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将文化视作“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 园”,提出“文化的自觉、自信和自强”命题之后,党的十八大又概括出了 “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要求。因而,为了更好推进当代武术 的文化生产,我们首先需要梳理其发展的现状。在当代武术文化生产 中,不论是教育的课堂、竞技的赛场、民间的拳场这三大领域的具体实 践,还是这三大领域的理论研究,都更多集中于技术的生产、传播、消费, 而忽视了技术背后的文化意义,以及文化意义的生产与消费。这种以技 术为中心的生产方式也使当代武术发展面临不尽如人意的状况。

套路竞技场的武术比赛,除大会组织的武校学生之外,观众寥若晨星 在淄博举办的“2003年全国武术套路冠军赛”的现场采访中,我们遇到一 位少年时参加过山东省武术比赛的淄博青年观众,他说:“以前的观众很 多。现在观众少的原因是,观众的欣赏水平提高了,而运动员的技术水平 却下降了。我们山东孙剑魁、邱方俭那批人最强,他们那个眼神、身法真让 人回味无穷。从全国范围来看,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从李连杰到赵 长军,水平最高。”在陕西举行的八运会预赛,“观众寥寥无几,场上的运动 员比观众还多”。①十运会通过运动员服装、配乐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提 高了竞技武术(套路)的观赏性,“比赛吸引了很多武术爱好者,尤其以晚 上的比赛为甚,每场比赛均能吸引近千名观众到场观看。”②但是,由于竞技武术的赛事组织还没有离开对裁判员公正执法的关注①,没有改变竞 技武术运动员“演而得分”和裁判员“看而给号”的单向度排序活动以及 武术赛事的以裁判为中心,因此,无论服装、配乐的初衷是怎样服务于观 众的观赏性,在没有以观众的“看”决定裁判的“看”、运动员的“演”之前, 观众均未真正进入竞技武术组织者的视野,观众也很难真正融入赛场 之中。

中小学体育课上,武术沦为“教材有、课堂无”的教学内容。国家体 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为期两年的全国中小学武术教育现状调查研 究表明,虽然,在教学计划中将武术列为教学内容的中小学校比例高达 83.7%,但是实际完成任务者不到21%,部分完成者比例为48.1%,另有 14.3%的学校“有计划、无教学”,还有13.7%的学校教学计划中没有武术 内容。②对此,我们认为,当人们还未将学生对武术的需要作为选取教学 内容、确定教学方法、决定教学组织形式的根据,当武术教学还未从动作 规范的技术教学延伸到文化传播的文化教育,任何“裹以糖衣”的武术教 育改革都难以彻底地改变武术教育的现状。

民间武术,在20世纪80年代习武热之后被其他体育活动(尤其是外 来武技)取代。即使武馆收费远远低于跆拳道馆,人们还是涌入后者。 对此,武馆不是代教跆拳道就是改头换面成道馆。如截止2006年10月, 成都市跆拳道馆有300多家,武馆不到20家,其中尚有50%的武馆将跆 拳道作为主业,以武术为副业;长春市武馆只有三四家,正式的跆拳道馆 则有10多家(非正式的还有30多处)。③看来,民间武术以打为中心的教 育理念及体能训练,难以满足大众丰富的锻炼需要。当我们问家长,“你

①为了杜绝评判中的感情分、关系分,竞技武术对裁判员采取了封闭管理。裁判人 员到达赛区后,须上交手机,禁用住所电话,集体进出。

② 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于2005年3月至2007年10月在全国范围组织了 142 名研究者对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范围内252所普通中小学的武术教育进行了调查研 究,该项研究在总课题组下设1个理论课题组和7个地区课题组,作者作为理论组成员之 一参与了研究。所用数据参见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组编;《我国中小学武术教育改革 与发展的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为什么跑那么远,将小孩送去学跆拳道,而不就近学习武术? ”家长的回 答是,“学了武术,会打架;学了跆拳道,有礼貌”、“我想让女儿从小就拥 有健康的体格、有礼貌、有斗志! ”同时,在中小学生眼中,学不学跆拳道 已经成为够不够酷的标志之一,他们这样说,“跆拳道很神气! ”因此,20 世纪90年代中期才被中国人知晓的外来跆拳道,现在竟然成了国人体验 中华武术精神的活动(如曾有北京东直门外某跆拳道馆门口的广告语写 道:“学习跆拳道,体验中国武术精神”),成为15-35岁年龄段人群竞相 追逐的时髦运动。

