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子功是怎么回事?所谓的童子功,我觉得原先的意思是指人学习某一样东西,应该从童子的时候就开始,从现代的教育学心理学的理念来看,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少年儿童处 于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可塑性很大,学习起来速度快效果好。不只是武术,很 多艺术门类也赞成从童年起就对孩子进行启蒙,现在的家长比较注重孩子的特长培养,应该尽可能创造条件,从孩子的兴趣和天赋出发,因材施教,让他们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后来,有一些文学作品和民间演艺,把童子功上升到另一种说法,认为一个人保持童子之身,才能保住自己的实力,长久立于不败之地,我觉得这个说法是欠考虑的。功夫巨星成龙和李连杰,都是从小就接受了专业训练的成功范例,现在他们已经步入中年结婚生子,一样保持着旺盛的精力,即使是足球巨星贝克汉 姆,也有三个孩子,一样是最有身价的球员。所以,在童子功的问题上不要钻牛角尖。武术有许多种拳术,少年儿童学习武术,哪种拳最合适?从武术运动上来说,选择锻炼项目要很好地结合孩子的生理特点。少年儿 童骨骼内矿物质少,有机物和水分较多,骨密质薄(脊椎骨中软骨成分多),因此富有弹性,就如我们常说的骨头“嫩” 这一时期肌肉中,肌纤维较细,肌肉主要随着骨骼的增长而向纵的方向发展。年龄越小机体的可塑性就越大,越容易增加各关节、肌肉和韧带的活动范围。所以这时候进行柔韧性训练,效果最好,杂 技、舞蹈演员和体操、武术运动员的超常的柔韧功夫,都是从小时候就练起的。 人的反应灵敏,动作快速,也要靠早期训练才能达到。因为10—13岁,速度素质 提高得最快。此时不训练,14岁以后速度素质就容易停顿下来。少年儿童大脑 皮层神经细胞工作能力较差,但灵活性高,因而也有利于发展灵敏素质。10-11 岁时,定位和定时能力提高,13—14岁时提高得最显著。如不适时加以训练,15 岁以后这种自然增长就逐渐停顿下来,灵敏与速度和力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少 年儿童时期进行适当的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这些素质,有利于形成在各种条件 下都能快速、准确、协调地完成复杂动作的灵敏。武术中的长拳,舒展大方、轻快敏捷,动作幅度大、关节活动范围广。练习长拳时,肌肉和韧带充分拉伸,要求有弹性,能有效提高柔韧性。踢打摔拿、蹿蹦跳 跃等动作可以锻炼人的力量、速度、弹跳和灵敏等素质。经常练习长拳,能全面提高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增强体质。同时,还能培养机智、勇敢和顽强的意志品 质。长拳要求挺胸收腹、造型优美、手眼配合、动作洒脱,可以帮助青少年形成挺拔的身姿,灵活的反应。所以,少年儿童练武术选择长拳比较好。训练初期,应 该着重于柔韧性练习,如拉肩、抡臂、压腿、踢腿;下腰、翻腰、涮腰等。练习套路 要以组合动作和分段为主,加强速度和协调的训练,不要急着追求套路的复杂和 难度。15-16岁以后,再加强力量和耐力的训练。练武术可以使人身手矫健,动作灵活,但是少年儿童练武术会不会长不高?正常人的身高主要由遗传基因决定,而适当的体育锻炼会促进生长发育,也 就是说体育锻炼会有利于身高的发展。至于各种体育项目的优秀运动员身高悬 殊,那是因为各个运动项目根据自身的要求进行选材,各取所需的结果。选拔武 术运动员要求身材匀称、柔韧性好、动作灵敏、协调性好;四肢舒展,动作造型优美,弹跳好,爆发力好,蹿蹦跳跃轻巧飘逸,能够完成高难度翻腾动作。要符合这 些条件,选拔的运动员一般都中等身高,少数人偏矮,这和体操运动员有些相似。 所以说,这是选材的取向不同,而不是练矮的。现在武术训练的内容和方法,也更加科学、合理,少年儿童主要练习长拳,跳 跃动作很多。经常练习弹跳,可以促进骨骼生长,帮助身材长高。实际上参加武 术训练的孩子在同龄人中身材是偏高的,有经验的教练员都会合理地安排训练计划,让孩子茁壮成长、全面发展,既练出一身武艺,又拥有一副好身板。弯腰“下桥”把腰练软了,腰部力量是不是就小了?