螳螂拳术濂 流述要》记载,硬螳螂是从王朗依次传给赵举、梁世香和姜 化龙,以山东烟台为中心向莱阳县一带传播;愆螳螂是从王 朗依次传给魏三、林世春,并传给山东黄县的少数人。

另据卫笑堂著的《实用螳螂拳续集》记载,硬螳螂还分 两大系统向下传递:一个系统是王朗、宇宙道人、李二句、 梁文超、姜化龙、冯环义依次相传;另一系统是王朗、升霄 道人、李三剪、范旭东、王荣生依次传递。

所有这些螳螂拳都是在山东人中间流传的,除少数例 外,长时间未出山东省。但是自从民国八年(1919)范旭 东的弟子罗光玉担任上海中央精武体育会的教师教螳螂拳以 后,随着这个体育会的发展传到了广东、香港等南方各地, 也传到了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各地。

现在还有不少螳螂拳名师住在台湾,因此螳螂拳在台湾 也有所流传,主要是在大学生中间流传。

螳螂拳所以愈来愈为世人所知,除了其内容比较新颖 外,还有下列三个原因:一是螳螂拳是近代才创编的;二是 螳螂拳以实战需要为本,动作多激烈三是螳螂拳一直封锁 在山东省一部分人中间流传。

民国以后,螳螂拳一公开,就充分发挥了它实战为本的 技术。民国十七年(1928)在南京举行的第一次全国国术考试 中,河北省的王成章以螳螂拳出场,在四千余人应试者中, 他名列最优秀的前15名。另外,民国十八年(1929)在南京
举行的全国运动会国术徒手比赛中,在上海中央精武体育会 学螳螂拳的江苏省马成鑫获得了优胜。

二、螳螂拳的流派

螳螂拳大别分为硬螳螂和软螳螂两派。

硬螳螂的硬,意为动作激烈,迅猛劲强,七星螳螂和梅 螳螂拳就属于这一派。而软螳螂的软,意为动作柔和缓慢, 六合螳螂拳就属于这一派。

七星螳螂拳所以叫七星'是因为 此拳有称为七星式或七星步的姿势和 动作。梅花螳螂拳所以叫梅花,是因 为此拳采用五个连续击法为其特征, 这五个击法有如梅花的五枚花瓣, 故名。

六合螳螂拳的六合,意为人体的 内三合(精、气、神)和外三合(手 、眼、身〉。内三合和外三合的统一 和内在联系,是中国所有拳派的一个 重要原则。

上述软硬两派是古传的螳螂拳, 不久之后又从七星螳螂拳产生出秘 门螳螂拳,另外还产生了介于软硬两派之间的八步螳螂拳。

秘门螳螂拳是把七星螳螂拳的技法更加细密化而编成的,其动作角度和技法都有其独特的功夫。

八步螳螂拳是民国初年在山东烟台,由螳螂拳的姜化 龙、八卦掌的王宗庆、通臂拳和形意拳的陈德善三个拳法家 互助协作而创编的,以后又从中摘出重要技法编成六种套 路,称为《摘要拳”图片11图片12图片13图片14

上面说的都是螳螂拳的正宗,以后随着时代的推移,因 和其它拳派混合或者内容改变又生出了一些分支,如摔手螳 螂拳、光盘螳螂拳、太极螳螂拳等。

另外,广东地方还有一个称为“周家螳螂拳力的拳派。 据说这个拳派是清代广东省周亚南在少林寺练拳时看到螳螂 和雀斗而创编的,与山东省流传的真正的螳螂拳无论在技术 上还是在理论上都完全不一样,倒和南派各拳种的技术颇为 相似。为了区别清楚,拳家们把山东传来的叫做《北派螳螂拳",把广东周家编的叫做“南派建螂拳” 螳螂拳的特征是七星、梅花、六合等拳派都各有其独特 的内容,但它们也有共同的地方,这就是都善于运用手脚, 上下配合紧密,招法巧妙有效。

其中,“揪腿"是螳螂拳的f种独特的腿法。它是与两 臂进攻或防御同时进行的,是考虑到打中时或打空时各种情 况而创编的分为几个阶段进行的秘法。

螳螂拳的手法也极精密迅速,其特点是在受到对方进攻 的同时自己也进攻,第一拳落空,第二、第三拳也不停止, 就象机关枪一样连续进攻。例如,一吐(呼吸i次)连发五 拳的这种梅花手法力,就是梅花螳螂拳的特征;八步螳螂 拳也有“连五捶”这个名称。

此外,螳螂拳惯用其独特的螳螂手一面进行迷人眼目的 进攻或防御,一面配合采用“闭门脚” 这“闭门脚”原是 螳螂拳的一种独特的腿法,虽不花哨,但却很危险。

从攻防的策略来看,硬螳螂拳一面受到对方打击,同时 抽出手来"还击"的打法虽多,但在受到对方打击时也常有 火速跳向一侧的时候。而软螳螂拳则把对方的进攻引进使之 落空,在破坏了对方的整个体势之后才还击。

四、螳螂拳的各派套路

七星和秘门螳螂举

!•弹腿十四路;2.插捶 3.崩步§妇四路奔打) 5.十八叟拳;6,躲刚拳;7.大架式拳;8.小架式拳; 9.小番车乡10.大番车;11 .柔灵拳;12.飞燕掌拳;13.连 环锦套拳;14.黑虎文叉拳;15 .虎燕拳;16.螳螂手(三 段)17.醉罗汉拳,18,分身八肘拳(上、中、下)| 19. 螳螂拳 20,白猿出洞拳21.白猿偷桃拳3 22.螳螂出洞 拳;23.螳螂偷桃拳'24,拦截拳(乱接拳、拦节拳),25.七 手拳;26.拍案拳(对打);27.摘盔拳:28.摘要拳(七 路)。

梅花蝗螂攀

1.梅花手拳2.梅花拳;3梅花落拳(梅花路拳)六合螳螂肇

1.叶底藏花拳;2.镜里藏花拳;3,铁齿拳 4.双风 拳(双封);5.善手奔拳(搦手朝) 6•截手圈拳(截 魁)特别传授套路:1.六合短拳;2.六合短捶。

八步螳螂举

L力劈拳(三种,本是摔手螳螂套路)3 2.连环掌 拳;3.插掌拳J 4.大翻车拳;5.小翻车拳'6.摘要拳 (六种)

对练法

1 .领拳(套路不变,二人对练);2 .折拳(套路中的 技法的灵活应用法)j 3 .螳螂对打(各派不同,但各派都 有这种二人对练的近于实战的练法,例如七星、梅花派的 “三燕穿林”和“螳螂争食刀就是著名的对打法)

蛇螂举派的矗械套路

1.燕青单刀2.拦门刀;3.六合双刀;4,六合单 刀,5.五行单刀3 6.军中大刀;7.青秋大刀;8.三清 刀;9,三才剑:10.纯阳剑:11.子午剑;12.文武八仙剑; 13 .六合棍;14 .五郎棍;15 .疯魔棍:16.六合枪;17 .四 门枪乡18,梅花枪乡19.虎尾三节棍;20.虎头双钩;21 .哨 子棍 22.钢鞭:23.雁翅镇。

必须指出,关于器械,各派都有所取舍选择,并非都一 样。

螳螂攀派传的内外功

1.十八路罗汉功2.神勇八段锦} 3三回九转功, 4.铁砂掌功;5.五势舒气法。

 

浏览4,275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