在专业生产市场“冷”的同时流行着都市青少年对外来武术(如跆拳 道)的“热”,表面看来好像外来武术抢占了中国武术的市场;其实,当代 武术专业生产市场的“冷”,是相对于自身系统之内80年代的“热”、相对 于外来武术的“热”而言,而在大文化生产系统内,相对于其他领域,仍颇 具非专业生产之“热”。非专业生产的“热”表现为,金庸等以文学生产的 “武林”,拥有百万“粉丝”;李安、王家卫等以电影生产的武术精神与形 象,不仅推进了武术的国际传播,而且也成为国人认识武术的窗口。国 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2005—2007年的调查研究也表明,中小学 生大都从武打片、武侠小说了解武术(比例分别占86.9%、46.2%)。①在 非专业生产中,我们看到套路想象性土壤、武术发展的社会性(社会空 间)被武侠小说和武打片占领了,它们在专业生产之外生产了武术的新 型文化形象和武林社会。非专业生产也提示我们,并非中国人不喜欢武 术,而或许是专业生产的技术中心削弱了武术的文化意义及其依托的社 会谱系——竞技武术成了干巴巴的技术与体能的比试,武术教育成了技 术方法的学习,民间武术成了技击效度的检验。

综上所述,当代中国武术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既有外来武术尤其是 西方强势体育文化(如奥林匹克)的压力,也有自身的问题。因此,树立 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重新认识中国武术的历史发展,深化对武 术文化意义和意义生成的认识,是我们反省中国武术文化生产现状,进而更好组织当代武术文化生产的出发点,这也成了本书研究的主要 内容。

当代文化生产的理论背景

(一)生产与消费

生产,,作为一个话题,源于马克思对资本增殖的发现。马克思之 后,“生产”获得了更为丰富的内涵;如政治领域的权力生产、精神领域的 欲望生产、文化领域的知识生产。这样,社会变成一个巨大的生产机器, “生成、流变、活力”也成为“生产”的内在语义。①消费是社会再生产的重 要环节,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人们都存有消费的兴趣。然而,在西方 社会从福特主义向后福特主义过渡中,当代社会已经从过去“生产”中心 转向“消费”中心,“消费”不再是“生产”的归属和附带,而成为“生产”的 引导和消费者存在的方式;②一切文化产品也都以商品的形式被生产、交 换和消费,文化演变为消费文化。

在过去生产社会以生产为中心、如今消费社会以消费为主导的语境 中,马克思早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即揭示了两者的辩证关系, “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没有消费就没有生产”。生产决定消费,消费也 决定生产。在马克思看来,消费和生产的同一性表现有三:第一,直接同 一性。生产直接是消费,消费的生产;消费直接是生产,生产的消费。其 中,在“生产的消费”中,生产者物化;在“消费的生产”中,生产者所创造 的物人化。第二,相互媒介的关系。每一方都以对方为媒介,相互依存, 互不可缺,又各自处于对方之外。其中,生产为消费创造作为外在对象 的材料,消费为生产创造作为内在对象、作为目的的需要。没有生产就 没有消费,没有消费就没有生产。第三,相互生产的关系。两者的每一方不仅直接就是面对、媒介着对方,而且,两者的每一方当自己实现时也 创造对方。一方面,消费不仅使产品成为产品的最后行为,而且也是使 生产者成为生产者的最后行为。另一方面,在生产创造出消费的一定方 式的时候,也是在生产把消费的动力、消费能力本身当做需要创造出来 的时候。

浏览424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