人体的脊椎由26块椎骨连接而成,椎骨周围有很多韧带和肌腱,支撑着椎 骨,形成脊柱,韧带和肌腱有弹性,所以脊柱可以向前后左右活动。韧带和肌腱 的弹性好,脊柱的活动范围就大。武术中的腰功练习,就是要加大腰部活动范 围,增强腰部力量,提高腰部的运动能力。俗语说“练拳不练腰,终究艺不高”。 武术中练腰的手段很多,有下腰、甩腰、涮腰、翻腰、拧腰等等。通过这些以动为主的练习,把腰部练成既柔又韧。这样才能很好地完成伸缩、俯仰、拧转等身法动作;也有效地增强了脊柱的灵活性和坚固性。经常进行腰功练习,腰部力量是 增强了,而不是小了。武术对练,看着很惊险,会不会把人打伤了 ?对练是两人或两人以上按照预先编排好的套路:进行攻防实战练习。这种 对练既不是停留在原始击打的状态,也不是真拼实行,而是运用正确的攻防动 作,按照约定的顺序、部位和方法进行实战演练。这种演练接近于实战,但毕竟 不是实战,安全问题很重要。为了避免伤害事故,演练者都要注意留给对手防守 或躲闪的时间、空间。

初学对练时,必须先从学习单人动作入手,单人动作做正确、熟练、准确后再 进行双方配合练习,速度由慢到快,力量由小到大。经过多次反复的练习,逐步 形成正确的反应和节奏,达到配合默契,练习时要全神贯注,即使某一方偶然失误,对方也可以立即调整动作避免误伤。近年来武术和影视武打片融通交流,武打片增添了新的动作素材,而武术对 练中也补充了更多的表演意识,显得更加精彩。有些对练套路中,一方击中对 方,对方踉跄跌倒或凌空摔出,非常逼真,这些也是双方配合得巧妙,把运动技巧发挥得淋漓尽致,有效地渲染了气氛,提高了表演的观赏价值。有些人学武术急于求成,觉得对练有趣,总想快点拿起刀枪棍棒对阵,这是 很危险的,单人的基本动作没有达到精准熟练,切不可乱来,以免发生伤害事故。有人说,早起练功前不要小便,练功后可以把小便化掉,有助于强筋健骨,这种说法有道理吗?这种说法没有科学根据。憋住小便不解是不卫生的,对身体有害无益。人 体排出大小便等废物,是维持机体正常机能的需要。因为机体代谢产生的废物不但不能被身体再利用,而且其中的毒素,还对身体有害,必须及时地把它排出 体外。尿中有95%是水,其中所含的有机物质有尿素、尿酸等,无机物有钾、钠 和磷酸盐等。正常的尿中不含有蛋白质和葡萄糖之类的营养物质。健康人排出 的粪便和尿都是废物。排尿是一种复杂的反射活动,当膀胱充满尿时,膀胱的感受器受到刺激,通过神经等传到排尿的中枢,引起它的兴奋,然后再通过一定的神经发出冲动,使 膀胱收缩,括约肌松弛,就进行排尿。要控制排尿,就是在一定范围内,通过大脑 皮层去控制,适当推迟排尿的活动。正常情况下,人经过一夜睡眠,好几个小时 的新陈代谢积累了一些废物,早上起床后排掉,很自然也很舒服。如果强迫自己 控制不排泄,必然增加膀胱的负担,充满尿的膀胱不断产生冲动,使排尿中枢兴 奋,大脑皮层又要不断控制这种兴奋,这样导致分散主要力,使得练功不能精神集中。所以说憋尿有害无益。高度近视是不是不能练功?武术的内容丰富多彩,男女老幼都能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来练习。太极拳 动作柔和,像行云流水,不一定要蹿蹦跳跃,也不一定要激烈对抗,运动量可大可 小,就能适应各种人练习。所以只要我们注意因人而异,量力而行,高度近视也 能成为武林高手。到底哪种拳最厉害?武术中的拳种实在太多,南拳北腿,太极八卦,真是数也数不清,到底哪种拳 最厉害,也很难说。每一个拳种能在民间流传开来,受到群众的喜爱和推崇,都 有它的理由,从古代发展到现代,武术已经成为一项以锻炼身体为主要目的、以 套路运动为主要形式的体育运动项目。任何拳种的套路都是由攻防动作和有攻 防含义的翻腾跳跃、跌扑滚翻、造型以及连接动作组成。各个拳种选取的动作、 内容侧重点不同,表现出的风格有所不同,传统套路比较朴实,以攻防动作为主, 而新发展起来的自选套路往往更注重翻腾跳跃,套路的起伏更大,造型更美。比 赛时候,裁判员根据演练者完成动作的质量、难度、精神、节奏等进行评分,决出 高低。各种拳术套路都有攻防含义,但都不是原始的攻防动作。明朝爱国将领 戚继光就说练拳是“活动手足,惯勤肢体”而“无寓于大战”。现在的武术套路健 身兴趣、表演功能就更多了,没有必要比哪种拳术最厉害,武术中的对抗形式的 竞技已经划分为散打比赛。散打运动员的训练过程和武术套路运动员有很大的 不同,因为散打比赛是以击中和击倒对手的次数决出胜负的。

浏览782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